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 《紙的故事》教學設計(精選8篇)

《紙的故事》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2-12-05

《紙的故事》教學設計(精選8篇)

《紙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識

  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對世界文明進步做出的巨大貢獻。

  遠古時代沒有紙。商朝時,將字刻于龜甲、獸骨之上(既"甲古文")。周朝時,用竹簡(即竹片)、木簡、帛寫字著書。西漢時,勞動人民發明用絲絮造紙,后來用麻纖維造紙。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采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為原料造紙。從此,紙的產量大增。唐朝時,造紙術開始外傳朝鮮、日本和阿拉伯、歐洲等地。

  (二)教材特點

  這篇課文用對話的形式介紹了紙的發明經過。全文共8個自然段。第6、7、8自然段是重點,講述的是紙的發明和造紙方法的傳播,贊頌我們祖先的創造業績。

  二、教學目標 

  1、知道紙是我們祖先發明的,知道外國人懂得造紙要比中國遲一千多年,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區別形近字,學會給生字確定部首。

  3、會用"誰怎么樣地說什么"的句式說一句話,會用"怎么"提問。

  4、能說出紙的發明過程。

  5、能在學懂課文的基礎上寫一段贊嘆中國人了不起的話。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從紙的發明過程中,感受中華民族祖先的聰明才智。

  2、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清紙的發明過程。

  四、教學時間:2--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

  1、讀通課文,從整體了解課文。

  2、初步了解紙的發明過程。

  3、初步熟悉部首查字法

  教學準備:可以用課件讓學生帶

  用下列詞填表(竹片、笨重、絲綢、方便、價錢貴)

  紙的代替品 特點 勞動人民使用情況 

  “使用情況”根據課文的理解自己填

  (竹片--笨重--不方便,很少)

  (絲綢--方便,貴--買不起)

  2、試講

  A:古時候,紙沒有發明之前,書是用( )做的,很( )。所以,后來人們就把字寫在( )上,這樣就( ),可是這樣的書( )。

  B:可以自己組織書上的語言。

  C:在自己組織語言的基礎上,可以補充知識。

  準備--指名(不同層次)--再自說--同桌互說

  三、學習6--8自然段

  "剛才對于紙發明以前的講解都能符合要求!現在我們要來講一講有點難度的內容,那就是'紙是怎么發明的'。"

  1、掌握內容

  讀課文,填表:

  哪個朝代 用什么做 特點 誰發明的 又稱什么紙 

  無 無 

  反饋:校對 問:“為什么把東漢的紙叫蔡侯紙?”

  2、試講

  “我們已經把要講的內容都掌握了,那么講的時候最難的地方就是你的感情怎么把握。要想把握好感情就得先有感情的朗讀好課文。”

  (1)自讀7-8自然段

  問:“你讀了之后,感受到是什么感情?”(自由說)

  提示:1、哪些地方值得我們自豪?

  2、我們的祖先了不起在哪里?

  學生邊說就邊讀好這些句子。老師可以示范。

  (2)齊讀7自然段

  (3)請你說一句贊嘆我們祖先的話,并寫下來。

  (4)試講

  A、按照課文(7、8):那么紙是怎么發明的呢?--

  B、按照課文(7)加自己贊嘆的話

  C、用自己的話

  準備--指名(不同層次)--再自說--同桌互說

  四、兩個內容合在一起說

  教后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鞏固字詞,完成相應練習

  2、擴展知識

  教學過程 

  一、鞏固字詞

  1、比較組詞

  圖 圓 異 導 豪 毫 洲 州

  2、加部件成字組詞

  糸--絮、緊、紫、累、系

  3、聽寫

  二、鞏固朗讀

  1、同桌分角色讀

  2、指名讀

  對提示語進行補充:林玲( )地問

  對提示語進行替換:林玲瞪大了眼睛說--林玲( )地說

  3、男女分讀

  4、齊讀

  二、課外擴展

  1、收集各種新型的紙張(課前準備)

  2、四人小組交流

  3、進行自我介紹

  三、寫一段號召大家節約用紙的話

  造紙需要大量的樹皮,如果大量砍伐樹木肯定會破壞環境,現在請你寫一段讓大家節約用紙的話。

  ◆[2003年9月5日]

《紙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區別形近字“豪、毫”和“紀、記”,學會給生字確定部首;理解16個新詞語的意思,辨別“發明”與“發現”。

  2.會用“誰怎樣他說什么”的句式寫一句話;會用“怎么”提問題。

  3.能正確朗讀課文,能說出紙的發明經過。

  4.知道紙是我們的祖先發明的,知道外國人懂得造紙比中國退一千多年,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紙的發明過程,感受中華民族祖先的聰明才智。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清紙的發明過程。

  三、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初步了解紙的發明過程;

  2.讀懂文章1一5自然段,知道在紙發明以前,書是什么做的,有什么特點。

  3.完成《作業 本》1、2、3。

  (二)教學過程 

  1.揭題談話。

  同學們,我們每天用的課本、作業 本,看的報紙、雜志是用什么做的?

  這一張張又白又光滑的紙是誰發明的?是怎樣發明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紙的故事》會告訴我們這一切。(出示課題)請大家把題目讀一遍。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了解大意。

  (1)邊聽錄音,邊看課文,注意讀音。

  (2)輕聲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①看拼音讀準字音;

  ②想辦法記住字形;

  ③聯系句子想想意思;

  ④用字典查出劃線字的意思:異口同聲自豪

  (3)檢查指導

  (4)讀通課文。

  ①指名朗讀課文,注意糾錯。

  ②放聲自由朗讀。

  ③用自己的話說說紙的發明過程,并完成課后練習2(用圖形投影顯示)。

  3.學習文章1一5自然段。

  (1)分角色朗讀1一5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①在紙發明以前,書是用什么做成的?②那樣的書有什么缺點?

