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識字1、2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識字1、2的詞串,初步感知識字1、2的生字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與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憑借圖畫和生活經驗理解詞語意思。
3、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及其民風民俗,感受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了解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以及有關的民風民俗。
教學重點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與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憑借圖畫和生活經驗理解詞語意思。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你知道哪些傳統節日?
今天我們朗讀的第一個詞串就與傳統節日有關,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借助拼音讀一讀,想一想詞串中介紹了哪些節日,這些節日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二、朗讀詞串1
要求:圈出生字,讀準生字字音。
1、先自由朗讀,然后讀給同桌聽。
2、同學們讀好了,老師抽一列同學讀一讀,大家仔細聽,幫他們正正音。
同學說的很正確,這三個詞語的后鼻音個別同學讀得還不準確,跟著老師讀一讀:清明、踏青、月餅。注意“月餅”的“餅”要讀成輕聲。
3、讓我們一齊再來正確、流利地讀兩遍。
三、理解詞串1
1、詞串中介紹了哪些傳統節日?你知道這些節日分別在一年的什么時候嗎?
2、讀了詞串,你知道這些節日各有哪些風俗習慣嗎?請同學們邊看圖畫,邊用下面的句式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
過( )的時候,人們( )。
同學們,你想知道為什么在這些節日中會有這些有趣的習俗嗎?請同學們在課余時間閱讀有關民風民俗的故事,在本周的閱讀課上交流。
3、小結。
同學們,通過詞串1的誦讀,我們不僅了解了我國的民間風俗,感受了祖國悠久的民族文化,還積累了不少詞語,讓我們一齊再來讀一讀這組詞串。
四、朗讀詞串2
剛才,大家了解了祖國的民風民俗,現在,我們再來領略祖國的美麗風景。
1、請同學們按照前面的要求,先自主朗讀,讀準字音。
2、請三位小朋友來讀一讀,幫助他們正音
3、秀峰、倒影、駱駝有讀不準的現象,請跟著老師讀一讀。
4、大家再來一齊讀兩遍,注意讀準字音。
五、理解詞串2
1、同學們能讀正確了,你知道這一詞串描寫的是哪里的美麗景色嗎?
對,桂林山水。有句俗語說:桂林山水甲天下,F在,老師就來當一回導游,跟大家一起感受它的神奇美麗。
桂林在我國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那里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桂林的水特別的清,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沙石;桂林的水也特別的靜,靜得好像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桂林的山奇峰羅列,形態各異。人們根據他們的形狀,給它們取了許多有趣的名字,最有名的要數象鼻山、駱駝峰、筆架山了。大家看,像嗎?這些青山倒映在碧水里,我們劃著小竹筏在水中游玩,會捕魚的鸕鶿在水中嬉戲,生動有趣的畫面盡收眼底,如同身處美麗的畫廊,真是人在畫中游。桂林是壯族人聚居的地方,這里的人們能歌善舞,每年的三月三是他們的重要節日。對歌是這個節日的重要活動,他們通過對歌歌唱黨的好政策,歌唱幸福的新生活。大家喜歡桂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