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歌》說課稿(精選4篇)
《水鄉歌》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一)教材說明
《水鄉歌》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21課。本課是一首詩歌,歌詠了水鄉的秀麗風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詩共三小節,分別寫了水多、船多、歌多。每一節的開頭都采用問答的形式,回環復沓,瑯瑯上口。詩人以活潑清晰的語言,抓住綠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點,勾勒出一幅幅流動的水鄉風光圖。篇末點睛之筆使人如聞勞動者的愉快歌聲,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詩歌每小節字數相等,句句押韻,富有鮮明的節奏感與和諧的韻律美,是一篇訓練朗讀的好材料。
(二)學習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課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指導識字、寫字和進行朗讀、背誦訓練,教學中應以讀為主,以讀代講,指導學生感悟課文意境,重點抓好識字教學。根據《課標》要求和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我制定了以下學習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學習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通過朗讀和想象體會詩句所描繪的水鄉美景,感受到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起學生共鳴,感受到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課時安排本課安排兩課時
二、說教法
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不夠穩定,不易持久,容易被一些新鮮奇異的東西所吸引。根據孩子這些年齡特點和教材自身的特點,這一課我主要運用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在教學中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符合孩子年齡特點,孩子樂于接受的形式進行教學。最后進行遷移練習,讓學生體驗到成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整節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借助多媒體課件創設了情景,寓教于玩,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通過學生自讀自評、加動作讀、師生比賽讀、以唱促讀等多種形式的讀,感悟課文內容;最后的遷移運用更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鍛煉。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21課——生齊答《水鄉歌》。這節課,我們接著往下學,來,看看水鄉歌的這些詞語,你們還認識它們嗎?出示詞語(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同學們讀得真好,那下面老師想帶同學們去看一看水鄉的風光,播放《太湖美》,看看水鄉有什么?美不美呢?
二、熟讀詩歌,感知文意
過渡:是呀!這水鄉的美真多啊!它不光可以用音樂來渲染,用畫面來描繪,還可以用詩歌來贊美,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130頁,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首獻給水鄉人的詩歌——播放課文朗讀。
誰來說一說詩歌中描寫了水鄉的什么呢?
(一)品讀課文第一節
過渡:這篇課文共有三小節,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小節(出示第一小節)誰愿意來讀一讀?(指名讀)這個小節中講了水鄉什么多?(水多)你是從哪里看出來呢?
1、那渠是怎樣的呢?
2、那“千條渠,萬條河”是怎樣的呢?
3、文中還有哪個地方寫出了水的多?(池塘一個連一個)(指名讀)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寫出了水多呢?
5、誰來把這種美讀出來?——出示句子(指名讀)
6、這里的“蕩”字請同學們用動作來做一做?
7、(出示第一小節)請同學們邊讀邊做動作美美的讀讀第一小節。
(二)品讀課文第二節
過渡:水鄉除了水多,還有什么多呢?(船多)
1、(出示第二小節)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二小節,讀完后,告訴老師,你是從哪兒感覺到船多?
2、駁是怎樣的呢?
3、還有哪些地方也看出船的多?
4、這是一個比喻句,我們來試著模仿說幾道練習題。(指名說,口頭回答,評價)
5、同學們說得真好!讓我們回到課文中,(出示句子)怎樣讀好這句話呢?
6、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這句話,要讀出船多的感覺。
7、水鄉的船真多,有漁船、駁船,還有貨船和游船,同學們想一想,水鄉人乘著這些船干什么去了?
8、(出示第二小節)讓我們一起讀一讀第二小節,讀出水鄉的船多、水鄉的船美。
(三)品讀課文第三節
過渡:水鄉的水多、船多,歌也多,為什么說歌也多呢?漁民們的籮筐里裝滿了什么? 1、看著一籮又一籮的魚蝦,漁民們的心情怎么樣呢?