  (2)檢查討論,并板書。

  竹片(笨重)絲綢(價錢貴買不起)

  (3)看板書同桌互說。

  4、作業 練習。

  (1):作業 本1、2、3。

  (2)課外作業 :抄寫生字3遍。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熟練朗讀課文,知道紙的發明過程和“蔡侯紙”的特點。

  2.掌握“誰怎樣他說什么”的句式。

  3.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過程 

  1.復習引人。

  紙發明以前的書是用什么做的?

  2.學習課文6一7自然段。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思考:①我國最早的紙是用什么做成的?②“蔡侯紙”是指什么樣的紙?③紙是誰發明的?

  (2)檢查討論。

  ①上述問題②要注意討論得出“紙是咱們中國發明的”的結論。

  ②在各個問題討論的過程中注意生字的鞏固及“異口同聲、自豪”等詞的詞意掌握。

  (3)指導用自豪的語氣朗讀第7自然段。

  (4)自由朗讀6、7自然段。

  (5)指導“誰怎樣他說什么”句式練習。先結合文中“瞪大了眼睛、異口同聲、自豪”等詞進行訓練,然后進行擴散性訓練。

  (6)完成作業 本練習5、6。

  3.學習第8自然段。

  (1)指導有感情朗讀。

  (2)在全文中找出可以體會到“咱們的祖先真了不起”的句子并讀。

  (3)啟發學生說出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進一步體會“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的情感。

  4.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

  5.由文中人物及插圖,啟發學生對文章第一句話中“幾個同學”進行修改,使語句表達更確切。

  6.完成《作業 本》練習4、7。

  ◆[2003年12月17日]

《紙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識

  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對世界文明進步做出的巨大貢獻。

  遠古時代沒有紙。商朝時,將字刻于龜甲、獸骨之上(既"甲古文")。周朝時,用竹簡(即竹片)、木簡、帛寫字著書。西漢時,勞動人民發明用絲絮造紙,后來用麻纖維造紙。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采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為原料造紙。從此,紙的產量大增。唐朝時,造紙術開始外傳朝鮮、日本和阿拉伯、歐洲等地。

  (二)教材特點

  這篇課文用對話的形式介紹了紙的發明經過。全文共8個自然段。第6、7、8自然段是重點,講述的是紙的發明和造紙方法的傳播,贊頌我們祖先的創造業績。

  二、教學目標 

  1、知道紙是我們祖先發明的,知道外國人懂得造紙要比中國遲一千多年,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區別形近字,學會給生字確定部首。

  3、會用"誰怎么樣地說什么"的句式說一句話,會用"怎么"提問。

  4、能說出紙的發明過程。

  5、能在學懂課文的基礎上寫一段贊嘆中國人了不起的話。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從紙的發明過程中,感受中華民族祖先的聰明才智。

  2、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清紙的發明過程。

  四、教學時間:2--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

  1、讀通課文,從整體了解課文。

  2、初步了解紙的發明過程。

  3、初步熟悉部首查字法

  教學準備:可以用課件讓學生帶字典

  教學過程 :

  學前預習:

  1、預習課文,讀課文、標好自然段、劃詞等

  2、預習字詞:寫好偏旁、字典頁碼、注好拼音

  3、布置課前查紙的資料

  一、整體把握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了解學生

  問:"你知道紙的哪些知識?"

  A、對課文內容了解比較少

  B、和課文差不多

  C、除了課文知識另外還知道很多

  2、自讀課文,劃句子

  A、讀通課文,劃出課文中所講的有關紙的知識,記一記。

  B、自讀課文,劃出你不知道的知識。

  C、自讀課文,試著從課文中找到有關紙的發展的過程

  根據不同情況的學生,有選擇的請幾個反饋

  3、再讀課文

  (1)對剛才還不熟悉的地方自己再讀讀熟

  (2)齊讀課文鞏固

  4、了解紙的發展過程

  A、完成課后練習3

  B、在完成課后練習3的基礎上,按照這樣的順序來說一說紙的發展過程。

  C、在完成課后練習3的基礎上,結合課文加上自己的補充來介紹紙的發展過程

  二、了解部首查字法(如時間不夠可挪后)

  1、給生字確定部首,有困難的:豪(○亠、豕)、絮(糸)、且(○丨一)

  2、以“豪”為例講解部首查字法。老師或請會的同學示范,學生跟著做。

  要點:部首目錄--部首幾畫(部首)--檢字表--部首--數除部首外幾畫--找到字--字典正文。

  對絮和且進行練習,講清獨體字的偏旁確定(起筆)

  3、口頭歸納:查上不查下,查左不查右,半包圍查外面,獨體字查起筆

  4、查自己的名字進行練習

  教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夠掌握紙的發展過程和"蔡侯紙"的特點。

  2、理解的基礎上能寫一段贊嘆中國人了不起的話。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聽寫:竹片、笨重、絲綢、方便、價錢貴

  2、出示檢查:竹片、笨重、絲綢、方便、價錢貴(對的要說"對")

  3、問:"同學們,像剛才你們這么多人都同時說了"對",這種情況可以用哪個詞語來說明?"(異口同聲)寫詞檢查

  "浙江省博物館希望我們班能推薦一批小講解員,只要符合要求都能參加。我們要講解的內容就是關于紙的歷史。"

