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4篇)
《我是什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感情朗讀課文。
2、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3、了解水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教學重點:
知道水的變化,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水還有哪些變化,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教學設計理念:
重視朗讀指導,創設情境,通過各種方式地朗讀,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以教材為本,精心設計,發展學生語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的題目是《我是什么》(板書課題。)是一個很長的謎語,上一節課我們已經讀了課文,現在同學們猜出我是什么了嗎?
二、朗讀感悟,知道水的變化。
1、知道水的變化。
“我”是個調皮的孩子他會哪些變化呢?開火車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思考。
2、水能變成云,誰能告訴老師它是怎樣變成云的?
極小是什么意思?同時指導朗讀,怎樣能把這種極小的感覺讀出來?
教師故意將“飄浮”寫成“漂浮”,引導學生發現“飄浮”與“漂浮”的區別。
云非常愛美,經常穿著各種不同顏色的衣服,有什么顏色呢?出示圖片,并引導朗讀,要讀出顏色的變化,讀出云的美。
3、云朵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飄浮,在空中呆得厭倦了,想到地上來玩,它有幾種方式落下來呢?
用自己的手分別比劃一下雨、雹子、雪落下的不同樣子,體會它們落下的不同感覺。
再出示幻燈片,將合適的動詞(落、打、飄)填空。
指導朗讀,要讀出落、打、飄的不同速度。
4、了解水還有哪些變化,并練習說話。
水除了可以變成云、雨、雹子雪還可以變成什么?你能看著這幾幅圖片說幾句話嗎?放課件。
冰,霧,露珠,水蒸汽。句型:_________,我就變成_________,人們管我叫_________。
小組內練習連起來說一段話,再班上發言。
5、水有這么多的變化,可是平常它呆在哪里呢?引讀第三自然段。
指導朗讀。創設情境,體會睡覺、散步、奔跑、開大會的不同感覺。
師:同學們學習得累了,我們趴在桌子上休息一會兒吧。
師:好,該起床了!剛才同學們睡覺的時候,教室里真安靜,水在池子里睡覺這一句該怎樣讀呢?
。▽W生試讀)
師:睡醒了,要去散步了,什么是散步呢?
生:散步就是慢慢地走。
師:看誰能讀出水在慢慢散步的語氣。(出示“在小溪里散步”)
。ㄖ该x)
師:大家讀得真好,你能把水在江河里奔跑,在大海里跳舞、唱歌的感覺讀好嗎?
。▽W生放聲練習,指名讀)
師:在這句話里,有一個詞語寫大海里的水很多很多,誰找到了?
生:這個詞是“開大會”,因為開大會的時候人很多。
師:誰能把這開大會的感覺讀得更好?
。ㄖ该x這一句,然后賽一賽,看誰能把這一段讀得更好。)
6、小結:水變成云飄在空中,又變成雨、雹子、雪等落下來,水平常存在于池子里,流進小溪,匯入江河,流進大海。
三、了解水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默讀第四自然段,邊讀邊做勾畫,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先小組交流,再班上交流。
兩對反義詞,溫和——暴躁(講脾氣的),好事——壞事。好事有灌溉田地,發動機器。(出示:水利發電站的圖片)壞事有淹沒莊稼,沖毀房屋等。
理解“種種”。
四、拓展遷移。
1、關于水你還知道些什么?
2、水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么多的變化,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學們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讓它能為我們做更多的貢獻。
《我是什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
2、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美讀課文,感悟作者語言之美。
3、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感知,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科學之情,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的意識,從而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知道水的各種形態的變化,了解水對人類的好處和壞處。
【教學難點】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和收集資料的過程,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和愛好。
【教學準備】
cai課件、學生收集有關水對人類的好處和壞處的資料、彩色筆。
【教學方法】
探究式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多媒體教學法。
一、懸念激趣
孩子們,今天,老師想把一個調皮可愛的小朋友介紹給大家,想不想認識它。它是一個小淘氣,它是“云”,是“雨”,又是“雪”,它到底是誰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我是什么》。
二、整體感知
請孩子們打開書,自由地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我究竟是誰呢,讀了課文之后你們就會明白了。
三、探究新知
1、孩子們,猜猜我是誰?對,我就是水。請孩子們想一想,我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齊讀第一句話。師板書:我會變。
2、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問題,想知道什么?
生:(我會變成什么?我是怎樣變的?)
師在“我會變”后加上一個“?”。(我會變?)
3、請孩子們小聲自由地讀課文1~2自然段,邊讀邊想,也可用筆畫一畫,畫出我變成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作上記號,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4、小組內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5、指名匯報。
生:我讀懂了水會變。太陽一曬,就變成汽,升到空中,就變成云,云遇到冷風,就變成雨。
師相機出示課件:水的三種變化。(水──汽──雨)
6、孩子們還有沒有在小組內交流未能解決的問題。
。ㄉ簽槭裁次矣袝r穿著白衣服,有時穿著黑衣服,有時披紅袍呢?或白衣服、黑衣服、紅袍是什么?)
指名說。
孩子,你真聰明,水娃娃的衣廚里還有許許多多漂亮的衣服呢!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吧!
。ㄕn件出示:白衣服──白云,黑衣服──烏云,紅袍──朝霞、晚霞,紫裙子、金裝等)
7、孩子們,通過剛才小組內的合作學習,這個“?”我們解決了嗎?哪個孩子來向大家匯報匯報呢!請你來扮水娃娃,向大家說說你會變成什么,是怎樣變的?
指名生戴水娃娃頭飾復述課文。
8、聽了剛才這位小朋友的介紹,你們覺得今天老師帶給你們的這個朋友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呢?(淘氣、調皮、可愛……)那就請孩子們帶著你自己的感受朗讀1~2自然段吧!
指名讀,評價。體會“飄、落、打”的用詞之美。
9、“我”不但淘氣、調皮、可愛,而且特別好動。請孩子們齊讀第三自然段。
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文字,齊讀。
生:為什么說我平常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開大會?
孩子們真會思考、很會提問,那我們來看看頑皮的水娃娃到底是怎樣好動的呢?
。ㄕn件出示水池、小溪、江河)
千千萬萬個水娃娃匯聚到大海,它們一起唱歌、跳舞、開大會,多么快樂呀,我們來聽聽大海的歌吧!
