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有趣的發現 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適應自然環境才能生存下來的道理。學習達爾文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學風。
教學重點:進行詞和句的訓練
教學方法:緊扣課文主線“有趣的發現”,以讀為主,在讀中學習本課
課前準備:生字卡 課文錄音
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 板書課題:有趣的發現
2 解題:“有趣”是什么意思?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
1、范讀課文
2、自由輕聲朗讀課文
3、自讀課文闖三關 (1)抽讀生字卡片 (2)試讀課文 (3)指名讀文
三、細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讀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給著名找個近義詞
四、學習部分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上節課學習的生詞
2、回憶已學內容,鞏固“考察”詞義,冠以全班考察員頭銜
二、了解現象,發現問題
1、考察員們,你和達爾文在島上發現了什么現象?自讀課文說一說
“要么……要么……”換成“不是……就是……”幫助理解有趣現象
2、出示句子:他看到島上的昆蟲要么特別大,要么就沒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面對這種有趣的現象,你會發現什么問題?
3、為什么島上只有翅膀大的和沒有翅膀的昆蟲,而沒有翅膀小的昆蟲呢?同學們說說應該怎樣去解決這些問題?
請研究員們組成研究組研讀地三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自主展示
1、小組研讀地三自然段解決問題。
教師點撥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思考:“經常刮大風、不會飛”“翅膀大、頂住”“翅膀小、能飛、頂不住”(相機板書)
2、自主展示結論。
學生自由選擇方式展示結論。可能會采用的方式有:講解、表演……
指導用句式“因為……所以……”練習說話
最終評學生們為“科學家”,得出適者生存的終極結論。
3、品味感受,感情朗讀。
四、朗讀全文談收獲
教師介紹達爾文,聯系課文第四自然段激勵學生從自然界中發現有趣的現象,研究這些有趣的現象。
第三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復述課文
1、指導復述課文
只要把主要課文的主要內容說出來就可以了,不必背誦課文。
2、指名學生課文
3、學生自由讀課文,練習復述
4、指名復述
三、寫一寫
板書:
有趣的發現(適者生存)
翅膀大
因為 翅膀小 大風 所以……
沒有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