2、如果你是水鄉的孩子,看到這豐收的魚蝦,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3、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幸福拍手歌》,請全班學生站起來唱一唱。
4、這么多的歌,數也數不清,就像魚蝦一樣,裝滿一籮又一籮。引出——千首曲,萬首歌,裝滿一籮又一籮。
5、如果你就是生活在水鄉的孩子,你會感到這樣的生活很——幸福。引出——唱咱水鄉新生活。
6、(出示第三小節)請同學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三小節。
(四)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文
1、請你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試著背一背課文。
2、當小導游給老師介紹水鄉的景色。
三、拓展延伸,運用語言
1、請大家來當一回小詩人,完成練習。
2、請學生自己動手寫。
3、作品展示,師生交流。
四、總結全文
板書:
21 水鄉歌
水多
船多
歌多
《水鄉歌》說課稿 篇2
《水鄉歌》賞析
馬瑋瑋
《水鄉歌》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20課。是一首詩歌,歌詠了水鄉的秀麗風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詩共三小節,分別寫了水多、船多、歌多。每一節的開頭都采用問答的形式,回環復沓,瑯瑯上口。詩人以活潑清晰的語言,抓住綠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點,勾勒出一幅幅流動的水鄉風光圖。篇末點睛之筆使人如聞勞動者的愉快歌聲,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詩歌每小節字數相等,句句押韻,富有鮮明的節奏感與和諧的韻律美,是一篇訓練朗讀的好材料。
下面來做具體分析:
從結構上看,詩歌按照“水多”、“船多”、“歌多”這樣的順序安排,是因為他們有著內在的聯系和邏輯關系。第一、先來看“水多”這個詞語。“水多”首先是盡寫了“水鄉”最為顯著的地域特點,是緊扣課題——〈水鄉歌〉不可或缺的一筆。如果沒有了“水多”,何以稱之為“水鄉”呢?再者,就是這一詞語對這一節有總起和統領的作用。隨后出現的“千條渠,萬條河,池塘一個連一個。”實際是對“水多”的具體形象的解釋和描述。另外,“水多”也是下一節寫“船多”的起因,水不多,要船何用?如果這兒不是“千條渠,萬條河,池塘一個連一個,處處綠水蕩清波”的話,還用得上“千只船,萬條駁”嗎?第二、看“船多”這個詞語。首先,這個詞語是自然而然地承上說——水多自然船就多;再者是“船多”從一個側面折射了水鄉人民的勤勞、忙碌,以及勤勞忙碌所帶來的水鄉的經濟繁榮。“千只船,萬只駁”“象云朵”一般的白帆穿梭于渠、河、池塘、湖面是為了什么?為了水鄉的繁榮和富強,為了水鄉的人民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另外,“船多”不但寫出了水鄉人民的忙碌和經濟的繁榮,也為下一節盡寫水鄉的“歌多”做好了鋪墊。 第三、 “歌多”。首先它是前因發展的必然。前面所說的“船多”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水鄉人民的勤勞、富庶,也正是因為水鄉人民的勤勞與富庶,必然會到處響起此起彼伏的水鄉的豐收歌。顯然,下文中的“千首曲,萬首歌,裝滿以籮又一籮”是說水鄉歌的數量多,而“唱咱幸福新生活”,既是所唱的內容,也是對勤勞富庶幸福生活的回應和寫照。統攬全詩,課文由“水多”到“船多”,再由“船多”到“歌多”環環相扣,前因后果,邏輯聯系緊密而順暢。再就每一小節來看,它總是先概括,后具體,虛實相生,明確而充實。
從內容上看,詩歌題目叫《水鄉歌》,歌這里指歌唱,歌頌,是贊歌.也就是說對水鄉的贊美和歌頌,歌頌什么?我認為歌頌的不僅是水鄉的水多,船多,歌多,更是歌頌的通過這三者傳達出的水鄉之美.
第1節寫了水多,說明了水鄉自然資源的豐富。從 “千條,萬條,一個連一個,處處”可以看出水鄉的水無處不在,從“千條,萬條”看出數量之多, “處處”分布之廣, “一個連一個”分布之密。都能從文字中一一體現.