。ㄕn件出示:大海的歌。)
水娃娃可愛嗎?孩子們想像它一樣唱歌、跳舞、奔跑嗎?請同桌的小朋友一人讀書,一人做動作,互相配合學習。
孩子們,老師也想來讀一讀,好嗎?老師讀,孩子們表演吧!
10、孩子們,水娃娃不僅形態會變,它的性格也會變呢!有時溫和,有時暴躁。請孩子們小聲自由地讀讀第4自然段,看看水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又做了哪些壞事。
指名說。
11、上課之前,我們收集了有關水對人類所做的貢獻和帶來災害的資料,請孩子們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吧!
小組交流,指名匯報。
老師也收集了許多的資料,孩子們想看嗎?
。ㄕn件出示:水的作用──讓學生認識到水是人類的朋友。
水的危害──讓學生了解水的危害,引起學生共鳴。)
人類想出哪些辦法管住我,讓我光做好事,不做壞事呢?指名說。
生:(南水北調工程,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葛州壩水電站。)
四、總結拓展
水是生命之源,給人類做出了許多貢獻。聯合國有關專家指出:21世紀是“淡水世紀”。如果我們不節約用水,大自然就會懲罰我們,前些日子刮的“沙塵暴”就是因為干旱缺水造成的。孩子們,讓我們都來做一個“節水小衛士”,好嗎。說說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做?
課件出示:
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參與活動:
1、請你設計一句或幾句節約用水的公益廣告的廣告詞。
2、畫一幅有關保護水資源的畫。
……
五、展示學生作品
《我是什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浮、雹”等11個生字,會寫“沖、曬”等8個生字。
2、知道我是什么,并懂得水的幾種不同形態。
3、了解水的作用,并了解水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壞事。
4、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重難點:
知道我是什么,并懂得水的幾種不同形態。了解水的作用,并了解水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壞事。
課前準備:
課件、收集資料。
導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30課,還記得文中的我是什么嗎?(水)
二、作業反饋。
1、你在生活中看到過水在變嗎?怎樣變的?
2、在日常生活中,水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壞事。
三、講讀課文。
1、自讀課文,哪個自然段講了水既做好事,又做壞事。
2、齊讀第四自然段。
指導朗讀,讀出水的特點。
既然水有這些不同特點和作用,那我們就要多了解有關水的知識,讓它來為我們做好事。下面請看水的幾種不同形態。
3、課件展示:
水——汽——云——雨(雹子、雪)
4、快速自讀課文,看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以上內容。
5、講讀第一自然段。
自讀第一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
水——云(白云、烏云)
指導朗讀,你最喜歡哪句讀哪句。
6、講讀第二自然段。
云——雨或雹子或雪
7、齊讀一、二自然段。
課件展示,一、二自然段的整個過程。
8、自讀第三自然段。請生表演: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開大會。
四、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來讀并背誦。
《我是什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溫和】
〖理解〗
① (性情、態度、語言等)不嚴厲,不粗暴,使人感到親切。②。夂颍┎焕洳粺帷
〖搭配〗
性情溫和,口氣溫和;溫和的性格、溫和的態度。
〖例句〗
、佟堖B長對戰士的態度很溫和。② 雖說外面很寒冷,但大棚里的蔬菜在溫和的環境中生長得很好。
【暴躁】
〖理解〗
遇事好發急,不能控制感情。本課比喻大雨傾盆,造成災害。
〖搭配〗
脾氣暴躁,性格暴躁;暴躁的隊長,暴躁的態度。
〖例句〗
他的脾氣很暴躁,動不動就會發火。
【沖毀】
〖理解〗
本課指水很快地破壞房屋。
〖搭配〗
沖毀公路,沖毀鐵路,沖毀堤壩,沖毀農田。
〖例句〗
山洪暴發,引發泥石流,沖毀了房屋和農田。
【漂浮】
〖理解〗
、佟∑"凇”扔鞴ぷ鞑凰鷮,不深入。
〖搭配〗
漂浮的白云,漂浮的氣球。
〖例句〗
、佟『用嫔掀≈鵁o數小紙船。②我們要扎實工作,反對漂浮作風。
【發動】
〖理解〗
、佟∈箼C器運轉。② 開始行動。③ 動員。
〖搭配〗
開始發動,迅速發動;發動進攻,發動群眾;積極發動,迅速發動。
〖例句〗
① 高寒地區,汽車很難發動起來。② 我軍向敵人發動了攻擊。③ 學校發動師生為災區人民捐錢捐物。
《我是什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15個會認字、10個會寫字,積累帶生字的詞語,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訓練學生理解課文的能力。
3.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了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云、雨、冰雹和雪。
【教學難點】
理解水循環往復的變化。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熟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初步感知課文。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師生一起做一個“猜猜他是誰”的游戲。(老師描述班上一個學生的相貌,基本性格,讓其他學生猜一猜這個學生是誰。)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還想把一個調皮可愛的小朋友介紹給你們,大家想認識他嗎?(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用筆標出生字、詞語和不懂的地方。
2.分段讀課文,師生評議讀書情況。
3.讀書、質疑。
再次讀課文,標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詞語、句子)。
三、識字。
1.課文中15個會認字,引導學生小組互認。
2.互相交流記字方法。
3.請學生當小老師帶讀生字卡片、生字詞。
4.課后“讀一讀,記一記”中的詞語進行檢測。
5.分組開始比賽讀,隨機正音,表揚。
6.分男女生開火車認讀去掉拼音的生字,檢測生字掌握情況。
四、寫字。
1.出示10個會寫字,學生自由觀察。
2.學生交流觀察結果。
3.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引導學生觀察重點筆畫。如,“極”的筆順:橫、豎、撇、點、撇、橫折折撇、捺;“片”的筆順:撇、豎、橫、橫折。
4.師示范書寫生字,學生仔細觀察。
5.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
6.教師巡視,師生共同評議。
五、自主學習。
1.用學會的詞語說話,給生字找朋友。
2.小組合作讀課文,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
3.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邊表演邊讀,和好朋友一起讀。
(充分尊重學生意愿,鼓勵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和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主意識。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擇進行有效的學習。)
六、匯報。
各小組匯報自主學習情況。
1.說說你給生字找了哪些朋友。(可以給生字組一些什么詞)
2.請你把喜歡的段落讀給同學們聽聽。
3.試著表演讀。
【板書設計】
2我 是 什 么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云、雨、冰雹和雪。
3.了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指名讀課文,師生評議。
二、啟發思考。
1.問題。
(1)水是怎樣變化的?可以變成什么呢?
