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北京教學反思
再見了,北京教學反思
《再見了,北京》是根據(jù)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的有關材料改寫的。課文從“圣火熄滅”和“人們狂歡”的這兩個方面來表達了人們心中無盡的留戀與不舍。這篇課文可以說是與時俱進,但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很難理解。
在上課之前,由于是一篇新課文,所以我反復讀了幾遍。我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還是比較難讀,特別是一些孩子接觸比較少的詞語,如“帷幕、舷梯、仿佛、卓越”等。課前我就讓孩子進行預習,。所以,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認讀詞語,朗讀課文的過程我覺得還是比較順利的,大部分孩子基本能夠讀出來。
在學習第二課時,我抓住了“無盡的留戀與不舍”這根情感主線,讓學生圍繞這個展開學習,反復的練習朗讀。但由于課容量比較大,學生沒有直接感受,詞句理解難度比較大,所以課文許多地方也只能意會而已,不可能說明白,也說不明白。對于這一類的課文,我覺得還是需要運用多媒體直接再現(xiàn)當時的情景,這樣無須教師多講,學生也基本能夠理解,既省時省力,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再見了,北京》教學反思
《再見了,北京》是根據(jù)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的有關材料改寫的。課文選取了圣火熄滅和人們狂歡的這兩個特寫鏡頭來表現(xiàn)精彩絕倫的北京奧運會。喚醒留在我們心中的“北京記憶”。課文簡短優(yōu)美,畫面感強,情感充盈。從全文看留念與不舍貫穿其中,“卓越、友誼和尊重的奧運精神”蘊含其中。總而言之,這篇課文對二年級學生來說很難理解。
課文中生字新詞較多,如“帷幕、舷梯、深情回望、卓越、感染”等,許多句子也很難讀通。我在教授第一課時時并不順暢,生字讀了一遍又一遍,我不吝時間地正音,反復讀。但是課文卻沒有讀多少,以致學生讀破句的很多,讀錯字的也比較多。但通過一節(jié)課扎實地攻破字詞關,以及課后學生再次查閱資料,后面的課文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我覺得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應扣緊語言文字,結合圖片資料、音像資料,來還原北京奧運會閉幕式時的情景,訓練學生的語感。第二課時一開始,我就用充滿激情的導語引領學生:這里是第29屆奧林匹克主辦城市中國北京,這里是見證了16天拼搏奇跡的榮耀之城,奧運北京。從奧運的圣火在北京的夜空綻放的那一刻起,16天里我們享受了奧林匹克運動帶來的無數(shù)奇跡與無盡的驚喜。當神圣的奧林匹克會旗與鮮艷的五星紅旗一同高高飄揚,13億中國人用真誠與熱情為奧林匹克運動點燃了燦爛的中國紅。今晚奧運的北京將再次為奧林匹克運動書寫嶄新的歷史、書寫快樂的回憶、書寫最美的祝福。讓我們攜手并肩,一起走完這段珍貴的時間,讓我們再次用最美的笑容和熱烈的掌聲為北京的奧運故事劃上完美的句點。然后準備了些課件:鳥巢、水立方、五環(huán)旗、火花四起的北京、熊熊燃燒的奧運圣火、激動人心的領獎臺、手拉手視頻。還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理解深情回望、無盡的留戀與不舍……那時候?qū)W生上課很有激情,讀起書來也特別起勁。通過讀、品、再讀,讓全班同學基本意會,但是由于時間的關系,無法顧及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學生應該還在半知半解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