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泰興鎮大生小學 徐明香
【教材分析】
課文是一個古代傳說,記敘了大禹治理洪水,為民造福,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贊揚了他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全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依循“治水前——治水中——治水后”的線索,展現了大禹為人民謀利益的感人形象。
【設計意圖】
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把朗讀作為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情感、感受語言文字的重要手段。
從低年級開始就應該有意識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如仿寫句子,或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等。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大禹顧大家、棄小家的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及他的智慧、勇敢、堅強。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經過。
【教學方法】
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整篇課文的內容。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 師: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洪水)
師:你看到了什么樣的洪水?指名說
師:洪水給老百姓帶來了哪些危害呢?出示課件
師:農田被淹沒了,老百姓就沒有吃的了;房屋被沖倒了,老百姓就沒有住的地方了,老百姓過著什么樣的日子啊?出示第一小節 生齊答
相機板書:無家可歸
指名讀第一小節 齊讀
2.過渡:洪水這么無情,老百姓多么可憐,是誰來救老百姓的呀?(大禹)
師:本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15、大禹治水 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課件中的畫面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人們被洪水襲擊的悲慘場面,學生受到了視覺沖擊,心靈也因此被深深震撼,為后面的學習做了情感的鋪墊。
二、簡單回顧課文
1.師:大禹是怎么治理洪水,洪水有沒有被制服呢?請小朋友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
生自由讀課文
2.師:洪水被制服了嗎?(制服了)老百姓過上了什么樣的日子?(安定)
相機板書:安定
【設計意圖】:這是對整篇課文的通體認識,整體了解課文。教師設計了相關問題,主要鍛煉孩子們的語言概括能力。到此為止,學生對課文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
三、學習第二小節
1.過渡:大禹看到這樣無情的洪水心里是怎樣想的呢?課件出示第二小節第一句話。 指名讀 齊讀
2.師:“下決心”說明了什么?指名說并相機板書:下決心
3.學生默讀課文第2小節,圈畫出反映治水艱難的關鍵詞或者句子。師板書:艱辛
交流:吃盡 走遍 千辛萬苦 千山萬水 九條大河 九座大山
師:這里的九是不是真的就是九呢?(不是,而是很多)
4.同桌之間互讀體會所劃的詞語或者句子。
5.課件出示圖 師:他們是怎樣治理洪水的?讓我們一起看這里 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說一句話。
指名讀第二小節
師:同學們,治理洪水多么艱難啊!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早上,月亮還沒有回家,大禹和人們在干什么;晚上,星星已經出來了,大禹和人們還在干什么;漸漸的,他們的臉變黑了,身子變得越來越瘦了。帶著你此時的感受一起朗讀課文第二小節。
【設計意圖】:圈畫的過程是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深入感悟本文語言的過程,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感受到了治理洪水的艱辛,以及大禹吃苦耐勞的精神。此環節,還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治水的畫面,既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更使文章有血有肉,同時學生的情感也與之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