(2)你除了知道水會變化以外,還知道有關水的其他知識嗎?
2.小組討論用什么辦法能弄懂以上的問題。
3.交流學習方法。
(1)小組讀書,邊讀邊找。
(2)用表格的形式表現水的變化。
(3)用圖示表現水的變化過程。
(4)用畫畫的形式體現水的變化。
(5)用查資料反饋的形式理解水的特點。
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方法,給各小組適當指點,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合作探究。
1.學生分小組采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進行合作探究。
2.教師深入各小組,參加各小組的自主學習,因材施教,進行學法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困難,確保自主學習的效果。
四、展示自學成果。
1.分小組匯報自學情況。
(1)說出水的不同狀態及變化過程。
(2)用圖示法演示水的不同狀態。
(3)分小組說出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樣子。
(4)用第一人稱的形式介紹水在人類生活中的利弊。
(可以適當改用自己的語言,能簡單復述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就行。)
2.,幫助全體學生鞏固認識,加深理解。
3.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特別表揚會合作、方法新穎的小組。
五、拓展。
1.你還知道水對人類有哪些作用和危害?(板書:水的作用——珍惜資源;水的危害——合理管治)
2.通過本文的學習,你了解到了水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你了解我們的水資源狀況嗎?
(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樹立環保意識。)
六、指導感情朗讀。
1.“水滴”教我讀書的方式(小朋友,你真聰明,我是水,不過我睡覺的時候,請你讀得再輕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時候讀得輕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時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讀得活潑一些嗎?再練習練習,你肯定是最棒的)告訴學生,為了體現水在不同狀況下的不同表現,我們讀書的語氣、語速也不一樣。
2.學生進行閱讀挑戰賽。
七、演一演、背一背。
1.請出代表“水、汽、云、雨、冰雹、雪”的六名同學上臺表演讀,可以加上自己的語言和動作。
2.背出自己喜歡的段落。
八、作業。
1.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資料。
2.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水的變化,分別畫出水不同的樣子,并分別配上詞語或一句話。
【板書設計】
2我 是 什 么
水的作用——珍惜資源
水的危害——合理管治
【教學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薄段沂鞘裁础飞险n伊始,采用“游戲”這種兒童喜愛的、感興趣的,而且易于接受的形式導入教學,為學習后面的內容激起了強烈的渴望。在形式多樣的閱讀過程中,注入課評展示和語言渲染,引導學生邊讀邊理解邊體驗。這一點正是依照《語文課程標準》中“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一要求而設計的,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總結、體驗、感悟。
從學生課堂反映和課后作業情況來看,我的“興趣導入”“注重體驗”的設計效果是非常好的。
【相關鏈接】
水從哪兒來,到哪兒去?
泉水從地里冒出來,雪水從山上流下來。
無數水流匯在一起,形成江河奔向大海。
風吹日曬水面蒸發,變成氣體看不見啦!
遇到冷氣形成云霧,陽光照出美麗的彩霞。
夏天早晨空氣清新,花花草草露珠晶瑩。
中午還是晴空萬里,傍晚忽然電閃雷鳴。
顆顆冰雹從天而落,傾盆大雨下個不停。
冬天刮起凜冽寒風,結霜下雪天寒地凍。
地上的水滲入地里,又有泉水涌出流去。
水能上天也能入地,反復變化永不停息。
《我是什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科普短文。課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并結合謎語的形式,圖文并茂地向學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條件下,會呈現出的不同狀態以及水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利弊。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與人類關系的描寫,讓讀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
目標 1、認識16個漢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認識水的變化,知道雨、雪、冰雹是水變成的。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注意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界的變化。
教學
重難點 認識16個漢字。懂得“我”是指水,了解水是怎樣變化的。
尋找識字規律。
學情
分析 1、本課,要強調字詞教學。運用多種方法達到音、形、義的結合。
2、本課是科學短文,內容比較枯燥,在教學時應盡量增強課堂的趣味性,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
教學
準備 教學課件、寫有詞語的紙球。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創新設計
一、啟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好,下面我們就來猜幾個。1、忽然不見忽然有,像虎像龍又像狗。太陽出來它不怕,大風一吹它就走 。2、線兒有粗又有細,上接天來下接地。落在水里無蹤影,莊稼見了笑嘻嘻。3、大小珍珠光又亮,霹靂啪啦從天降。小孩撿起捧在手,慢慢變成水一汪。4、我是什么?那么我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學了30課你們就知道了。(板書)
讀課題。誰能用提問題的語氣來讀?咱們一起來讀。
[啟情導入環節,教者采用了兒童喜歡的謎語方式導入新課,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啟迪了學生的心智。]
二、識字。
1、初讀課文,明確讀文要求。
。1)同學們想一想,讀課文時你該給自己提點什么要求呢?
。2)教師提示:特別要注意讀準字音,不加字也不丟字。自己讀一讀!
2、帶音節讀生字。
下面啊老師先來檢查大家字音讀的怎么樣。請看大屏幕,你們行嗎?[指名讀、領讀]
3、去音節讀生字。
這回你們還能讀嗎?[翻波浪朗讀]
4、探究識字規律。
同學們看有這么多的字,我們用什么方法能把他們都記住呢?先
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引導學生尋找發現識字規律]
5、檢查匯報。[鼓勵學生利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教師伺機引導]
6、鞏固識字:
。1) 讀字。同學們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們再來開火車讀。
。2)讀詞?创笃聊徊略~語、讀詞語。
。3)趣讀。做拋球游戲鞏固詞語,引導學生在玩中鞏固識詞。
[《課標》指出識字、寫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低年級識字教學采取多識少寫、識寫分流的原則,基于此本課把要求識記的字作為教學重點,教者是這樣突出教學重點的:
首先請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子,不多字、落字,學生初步感知了課文,也感知了生字。接著,教師利用大屏幕出示帶音節生字,讓學生指讀、領讀。然后教師把音節去掉,讓學生翻波浪讀。這樣多種形式、反復讀的目的遵循了漢字先入為主的原則,讓孩子一開始接觸漢字時就在心目中打下牢牢的烙印。接著教師引導孩子自主合作探求記字方法,用喜歡的方式識記漢字。《課標》要求1~2年級學生識字總量在1800~2000字,這樣大量的識字,如果不遵循一定的規律很難完成識記任務,本課孩子采用了比較法(換偏旁法),如:池——他、灌——獾;躁——操;形聲法,如:雹、淹、沖;猜謎法,如:一戶人家著火了 ——災、把雨包起來——雹;聯想法,如:家有禾苗——稼,太陽曬在西瓜上——曬…… 孩子采用多種發法識字,激發了他們的識字興趣,培養了想象力、創造力及表達能力。在分析字形的過程中,學生初步探求了漢字的造字原理,學習了形聲字等造字發法,提高了識字效率。最后是鞏固識字:教者采用開火車讀生字、拋盒子讀生字、看圖片猜詞語等形式把握了漢字音、形、義相結合的特點,采用多種兒童喜歡游戲形式,鞏固了孩子識字效果。]
三、學習課文。
1、指名讀,整體感知。
字音同學們掌握的真好,下面老師還想聽聽大家的朗讀。把書端起來。誰愿意讀?想一想:我到底是什么呢? 指名說。
2、重點認知。
思考1:小水珠都能變成什么呢?
