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三)教學片段
開學第一課 開篇好習慣蘇教版小學語文把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總是放在課本的開篇部位,其用心良苦也!雖然只是一兩句口號性的語句和幾幅示例插圖,但其中的奧妙真的需要老師用心去體會。
試想兒時的我,對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感受并不是很深,在我的印象中,老師除了教我們識字寫字,給我們講書中的道理外,所獲甚少。印象很深的是一個秋天的早讀課,外面的空氣棒極了,實在無法憋在吵鬧的教室里的我不知哪里來的沖動和勇氣——我要到校園外的田埂上讀書!我在沒有報告老師的情況下慫恿了幾位伙伴兒去秋陽下讀書了!背的什么內容我已經記不得了,只知道走出教室來到田埂上讀書的同學越來越多,那種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放聲讀書的感覺太妙了,小小的我體會到了從來沒體會到的快樂,這種感覺我也許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可最終由于目標太大,引起了老師的注意,我的舉動招來了語文老師的反感,類似“瞎搗亂,瞎出鬼”的話語讓我急于得到肯定的心涼了半截,后來的我老實多了,但也似乎沒有了讀書的激情。
今天,我也成為了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我太能理解好的學習習慣對人一生的影響,也更能體會當年我的老師沒能抓住“我?guī)ьI伙伴走進自然放聲讀書”這一典型教育資源對我們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多么的不智慧、多么讓人感到遺憾的一件事。此段回憶,不是譴責過去,只是為了反思現在,鞭策自己——老師不能只是知識的輸出器,而要把影響人的一生的好用的東西教給學生!
正因如此,我極其認真地對待開學的第一節(jié)語文課,我要像促膝談心般地向我的學生傳達最有用的語文學習好習慣:勤于朗讀背誦,樂于課外閱讀。我認為這是從第一冊到第三冊書中講到的良好習慣中的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愛朗讀愛背誦愛看課外書的孩子怎么不是一個擁有很好的語文素養(yǎng)的棒孩子?
以下是我今天上課的兩個片段
片段一:
師:同學們,上了一年級后,王老師要求你們每天早晨要到你們家陽臺上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生:大聲讀書!
師:對,放聲朗讀,讓你們的鄰居都知道鄰家有一個愛讀書的好娃娃!(板書:朗讀)那每當我們遇到喜歡的文章語句,王老師都建議大家怎么辦?
生:把它背下來!
師:是的!(板書:背誦),背誦能讓我們把別人的好文章變成自己的財富!
師:今天老師要在這兩件事前面加上兩個字……書上有,趕快找一找!
(學生很快找到并大聲回答:“勤于!”,孩子們他們仿佛知道我接下來要問什么了,都善解人意地舉起了手。)
生:勤于朗讀背誦,就是自己愿意讀,愿意背!
生:很勤勞的樣子,不懶,要讀書就去讀,要背書時就去背。
生:這是說,讀的課文多,背的課文也很多。
(這樣的理解,還有什么話可說,我想我不再懷疑一個個剛上二年級的小孩子可以擁有這樣的理解能力且思考的角度也如此多樣,我心喜!)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可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更好,新的一學期開始了,老師要看看哪個小朋友最愛朗讀背誦,下面老師要考驗考驗你們,過了一個漫長的暑假,你們還能不能按照正確的姿勢專心地讀書了。下面就請同鄉(xiāng)們在這冊語文書中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篇課文大聲的讀一讀,呆會兒選擇部分內容讀給大家聽!
學生紛紛捧起了課本,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課文后放聲讀起來,我穿梭其中,或提醒讀書姿勢,或幫助尋找課文,或摸摸讀書認真的孩子的小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