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與蝸牛(通用4篇)
童年與蝸牛 篇1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讀本課11個生字,能正確描寫漢字6個,能通過多種方式理解關(guān)鍵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朗讀課文。能根據(jù)要求,圈劃能夠體現(xiàn)小蝸牛不怕失敗,努力向上攀登的詞句。
3、體會作者對蝸牛情感的變化,使學生感受到蝸牛不僅給童年的我們以快樂,懂得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品詞品句,感受蝸牛堅韌不拔的毅力,進而懂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教學媒體 ppt
課前學生準備 充分預習課文
教學流程 一、了解蝸牛,揭示課題。
1、示蝸牛圖片,學生三言兩語說說對蝸牛的了解。看圖明確“犄角、螺旋形的外殼”所處的部位和形狀。學習生字:螺
2、蝸牛爬行的速度不快,外表也并不漂亮,但在充滿天真幻想的孩子眼里,會是什么樣的呢?
3、示題:童年和蝸牛,讀題。
二、整體感知,把握作者情感變化
1、合作讀課文,要求:(1)組內(nèi)輪讀,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2)交流記字形的好辦法。
2、字詞反饋:歌謠 莫大啟示 謹慎 摔跤 長途跋涉 登攀
重點 字音: 謹慎(前鼻音) 字形 :辨析“跋、拔、撥”
指導書寫“登”
3、自由讀課文,思考:在“我”眼里,蝸牛是什么樣呢?
4、交流,板書: 瞧不起 膽小鬼
敬 佩
啟示與力量
理解:敬佩
三、學習課文。
1、過渡: “我”會看不起我蝸牛,認為它是膽小鬼,這是為什么呢?
2、自讀課文第二節(jié),找找有關(guān)的句子,用直線劃出。
(1) 交流有關(guān)的句子。
(2) 再讀這些句子,想想哪些詞語中讓你感受到了蝸牛真的特別膽小。
(3) 交流詞句,理解“謹慎”。板書:總是藏 謹慎
(4) 有感情的朗讀。
(5) 師生合作讀第二節(jié)。
(6)小結(jié):邊唱歌謠,邊逗蝸牛玩,這是我們童年生活中的一項樂趣,而且,我們一直認為蝸牛很謹慎,是膽小鬼,然而,在一次玩耍時,卻讓我對蝸牛產(chǎn)生了另外一種情感,那就是——敬佩,是什么使我對蝸牛有了新的認識呢?
3、學習第三節(jié)。
(1) 師范讀課文。
(2) 交流。
(3) 蝸牛在爬行時究竟遇到了哪些困難呢?再讀課文,在有關(guān)的詞語下面畫上小圓圈。
隨機出示,引導學生品詞品句:
第2、3句。比較句子,
a 它爬得慢極了,脖子伸得很長,背上的殼向下墜著。在它后面留下一條長長的、彎彎曲曲的爬痕。
b它爬得慢極了,脖子伸得很長,背上的殼像一塊大石頭向下墜著。好半天,在它后面留下一條長長的、彎彎曲曲的爬痕。
比較欣賞更喜歡哪一句,說說自己的感受。
創(chuàng)設(shè)情景:請每位學生拎起自己的書包,然后說說感覺。
通過抓“像大石頭般的的殼、向下墜、好半天”等詞語讓學生感受到蝸牛爬行時是克服了很大困難的,但仍不放棄,非常頑強。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句話。
第6句,抽生讀。讓學生感受到蝸牛在艱難的爬行中掉了下來,但一點也沒灰心,繼續(xù)向前爬。引導學生用一個詞語說說蝸牛的這種精神。(堅韌不拔、堅持不懈、毫不氣餒……)
第8句,只不過是一塊石壁,可對蝸牛來說這是“長途跋涉”,“長途”意思就是?非常艱辛的經(jīng)歷了這段路程,在這爬行途中,它可能會遇到什么困難?