。1)閱讀感悟。學習第1、2自然段。[默讀,找一找、畫一畫小水珠都能變成什么]
。2)指導朗讀。第一、第二自然段。重點指導描寫云的部分。[指名讀,師生齊讀,分角色讀;引導學生用有時……有時……有時……連詞成句。]
思考2:水能幫人們做哪些好事,還能帶來哪些災害呢?
。1)閱讀感悟。學習第4自然段。[指名讀,回答]
。2)拓展延伸。除了書上介紹的,你還知道水為我們做了哪些好事?人們想出了哪些辦法?你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3、積累語言。
。1)練習有感情朗讀。
(2)練習背誦。
[課文學習環節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教者注重創設多種形式的讀書情境,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朗讀。如,在學習云的形態時,教師利用大屏幕出示云的三種變化形態,給學生直觀的形象刺激,然后請學生讀出喜愛的感情,在讀的過
程中,注意個別學生指名讀和全體學生讀相結合。2、重點部分的學習和全文的學習相結合。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我能變成什么”是全文的學習重點,教師引導學生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我能變成什么,匯報時注重讓學生采取多種形式讀,針對本文采用第一人稱,擬人化的寫法,讓學生分角色讀雨、雪、雹子的形成過程,重點部分的學習注重引導學生把讀書和思考相結合,注重閱讀習慣的培養和閱讀方法的指導。其他部分的學習則以讀代講,一代而過。3、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創新點,拓寬學生語文學習的渠道。如教者問:除了書中提到的,你還知道人類趨利避害利用水資源做了哪些好事?課前老師讓學生查找了資料,培養了學生搜集信息的意識,豐富了學生知識。4、注重語言文字訓練,豐富語言的積累。如在學習云的三種形態時,教師引導學生用有時……有時……有時……連詞成句,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在學生充分閱讀感悟課文之后,教師讓學生再次閱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看誰背得多,背得好,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和語言積累。]
四、布置作業:
今天我們學習了有關水的變化,其實水的變化還有,比如水還能變成霧,變成霜,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繼續收集這方面的資料,愿同學們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五、板書設計:
30、我是什么
汽 云
水 雨 雹 子 雪
[總之,薛老師執教的《我是什么》教師教學思路清晰,學生學習目標明確;教師不但把教材作為學生的教本,更把教材作為學生學習的學本;教師的教能夠較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最后我想對語文老師,一位語文老師能走多遠,將決定能把學生帶到多遠,一位教師不應只是終身辛勤勞作,卻收效甚微的塾師,更應成為教會學生學會學習的智者。]
《我是什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為了讓學生在學習本課時能進取地思維,并經過學習明白僅有合理地利用水,它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我根據課文的結構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意識。
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資料,感知課文大意后,自然地猜出是“水”。之后拋出大問題:“我”會變成什么?學生能夠按照課文資料回答,品讀水的變化:先學習描述“汽”和“云”的句子,再學習描述“雨、雹子、雪”的句子,重點抓字詞,“落”“打”“飄”,這三個不一樣的現象,由不一樣的方式從天上下來,經過理解朗讀,明白了“雨”是天上落下來,“雹子”是從天上打下來,“雪”是從天上飄下來。經過比較,學生明白了在讀“雹子”“打下來”要重點;讀“雪”“飄下來”要輕點,慢慢的;讀“雨”“落下來”不慢不快。讓學生明白,用詞的準確性。第三段雖然短小,可是文字優美,為了能讓學生讀好,讀懂這一段我充分利用課件觀察看見什么了?播放課件讓學生了解我在池子、小溪、江河、大海的不一樣狀態。以讀代講,讓學生把對這段的理解融入到自我的朗讀中,體會不一樣狀態的水是有不一樣的變化的。最終,是水的性格變化。經過對“溫和”和“暴躁”這兩個詞的理解,明白水溫和時會做很多好事,讀出溫柔,和氣的感受;水暴躁時做過許多壞事,讀出厲害,發脾氣的感受。根據這樣的思路理解課文,不僅僅教給了學生從揭示重點、句子之間的聯系方面質疑問難的方法,并且培養了學生勇敢的個性和探求知識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討論:“人類想出哪些辦法管住我,讓我光做好事,不做壞事?”讓學生課后觀察水在生活中的變化,思考如何在生活中節儉用水,并組織學生開展“節水小衛士”的活動,幫忙、監督身邊的人也養成節儉用水的好習慣,使更多的人增強環保意識。
可是在指導有感情朗讀時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只叫了幾個學生單獨讀句子,分組讀,男女讀,齊讀較多,沒有變換更多的形式讓更多的學生嘗試著也讀出這種感情,也就不了解他們真正的朗讀情景。語言方面用詞不夠貼切嚴謹,需要加強,教學生字部分,因為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忽略很多環節,總之,與最初的目標定位相距甚遠。
《我是什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教材簡說: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水,是人們生活中天天離不開的東西。云、雨、雪等是人們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我們很少把水和它們聯系起來,琢磨其中的變化規律和科學道理。
這篇擬人的科學短文,以樸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誦讀本文,你會不知不覺地走進課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仿佛也成了千變萬化的“水”:先乘著陽光到空中飄浮,連片為云;遇冷凝結,或為雨,或為雹,或為雪;落在地面,就在“家”(江河湖海)中睡覺、散步、奔跑、跳舞。
水為人類做了許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壞事。要完全降伏它,還需要我們付出艱苦的努力。
《我是什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9
目標預設:
1、識字13個,寫字9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系上下文,理解水的不同形態變化及性情。
4、相關資料:
教師準備:圖片、字卡、實物
學生準備:課前搜集有關水的資料。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認識13個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水的變化
一、實驗引入
1、課前教師將盛有冰塊與水的碗放進小盒,副食學生猜測。
2、學生觸摸后談感覺。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魔盒的碗里有水有冰,它們會發生變化嗎?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2、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生詞多讀幾遍。
3、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同桌不會的互相教一教;然后用我們學過的方法記一記生字。
4、匯報記憶生字情況!盀摹薄熬А薄皻А薄袄、冰、沖”
5、(出示生字生詞卡片)指名讀,其他同學跟著讀。
三、精讀課文,理解朗讀
1、你最喜歡水的哪種變化,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2、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1)課文中的我穿著白衣服、黑衣服、紅袍子是什么樣的?你知道嗎?
