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一》教學建議
“我的發現”題目中列出了八種事物的圖案,他們之間在形狀上有相似之處。教學時要注意三點:一是讓學生根據泡泡的提示自主發現,并表達出來;二是表達時的順序可以靈活;三是做完教材的練習之后,適當拓展:誰還能發現,我們學過的課文和日常生活中什么像什么。“日積月累”包括讀讀認認、讀讀背背、我會說三項內容。讀讀認認的練習,同音字容易混淆,可以通過組詞來分辨兩個字在形、義上的區別。讀讀背背中的四個句子,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春聯,要注意讀對聯的速度要稍慢一點,上聯一般低緩一些,下聯一般高平一些。我會說的練習,不要拘泥于一個兩個答案,要鼓勵學生多說。
“口語交際”的教學可以和“展示臺、寬帶網”結合起來進行。比如展示臺中要求學生搜集的描寫春天的詞句,正好可以在說話中加以運用。本次口語交際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雖然與一下冊《春天在哪里》相似,但交際的角度和表達的程度要求有很大不同,要突出新發現,不但要說,還要在說的基礎上把新發現寫下來。不過,多說少寫,說是重點,一定要說好。二是說新發現的時候,要和前面觀察的要求一樣,引導學生從氣候、動物、植物等各個方面來說,而且要強調新發現。三是在說話過程中,要重視指導,表達要有條理,盡可能多說一些;說一樣事物時,盡量說具體。寫一寫新發現,這是本冊教材安排的第一次比較正式的寫話練習,低年級寫話,重在激發學生的練筆興趣,從說到寫,要有個過渡過程,先讓學生討論一下怎么寫,理一理寫作的順序。寫好后一定要有一個交流的過程,如果能夠在交流中逐步培養學生自我修改的意識和習慣,那就更好。最后定稿的作文可以在展示臺中加以展示,并且把閱讀對象從教師、學生擴展到家長。
“寬帶網”是本冊教材創設的新欄目。它借用了現代計算機與網絡傳輸技術的一個名詞,其設計意圖是提供與單元主題相關的資料,并提示拓展的要求。它基本有“資料補充”、“拓展要求”兩大板塊。教學的時候,一般是先布置資料搜集,再交流搜集所得。資料的搜集可以在單元學習的最后布置,也可以結合單元中課文的學習先行提出。在本單元的學習中,以第二種方法更為適當。搜集到的資料可以在口語交際和展示臺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