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教學建議
2、教學時可以突出下面幾點:
⑴ 突出范讀:
教師用自己的感情朗讀來感染學生,感動學生,為學生提供可資借鑒和模仿的“聲音形象”。
⑵ 創設情境:
情境一:如果你就是賀知章。離開家鄉幾十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回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身邊,請你想象一下,你當時的心情會怎樣?你當時看到的、聽到的,和想象中的一樣嗎?
情境二:你在一位好朋友家玩,離開的時候,好朋友非常舍不得你走,送了好遠的路才分手,這時,你最想說什么話呢?
⑶ 品味語言:
示例一:“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笑”能不能改為“請問客從何處來”?
示例二:“忽聞岸上踏歌聲”中的“忽”字能否換成“才”可“又”?
⑷ 誦讀積累。要求當堂熟讀背誦。
三、實踐活動
舉行誦讀表演:將這兩首詩改編成簡單的情景劇,排練演出。改編、排練、布景、表演等都由學生自主完成。
四、資料袋
1、注釋:
踏歌:古代的一種邊歌邊舞的藝術形式。舞蹈時成群結隊,連臂踏腳,配以輕微的手臂動作。現在,苗、瑤、納西等民族還有這種舞蹈。到這些地方參觀游覽時,一般都會有這種表演,游客也可以參與其中,現學現跳。
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多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回鄉時已年逾八十。
無改:沒什么變化。一作“難改”。
衰:疏落。
汪倫:李白在桃花潭結識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這首詩就是贈給他的。
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涇縣西南。
2、典故:《十里桃花,萬家酒店》
汪倫非常敬佩大詩人李白的才華,特別想請李白到他家住一段時間,但是又不知道怎樣才能請到李白。李白這個人不怕皇帝、不怕官、不愛錢,一生喜歡的就是游山玩水、喝酒、寫詩。汪倫根據李白的個性特點,寫了一封請帖送到李白手里,上面寫著“太白先生:這里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不妨擇日光臨寒舍共賞桃花,共謀一醉。”
李白一看“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八個字,眼睛都瞪大了。心想,世上竟有這樣的地方?便應邀來到汪倫家。
到了汪倫家之后,每天,汪倫只是陪李白渴酒,向李白請教作詩的學問,帶著李白在村子周圍看看,連“十里桃花,萬家酒店”提都不提。李白急了,反復要求去賞“十里桃花”,去“萬家酒店”。汪倫被逼得沒辦法,只好對李白說:“這些地方你都去了。”李白被搞得摸不著頭腦。
汪倫說:“‘十里桃花’,就是離我家十里外的山坡上的一棵桃樹。‘萬家酒店’就是我們天天都去喝酒的一個姓萬的人開的酒店”。
這天,李白要繼續他的行程了。正當船緩緩開動的時候,汪倫來到岸邊,依依不舍地給大詩人李白送行。
李白深受感動,覺得這才是最真摯的人生友情。情動之下,一首《贈汪倫》便脫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