抓住“幾十分鐘、長途跋涉、終于”引導學生感受蝸牛到達目的地的艱辛。
指導朗讀。
(4) 蝸牛艱難地爬行著,我也被蝸牛那頑強、不屈不撓的精神深深地吸引住了,當看到它不小心從石壁上摔下來時,我為它——擔心,看到它繼續(xù)向上爬時,我又對它——敬佩,師生合作讀第三節(jié)。
(5) 蝸牛可能會對我說些什么呢,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交流,抽生說。
4、齊讀最后一節(jié)。
5、盡管這件事已過去了很久,盡管寫這篇文章的作者也已長大,但每當聽到那首有關(guān)蝸牛的歌謠時,聽錄音,欣賞第一節(jié)。理解“莫大”的意思
追問:那啟示就是——
6、補充名言: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不論是偉人還是小人,只要有極強的意志,他便可以做出事業(yè)來。事業(yè)的大小雖然不同,但那股堅強的心力與成功是一樣的,全是可佩服的。
7、語言拓展:在已往的生活中,有沒有不怕困難、不怕失敗的經(jīng)歷,嘗試著與同學交流。
四、復習詞語,完成填空
1、讀詞語和短句。
2、完成課后練習
板書設(shè)計 47 童年和蝸牛
瞧不起 膽小鬼 總是藏 謹慎
敬 佩 堅持不懈、勇往直前……
啟示與力量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教學反思 課文第三節(jié)是文章的重點段,也是幫助學生理解情感目標的關(guān)鍵段落。如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小小蝸牛是憑著頑強的毅力,戰(zhàn)勝了重重困難,到達石壁頂端,從而水到渠成的理解本文的主題,是我在備課時著力思考的問題。
教學時,我讓學生圍繞著蝸牛在爬行時遇到了哪些困難為線索,細細的品讀課文,學生很快找到了關(guān)鍵的詞語,如:光滑的石壁、重如石頭的背殼、爬行的時間長等等,在交流時注重讓學生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不走過場,同時出示重點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如課文中把蝸牛的背描寫得很具體,在學習這句時,用比較句子的方法使學生明白作者正是通過打比方的方式把蝸牛的背是怎么樣的寫清楚了,緊接著又創(chuàng)設(shè)情景讓學生拎起自己的書包,既理解了課文中“墜”的意思,又讓學生對大石頭般的重量有了親身感受,更加體會到了小小的蝸牛確實了不起,竟能背著如此重的殼攀登石壁,進而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也開始敬佩起蝸牛來,并體現(xiàn)在朗讀課文時全身心地投入進來。由此及彼,學生對下文中的“長途跋涉”也有了更到位的理解,當學生在交流“蝸牛在爬行途中可能會遇到那些困難呢?”學生的回答異常踴躍,而且都能聯(lián)系上下文的內(nèi)容交流,有的說:“石壁太光滑了,爬了一段它又掉下來了,可它不泄氣。再繼續(xù)爬。”有的說:“蝸牛爬呀爬,感到很累了,但是它仍然堅持不懈。”還有地說:“蝸牛覺得背上的殼越來越重了,可是如果停下來,那剛才的努力又白費了,于是咬緊牙,再向前爬”……
我想,只有在備課時充分研究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狀況,對他們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發(fā)展尚處于何種狀態(tài)做到心中有數(shù),才能更全面的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
童年與蝸牛 篇2
教學目標:
1、獨立識記本課“謠、莫、毅、勵、螺、謹、慎煩、跤、途、登、尚”12個生字;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莫大、堅毅、激勵、螺旋形、謹慎、長途跋涉”6個詞語;積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等3句名言。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按課文內(nèi)容完成填空;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2、3節(jié),能按要求圈劃詞句,并能說出自己的感受。
3、懂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教學重點:
結(jié)合語境理解詞語,能按要求圈劃詞句。
教學難點:
懂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教學準備:
實物、多媒體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出示蝸牛圖片。同學們,你們瞧,這是什么?
