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學古詩》教學設計四
作者:許葉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05 《英英學古詩》教學設計四課 題
3、英英學古詩
備課者
許葉
學習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認識偏旁“青”,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靜夜思》。
3. 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課堂資源
投影片、詞語片卡、小黑板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板書課題:《英英學古詩》(給生字“英”和“詩”注音)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在一年級學過哪些古詩?(生:我們學過的古詩有《鵝》、《鋤禾》、《華山》)
誰能把這幾首詩背給大家聽聽?(學生背)
背得好!你們在家里學過的古詩背給長輩們聽嗎?
二、解釋課題,教學有關生字詞。
1. 這一題目告訴我們誰學古詩?(英英)對,英英是一位小朋友的名字。
2. 我們用什么辦法來記住題目中的“英”和“詩”?
3. 要求學生進行書空練習,記住“英”和“詩”。
4. 再讀課題。
三、初讀指導
1. 看圖。
(1) 課題右面的這一幅插圖,畫了哪兩個人?(英英和奶奶)她們在做什么?(說話——談古詩)
(2) 小結:英英和奶奶正在說話,從課題上我們可以知道她們談的話題是有關學習古詩方面的。
(3) 第二幅插圖上畫的是什么?(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上,大詩人李白在窗前望著明月,正在思考著什么)
2. 自學課文。
(1) 教者問:這篇課文和以往學的文章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
(2) 分步揭示自學要求
(3) 教學生字詞。
四、朗讀全文
五、課堂作業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靜夜思》的意思。
2. 課后練習3。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
1.聽寫詞語:英英 一首 意思 古詩 靜夜思
“靜”的偏旁是什么?(青)出示詞卡訂正。
2.《英英學古詩》這篇文章里,英英說了幾次后?各講的什么內容?
3. 指名兩人讀課文,一人讀英英說的話,一人讀奶奶的話。(評議)
二、精讀訓練
1. 學生輕輕地讀《靜夜思》教者板書或用投影儀出示《靜夜思》全文。
2. 理解“靜夜思”的意思:“靜夜”就是靜靜的夜晚,“思”想念地意思。
3. 詩中哪些詩句的意思你已經懂了?你是怎么弄懂的?
4. 這首詩的意思,實際上大家已經基本理解了,有不少小朋友是通過聯系下文弄懂的。這很好!現在我們來看看英英是怎么講的吧。
5. 提問:《靜夜思》的作者是誰?(唐代大詩人李白)
6. 朗讀指導。
(1)《靜夜思》的朗讀節奏:(“/”為句中停頓)
(2)“疑是”、“低頭”讀時語速要慢,表示詩人在沉思。
(3)“光”、“霜”、“鄉”要讀得清晰,停頓要長一些,表示感情一步步發展。
三、課堂作業
練習背誦《靜夜思》。
第三課時
一、導語
上兩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靜夜思》,并且弄撞了它的意思。現在,我們來看看書上的插圖圖畫了些什么。
這個人是誰?(唐代大詩人李白)
你們能夠想象出筒子里插的是什么嗎?
二、想象與說話訓練
1. 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這幅圖,再把課文輕輕兩遍,想象當時的情景,說給大家聽聽。
2. 提示:想一想:李白這時在哪里?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會怎么做?
3. 各自練習說,同桌互相試說,提出補充和修改意見。
4. 指名當眾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