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救母》說課稿
五、教學流程設(shè)計:
在本課的教學設(shè)計中,我想從三個方面進行教學,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復習導入,激發(fā)情感。
因我上的是〈沉香救母〉(一)的第二教時,為了體現(xiàn)課時的連續(xù)性,我在上課伊始就利用
第時 一課書后有價值的六個成語:心狠手辣、寒冬臘月、盛夏酷暑、起早貪黑、習武練功、腰酸背痛,在復習讀音的同時,要求用上其中的詞語說話,很自然地將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讓學生自己進行了梳理,從而為學好本課奠定了一個情感基調(diào)。
(二)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課教學安排了充分的讀,通過自讀,范讀、齊讀、分角色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的情感,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讀,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
教學第一、二段時,我讓學生通過找出“恨不得”、“馬上” 兩個詞,體會沉香一心救母的迫切心情,從而讓學生讀出感情。
接著,我教學,啟發(fā)學生抓住二郎神“心狠手辣”和小沉香僅八歲加以對比,體會父親疼愛兒子的感情,繼而引讀記述小沉香表現(xiàn)的句子,讓學生想象沉香的心理活動,體會沉香救母的堅定決心。通過朗讀指導,深切體會父愛子,子念母的人間真情。第四段句式整齊,簡潔,我引導學生抓住“寒冬臘月、盛夏酷暑、起早貪黑”等詞語及“一……就”第三段中“沉香的孝心感動了仙人”這一句,問學生:“沉香的孝心有沒有感動你呢?
哪些地方感動了你?自由讀第二段,體會體會。”讓學生自由朗讀感悟描寫沉香一路艱辛的段落,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感悟,然后同桌進行交流,最后指名說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為什么?這樣的設(shè)計沒有老師的牽著鼻子走,而是由學生通過自我感悟,合作探究,能動地生成建構(gòu)。
(三)拓展文本,延伸課堂。
教學最后一段時,我讓學生找到“高聳入云”這個詞,通過老師的板畫,體會到華山的高,然后又讓學生聯(lián)系舊知,以“詠華山”這首詩再一次體會到華山的高不可攀,以華山的高襯托沉香的勇氣和決心,進一步感受到沉香的一片孝心。當學生讀到“沉香一頭撲進了媽媽的懷抱”時,我深情地說道:“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回魂牽夢縈,今天,沉香終于見到日思夜想的媽媽了,媽媽也終于見到牽腸掛肚的兒子了,他們該有多高興,多激動啊!一首〈想你的365天〉,唱出了這一段刻骨銘心的母子深情,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通過音樂的渲染,開啟學生的內(nèi)在情智,使學生對語言文字理解能力和對意境的審美能力得以相互交融與促進,激發(fā)了學生內(nèi)在的情感。在此基礎(chǔ)上,我對學生說:“此時他們該有多少淚兒要流,該有多少話兒要說啊,想一想,沉香會對媽媽說什么?媽媽又會對沉香說什么呢?”我想,設(shè)計這一創(chuàng)造性想像說話訓練,在此應(yīng)該是水到渠成吧!
六、說板書。
我認為,板書是一節(jié)課的眼睛,這眼睛未必要多,但要亮,要板出這節(jié)課的重點所在,脈絡(luò)所在。因此,這堂課的板書我力求做到圖文結(jié)合,形象直觀,條理清晰, 我想板書“救母心切、一路艱辛、母子團聚”這三個詞語幫助學生理清全文脈絡(luò),讓學生一目了然。
設(shè)想是美好的,但要想達到理想的課堂境界,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但愿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不會相差太遠。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