(2)我的變化奇特嗎?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吧。
(3)我是怎么變成雨、雹子、雪花的?你能做做“落”“打”“飄”的動作嗎?
(4)教師引讀:
夏天的早晨,我在---
秋天的早晨,我在---
3、看完了我的變化,你一定覺得很有趣吧。一塊兒讀讀課文,也可以加上動作。
第二課時
一、我是水孩子,我會變成什么?
二、閱讀理解
1、引讀課文:我的家在什么地方?我溫和時做過哪些好事?暴躁時干過哪些壞事?
2、聯系上下文思考:我的家還在哪兒?我的溫和、暴躁表現還在什么地方?在生活中,我還能做哪些好事?又做過哪些壞事?
3、了解水的性情后,你能讀好課文嗎?
三、拓展性學習
1、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討論、交流。
2、現代生活中,人們想出了哪些辦法,只讓水做好事,不讓它做壞事?
3、學生合作,小組調查研究,研究水的家:看年無們身邊有哪些保護或破壞水資源的現象?把看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生字
1、檢查讀生字。
2、檢查讀課文
1)、出示生字,齊讀
2)、小組討論學習
。1)看看哪些字比較容易記?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
(2)哪些字比較難記?討
論你怎樣記住它們?
(3)匯報結果
3、師做重點強調
4、自由練習
每個字寫4個。
三、鞏固練習。
《我是什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我盡可能的將“喚醒、點撥、啟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理解、體會、體味、感悟”教給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就是扎扎實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
但同時也激活了學生的再造想象,對三種自然現象有了十分真切的感受,并通過極具個性化地朗讀向別人表達或展示出自己的.感受。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激發想象和自主朗讀欲望,從而達到理解、領悟、深化的教學目的。這應該
就是語文基礎的滲透性教學,就是關注學生語感的能力培養,就是“讀”與“練”的有機整合吧。
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猜出“我”就是水,但是對水的各種形態的變化認識的還不夠。特別是“云”,有的同學不明白云是水蒸氣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太少,很多學生都見過水的變化但是說不出來,應教育學生多留心觀察生活,在生活中學習。
《我是什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大人物,它有著孫悟空般神通廣大的本領。
想知道它是誰嗎?讓我們一起來猜猜吧!30、 我是什么 (課件)(板書)
二、新授:
師:哪位小播音員來讀讀課題,你能讀出怎樣的語氣?(疑問2)一起讀讀。
師:是啊,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想知道謎底嗎?讓我們一起打開課本看個究竟吧!請小朋友們一邊讀一邊標好自然段,把不會讀的字詞畫一畫。
(板書: 淹沒)
師:現在你知道了嗎?這個“我”到底指的是誰?(水)
識字教學:
師:剛才小朋友在讀的過程中,老師發現有個詞,大家讀起來有困難,誰來讀一讀?
( “淹沒” 你發現了什么?多音字組詞,還發現了什么? 是啊,地球上適量的水是適合人類生存的,但要是水過多了,就會淹沒村莊,造成災害。)
師:解決了難讀的詞,課文中的詞語你都會讀了嗎?趕緊考考你的同桌吧!
師:會讀了嗎?誰來接受老師的挑戰?(個別1)
課件: 飄浮 雹子 暴躁 灌溉 機器 莊稼 沖毀 災害
師:多么動聽的聲音!能交流一下你的經驗嗎?(領讀)你還想提醒大家什么?(領讀)
師:都會讀了嗎?我們開火車來讀一讀吧!
。h浮什么意思?雹子也可以說成?灌溉什么意思?)
師:看,老師把帶點字的朋友去掉了,你還能幫它們找找朋友嗎?(課件)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精彩,掌握了字詞,我們再回過頭來讀讀課題,除了能讀出疑問的語氣,你還能讀出什么味兒來?(得意、驕傲)誰也想讀讀(個別2)
學習1—2自然段:
師:聽聽這口氣!比大鬧天宮的孫悟空還得意,老師倒想問問我們的“水娃娃”,你有什么可以值得驕傲的呢?請小朋友們四人一小組在課文中找找答案吧!你喜歡它變什么,把喜歡的部分在小組里交流一下吧。茏冊啤⒂、雹子、雪)
隨機:
師:(課件第一自然段)請你讀讀?水是怎樣變成云的。孔屛覀円黄饋碜x讀2、3兩句。這汽指的就是?大氣中的水蒸氣我們無法用肉眼看到,但聰明的小朋友們你們有辦法讓我們看一看水蒸氣嗎?(一杯熱水演示)
師:有時候我穿著白衣服,有時候我穿著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披在身上。在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你覺得這是朵怎樣的云?你來讀讀。
師:誰能學著課文用“有時候…有時候…說一說嗎?(課件)
師:你喜歡水變成什么?(課件第二自然段)
師:請你讀讀有關的句子。誰讀得比他更好?你還喜歡水變成什么?誰喜歡的和別人不一樣?你來讀讀。見過下雪時情景嗎?誰來說一說呢?
