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方式 激活課堂──《識字7》實錄與教學談
【相關背景】該班學生是二年級學生,經過課改一年多的語文學習,他們已經學會對不明白的地方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具有初步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本次教學的《識字7》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材。這是一首提倡保護動物的拍手歌,生動有趣,很能激起低年級孩子學習的欲望。通過本課的教學,主要讓學生學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一些動物,有保護動物的愿望。
【實施(課堂教學節錄)】
(課堂教學在讓學生初讀課文,認識生字之后進行)
師:現在請同學們輕聲地讀課文,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同學們拿著書,認真地讀起來,一會兒,就有許多同學舉起了小手。)
生1:我讀懂了大小動物都有家。
生2:我讀懂了孔雀和錦雞是好朋友。
生3:老師,我要補充生1的,人和動物也是好朋友。
師(微笑地點點頭):對,那課文寫到了哪些動物是人的好朋友呢?
生4:有孔雀、錦雞、雄鷹、雁群(老師提示:也就是大雁)、老虎、黃鸝、百靈、熊貓。
生5:我還讀懂了我們要保護這些動物,因為它們是人們的好朋友。
師:你是個會讀書、善于動腦筋的小朋友。大家要像生4學習,養成讀書時多動腦的好習慣。現在,請你們繼續讀書,想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請四人小組的小朋友先幫助你解決。
(四人小組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有的學生還站起來表演“翱翔”的動作幫助成員理解。)
討論后,全班交流:
生6:老師,我們不明白為什么天空的雁群會寫字?
師:對呀,大雁也不是人,怎么會寫字呢?誰能當小老師幫助他們?
生7:我們在第一課《秋天的圖畫》學到,很多只大雁在天上飛,會排成一個大大的“人”字。我知道它們還可以排成一個“一”字。(師邊畫出簡筆畫輔助理解)
師:你能聯系以前的課文來學習,真不錯!(其他學生也用佩服的眼光看著生6)
(這時,我發現平時膽小的是生7也悄悄地舉起了手,我連忙請她站起來說。)
生8:“翱翔”是什么意思呢?
師:生8今天很勇敢,能大膽提問。誰來幫助他解決這個疑問呢?
生9:我知道翱翔就是飛翔的意思。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9:我是通過查字典知道的。
師:你教給了小朋友一種學習的好方法,遇到不懂的字詞可以查字典。那我們就一起比動作來讀讀“翱翔的雄鷹”。(學生比起動作,很投入地讀了起來)
生10:“嬉戲”又是什么意思呢?竹林和熊貓是怎么嬉戲的呢?
師:這個問題問得好。誰能幫助他?(可是很多學生都陷入了沉思狀,大家難住了。)
師:沒關系,我們放松一下。老師請幾個同學和我玩一個“躲貓貓”的游戲。誰想上來玩?
(游戲中,幾個孩子找地方躲,我不停地找、追。)
師:剛才我們在玩游戲。也可以用哪一個詞來說?(嬉戲)老師和同學是這樣嬉戲的,那竹林和熊貓是怎么嬉戲的呢?
生11:熊貓們在竹子之間鉆來鉆去,好象在玩躲貓貓的游戲。
師:你解釋得真好!熊貓玩得高興嗎?那我們帶著高興的心情來讀一讀。
生12:老虎為什么是在叢林的深處呢?
師:這個問題提得很好,老師也想知道答案。哪一小組能幫助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