  二、學習1--5自然段

  1、掌握內容

  "我們先要來講的內容就是在紙發明以前人們是用什么來當紙的。

  先請大家讀一讀課文1--5自然段。"

  用下列詞填表(竹片、笨重、絲綢、方便、價錢貴)紙的代替品特點勞動人民使用情況

  “使用情況”根據課文的理解自己填

  (竹片--笨重--不方便,很少)

  (絲綢--方便,貴--買不起)

  2、試講

  A:古時候,紙沒有發明之前,書是用( )做的,很( )。所以,后來人們就把字寫在( )上,這樣就( ),可是這樣的書( )。

  B:可以自己組織書上的語言。

  C:在自己組織語言的基礎上,可以補充知識。

  準備--指名(不同層次)--再自說--同桌互說

  三、學習6--8自然段

  "剛才對于紙發明以前的講解都能符合要求!現在我們要來講一講有點難度的內容,那就是'紙是怎么發明的'。"

  1、掌握內容

  讀課文,填表:哪個朝代用什么做特點誰發明的又稱什么紙無無  

  反饋:校對 問:“為什么把東漢的紙叫蔡侯紙?”

  2、試講

  “我們已經把要講的內容都掌握了,那么講的時候最難的地方就是你的感情怎么把握。要想把握好感情就得先有感情的朗讀好課文。”

  (1)自讀7-8自然段

  問:“你讀了之后,感受到是什么感情?”(自由說)

  提示:1、哪些地方值得我們自豪?

  2、我們的祖先了不起在哪里?

  學生邊說就邊讀好這些句子。老師可以示范。

  (2)齊讀7自然段

  (3)請你說一句贊嘆我們祖先的話,并寫下來。

  (4)試講

  A、按照課文(7、8):那么紙是怎么發明的呢?--

  B、按照課文(7)加自己贊嘆的話

  C、用自己的話

  準備--指名(不同層次)--再自說--同桌互說

  四、兩個內容合在一起說

  教后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鞏固字詞,完成相應練習

  2、擴展知識

  教學過程 

  一、鞏固字詞

  1、比較組詞

  圖 圓 異 導 豪 毫 洲 州

  2、加部件成字組詞

  糸--絮、緊、紫、累、系

  3、聽寫

  二、鞏固朗讀

  1、同桌分角色讀

  2、指名讀

  對提示語進行補充:林玲( )地問

  對提示語進行替換:林玲瞪大了眼睛說--林玲( )地說

  3、男女分讀

  4、齊讀

  二、課外擴展

  1、收集各種新型的紙張(課前準備)

  2、四人小組交流

  3、進行自我介紹

  三、寫一段號召大家節約用紙的話

  造紙需要大量的樹皮,如果大量砍伐樹木肯定會破壞環境,現在請你寫一段讓大家節約用紙的話。

《紙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知道紙是中國人發明的,外國人懂得造紙比中國人遲一千多年,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2、學會課文生字14個,卻別形近字“導、異”“代、化”;能給生字確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理解課文中“異口同聲、自豪、不禁”等詞語的意思。

  3、會按“誰怎么樣地說什么”的句式寫句子;學會用“怎么”來提問。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對話,了解紙的發明過程。

  5、能在學懂課文的基礎上寫一段贊嘆中國人了不起的話。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弄清紙發明的過程,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2、教學難點 :了解紙發明以前的書,說說蔡侯紙是什么樣的紙。

  三、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16個新詞,學會給生字確定部首。

  2、讀通課文,初步了解紙的發明過程。

  3、學習1-5自然段,知道在紙發明以前,書是用什么做的,有什么特點。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談話引入。

  出示課本,問:這是什么做的?拿出“報紙”、“作業 本”、“課外書”問。看著這些五花八門的“紙”,小朋友們,有什么奇怪的問題從你們的小腦瓜里蹦出來了呢?(生自由提問,教師理出有用的問題。)

  這一張張白花花的紙是誰發明的?是怎樣發明的?同學們都非常奇怪,只要今天我們學了《紙的故事》這篇課文之后,那么一切問號就會消失了。(出示課題,請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課件出示以下自學要求:

  (1)遇到生字多讀幾遍,并記住字形。聯系句子想想意思。

  (2)認真閱讀“單元學習提示”,明確要求和具體操作步驟。

  (3)嘗試運用部首查字法做課后作業 第2題。

  2、檢查指導。

  (1)瀏覽課后生字,學生提出確定部首有困難的字,教師指導解決。

  (2)以“帶”字為例,請同學介紹查字典的過程。

  3、再讀課文。

  (1)放聲自由朗讀課文。

  (2)分小節指名朗讀課文,注意糾錯。

  (3)說說課文圍繞“紙”主要講了什么(教師指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

  完成課后練習3。

  三、學習課文1-5段。

  1、讓學生充分自由讀后完成填空練習。

  紙發明以前,書是用( )做的,它太( )了。后來,人們為了( ),就用( )做書,可是太( )了。勞動人民( )。

  2、檢查討論,得出板書:

  (材料) (特點)

  竹片 笨重

  絲綢   價錢貴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1-5段。

  四、課堂練習。

  1、完成課堂《作業 本》1、2、3題。

  2、抄寫生字各3遍。

  3、比一比,組詞。

  圖( ) 異( ) 州( ) 檢( )

  圓( ) 導( ) 洲( ) 驗( )

  緊( ) 絮( ) 豪( ) 毫( )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正確熟練朗讀課文,知道紙的發明過程和“蔡侯紙”的特點。

  2、掌握“誰怎樣地說什么”的句式。

  3、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理解的基礎上寫一段贊嘆中國人了不起的話。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引入。

  1、聽寫生字、詞。

  2、紙發明以前的書是用什么做的?那樣的書有什么特點?