師:那么這雨、雹子、雪又是怎樣掉到地面上的?請小朋友們用鉛筆圈出第二自然段中有關的字詞。
板書: 云
雨 落
。1—2) 千變萬化 雹子 打
雪 飄
師:這三個動詞能互換嗎?(速度、觸覺上理解)
師:我們的水娃娃學會了孫悟空的七十二變,能變云、變雨、變雹子、變雪,真可以說是?(板書:千變萬化)
寫字教學:
師:見識了水的本領,課文還留給我們一些生字,會寫嗎?你想提醒什么?(書空)(板書:黑、器)
師:經過大家的相互提醒,都會寫了嗎?請小朋友們打開課本翻到147頁,一起來練一練吧!(提醒寫字姿勢)
三、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不但掌握了字詞,還學習了1、2自然段,領略到水的千變萬化,至于它還有哪些神通廣大的本領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吧。
《我是什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災、器、曬、害。
2、讀通課文,了解大意。
教學流程:
一、揭題
1、導入:小朋友,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板書:我是什么
2、讀題:我是什么呢?趕快打開書讀讀課文,到課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二、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用借助拼音,問一問等方法,把課文讀正確。
2、同桌互讀?梢砸蝗俗x一節,也可以一起讀,讀得好的表揚他,讀不好的幫助他。
三、反饋檢查。
⑴出示樹葉圖案上的生字。
zào zāi guàn gài yān bào báo qì jià huǐ
躁 災 灌 溉 淹 暴 雹 器 稼 毀
、伲◣匆簦┱埿∨笥迅鼈兇蚵曊泻舭桑。ㄗ约鹤x一讀)
你認為哪個字最難讀需要提醒大家的,請把它讀出來(跟讀、拼讀),開火車讀。
、冢ㄈサ羝匆簦╅_火車讀,指名讀。(相機為器、毀、暴擴詞)
你認為哪個字最難記?怎么記?(鼓勵學生用加一加、編字謎等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
⑵小朋友,我們把生字寶寶放回課文里,你能把課文讀好嗎?
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亲x了課文,你知道課文中的我就是什么呢?(自主感知,了解大意)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現水、汽、云、雨、雹子、雪,同時讀相關小節。)
四、學寫生字
。ǔ鍪疽獙懙淖郑┢、災、害、曬
1、學寫器
、僮屑氂^察器字,說一說怎樣寫才好看?
、趲煼秾懫鳎⒅赋銎鞯牡谑P是、
2、學寫災、害
、儆^察這兩個字,看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②指出寫的時候害的第七畫|要出頭。
3、學寫曬
①曬字怎樣記?(從西邊下山的太陽照過來。)
、谥赋鰰竦牡诰女嬍秦Q彎
4、學生練寫器、災、害、曬,
5、展示作業評議,再同桌互評。
四、創設語境,鞏固生字
師:告訴小朋友一個消息,生字寶寶搬家了,你能認得這首兒歌里的生字寶寶嗎?
我浮空中變成云,
我落地上就是雨,
我變硬球叫雹子,
我變小花叫做雪,
請你猜猜我是誰?
我的脾氣有點怪,
我有時溫和可親,灌溉莊稼,發動機器,
我有時暴跳如雷,淹沒莊稼,沖毀房屋,
我會給人們帶來幸福,
我也會給人們造成災難。
要是你掌握了我的脾氣,
我就乖乖地聽你使喚。
1、自由讀
2、指名讀
3、齊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水的三態變化及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1、談話: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些生字朋友,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出示課件摘蘋果
2、寫一寫:(出示)池 浮 沖 黑
、僮屑毧,這四個字有什么共同的筆畫?(體會點的不同位置的不同寫法)
、诜秾懀焊、沖、黑(示范提示要領:兩點水起筆以橫中線為中心,兩點在橫中線內邊對望。三點水第一點在上,第二點起筆偏左,第三筆提起筆先頓筆,再回鋒向上。四點底提示筆順和四點的朝向。)
、蹖W生描一個,寫一個。
④評議,指導,激勵。
二、讀懂課文
1、你想成為水嗎?為什么?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邊找依據,并標上①②③看一看誰找的理由最充分。
2、匯報交流(根據學生匯報隨機教學)
、逦蚁氤蔀樗
、潘茏兂善驮
①相機板書: 白衣服白云
(隨機理解) 黑衣服烏云
紅 袍朝霞、晚霞
。ㄏ鄼C課件:白云、烏云、朝霞、晚霞)
、谥笇Ю首x:變化多端的水,給我們帶來了這么美麗自然景觀,你能讀出這種美麗嗎?自由讀指名讀(評議:愉快、輕柔的語氣)齊讀
、扑茏兂捎、雹子、雪
、龠@里的落、打、飄三個字的位置能不能換一換?(體會通過讀落、打、飄的用法,同時出示課件看課件:水的三態變化。)
、谥笇Ю首x:水變成這三樣東西后下來的速度、力度都是不一樣的,請你試試讀讀。讀出這樣變化來?指名讀(評議:三個字的重音)齊讀
、厶钜惶
水(太陽曬)→______(連成片)→______(遇到冷風)→_______。
⑶水會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開大會。
、傩蕾p課件:平靜的池水,緩緩流淌的小溪,奔騰的江河,波濤洶涌的大海,廣闊無垠的大海。
、谔钜惶睿 ________是我在睡覺。
________是我在散步。
_________時,是我在________跳舞,唱歌,開大會。
③指導朗讀:范讀(學生評議)、學生練讀、指名讀、男女分讀
、人軒腿藗冏龊檬。
、伲ǹ凑n件):好事:灌溉田地,發動機器
②朗讀課文中相關的句子
、嫖也幌氤蔀樗
、潘畷o人們帶來災害。
⑵水會淹沒莊稼,沖毀房屋。
。ㄏ鄼C看課件,朗讀課文中相關的句子。)
、栊〗Y:小朋友,水在一定的條件下會變成汽、云、雨、雹子和雪,水對人類的生活有利也有弊,水能灌溉田地,發動機器,也會淹沒莊稼,沖毀房屋。但水是萬物生長不可缺少的,我們小朋友應該從小學好科學知識,想辦法管住水,叫水聽人們使喚。
三、實踐作業:
出示三項作業,學生任選其一
1、連環畫:畫一畫水的變化的連環畫,分別畫出水的不同樣子,并在每幅畫下面寫一個詞語或一句話。
2、資料袋:收集有關水對人類所做的貢獻和帶來災害的資料。
3、聰明屋:說說人類想出了哪些辦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壞事,你還有別的辦法嗎?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聽寫本課的生字詞。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實踐作業交流展示,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出示我都會游樂場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到我都會游樂場去玩一玩,好不好?
