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白帝城》教學實錄之二
生乙1:我認為這里還能看出李白非常高興。
師:能談談為什么嗎?
生乙1;(沉思)
生:我來說:因為當他接到自己無罪可以獲得自由的消息時,心里很高興,看什么東西都很美,即使那天天空沒有彩云,他也會把白云看著彩云。
生:我認為去的時候他的心情很悲傷,三峽兩岸的美景他也不可能去欣賞,即使天空中出現彩云。他也不會發現的,也不會覺得美。
師:說得真精彩,你們有這種生活體驗嗎?(有)那你就用這種高興的心情去讀一讀這句詩,好嗎?
生:(示范讀)
生:我聽出他讀這句詩時真高興。
師:你來試試可以嗎?
生:朝辭白帝彩云間。
(生自由練讀,齊讀)
師:別的組誰愿來說說?
生乙1:我們讀懂了“兩岸猿聲啼不住”,是李白在回江陵城時,聽見兩岸的猿猴在不停的叫,船行的特別快。
生乙2:我補充,船行的特別快,好像一只猴還沒叫完,船已經行到了另一只猴叫的地方。
生乙3:我認為白帝城到江陵城是順水行舟,白帝城還很高,水流得很快,船行駛特別特別的快,“嗖”的一聲,便行駛過很多座山,他眼前看不清兩岸的景物,耳邊只傳來猿猴不停的叫聲。所以他覺得猿猴的聲音是在不停的叫。(熱烈的掌聲在同學和聽課教師中響起)
師:這位同學的理解真到位,真不愧是我們班(生搶著說“演講大師”),在三峽一帶猿猴特別的多,正因為船疾駛而過,作者來不及欣賞兩岸的美景,耳旁只留下猿猴的叫聲,所以書中下一句便寫出“輕舟已過萬重山”。
生:老師,我知道這句的含義(搶著說)
師:那你來給同學們談談吧!
生:船行得非常快,好像一眨眼就過了萬座山。
生:我反對,我認為不是真的有萬座山。李白不可能去數,他也數不清。這里的“萬重山”是指“很多很多座山”(掌聲)。
生:這里用了比喻。
生:不是比喻,是夸張。
生:這首詩中還有這樣的寫法:“千里江陵一日還”,“千里”是指很遠的路,
師:同學們討論得很激烈,佩服佩服。“萬重山”和“千里”確實不是實際的數目,是夸張的寫法。萬重山是指很多座山,千里是指很遠的路,在李白的詩中常用到了這種寫法,誰能舉例說說?
生:我剛才背的詩《望廬山瀑布》中,“飛流直下三千尺,(全體學生接著背)疑是銀河落九天”。
生:《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生:《夜宿山寺》中也有,“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師:同學們的詩詞積累真豐富,是的,這種夸張的浪漫主義手法在李白的詩中常常出現,這正是李白詩詞特有的風格。想象飛快行駛的小船,自己讀一讀這兩句詩。
(生自己體會練讀)
師:對這兩句詩還有不同感受的嗎?
生:我認為這兩句詩還能看出作者心情非常高興。
師:你從那兒看出的?
生:(沉思)
師:詩中有這樣一個詞“輕舟”,可不可以把它換成“小舟”,(不能)能說說理由嗎?你覺得哪個更好?(生思索)每個同學在小組里說說,大家交流一下。
生:(小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生:不行,“小舟”只能代表作者坐了一只小船,不能說明作者的心情。而“輕舟”說明作者的心情很輕松。
生:我還覺得李白由于心情輕松,小船行駛也很輕快,所以不能換“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