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白帝城》說課稿、教學實錄
六,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上課開始,我便引導孩子直奔主題:同學們,在很早以前的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詩人,他就是李白,隨即出示cai課件——李白的畫像.(意在讓孩子知詩人.)緊接著讓孩子匯報通過課外收集的資料,說說對李白還有哪些了解 在學生交流之后課件出示李白簡介,學生閱讀整體感知.順勢我又說:李白的一生寫下了許多優秀的詩歌,人們又美稱他為"詩仙".你們會背他的詩嗎 誰能美美的背給大家聽一聽 于是利用cai課件配上優美的古箏曲,學生自由背誦李白詩.
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在培養孩子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過課內外聯系喚起學生的情感記憶,進而產生學習的欲望.不是有一句話"讀生活的書也叫學習".
隨后我給學生講了一個有關李白寫這詩的背景故事,一邊講一邊出示cai課件,展示江陵和白帝城地理位置的地圖,山峽風光.最后齊讀課題,初步解讀課題.
這個環節主要利用cai課件創設情景,點燃學生的情感思維,在閱讀過程中更好的解讀文本,了解詩人情感,達到心與心的交流,突破難點.
(二):出示課文,讀準字音.
在學生有一個情感儲備后,我帶領學生走進課文靜靜的欣賞這首詩(cai課件播放帶著配樂的朗誦)聽清字音,自由讀認清字形,而后利用課件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通過搶讀,開火車等活動)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在指導識字中,重點強調"還,朝,重"這幾個多音字,并讓學生記住"啼,猿,辭"的結構.
這樣,在反復閱讀中學生了解了生字的字音,字形,并在其后的隨文教學中反復鞏固,達到掌握的程度.注重了學生識字的情感,態度,習慣的培養,為課文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深讀課文,感悟意境.
這一流程分為五步完成:
1, 在學生已經克服了生字難關,也能流利地誦讀古詩以后,我這樣說:同學們,學習古詩,不僅會讀,還應該走進詩句,了解詩意,這是學習古詩的好方法.讓我們再深入地讀一讀,邊讀邊想,把不能理解的字詞標示出來,嘗試自己解決.于是引導學生邊讀邊議,同時運用字典查找字義,同桌互助.(師巡視,隨機點撥)
在課堂上,當學生對一些字詞不理解時,老師的引導解決辦法是很多的,這個環節,我結合農村狀況,結合我班學生情況,讓學生和附近幾個同學討論,通過查字典解決.因為,字典是學生的終生伴侶,二年級學生剛學完查字典,這方面能力的培養應該重視,我們的課堂在追求時尚,追求完美的同時,更應該重視最為淳樸的東西,特別是農村學生.
2,師生釋疑,掃除字詞障礙:
江陵,是現在的湖北省江陵縣,在白帝城的下游,距離白帝城有上千里路.邊介紹邊點擊地圖課件,讓學生體會路途的遙遠.
這個環節是我沒有事先預設的,因為在巡視中我發現雖然在導入時我提過,但仍然還有幾個學生不知道這是地名,于是我結合課件再次點擊地圖,同時也讓學生體會路途的遙遠,在解決這一沒有預設的生成問題時,也奠定了情感基礎.
3,學生匯報,引導圖文結合自主說詩意,順序由學生匯報順序變動.
(1)"朝辭白帝彩云間":了解 "朝"是"早上"的意思,早上李白告別了高聳入云的白帝城.cai課件出示白帝城圖,感悟詩人心情.
感情讀.
(2)"兩岸猿聲啼不住"是李白在回江陵城時,聽見兩岸的猿猴在不停的叫,船行的特別快.cai課件出示山峽風景,猿猴圖,聽猿猴凄慘的叫聲,感悟詩人高興,欣喜,愉悅的心情,無暇欣賞美景,耳邊只聽到猿猴叫聲,連聽到猿猴凄慘的叫聲也沒能受影響他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