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白帝城》說課稿
一、說教材
《早發白帝城》是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七單元《遠行》這一主題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同時也是一首流傳古今的佳作。課文是一首七言絕句,使用單純而豪放的語言表達了詩人豐富的情感。
本課的教學目標有兩個:
1、認識本課六個生字
2、朗讀、背誦古詩。
3、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情感。
本課的重點、難點是:
1、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行船途中的喜悅心情。
2、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二、說教法 我會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前提,以激發學生主體積極性為手段,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在親身體驗和實踐中獲得知識,養成積極探索的習慣。
三、說學法 我采用的是“探索研究式”的學習方法,即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主認識生字,自由朗讀詩句,自覺探索詩意。小組內成員之間的交流和各小組之間的交流是學生展示自我風采、獲取更多知識的主渠道。
四、說教學過程
首先是自學環節
我的設計思路是這樣的:
1、背誦課外古詩,激趣導入新課,明確學習目標。
學生已經會背了許多古詩,所以,教師的激趣背誦會引發他們爭先恐后的吟誦,為學生提供一個課外自學、課內展示的舞臺。學生在爭先恐后的吟誦中,一種渴望學習古詩的欲望被點燃,興趣盎然的開頭,使新詩的學習成功了一半。這一環節既是積累,也是激趣。并在溫故中為學生明確本課的新目標。
2、點明學習方法,指導自主識字,讀通詩句,了解大意。
我為學生提供了四步學習方法:
①、輕聲讀古詩,利用學過的方法識字。
(學生已掌握看拼音、問別人、聯系上下文猜字、查字典等多種識字方法,此處放手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既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②、放聲讀詩,為古詩劃節奏。
(掃清字詞障礙之后,學生便可以大膽、放聲地朗讀古詩了。七言絕句學生們已積累很多,基本掌握了停頓方法,此處讓學生自己為古詩劃節奏,目的是讓他們利用舊知學習新知,既激發學習興趣,又鍛煉動手能力。)
③、結合插圖,初步感知古詩大意。
(結合插圖想詩意,是學習古詩的重要方法,課本上的插圖形象清晰地反映了古詩所講述的內容,相信學生通過看圖,發揮想象,能夠感知古詩大意。)
④、質疑解疑
(古詩中許多詞的意思與現代有所不同,學生在自學中定會產生許多疑問,設計這一環節,為有疑問的同學提供互相學習的機會。)
其次是量學部分
在自學部分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互相解疑,已經對古詩意思有了初步了解,在量學環節,我設計了三個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加深對詩意的理解,感受詩人的感情,達到熟練朗讀、背誦課文的目標。
我設計的問題是:
1、和小組成員說一說自己對古詩的理解。
意見不同之處,討論解決。
2、說說詩人當時心情如何,從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
3、小組內比比,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接著是導學部分
在學生進行匯報展示時,我適時引導學生理解詩中重點詞,如辭、啼、萬重等詞語的意思,進而結合插圖弄清作者的出發點、目的地、所想所感,深入了解故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