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說課設計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思路及多媒體應用分析一、 實驗導入,質疑激趣1、課件播放蒸發實驗。
你想知道些什么?
2、引出新課,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讓同學們自瀆課文,提出不認識的字。
2、學生在自己的電腦上點擊“識字”進入學習。(識字中包括"跟我學考考你"和"小資料庫"幾項內容,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任意選擇進入)
3、猜字小游戲。
4、還有哪些字詞記不住的,勇敢說出來,請小老師教一教。
三、合作交流、精讀感悟
1、再次讀課文(朗讀或默讀)。
2、交流:你讀懂了什么?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用筆標出有關詞語。
3、找山"我"的幾個名字。
4、水的變化中你發現水變成什么是你最難理解的?
⑴ 水的形態變化:
① 同學互相介紹水的形態變化。
② 聯系生活經驗了解“白衣服、黑衣服、紅袍”。
③ 畫一畫。
④ 課什展示、理解“落、打、飄、滾、貼”等動詞。
⑤ 指導朗讀。
⑵ 水的不同狀態:
① 這段話中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② 利用課件展示理解“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是怎樣的情景。
③ 指導學生讀出由靜而動、由慢而快的變化。
⑶ 與人們的關系:
① 水的溫和表現在什么地方?
為什么說有時候很暴躁?說說你對水的評價。
② 學生交流收集的水的好事和壞事的資料。
③ 用“贊賞”和“悲傷”的語氣分角色朗讀課文。
5、齊讀全文。
四、自我檢測,鞏固提高課件出示:
1、下面的字詞都認識嗎?把不認識的標出來,想辦法認識它們:
升、袍、披、冷、雹、晨、 露、冰、晶、沖、毀、災、猜。
2、課文我讀得:
流利、有感情( )很流利( )再努力( )
3、想一想,評一評自己這本課的的收獲與表現。
五、拓展延伸,實踐領悟
1、想一想,怎樣才能讓水只做好事,不做壞事?
2、做蒸發與結冰的實驗。淺盤子里的水哪里去了?碗里的水放到冰箱中去怎么變成冰了?
學生自行操作電腦,自己學習,興趣愛好相同的學生可以在一起合作學習。
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電腦游戲對識字進行檢查、鞏固。
學生在閱讀實踐中自悟自得,既注重了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又滲透了閱讀習慣的培養。
給學生營造發揮自主性,能動性的環境和條件,進行從語言到思維到圖像再到語言的創造性思維訓練,使他們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
利用多媒體把靜態的教學內容轉換成聲音、圖像、文本、動畫等動態信息,彌補了傳統教學呆板固化的不足,使課堂更加活潑生動。
教師引導學生在相互交流中獲取知識,而不是*教師的講解。在學生遇到困惑難以解決時,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了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