可是,小朋友要進入游樂場得先過三關,你們有沒有信心接受挑戰呢?
第一關:我會寫
。ǔ鍪颈菊n字詞)器 災 害 曬 池 浮 沖 黑
1、自由讀,選定一個你認為最難寫的字記在心里。
2、指名報聽寫(選定的難寫字)
指名板演,其他同學自由練習。
3、報聽寫的小朋友說說為什么要報這個字,其他學生校對后齊讀一次。
第二關:我會背
1、自由讀課文,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啟啟遍
2、指名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評議)
3、試著背背自己喜歡的部分
指名讀、同桌互背
第三關:我會說
展示臺
1、連環畫:水的不同形態
2、資料袋:水的貢獻和災害
3、聰明屋:人類利用水的舉措
把全班按課前準備的連環畫、資料袋、聰明屋三大內容分成三大組交流各大組派代表展示發言評出小博士。
闖關總結:小朋友順利地闖過三關,真了不起,獎勵每人一頂小紅帽。(課件)
師述: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水,是人們生活中天天離不開的東西。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實際行動表現,做一個節水小衛士吧!
板書設計:
《我是什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讀出十一個認讀字和四個會寫字“沖、池、浮、黑”。
2.指導學生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通過了解水的變化,培養學生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小組合作探究,班級讀、評、講、議。
2.引導學生揣摩詞句含義,體會課文用詞的精妙。
3.情境創設與課文解讀結合,課文解讀與生活實際結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滲透熱愛大自然的教育,激發學生觀察和研究大自然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十一個認讀字和四個會寫字“沖、池、浮、黑”。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大自然的奇妙。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課文,理解水的變化。體會用詞的精妙,進行字、詞、句、段的積累。
三、教學策略
本課根據兒童觀察生活、感知生活的特點,主要采用激趣法、創設情境法、朗讀法、賞讀評議等教學方法,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方面,力求做到少講多讀,引導學生明白不同語句用不同語氣朗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2.在識字方法上,力求做到集中識字與隨文識字相結合。突出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究式方法,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掌握學法。
3.在課文解讀中設置好問題角度,激發學生多向思維,引導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ㄒ唬┲i語導入
1.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條謎語,你能猜出謎底嗎?
忽然不見忽然有,像虎像龍又像狗,太陽出來它不怕,大風一吹它就走。(云)
線兒有粗又有細,上接天來下接地,落在水里無蹤影,莊稼見了笑嘻嘻。(雨)
白色花,無人栽,一夜北風遍地開,無根無枝又無葉,此花源自天上來。(雪花)
我是一顆小硬球,握在手里冷冰冰,有大有小從天降,動物莊稼都害怕。(雹子)
2.師:你們真是一群愛動腦筋的孩子!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是一個謎語。這個大謎語的謎底是什么呢?
3.師:自己先來讀一讀,遇到不會的字看看書下的拼音,多讀幾遍。自己讀,開始吧。
4.師:這個大謎底是什么?(水)
【設計意圖】貼近孩子們的生活用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新課,體會本課的整體基調:生動、有趣、活潑,從而激發孩子們的求知興趣。
(二)識字探究
1.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全文一共幾個自然段?請五位同學讀一讀,把每一個字讀準確,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
【設計意圖】明確讀文要求,增強孩子們的自主性,養成一個良好的朗讀習慣。
2.水娃娃給我們帶來了什么?請看大屏幕?雌匆糇x字。
3.怎么記住這些字呢?
。1)這里有四個字都帶有“三點水”旁,找到相同與不同處。(浮、灌、溉、淹)
。2)這里還有一組詞語呢?讀一讀。(暴躁)
編順口溜:伸手會做操,有水能洗澡,遇火就干燥,著急暴躁就跺腳。
。3)師:偏旁部首表意思,有時候一個字的部首往往能幫助我們理解這個字。
。4)還可以怎么記其余的字?兩人互相說說。請小老師來上臺,全班交流。
4.去掉拼音,開火車讀一讀詞語。(重點指導:稼,輕聲;災,平舌)
【設計意圖】進行集中識字歸類,讓學生知道有的偏旁部首幫助我們了解字所表達的意思;有的讀音相似,部分字形相同,但部首不同,表示的意思也就不一樣了。
5.師:下面我們再看兩行詞語。誰來讀?
生:灌溉田地、發動機器;
淹沒莊稼、沖毀房屋。
師:如果請你只讀第一行,你會發現什么?
生:第—行都是做好事,第二行都是做壞事
師:老師發現你不但反應快,而且很愛動腦筋。我們—起先讀水寶寶為人類做的貢獻。
生:灌溉田地,發動機器。
師:我們再讀讀水寶寶淘氣的時候做的一些不好的事。
生:淹沒莊稼,沖毀房屋。
師:這些詞語都藏在句子里呢?請這位同學讀。
生:我做過許多好事,灌溉田地,發動機器,幫助人們工作。我也做過許多壞事,淹沒莊稼,沖毀房屋,給人們帶來災害。人們想出種種辦法管住我,讓我光做好事,不做壞事。
【設計意圖】隨文學字。在語言環境中訓練字、詞、句,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在識字交流過程中,孩子們的創意一定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同時學會多種識記生字的方法。
。ㄈ┢吩~品句
1.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認真讀一、二自然段,找一找書中有哪些句子寫水會變?
師:“我”是怎樣變的呢?誰來讀文中的句子?
出示課件:
我會變。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升到天空,我又變成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飄浮。
師:這時你變成了一朵飄浮的云。這里有一個詞飄浮,你看云高高地飄起來了,請你再讀一讀。
師:是啊,同學們看,水被太陽一曬,變成汽,升上天空,一個小水珠可不夠,無數的小水珠連成一片,就成了云。
師:還有哪個小水珠也學會變云了?(指名讀)
2.小魔術師又是怎么打扮出自己,它給自己準備了什么衣服呢?
生:白衣服,黑衣服,紅衣服。
師:那它分別是什么時候用到這些衣服的呢?
總結:你說的是晴天的時候是嗎?睛空萬里,白云朵朵;快下雨的時候,烏云密布,電閃雷鳴;早晨與傍晚,那是朝霞與晚霞啊!