  二、學習課文6-7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品讀課文。

  思考:從這兩段里,你讀懂了什么?并用線和圈,把你讀懂的標記出來。

  2、根據學生的回答,得出板書:

  (材料) (特點)

  棉絮、麻 粗糙

  樹皮、破布 又輕又薄、便宜

  (1)在討論的過程中注意生字、詞的鞏固,并用“異口同聲”、“自豪”等詞說話。

  (2)使學生明白“紙是咱中國人發明的”,讓學生用自豪的語氣練習讀第7段。

  3、自由讀6-7段。

  4、指導進行“誰怎么樣地說什么”的句式練習。

  (1)先請學生找出文中“瞪大了眼睛、異口同聲、自豪”等詞進行訓練。

  (2)進行擴散性訓練。(選擇其他內容,用以上句式練說。)

  5、完成課堂作業 本5、6兩題。

  三、學習課文第8段。

  1、有感情的齊讀這一節。

  2、比較句子,理解“真了不起”。

  我們的祖先了不起!

  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

  3、你從課文的哪些句子中體會到“咱們的祖先真了不起”(用“ ”劃出來,仔細讀一讀。)?

  4、站起來,加上動作再讀一讀。

  5、我們的祖先除了發明造紙術外還發明了印刷術、指南針、火藥,你們想知道嗎?(課件輔助,擴展學生的閱讀、知識面)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的情感。

  6、有感情的齊讀全文。

  四、鞏固練習。

  1、深化拓展

  (1)說說我國的四大發明以及它們對世界的貢獻。

  (2)談談現在的紙,你想說些什么?你想怎樣再改進紙呢?

  (3)寫話練習,寫的內容可學生自定,題目自擬。教師也可以出一組參考題,如《我身邊的紙》、《有趣的紙》、《美麗的紙》、《我對紙的了解》、《紙的故事新編》等。

  2、作業 練習。

  (1)連一連。

  用竹片做的書 粗糙

  用絲綢當紙 笨重

  用棉絮和麻做紙 又輕又薄、便宜

  用樹皮和破布做紙 昂貴

  (2)選詞填空。

  懷念 紀念

  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的解放,流血犧牲,我們永遠( )他們。

  為了( )抗金英雄岳飛,人們建造成了岳王廟。

  (3)用上恰當的標點符號。

  媽媽說 不錯 那時勞動人民都買不起書

  不錯 那時勞動人民都買不起書 媽媽說

  不錯 媽媽說 那時勞動人民都買不起書

  板書設計 :

  紙的故事

  ( 材料 ) ( 特點 )

  竹片 笨重

  絲綢 價錢貴

  棉絮、麻 粗糙

  樹皮、破布 又輕又薄、便宜

  ◆[2003年11月11日] 

《紙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5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識

  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它是我國勞動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也是我國成為世界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

  遠古時代還沒有紙,商朝時,將字刻于龜甲、獸骨之上(即“甲骨文”),周朝時,用竹簡(即竹片)、木簡、帛寫字著書,西漢時,勞動人民發明用絲絮造紙,后又用麻纖維造紙。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采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造紙。從此,紙產量大增。唐朝時,造紙術開始外傳朝鮮、日本、阿拉伯和歐洲等地。

  2.教材特點

  這篇課文用對話的形式介紹了紙發明的經過。全文共8個自然段(第1、2自然段講用竹片做成的書。第3、4、5自然段講寫在絲綢上的書。第6、7自然段講紙的發明和造紙方法的傳播。第8自然段贊嘆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區別形近字“豪、毫”和“紀、記”,學會給生字確定部首;理解16個新詞語的意思,辨別“發明”與“發現”。

  2.會用“誰怎樣他說什么”的句式寫一句話;會用“怎么”提問題。

  3.能正確朗讀課文,能說出紙的發明經過。

  4.知道紙是我們的祖先發明的,知道外國人懂得造紙比中國退一千多年,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紙的發明過程,感受中華民族祖先的聰明才智。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清紙的發明過程。

  四、教學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錄音機、錄音帶。

  五、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初步了解紙的發明過程;

  2.讀懂文章1一5自然段,知道在紙發明以前,書是什么做的,有什么特點。

  3.完成《作業 本》1、2、3。

  (二)教學過程 

  1.揭題談話。

  同學們,我們每天用的課本、作業 本,看的報紙、雜志是用什么做的?

  這一張張又白又光滑的紙是誰發明的?是怎樣發明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紙的故事》會告訴我們這一切。(出示課題)請大家把題目讀一遍。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了解大意。

  (1)邊聽錄音,邊看課文,注意讀音。

  (2)輕聲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①看拼音讀準字音;

  ②想辦法記住字形;

  ③聯系句子想想意思;

  ④用字典查出劃線字的意思:異口同聲自豪

  (3)檢查指導

  (4)讀通課文。

  ①指名朗讀課文,注意糾錯。

  ②放聲自由朗讀。

  ③用自己的話說說紙的發明過程,并完成課后練習2(用圖形投影顯示)。

  3.學習文章1一5自然段。

  (1)分角色朗讀1一5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①在紙發明以前,書是用什么做成的?②那樣的書有什么缺點?

  (2)檢查討論,并板書。

  竹片(笨重)絲綢(價錢貴買不起)

  (3)看板書同桌互說。

  4、作業 練習。

  (1):作業 本1、2、3。

  (2)課外作業 :抄寫生字3遍。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熟練朗讀課文,知道紙的發明過程和“蔡侯紙”的特點。

  2.掌握“誰怎樣他說什么”的句式。

  3.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過程 

  1.復習引人。

  紙發明以前的書是用什么做的?

