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船和風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壞、扎”等8個生字,會寫“祝、福”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之間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情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會認8個生字,會寫“祝、福、扎、抓”四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友誼帶來的快樂和失去友誼的痛苦。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導語:
今天老師帶大家走進一個童話世界,這里有一個動人的故事,這個故事就是我們要學的《紙船和風箏》。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提醒學生注意“風箏”的“箏”要讀輕聲。
師:注意“箏”這個字單獨出現時讀一聲,組成“風箏”這個詞語時讀輕聲,誰來?(指名讀“風箏”2人)、
師:大家連起來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1、讀題后讀文思考:
導語:讀了課題,同學們一定迫不及待地想了解這個故事了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故事發生在誰和誰之間?讀好后請標號自然段。(生答,貼松鼠和小熊圖片)
過渡:同學們讀得這么認真,誰來說說故事發生在誰和誰之間?(生答,貼松鼠和小熊圖片)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了朋友。哎,一只風箏飛來了,它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生字寶寶)我們就來認識它們吧!(教師把生字貼好,指名讀——齊讀)
①“壞“:誰來找找反義詞是(好), 那“壞”就是不好的意思。課文中的“樂壞了”是不是就是樂得不好呢?(不是,是樂極了)這樣的詞語你還能說嗎?
②“ 扎”“ 抓”:小朋友有什么發現?
a.共同點:都是提手旁,與“ 手”的動作有關。
b.不同點:區分讀音(從字形上我們已經找到了,那再看讀音,一個平舌音,一個翹舌音)
③“幸福”:通過造句,理解幸福
讀一讀“幸”,這個字是后鼻音(指名2人)它可以和“福”組成詞語“幸福”。瞧,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多么幸福!爸爸媽媽非常愛我們,多么幸福!
④“吵”:你有什么辦法記住“吵”?
小朋友們七嘴八舌地在一起就很吵了,如果少幾張嘴巴就是不吵了。記住了嗎?
⑤“莓”:與其他字進行比較
板書每{( )( )( )
我們可以給它加哪些偏旁?(“海”,與水有關;“梅”與樹木有關;“悔”與是心里后悔;“莓”草本植物。)
⑥“受”—“愛”
“受”與“愛”上面部分相同,“愛”是友好相處,所以下面是“友”,而“受”是又受不了了。
2、讀不帶拼音的生字并組詞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一下子就念會了。送給大家一個驚喜,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能出現。瞧,這八字沒拼音,請能干的小朋友認出它,并給它組個詞。(讀1遍)
師:順利通過!瞧,這個驚喜是什么?(風箏)
3、學習生詞
過渡:還有另外一個驚喜在等著大家。(先請5人讀——再請5個小朋友當小老師帶讀——齊讀)讀得好的小朋友老師送他一只紙船。(1遍)
4、讀文
過渡:剛才拿到紙船的十個小朋友,紙船交給了你們一個任務,看它上面寫著第幾自然段就讀哪段,最后一段由得到這只大船的小朋友讀.誰聽得最認真就能得到它.現在由老師當朗讀指揮讀題,10個小朋友按順序讀下去。(評議,適時給最認真的小朋友一只大紙船)
①1—6段讀完(這6段就是寫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小結板書: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