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 遠行
2、讀全詩,劃出不理解的句子、詞語。借助工具書解決。
3、作學習。
(1)組內匯報自學情況。
(2)提出不懂的問題,交流解決。
(3)誦讀,體會詩人的感情。
4、以最喜歡的方式匯報朗讀;提出還有疑問的地方全班交流。(此時可能還有學生有個別問題,如為什么叫“還”?江陵那么遠怎么說“一日還”?程度好的學生可交流,教師也可做適當點撥。)
5、誦讀悟情。
(1)詩人此時會是怎樣的心情呢?試著說一說。
(2)聽錄音誦讀、感受。
(3)試著和你身邊人互相讀一讀,注意感情。
用你喜歡的方式給大家讀一讀。(表演讀、有感情讀、帶動作讀、配樂讀等)
6、背誦。
三、學寫生字。
1、觀察字形、結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你認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對學生認為難寫的字進行范寫指導,其他的字學生照書自行書寫。
3、(自評、同桌評、小組評、全班評)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正確評價。
四、練寫生字,師巡視,矯正、指導。
五、課外作業
1、默寫課文。
2、抄寫本課生詞
六、板書設計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七、課后反思
南轅北轍
教學目標
1、認讀13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寓言的寓意。
3、知道什么事情是“南轅北轍”。
4、在感悟寓意中學做一個方向、理想明確的人。
教學重點
1、認讀13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理解寓言的寓意,知道什么事情是“南轅北轍”。
教學難點明白無論做什么事都必須先把方向搞正確,知道要聽從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教具和學具教學掛圖、小黑板等。
教學方法分角色朗讀法、交流探討法、表演法等。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理解寓言的寓意,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情,必須先把方向搞正確。
2、學會抓住人物言行和提示話,感受人物特點。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明白無論做什么事都必須先把方向搞正確,知道要聽從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教學過程
一、簡介寓言。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寓言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寓言往往通過一個短小精悍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被人們稱為“理性的詩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寓言《南轅北轍》。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你喜歡的識字方法記住它們。
2、指名讀,注意聽準字音。
3、同桌互讀,互相糾正字音。
5、一起給生字擴詞,看誰想出來的多。
6、在小組內以游戲形式讀一讀,考一考。
三、讀題,解題。
學習“轅、轍”兩生字。(結合插圖)
轅:車前駕牲口的部分。
轍:車輪走過的痕跡,指道路。
南轅北轍:戰國時有個人要到南方楚國去,卻駕著車向北走。別人說他走錯了,他硬說能走到。后來比喻行動和目的不相符。
四、初讀課文。
1、進一步明白“南轅北轍”的意思,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生自由發言,說說看懂了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學會本課新生字及組成的新詞。
2、指導學生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重點認讀13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教學難點在感悟寓意中學做一個方向、理想明確的人。
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