  2.學習課文6一7自然段。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思考:①我國最早的紙是用什么做成的?②“蔡侯紙”是指什么樣的紙?③紙是誰發明的?

  (2)檢查討論。

  ①上述問題②要注意討論得出“紙是咱們中國發明的”的結論。

  ②在各個問題討論的過程中注意生字的鞏固及“異口同聲、自豪”等詞的詞意掌握。

  (3)指導用自豪的語氣朗讀第7自然段。

  (4)自由朗讀6、7自然段。

  (5)指導“誰怎樣他說什么”句式練習。先結合文中“瞪大了眼睛、異口同聲、自豪”等詞進行訓練,然后進行擴散性訓練。

  (6)完成作業 本練習5、6。

  3.學習第8自然段。

  (1)指導有感情朗讀。

  (2)在全文中找出可以體會到“咱們的祖先真了不起”的句子并讀。

  (3)啟發學生說出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進一步體會“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的情感。

  4.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

  5.由文中人物及插圖,啟發學生對文章第一句話中“幾個同學”進行修改,使語句表達更確切。

  6.完成《作業 本》練習4、7。

  ◆[2003-9-6]

《紙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6

  之一

  佚名

  一、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識

  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對世界文明進步做出的巨大貢獻。

  遠古時代沒有紙。商朝時,將字刻于龜甲、獸骨之上(既"甲古文")。周朝時,用竹簡(即竹片)、木簡、帛寫字著書。西漢時,勞動人民發明用絲絮造紙,后來用麻纖維造紙。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采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為原料造紙。從此,紙的產量大增。唐朝時,造紙術開始外傳朝鮮、日本和阿拉伯、歐洲等地。

  (二)教材特點

  這篇課文用對話的形式介紹了紙的發明經過。全文共8個自然段。第6、7、8自然段是重點,講述的是紙的發明和造紙方法的傳播,贊頌我們祖先的創造業績。

  二、教學目標 

  1、知道紙是我們祖先發明的,知道外國人懂得造紙要比中國遲一千多年,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區別形近字,學會給生字確定部首。

  3、會用"誰怎么樣地說什么"的句式說一句話,會用"怎么"提問。

  4、能說出紙的發明過程。

  5、能在學懂課文的基礎上寫一段贊嘆中國人了不起的話。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從紙的發明過程中,感受中華民族祖先的聰明才智。

  2、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清紙的發明過程。

  四、教學時間:2--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

  1、讀通課文,從整體了解課文。

  2、初步了解紙的發明過程。

  3、初步熟悉部首查字法

  教學準備:可以用課件讓學生帶字典

  教學過程 :

  學前預習:

  1、預習課文,讀課文、標好自然段、劃詞等

  2、預習字詞:寫好偏旁、字典頁碼、注好拼音

  3、布置課前查紙的資料

  一、整體把握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了解學生

  問:"你知道紙的哪些知識?"

  A、對課文內容了解比較少

  B、和課文差不多

  C、除了課文知識另外還知道很多

  2、自讀課文,劃句子

  A、讀通課文,劃出課文中所講的有關紙的知識,記一記。

  B、自讀課文,劃出你不知道的知識。

  C、自讀課文,試著從課文中找到有關紙的發展的過程

  根據不同情況的學生,有選擇的請幾個反饋

  3、再讀課文

  (1)對剛才還不熟悉的地方自己再讀讀熟

  (2)齊讀課文鞏固

  4、了解紙的發展過程

  A、完成課后練習3

  B、在完成課后練習3的基礎上,按照這樣的順序來說一說紙的發展過程。

  C、在完成課后練習3的基礎上,結合課文加上自己的補充來介紹紙的發展過程

  二、了解部首查字法(如時間不夠可挪后)

  1、給生字確定部首,有困難的:豪(○亠、豕)、絮(糸)、且(○丨一)

  2、以“豪”為例講解部首查字法。老師或請會的同學示范,學生跟著做。

  要點:部首目錄--部首幾畫(部首)--檢字表--部首--數除部首外幾畫--找到字--字典正文。

  對絮和且進行練習,講清獨體字的偏旁確定(起筆)

  3、口頭歸納:查上不查下,查左不查右,半包圍查外面,獨體字查起筆

  4、查自己的名字進行練習

  教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夠掌握紙的發展過程和"蔡侯紙"的特點。

  2、理解的基礎上能寫一段贊嘆中國人了不起的話。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聽寫:竹片、笨重、絲綢、方便、價錢貴

  2、出示檢查:竹片、笨重、絲綢、方便、價錢貴(對的要說"對")

  3、問:"同學們,像剛才你們這么多人都同時說了"對",這種情況可以用哪個詞語來說明?"(異口同聲)寫詞檢查

  "浙江省博物館希望我們班能推薦一批小講解員,只要符合要求都能參加。我們要講解的內容就是關于紙的歷史。"

  二、學習1--5自然段

  1、掌握內容

  "我們先要來講的內容就是在紙發明以前人們是用什么來當紙的。

  先請大家讀一讀課文1--5自然段。"

  用下列詞填表(竹片、笨重、絲綢、方便、價錢貴)

  紙的代替品 特點 勞動人民使用情況

  “使用情況”根據課文的理解自己填

  (竹片--笨重--不方便,很少)

  (絲綢--方便,貴--買不起)

  2、試講

  A:古時候,紙沒有發明之前,書是用( )做的,很( )。所以,后來人們就把字寫在( )上,這樣就( ),可是這樣的書( )。

  B:可以自己組織書上的語言。

  C:在自己組織語言的基礎上,可以補充知識。

  準備--指名(不同層次)--再自說--同桌互說

  三、學習6--8自然段

  "剛才對于紙發明以前的講解都能符合要求!現在我們要來講一講有點難度的內容,那就是'紙是怎么發明的'。"

  1、掌握內容

  讀課文,填表:

  哪個朝代 用什么做 特點 誰發明的 又稱什么紙

  無 無

  反饋:校對 問:“為什么把東漢的紙叫蔡侯紙?”

