生活即語文──《紙船和風箏》教學案例
3.適時拓展,引導學會生活。
語文課,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語文,還要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在課即將結束的時候,老師讓學生把祝福的話寫在小紙船上,送給自己的親人、老師和朋友。每個學生投入地寫,真摯地送,不僅使每個孩子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更重要的是,他們懂得了生活中要關愛伙伴,學會感激,從而促進他們的個性健康地發展。
三、創設體驗生活的情境
創設讓學生產生與生活共鳴的教學情境是進行體驗感悟的基礎。著名的特級教師李吉林曾說過:先要入境,方能入情。學生作為個體經驗不太豐富、情感卻極其敏銳的一個群體,讓他們在學習時,走進能引起他們情感共鳴的生活情境中,更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案例中,陳老師創設了交際情境,自己作記者,讓學生扮演小熊、小松鼠,體會兩者的思想變化,學生感悟到了故事中人物心靈的對話。
這樣的情景創設,不但讓學生學得輕松,而且體驗也特別真切。
“語文與生活同在”,教科書、閱讀材料都不過是各種書籍中一個非常小的部分,課堂也僅僅是一角小小的天空。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創設有利于學生主動體驗的環境,帶領學生走進教材,走進生活,通過參與對話,引導獨立思考,讓學生享受生活化的語文,讓語文課堂流溢生命的動感!
【作者簡介】俞世燕,女,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1971年4月出生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89年畢業于舟山師范后執教于三尺講臺,追求“清新又不失質樸,靈活又不失沉穩”的教學風格,快樂著語文的快樂。積極投身教改,撰寫論文,30余篇在市級及以上獲獎,F任教二年級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