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全冊第八單元教案
朗讀
讓學生根據文中的敘述順序擺好連環畫,分組接讀課文,整體感知全文內容。
拓展
1、 你認為阿德的夢有一天會真的發生嗎?從阿德的夢中,自己想到了什么。
2、說說自己心中的未來世界是什么樣的,或動筆把心中未來世界的樣子畫出來。
3、課外閱讀科學幻想故事。
(結合課文內容,引發學生想像,激發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和愿望。培養了學生的想像能力,表現能力,適時地將學生的學習引向生活的大課堂,體現學科整合思想和大語文觀念。)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移居:改變居住的地方。
污染: 空氣、土壤、水源等混入有害的東西。
預訂:預先訂購。
相關鏈接:
1、XX年10月16日晨,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著陸,首位航天員楊利偉自主出艙。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中國由此亦成為世界上繼俄美之后第三個有能力將航天員送上太空的國家。
2、 “努納二號”---迄今為止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太陽能汽車。
它完全以太陽能為動力。“努納二號”是由荷蘭代夫特大學的學生們設計完成的,瑞典基律納太空技術研究中心土木工程組的學生們也參與了這輛汽車的研制工作。在澳大利亞舉行的太陽能汽車挑戰賽中,它在31小時5分鐘的時間里,完成了3010公里的旅程。憑借如此好的成績,“努納二號”贏得了大賽的第一名,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70公里。
它全長5米,寬1.8 米,高0.8 米。車頂上布滿了太陽能電池板。它所使用的電池和人造衛星上所使用的太陽能電池是完全一樣的。“努納二號”只有三個車輪,兩個前輪,一個后輪。和普通的汽車一樣,“努納二號”上同樣安裝了指示燈和剎車燈。如果沒有陽光,它可以利用電池中儲存的電力向前行駛。
閱讀在線:
神話般的夢想——前蘇聯科學家發明人造地球衛星的故事
你可知道,在這浩渺無垠的宇宙中,最早出現的人造物體是什么?它就是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成功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和前蘇聯拉開了一場和平競賽,尤其是在火箭和宇航技術上的相互較量。這兩個世界超級大國各自組織了一批科學家、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參加的機構,開始暗暗地較上了勁。
1955年7月29日,美國公開宣布:要在1957年的“國際地球物理年”發射人造衛星。
這時,前蘇聯的火箭總設計師謝爾蓋•科羅廖夫,正殫精竭慮致力于前蘇聯的航天技術的發展。當他從收音機里聽到美國這一消息時,心情焦灼不安,只見他在房間里急躁地走來走去。美國人準備在兩年內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計劃大大激發了他那強烈的使命感。
沒有時間再考慮了!科羅廖夫徹夜未眠,他連夜趕寫了一份關于加快研制蘇聯人造地球衛星的計劃。好不容易挨到天亮,科羅廖夫毫無睡意。他有些亢奮地將報告送給了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
前蘇聯政府很快批準了科羅廖夫的報告,加快了在哈薩克大草原建設衛生發射基地的步伐。科羅廖夫受命于非常時刻,他深知這一項極其重要而且特殊的使命,容不得半點馬虎。他率領一批火箭專家、高級技術人員,開始了一場爭分奪秒的戰斗。
憑著淵博的火箭知識,科羅廖夫知道,要把人造衛生送入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必須具有足夠推力的運載火箭。但是,他們當時只有單級火箭,而單級火箭的推力顯然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