  2、試講

  “我們已經把要講的內容都掌握了,那么講的時候最難的地方就是你的感情怎么把握。要想把握好感情就得先有感情的朗讀好課文。”

  (1)自讀7-8自然段

  問:“你讀了之后,感受到是什么感情?”(自由說)

  提示:1、哪些地方值得我們自豪?

  2、我們的祖先了不起在哪里?

  學生邊說就邊讀好這些句子。老師可以示范。

  (2)齊讀7自然段

  (3)請你說一句贊嘆我們祖先的話,并寫下來。

  (4)試講

  A、按照課文(7、8):那么紙是怎么發明的呢?--

  B、按照課文(7)加自己贊嘆的話

  C、用自己的話

  準備--指名(不同層次)--再自說--同桌互說

  四、兩個內容合在一起說

  教后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鞏固字詞,完成相應練習

  2、擴展知識

  教學過程 

  一、鞏固字詞

  1、比較組詞

  圖 圓 異 導 豪 毫 洲 州

  2、加部件成字組詞

  糸--絮、緊、紫、累、系

  3、聽寫

  二、鞏固朗讀

  1、同桌分角色讀

  2、指名讀

  對提示語進行補充:林玲( )地問

  對提示語進行替換:林玲瞪大了眼睛說--林玲( )地說

  3、男女分讀

  4、齊讀

  二、課外擴展

  1、收集各種新型的紙張(課前準備)

  2、四人小組交流

  3、進行自我介紹

  三、寫一段號召大家節約用紙的話

  造紙需要大量的樹皮,如果大量砍伐樹木肯定會破壞環境,現在請你寫一段讓大家節約用紙的話。

《紙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

  1 知道紙是中國人發明的。外國人懂得造紙比中國人遲一千多年,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2 學會課文生字14個,區別形近字“導異”,“代化”;能給生字確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理解課文中“異口同聲”“自豪”“不禁”等詞語的意思。

  3 會按“誰怎么樣地說什么”的句式寫句子;學會用“怎么”來提問。

  4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對話,了解紙的發明過程。

  5 能用學懂課文的基礎上,寫一段贊嘆中國人了不起的話。

  教學重點:

  確定左右和上下結構生字的部首。

  教學難點 :

  在字典部首目錄中較快地找到要查的部首。

  教學準備:

  課件、錄音機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學會課文生字和部首查字法,能正確確定部首;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過程 :

  一、質疑揭題(5分)

  1 、同學們,你知道書上的紙是怎么來的嗎?誰能說一說?今天我們來學習紙的故事。(出示課題)

  2、讀一讀,說一說,你想知道些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二、學習單元提示(3分)

  1、讀一讀,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

  教師歸納板書: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步驟:

  (1)、定:定部首

  (2)數:部首筆畫

  (3)找:檢字表中找部首

  (4)再數再找,數除部首外筆畫,在字典正文中找字。

  3 、教師舉例說明,學生跟著試練。絮(系),且(|)。

  三、練習查字典(10分)

  1、出示課文中的生字。(課件:生字學習)

  2、讓學生確定生字的部首。綢(糹)

  3、分兩組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每組各查7個生字并寫出字典頁碼,比一比哪組快。

  4、結合完成作業 本第1題。價(單人旁)異(已)故(父)薄(草字頭)錯(金子旁)問(門)

  5、教師小結:確定字的部首,獨體字一般查起筆,合體字一般查偏旁。

  6、(看課件)指名讀生字,齊讀詞語。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0分)

  1、聽課文錄音(課件:課文朗讀),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課件練習3)填空:紙是發明的,他利用造紙,后來人們就把這種紙稱為。

  3、給課后習題1的四幅圖排順序,并講一講紙的發明過程。4、自由讀課文,提出你不懂的問題?交流并梳理。

  五、學習課文1—5自然段(10分)

  1、用手勢表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自由讀課文,哪幾節寫了紙發明以前?(1-5)

  3、輕聲讀一讀這幾節,思考課后第四題中的(1)在紙發明以前,書是用什么做的?那樣的書有什么缺點?

  4、交流。抓住以下句子:

  (1)在紙發明以前,書是用竹片做的呢!

  (2)人們就把字寫在絲綢上面。

  課件出示:竹片絲綢做的書。

  同桌討論各自的缺點:笨重,貴。

  板書:竹片————絲綢

  笨重貴

  5、同桌相互說,

  6、齊讀1-5自然段。

  7、師生對讀1-5自然段。

  六、課堂小結(2分)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部首查字法等)

  七、作業 :(1分)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語3遍。

  3、完成作業 本2、3題。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知道紙是中國人發明的,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激起學生熱愛自己祖國的情感。

  2、了解紙的發明過程和蔡侯紙的特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

  4、圍繞“紙”的話題,結合所學的所感的,嘗試寫話練習。

  教學過程 :

  一、回顧課文第1—5自然段。(10分)

  1、邊讀邊思考,世界上沒有紙以前,書是用什么做的?他們有什么特點?(學生脫離課本說一說)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定向(1分)

  所以,人們就想要找到一種材料用來做書,那就是紙。可紙又是怎么發明的呢?你覺得這節課我們該學點什么?

