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
當一只只姿態各異的丹頂鶴飛到“丹頂鶴保護區”時,學生立刻對丹頂鶴優美的姿態心馳神往,使本課教學成為一次審美的心理體驗。看后,我問學生“你覺得這一只只美麗的丹頂鶴像什么?”學生立刻聯想到“翩翩起舞的舞蹈家”、“亭亭玉立的公主”……我又讓學生看圖仿照課文說一說“丹頂鶴不論 ,還是 ,都顯得那么高雅。”使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升華,學生的認識得到了深化。
(二)朗讀感悟美。
我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如:個別讀,加上動作表演讀,想象讀,范讀等,讓學生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這樣教師在學生對朗讀的評價中,就可以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確定重點詞語進行品析與體會,或結合語境理解,或積極啟發想象,或對照圖像認知,或加上動作,在讀中感悟意思,用感悟促進朗讀;同時,朗讀吸引了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神奇、內容的豐富多彩,感悟美、體驗美,得到美的熏陶,使閱讀成為學生自我表現的舞臺。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充分感受到了丹頂鶴的美。
三、變換角色體驗美。
在學生充分感悟課文之后,我讓學生把自己就當作一只美麗的丹頂鶴,向大家做自我介紹,這樣學生就將課文語言內化為了自己的語言,充分的想象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言語素養。
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他們是通過形象去認識世界的。因此,教師更應該善于用形象、直觀的表達方式,創設美的情境,以情生情;在生動活潑的語文活動中發現美、感悟美、體驗美,陶冶情操,達到發展學生語言的最終目的。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上進心、自覺性、自信心,孩子們大膽地學,充滿自信地學,放飛學生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