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教學實錄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讀古詩嗎?你們會背哪些古詩,能試著背給我們聽一聽嗎?(指名三、四名學生背)還有哪些同學想背?這么多同學都想背呀?(指名學生)會背的請跟著一塊兒背。
2、師:看來,同學們都是愛讀詩的孩子,老師今天也給大家帶來一首流傳了一千多年的古詩,(出示課題:絕句)板書課題:絕句。齊讀課題。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公元762年成都尹嚴武入朝,蜀中發生動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安史之亂平定,又過一年,嚴武回到成都,杜甫得知他的消息也跟著回到成都的草堂,并在草堂中寫下這首詩。既然這首詩已流傳了一千多年,我想它一定有無窮的魅力,你們想學這首詩嗎?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
二、自學古詩,初知詩文大意:
1、師范讀:
師:先請同學們認真看著這首詩,聽老師把這首詩讀一遍。(配樂朗讀)
2、自由讀古詩:
師:下面請同學們試著像老師這樣把古詩讀一讀,比一比,看誰讀的認真。(教師個別輔導)
3、指名讀:
師:老師這里有幾個生字,誰會讀?(我會讀)讀的真準!那誰能像老師那樣把古詩讀一讀?(指名讀)每個字字音讀得很準,還有誰想試一試?(指名讀)讀的不錯!請各位同學再認真聽老師把詩讀一遍。誰愿意再來讀一讀?(指名讀)讀得真不錯,都快超過老師了。
4、比賽讀:
師:我們就應該像她這樣讀,讀出詩的節奏美。(出示朗讀指導)我們小組之間開展一次比賽,看看哪個組讀的好!一組讀題目,其余四個組,一組讀一行。一二組比三四組讀的好。下面男同學和女同學開展一次比賽,看是男同學讀的好,還是女同學讀的好。
5、齊讀:
師:老師宣布成績,并列第一。(歡呼)請同學們一起齊讀一遍。讀的真美。
6、布置自學,進行網絡學習:
師:你們剛才都讀了這首詩,那這首詩帶給你怎樣的感受?(美)板書:美
這首詩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請同學們利用桌上這臺電腦進入我們的學習網站學習這首詩,弄懂這首詩的意思。可以互相提問,還可以向老師提問。(關閉廣播教學,學生自學)
三、理解古詩:
師:同學們剛才進行網絡學習的時候特別認真,學習積極性也特別高,許多同學互相討論,有的還向老師提了問,那老師來檢查一下你們學得怎么樣。(廣播教學,圖文結合)
1、圖文結合理解詩文:
① 師:這首詩給我們美的享受,你們自學了這首詩,誰能說說這首詩美在哪兒?
生1:我覺得“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句詩很美。
師:的確很美,這句詩的意思你理解了嗎?
生1:這句詩的意思是:兩只黃鸝在嫩嫩的柳枝上叫,一行白鷺飛上了藍藍的天空。
師:理解的不錯。
生2:老師,我覺得把“鳴”的意思理解成“唱歌”更好一些。詩文寫這么美,肯定是想表達心中的愉悅,理解成“兩只黃鸝在嫩嫩的柳枝上唱歌,一行白鷺飛上了藍藍的天空。”更好。
師:你真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我們一起表揚他。(拍手示意)
② 師:還有哪個地方你認為寫的很美?
生:我覺得“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很美。
師:老師也覺得這句詩很美,你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詩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