  三、學習第6自然段。(10分)

  1、你們想了解的正是課文中我與玲玲想問的。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第6自然段。

  2、了解“異口同聲”的意思。

  (1)用部首查字法查“異”,說說字意,理解詞義。

  (2)設景說話,加深詞義理解;什么情況下,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過些什么?

  (3)讀好問句。

  五、學習第7自然段(15分)

  1、自由朗讀。

  2、匯報:你學懂了什么?

  (1)重點了解紙的發明過程。(看課件理解)

  (2)(課件練習3)。把下面相關的內容填入方框里。

  世界上最早的紙 東漢時代的紙 棉絮和麻做成的

  蔡倫蔡侯紙 無法考證 具體的 人樹皮和破布為原料 西漢時代的紙輕薄便宜 比較粗厚 價錢有點貴 兩千多年前

  (3)重點理解:蔡侯紙是什么樣的紙?

  點擊課件(蔡侯紙是東漢時期的蔡倫發明的,它以樹批和破布為原料,又輕又薄,價錢便宜。)

  課件:認識蔡倫、歐洲;理解“又輕又薄”。

  教師提示歸納:用“發明時間、發明者、造紙原料、紙張特點”這幾點來回答。

  3、指導朗讀。

  (1)自由讀,想想:你覺得該怎樣讀?為什么?

  (2)理解“自豪”,思考:為什么是自豪的?

  (3)抓關鍵句體會。

  紙是咱們中國發明的。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代,我國就已經有紙了。

  過了一千多年,中國的造紙方法傳到歐洲,外國人才懂得造紙呢!

  小組討論:聽了媽媽的介紹,又經過你自己的學習,你想說寫什么?

  (4)課件:你能用“自豪”造句嗎?

  六、學習第8自然段(6分)

  1自由讀。

  2、理解“不禁”,想想:為什么是“不禁齊聲贊嘆”?

  3、比較句子。我們的祖先了不起。

  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

  4、討論:你認為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體現在哪里?

  (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發明了紙,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比外國人早一千多年用上紙,而且外國造紙的方法是從中國傳出去的;不斷改進造紙技術和方法。)

  5、板書:邊板書邊理解“輕薄”

  棉絮和麻做紙—樹皮、破布做紙

  (粗厚) (輕薄便宜)

  七、拓展說話(4分)

  1、學生說說四大發明,進一步體會中國人民的偉大。

  課外閱讀:

  “火藥的發明”“畢升發明印刷術”“指南針”“蔡倫造紙術”

  2、看看現在的紙,理解紙在現代社會中的不斷進步。《你知道下面紙的新鮮事嗎?》《生活中處處有紙,你相信嗎?》

  3、寫話練習,把自己最感動,最想說的或很感興趣的話寫下來。

  八、作業 :(1分)

  1、完成作業 本上剩余部分。

  2、把紙的發明過程回家說給父母聽一聽。

  板書:

  1、紙的故事

  紙的發明過程:

  竹片做成—絲綢當紙—棉絮和麻做紙—樹皮、破布做紙

  (重) (貴)  (粗厚) (輕薄便宜)

  ◆[2003年5月11日]

《紙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1、知識教學:了解圍繞紙而展開的故事情節;掌握“攢、瞇、擱、癱、瘓、塌、吝、嗇”等字。2、能力訓練:初步學會聽,說一個較為曲折的故事。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并學習老班長關心,幫助同志進步的崇高思想品質。[重點、難點]1、重點:學會聽、說老班長的五件事。2、難點:聽錄音時重點的掌握。[教學方法]聽聽說說。[教具準備]錄音機、幻燈片等。[教學時數]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認真聽取課文錄音并摘錄筆記,復述時應忠于原文。2、理解故事內容,培養節儉精神。[重點、難點]1、重點:聽懂課文錄音,理解故事內容。2、難點:同上。[教學方法]聽聽說說。[教具準備]錄音機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在生活中,聽人家念文章、讀文件,是常有的事,怎樣聽、聽后怎樣復述給別人聽,都要講究方法。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一篇聽說訓練的課文,我們就要學會這種本領。(二)聽錄音前,提醒學生在口頭復述時要注意三點:一是用講故事的語氣,而不要用背書的語氣;二是重要的詞句盡量用在復述中;三是聲音響亮。(三)播放第一遍錄音,了解故事主要內容,記憶重要片斷。(四)在較為完整地了解故事內容和接受思想教育的基礎上,播放第二遍錄音,著重注意基礎知識。(五)在理解故事精神和落實部分字詞句的基礎上,進行口頭復述,可采用分段復述的方法,要求說第一個事例時,要包括開頭部分,說最后一個事例時,要包括故事的結尾,復述故事時要注意前面提到的三點注意事項。(六)簡評學生的復述。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到聽說能力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實踐價值。2、落實字詞句段的基礎知識教學工作。[重點、難點]1、重點:字詞句段的基礎知識教學工作。2、難點:理解聽說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教學方法]講授法。[教具準備]幻燈片等。[教學過程](一)再次聽課文錄音,聽的過程中,教師指點每一段的主要內容,為下面的教學工作作好準備。(二)落實字詞的教學工作。(出示幻燈)積攢(zǎn):一點一點地聚集。津貼:供給制人員的生活零用錢,也指工資以外的補助費。稿箋( jiān ):稿紙。摞(luò):量詞,用于重疊放置的東西。餞(jiàn )行:設酒食送行。尷尷(gān gà):神色態度不自然,文中有“困窘、抱歉”的意思。窟窿(kū·long):洞。吝嗇(lìn sè):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當用不用。(三)劃分段落并歸納段意。分三部分。第一部分( 1 ):由使用稿紙引起回憶。第二部分(2-12):老班長向“我”贈紙和愛惜紙的事例。第三部分( 13 ):點出“我”愛惜紙的原因。(四)本文的線索是什么?主要人物是誰?明確:線索:紙主要人物:老班長(五)為什么用《紙的故事》做題目?明確:主體部分的五件事都是形成“我”極度愛惜紙的原因,全文都是緊扣“紙”寫的。(六)歸納中心。贊頌老班長舍己為人,一心幫助同志進步的崇高思想品質。(七)布置作業:完成作業本練習,預習漢字的結構。板書設計:教學后記:復述能力不強,不能用自己的話、用講故事的語氣進行復述。

