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落地》教學案設計與點評
〖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12個,會寫8個。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
〖教材分析〗本課課文的故事很古老,但很符合現代教育觀念,偉大的科學發現都是從生活中最細小的地方開始的。
〖學校與學生狀況分析〗學生對大科學家的故事都很感興趣,教學中可以利用并繼續培養這種興趣,鼓勵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志向。
〖教學設計〗
(一)交流資料,談話導入
1.課前交流 。
師:同學們,你了解的科學家有哪些?能說一說它們的主要事跡嗎?
生1:我通過看書,知道了張衡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他發明了能預測地震的“地動儀”,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生2:我在爸爸的幫助下上網查詢了愛迪生的有關資料。愛迪生是著名的發明家,他一生共有1000多項發明,我們熟悉的電燈、電影都是他發明的。……
2.激qing揭題
師:(出示牛頓在蘋果樹下沉思的幻燈片)發揮你的想象,你認為牛頓在樹下想什么?
生1:我認為,牛頓是在想怎樣把樹上夠不著的蘋果全都摘下來。
生2:我認為,牛頓是在想蘋果摘下來以后,怎么運回家?
生3:牛頓在想蘋果熟了為什么往地下掉,而不向天上飛?
……
3.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牛頓,共同學習《蘋果落地》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自主識字
1.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師:請同學們自己試讀課文,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課文讀通順?
生1: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查認字表、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問老師。
生2:還可以看上下文猜一猜。
生3:讀課文時,要看準了再讀,不能隨便添字,漏字,讀不好的地方要多讀幾遍。
……
(2)檢查初讀情況,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后,開始討論匯報:自己讀明白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牛頓是英國著名的科學家,地球有吸引力是他最早知道的。
生2:牛頓遇到好奇的問題善于觀察和思考,我以后要向牛頓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