水就是水鄉的血脈,水鄉的生命線,你看連名字都離不開水,當然詩歌展現出的這么多的水也不是靜止的,呆板的,無趣的。它更是靈動的,優美的,有趣的, “處處綠水蕩清波”一句中“蕩”字將這樣一幅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微風輕輕吹來,水面上泛起的一圈又一圈的波紋,漣漪向四周蕩漾開去,使人產生無限遐想。靜的水瞬間變成活水,畫面一下子就靈動起來,同時還點染出水的色彩,是碧綠的,清澈的,讓人賞心悅目。
第2節寫了船多,表現了水鄉人民的勤勞。“千只,萬只,片片,飄滿”這些詞語可以看出船的數量之多,密度之大,這讓原本平靜的水面一下熱鬧起來,也給了我們想象的空間,因為這些繁忙的船里一定會有捕魚捉蝦的漁船,一定會有來往還送貨物的貨船,一定會有觀光賞景的游船,大家你來我往,來回穿梭,就像在舉行一場盛大的集會,而美就體現在眾船之中,一句“白帆片片像云朵”不僅點出船的多,更把我們拉到水鄉的高遠處,欣賞到船聚集在一起時的壯觀之美。
第3節寫了歌多,從“千首”“萬首”“裝滿” “一籮又一籮”這些詞句可以看出,說明了水鄉人民生活的幸福。要說明的是這里把本是用來裝魚蝦等一些水產的籮寫成裝歌的器具,其實是作者看似無理卻有理的筆法,這樣的處理讓文字很有水鄉感,符合主題。這里的人們因為以打漁為主,用籮來盛水產品是最多最常見的,也是人們最熟悉的,特別富有生活氣息,裝的籮越多證明收獲越多,生活也就越好,籮就是人們富庶的源泉,盛著水鄉人民滿滿的幸福,而歌唱的就是人民美好生活的贊歌,這里用“籮”是顯得多么自然,合理。
這一節的美體現在何處呢?這里的美來源于歌聲,歌的旋律是動聽的,優美的,歌的內容更是表達出水鄉人民對享福生活的贊美和追求,有了這么美好的生活,人們也一定會把水鄉未來建設得更美好。
另外,就是這課詩句所使用的表現手法也值得一說。首先是遣詞造句。如“千萬”詞組樣式,以不確定的數字,極言數量之多;以“處處”盡寫渠、河、池塘之多;以疊字詞“片片”和比喻句——“白帆片片像云朵”來寫“船多”。把一些近義字放在一節,既有統一也有變化。如
渠 指人們開鑿的水道: 溝渠 水到渠成
河 指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
歌 都是歌曲的意思
曲 一種韻文形式 元曲
船 水上運輸工具
駁 運載貨物或乘客的沒有動力裝置的船
結合教法
畫圖 想象 歌唱 (感受內容)
遷移寫話(為了讓學生感受文字的韻律美)
《水鄉歌》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水鄉歌》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7單元中的一首詩歌,本單元以自然風光為主題,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
《水鄉歌》全詩共三小節,分別描寫水鄉的水多、船多、歌多。每一節的開頭都采用問答的形式,瑯瑯上口,以活潑清晰的語言,抓住水鄉綠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點,勾勒出一幅幅流動的水鄉風光圖。詩歌每小節字數相等,句句押韻,富有鮮明的節奏感與和諧的韻律美,歌詠了水鄉的秀麗風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不夠穩定,不易持久,容易被一些新鮮奇異的東西所吸引,而孩子對于水鄉也并不熟悉,依據孩子這個年齡段的特點和教材自身的特點,這一課我主要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
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引領學生進入情境,運用闖關游戲、多種形式的朗讀等符合孩子年齡特點,孩子樂于接受的形式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三、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課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指導識字、寫字和進行朗讀、背誦訓練,教學中應以讀為主,以讀代講,指導學生感悟課文意境,重點抓好識字教學。根據《課標》要求和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我制定了以下學習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重點認讀“蕩”、“船”、“飄”、“裝”。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通過朗讀和想象體會詩句所描繪的水鄉美景,感受到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識字教學:流利朗讀課文生字詞。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采用多媒體教學,欣賞水鄉美麗的風光, 引起學生共鳴, 感受到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 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流程
(一)、賞——創設情境 ,領略水鄉情韻
(二)、品——進入課文意境,品味水鄉魅力
(三)、思——創編贊歌,抒發對水鄉的熱愛
六、教學媒體的設計與意圖
1、提供感性材料,激發學習興趣
2、增加課堂容量,提高學習效率
3、再現課文情景,突破知識的重難點
七、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我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課文內容相整合,利用多媒體直觀、生動、形象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視頻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與求知欲,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進行學習,使學生整節課都興致盎然的投入到學習中,課上,孩子們的小臉都充盈著驚奇和喜悅,使得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有效地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在一起,可以促進課堂教學優化發展。