《紙的故事》教學設計(精選8篇) 相關內容:
  • 25 爭論的故事(精選16篇)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25課《爭論的故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 維生素C的故事教案(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9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了解維生素C的發現過程,了解維生素對人體的作用,懂得任何發現、創造都離不開細心的觀察與實踐。...

  • 維生素C的故事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理念】一堂課,教學的主線最好清晰一點,主要問題最好精簡一點,否則,學生的精力和智慧就會在不斷環節轉換和問題切換中消耗掉。所以,本課教學主線清晰:圍繞發現感受偉大;主干問題很明顯,圍繞一個問題展開探究性閱讀,抓住一句話...

  • 森林的故事(精選13篇)

    目標:1、引導幼兒根據故事線索,初步了解作品結構和它所表現的形 象、內容。 2、能理解簡單的譜號圖,嘗試看譜聽音樂。 3、大膽創造性地用肢體動作表現森林里各種小動物和大獅子的 形象。...

  • 小兔的故事教案(通用7篇)

    活動目標:1、讓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2、讓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 老樹的故事教案(通用5篇)

    一、課前談話1.引入:孩子們,上周六我們去哪了?(出示課件中的照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預測:孩子們看到課件中的照片會很激動,鼓勵他們自由地說一說。...

  • 維生素C的故事(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教學重難點:感悟人物的真實情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維生素c的發現過程,懂得任何發現,創造都離不開細心的觀察與實踐.教具準備:課件教學過程:復習檢查,激趣導入讀題復習(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維生素c有什么作用...

  • 爭論的故事(精選14篇)

    爭論的故事(第一課時)錦豐中心小學 施宏宇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故事所蘊含的做事應抓住時機的道理。教學過程:一、導入1.(先板書課題)今天施老師帶來了一個爭論的故事,希望同學們喜歡。...

  • 《維生素C的故事》作業設計(精選15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62一、 看拼音寫詞語lù chéeng quē fá jiān kǔ hún shēn wú lì( ) ( ) ( )( )wù zhì shi liòng wēi xiǒn yòu jīng yòu xǐ ( ) ( ) ( ) ( )二、比一比再組詞艱( )...

  • 《維生素C的故事》(精選15篇)

    教學要求1、知識與技能: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2、過程與方法:讀書,小組合作討論;3、情感態度價值觀:了解課文人物情感和內心世界。...

  • 老樹的故事(通用17篇)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認識本課15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樂”,生字組詞并造句。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情感目標:學習本課,了解一些植物方面的知識,培養環保知識。...

  • 笨耗子的故事(精選2篇)

    花園新村幼兒圓 馬莉一、活動目標:1、感受由于語氣、語調、音韻節奏的不同,使語言產生優美而動聽的效果,激發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2、在仔細傾聽詞句的基礎上,幫助幼兒理解詩詞主要情節、角色形象,感知滑稽評比之情。...

  • 《達爾文的故事》閱讀答案(精選2篇)

    達爾文是英國的博物學家,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關于達爾文的故事有很多,你想知道嗎?面由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帶來關于達爾文的故事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達爾文的故事閱讀材料達爾文是一位世界聞名的科學家,他從小就喜歡觀察花...

  • 由《維生素C的故事》想到的(精選15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53作者:王震震 我們三年級有篇課文就是《維生素c的故事》。講的是哥倫布帶領船隊航海時,船員很容易得一種叫做“海上兇神”的怪病,為了不拖累大家,患病的船員就留在了一個荒島上。...

  • 繪本愛聽故事的月亮教案(通用2篇)

    活動目標1、能聯系前后畫面閱讀,理解月亮在聽故事時不小心掉進池塘后發生的相關情節。2、體驗小動物們對月亮的關愛之情。環境創設大圖書、小圖書、字卡:故事、長大、聽、講、掉重點與難點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述月亮掉進池塘后的情節活動...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A级毛片18禁 |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 | 中文字幕AV熟女 | 麻豆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 九九国产 | 欧洲多毛裸体XXXXX | 国产日日夜夜操 |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 久久激情视频 |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观看 | 最爱高潮全过程免费的视频 | 国产黄色大片免费看 | 桃子视频在线www88av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日本竹山梨 | 狠狠色丁香婷婷 | 亚洲AV噜噜狠狠网址蜜桃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二佰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国产主播AV福利精品一区 | 欧美日韩国产码高清 | 狠狠狠狠狠干 |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 成人久久18免费观看 | 超爱碰在线资源 | 国产999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二区 | 韩国男男腐啪GV肉视频 |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 成人小视频网 | 精品一卡二卡三卡 | 欧美精品激情 |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蜜臀 | 久久私拍视频 | 国产偷窥洗澡视频 |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