2、請再仔細觀察圖片,誰能來介紹一下蝸牛。
3、這么小的蝸牛在一個孩子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跟蔣老師一起學習 揭示課題:48童年與蝸牛
二、整體感知,完成填空。
1、師:蝸牛對我的童年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 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完成填空。
2、填空: 小小的蝸牛給了我莫大的 和 ,它讓我明白一個道理: 。
3、現(xiàn)在我請同學們開火車讀課文。
4、完成填空,自由讀讀這句話,你有什么想問的?
三、學習課文第2節(jié)。
1、師過渡:給我莫大啟示和力量的究竟是一只怎樣的蝸牛呢,請你自學課文第2節(jié)。看看蝸牛給我最初的感覺是怎樣的?為什么這么說?邊讀邊劃出有關(guān)語句思考。
2、交流。 出示句子。 我感到蝸牛 ,因為 。
3、隨機學習理解“螺旋形 謹慎” 原來小小的蝸牛給作者最初的印象是膽小謹慎的,接下來請你們跟我把課文第二節(jié)讀一讀。 面對這個膽小鬼,我會(瞧不起它),然而,在一次玩耍時,卻讓我對蝸牛產(chǎn)生了另外一種情感,那是怎樣的情感呢?看課文動畫。
4、是什么使我對蝸牛有了新的認識呢?請自由讀課文第三節(jié),用曲線劃出描寫蝸牛爬壁的句子。
5、學生交流。
6、讀讀這些句子,思考:我感到蝸牛 ,因為 。 交流。 隨機學習理解“長途跋涉”
7、為什么蝸牛的爬行是長途跋涉,想一想這一路上,它會碰到哪些困難?
8、一路上,困難重重,對蝸牛而言是長途跋涉,在這么多困難面前,蝸牛還是勇往直前,真了不起。此時此刻,你想對蝸牛說什么? 我 想 對 蝸 牛 說: 。
9、下面讓我們帶著敬佩之情讀讀課文第三節(jié)。男同學和我讀怎樣做的句子。女同學讀蝸牛爬壁的句子。
五、學習第四節(jié),明白道理。
過渡:盡管這件事過去很久,這篇文章的作者也已長大,但只要他聽到: 又似乎把他帶到了童年時代。在那個充滿天真幻想的金色時代,是小小的蝸牛給了我 。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1、出示句子:“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誰能說說這個道理。
2、出示句子:“一個小小的蝸牛尚能如此,更何況是人呢?”
3、老師送給你們幾句警句。
拓展出示名言: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完成偉大的事業(yè)不在于體力,而在于堅韌不拔的毅力。 齊讀。
設(shè)計板書:
童年與蝸牛
瞧不起 膽小 謹慎
敬佩 堅持不懈 勇往直前
啟示和力量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童年與蝸牛 篇3
教學目標:
1、 閱讀過程中正確認讀本課生字11個,能正確描摹生字6個,積累詞語9個。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理解詞語“莫大、其實、堅毅、謹慎、長途跋涉”的意思。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按課文內(nèi)容完成相應的填空。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節(jié)。能用已學的摘錄詞句的方法圈劃出體現(xiàn)小蝸牛不怕失敗,努力向上攀登的詞句,并能說出理由。
4、 懂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按課文內(nèi)容完成填空。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節(jié)。圈劃出能夠體現(xiàn)小蝸牛不怕失敗,努力向上攀登的詞句,并能說出理由。
教學準備:
1、 多媒體課件
2、 生字卡片
3、 動畫,音樂《蝸牛》
4、 范文《滑雪》
教學過程:
一、詞語練習、揭示課題:
1、詞語拓展練習:
(1)(媒體出示)青蛙(配圖片)、王子{配圖片}
師:你看到是一只怎么樣的青蛙?一位怎么樣的王子?(指名學生回答)
看似毫無關(guān)系的兩個詞語,放在一起,就成了的童話故事《青蛙王子》。
(2)(媒體出示)蕭伯納(配圖片)、小女孩{配圖片}
師:蕭伯納是誰?(指名學生回答)
一位大名鼎鼎的劇作家和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女孩放在了一篇課文里,那就是《蕭伯納和小女孩》。
(3)(媒體出示)童年(配圖片)、蝸牛{配圖片}
師:在你印象中童年是什么樣的?蝸牛又是什么樣的?(指名學生回答)
大家說得真好。這兩者之間會有什么關(guān)系,發(fā)生了怎樣的一件事呢?