師:有了這不同的衣服,云可美麗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漂亮的云吧!
師:喜歡嗎?自己讀一讀,看誰讀得最美?
3.師:同學們看,水會變,變成汽,變成云,還會變什么呢?(會變成雨,雹子,雪)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直觀地展現水的循環變化過程,突破本文的難點。
師:你看,讀懂課文了,云遇到冷風會變成雨、雹子、雪,雨、雹子、雪分別是怎么回到大地上來的呢?看大屏幕,誰會填,先自己填填看。
出示課件:飄、落、打。
我在空中飄浮著,碰到冷風,就變成水珠_____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雨”。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_____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變成小花朵_____下來,人們又管我叫“雪”。
師:指名填。水珠是落下來,雹子是打下來,雪花是飄下來。
師:是!運用語言要形象準確,小花朵最輕最柔是飄下來,小硬球最重最有力是打下來,小雨滴不輕不重是落下來。
師:同學們有信心讀好這一段嗎?自己練一練,可以一邊做動作,一邊讀。指名加動作讀,齊讀,能不能把三種變化背出來呢?
【設計意圖】對重點詞語的自主探究,體會文章用詞的準確。
4.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
。1)學生邊聽邊想象,說說看到了什么?
。2)小組比賽讀,體會朗讀時語氣的變化。
5.提問:怎么讀第四自然段,同學們出出主意。
(1)男、女同學合作讀。
。2)討論說說“我”還會做哪些好事、壞事?理解“幫助”與“災害”都有哪些?
。3)資料交流:人們想出了什么辦法管住“我”,讓“我”光做好事,不做壞事?
6.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部分進行背誦,教師和學生一起背誦。
。1)自由背誦,對背誦情況進行評價。
。2)教師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邀請學生幫忙一起背。
。ㄋ模⿻鴮懼笇
1.師:水娃娃真有趣,不但在生活中會變,在大自然中會變,而且在漢字中也會變。你發現什么變化了?(出示課件,學生字)
生:在“黑”字里,水變成了“四點底”。
生:在“池”字中,水變成了“三點水”。
生:在“沖”字中,水變成了“兩點水”。
師:是啊,水寶寶真頑皮,在有的字里變成兩點水,在有的字里變成三點水,當他壓在底下時,又變成了四點底。下面,我們一起來寫一寫這前兩個字──沖、池。
書寫指導:
兩點水:在橫中線兩邊,上下兩筆要呼應,距離不宜太開。
三點水:第一筆為右點,第二筆右點略偏左,第三筆為提,三筆不宜在同一條垂直線上,有弧度。
2.教師提醒寫字姿勢,注意“三個一”,一拳、一尺和一寸,字要寫得正確、美觀。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設計意圖】指導重點筆畫,區分不同點。重視學生的漢字書寫,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ㄎ澹┩卣寡由
1.背一背: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內容。
2.查一查:關于水的小知識,與同學交流。
3.推薦圖書:《水知識讀本》。
《我是什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4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本課生字大都是結構和部件比較復雜的字,建議教學時先指導學生讀通、讀熟課文,然后從課文中抽出詞語反復讀,再把生字提出來單獨認讀。讀音難點:“躁、災”是平舌音;“稼”是第四聲,在“莊稼”一詞中讀輕聲。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創造性地認記生字。如,雹:—包;躁:操、澡換偏旁,伸手會做操,有水能洗澡,著急暴躁就跺腳;災:房子里面著火了。
識記生字不要過多作字形分析,關鍵是要創造條件讓生字反復再現。教師除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以鞏固生字外,還可以根據生字編寫一些小短文,把所學生字嵌入其中,讓學生讀讀。
2、寫字:
寫字之前要仔細觀察每一個生字。要注意“曬”的第九筆是豎彎,不是豎彎鉤;“害”中間的一豎上下都要出頭;寫“災”和“黑”時注意復習筆順。指導寫字,可以把重點放在“兩點水”、“三點水”和“四點底”的寫法上。
兩點水(沖)的寫法,可以在教師示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點”和“提”在橫中線兩邊“對望”;寫“提”要起筆向下,再回鋒向上。
“三點水”(池)的指導可以在兩點水的基礎上進行,可以邊示范邊引導觀察:第一點與兩點水的第一點位置相當;第二點正好在橫中線上;第三筆“提”起筆比兩點水的“提”位置低。另外,“池”字右邊的“也”,“橫折鉤”的“橫”要向上斜,“折”要往左斜,“豎”剛好寫在豎中線上,“豎彎鉤”盡量往右邊伸展,鉤向正上方,不要往左收筆。
二、朗讀感悟
本課包含著豐富的自然現象,但作為語文課,要把教學重點放在朗讀課文的訓練上,文中負載的科學知識,只要讓學生簡單了解一下就行了。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自己去研究、探索。
1、讀通課文:
可以在范讀或領讀的基礎上,采取自由讀、開火車讀等形式,訓練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讀懂課文:
學生讀過幾遍課文以后,就能知道“我”是水了,因而,可以在學生讀完課文以后就問學生“我”是什么。然后再逐段朗讀,理解課文詞句。第一段可以抓住“云”。第二段可以抓住“雨、雪、雹子”。第三段雖然短小,但是文字優美,建議指導學生讀好,讀懂。要抓住幾個關鍵詞語進行理解,如,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開大會。有條件的可以制作課件幫助學生理解:⑴ 平靜的池水;⑵ 緩緩流淌的小溪;⑶ 奔騰的江河;⑷ 波濤洶涌的大海,廣闊無垠的大海。第四段也可利用課件幫助學生讀懂,如,灌溉農田的情景、水電站、洪水暴發的情景。
3、讀好課文:
本課采取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敘述,讀來親切自然,是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朗讀的好教材。就整篇課文而言,應該讀得親切、舒緩;各段各句應該富有變化。第一、二段可以讀得“神秘”點。第三、第四段要讀得有變化。如,“我在池子里睡覺”,聲音較輕,以顯安靜;“在小溪里散步”,聲音舒緩,以顯悠閑。學生的模仿性較強,指導朗讀時加強范讀。
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同時,可以有重點地指導學生背誦一些段落。建議指導學生背誦課文的第一、二、三段。
三、實踐活動
課外畫一畫水的變化的連環畫,分別畫出水的不同樣子,并在每幅畫下面寫一個詞語或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