《水鄉歌》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我上的是二年級語文第八單元二十課《水鄉歌》,本課是一首詩歌。歌頌了水鄉秀麗風光和水鄉人發幸福美好的生活,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詩共有三小節:第一小節寫水多;第二小節寫船多;第三小節寫歌多。《水鄉歌》以優美的語言文字,以排比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水鄉的秀麗風光,展現了水鄉的興旺景象,歌頌了水鄉人民幸福美滿的生活。詩的內容、形式比較獨特引領學生去感悟生活的意義。
一、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有關偏旁。
3、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體驗水鄉人民生活的甜美。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感受水鄉秀麗風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
學情分析:
因為是為后面的申辦市一級學校準備的一堂課,因此沒有選用本班的學生,選取了二年(3)班的學生。因為在這個班上過一節課,所以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有所了解,這個班的學生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朗讀非常到位,而且學生課堂發言非常活躍,所以我在備這篇課文時對學生就心中有數。
說教法、學法
一、創設情境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因此,教學活動要積極創設情境,調動學生高昂的學習情緒,使其進入詩人所描繪的意境,去領悟,去享受閱讀的樂趣,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二、自主學習
《課標》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學過程中要適時創造機會,讓學生自主探究識字寫字的方法,培養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
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水多的情境,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水鄉。
1、多媒體大屏幕展示水鄉風光圖:(放幻燈)
2、讓學生討論說說看到了什么。
3、告訴學生像這樣有水,有船,有橋,還有人打魚的地方就是水鄉。今天我們學習20課《水鄉歌》(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請使用站內搜索引擎查找本課全部資料。
1、水鄉歌里唱了些什么呀?請同學們快打開書自由地看一看吧。并請你們的拼音朋友幫助你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可以選取喜歡的方式來讀。
2、我剛才聽了一下,大部分同學都讀通了,可讀通了并不算讀好了,現在我們聽錄音,感受一下詩該怎樣讀。聽了之后請你們再讀一次課文。現在老師來檢查你們自學生字的情況。(課件出示詞語)
①指名讀你會讀哪一個就領全班學生讀哪一個詞語。
②全班齊讀。
③打亂順序讀。
3、你們看我這有三個字娃娃說他們說小朋友一定不認識我,你們信嗎?快來認一認吧。并將字貼在相應的圖下。(課件出示)
4、看來同學們對生字已不陌生,同學們已經讀通了課文,那你們讀懂了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水鄉看看吧!
三、創設水多、船多、歌多的情境,自主感悟,進行交流。
學習第1小節(出示課件:圖文結合)
1、誰來讀一讀第一小節,你讀了這一小節,你知道了什么?板書:水多
2、你又是從這句話中哪些字詞感受到水多?(千、萬、一個連一個、處處)
3、除了水多,你們還讀懂了什么?(水美)板書
出示圖畫:是呀,湖水清澈蕩漾,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真是美極了。
4、小朋友,你們喜歡嗎?
5、喜歡,應該怎樣讀?
6、老師聽了你們的朗讀,眼前仿佛看到了許多水,老師也來讀一讀。
7、如果現在小朋友們就站在水鄉的渠邊、河邊、池塘邊,你們最想去做什么呢?(學生說去游泳、坐船去游覽、欣賞美景)
學習第2小節
1、這么美的水,可老師覺得還缺點什么,你們說缺什么?
2、對,是船。有水的地方就會有船,(看課件)這幅圖讓你想起課文中的哪句話。指導讀“千只船,萬只駁,白帆片片像云朵,飄滿湖面飄滿河。”(有課文的圖片)
再讀讀“白帆片片像云朵,飄滿湖面飄滿河”你除了讀懂船多,你又能感受到什么?(湖面美)你們能把船多的這一小節美美地讀出來嗎?
學習第三小節
3、水鄉水多,船多,水美、船美。風光如此美麗,那里人們也很幸福,看水鄉的孩子劃著小船在荷花叢中穿行,聽他們還唱著歌呢?
想不想聽一聽。好,老師請你們欣賞一首歌,同時我們大家放松一下。播放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聽了這首歌,把最后一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給同桌聽。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你是從哪里知道的?(千、萬、一籮又一籮、裝滿)
3、水鄉的人們會唱什么?(新生活)
4、小朋友想象一下,他們新生活過得怎樣?
5、指名讀
6、齊讀第3小節,讀出水鄉歌多和水鄉人們生活幸福。
四、整體感知,啟動思維,自主探究
1、水鄉的水是一首歌,水鄉的船是一首歌,唱也唱不完,水鄉歌里還會唱什么歌呢?學生自由發言。(出示一張投影,水鄉的全景圖,擴展學生思維)(水鄉橋多、樹多、花多、鳥多)
2、你們覺得水鄉美不美?水鄉的水靜靜地流著,水鄉的船輕輕地飄在水上,水鄉的歌令人陶醉,讓我們一起來夸夸水鄉吧。(完整朗讀讓學生獲得整體的情感體驗與審美體驗)
五拓展練習
《水鄉歌》抒發了作者對自己的家鄉水鄉的贊揚,老師仿照課文也寫了一小節,請看,(課件)我們小欖也是一個經濟發達,以菊花聞名的城鎮,同學們能說說小欖什么多嗎?(討論)
六:總結
同學們水鄉的水是那么清澈;水鄉的船是那么的逍遙自在;水鄉的橋是那么的多姿多彩;而水鄉人們的生活是那么幸福快樂。多么美的水鄉呀,讓我們用朗讀把對水鄉的喜愛表達出來吧?全班齊讀。(看課件出示的全文來讀)(菊城小學羅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