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小動物過冬》說課
說
教 材 本課是一篇童話,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過冬的事。告訴我們小燕子要避開嚴寒到溫暖的南方,青蛙準備吃飽之后鉆進泥土里冬眠,蜜蜂則儲存了很多蜜在蜂巢里過冬。課文不僅生動地介紹了有關動物過冬的知識而且表現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起因――-打算――相約,完全緊扣“過冬”展開,冬前商量,冬后再見,冬中怎么過?顯然,各自打算是全文的主體,作者巧妙地安排小燕子自述打算,然后通過小燕子的探詢帶出青蛙和小蜜蜂的打算,情節上銜接自然,過渡有方,富有情趣 性! 說 教 法 學 法 在閱讀課堂教學設計中,方法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是人類社會的特有現象,是“偉大事業,人的命運決定于教育。”(別林斯基語)無疑具有高度科學性和藝術性,自然也就更應該講究方法。根據新課程推出基本理念,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我選擇了一些個人認為比較合理的教學方法,以下作簡略介紹。 (一) 誦讀法設計。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運用多種形式的讀來達到理解課文,提高閱讀能力,進行語言訓練的目的。 (二)直觀法設計。 根據課文內容,借助現代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感性材料,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開展豐富的形象思維活動,加強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習興趣。 (三)表演法設計。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分角色表演,充分從情感上熏陶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效地進行語言訓練,培養表演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四)文本擴展法設計。 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的教學活動就是借課文中的“例子”,提高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愛好,從而學生的思維。這篇課文顯而易見,是讓學生了解動物過冬的方式。因此,我在課后設計了學生搜集資料,進行續寫。 說 教 學 過 程 一 復習導入: 每一次學習新的課文,課題其實早已被學生所熟知。所以雖然在設計時我也曾想過多種方式來揭題,最終我還是采用了直接揭題的方式,這樣既節省了時間,直奔主題,又符合當時的情境,因為學生早就知道他們今天要學的課文題目。 1、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小動物過冬。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小動物是――小燕子、青蛙、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