2、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47、童年與蝸牛(板書),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第二小節(jié)
1、自由朗讀課文第二小節(jié),要求:
(1)將句子讀通順,讀準生字的字音。
(2)用直線劃出描寫蝸牛外形的句子。
(3)用點點出突顯蝸牛是“膽小鬼”的詞語。
2、指名交流(描寫蝸牛外形的句子)。
(媒體用橫線劃出)“蝸牛總是藏在圓圓的螺旋形的硬殼里不肯出來。”
3、學習生字:螺。(媒體出示:大蝸牛)
讓學生通過圖片直接理解“螺旋形”是指:一圈接著一圈,從小到大,由里到外。
4、指名交流(突顯蝸牛是“膽小鬼”的詞語)。(板書:膽小鬼)
(媒體用點標出)“慢騰騰、探出、東張西望、謹慎”
5、學習生字:謹、慎。(正音:都是前鼻音)
6、全班齊讀第四句,請學生上講臺模仿表演。
師有感情地讀好第四句,全班學生一起根據(jù)老師念地做動作。
7、復習摘錄詞句的方法:(根據(jù)剛才的順序幫助學生回憶并板書)
(1)了解內(nèi)容 (2)抓住重點 (3)提出要求 (4)摘錄詞句
三、學習課文第三小節(jié)
1、過渡:對啊,第二小節(jié)很多地方都說明了蝸牛是個膽小鬼,但后來發(fā)生了一件事改變了我對它的看法。一起來學習第三小節(jié)。
2、小組討論:以四人一小組為單位,用摘錄詞句的方法,摘錄第三小節(jié)中的好詞好句,并向全班推薦。(媒體出示討論要求)
3、請小組交流。(師指導)
4、師總結(jié):讀了第三小節(jié)以后,我們了解到它的重點在于我的心理變化和蝸牛的舉動。
所以,這有幾個體現(xiàn)作者心理變化的詞語我們可以點下來:不耐煩、擔心、敬佩。(板書)
還有,“經(jīng)過幾十分鐘的長途跋涉,它終于爬到了頂端。”我們可以把它劃下來。因為這正說明了作者為什么敬佩它的原因。
5、學習生字:跋、涉。(理解:跋山涉水——翻過山嶺、趟水渡河,形容走遠路艱苦。)
這里蝸牛明明只是在光滑的石壁上爬,為什么作者要用“長途跋涉”呢?(指名回答)
(為了突出對于小蝸牛來說要爬到頂端是多么困難的事情啊!)
6、師生配合讀第三小節(jié)后半部分。(配動畫,音樂《蝸牛》高潮)
7、填空:(媒體出示)
經(jīng)過幾十分鐘的長途跋涉,它終于爬到了頂端。它轉(zhuǎn)過小腦袋向下看了看,似乎在向我訴說它的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
1、過渡:這段童年的回憶源于一首動聽的歌謠。(媒體出示課文第一小節(jié))
2、全班齊讀歌謠。
3、學習生字:謠(換部首:搖、遙),(媒體出示三個字所組成的詞語)全班齊讀。
4、師:正是這小小的蝸牛給了我莫大的啟事和力量。
5、學習生字:莫、示(從字形上分析,書空)
五、學習課文第四小節(jié)
1、過渡:這莫大的啟事和力量指的是什么呢?
2、(媒體出示課文第四小節(jié))全班齊讀。
3、學習生字:登。(書空,提醒學生寫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地方)
六、說話訓練,復習鞏固
1、讀一讀范文《滑雪》,仿照說一說自己克服困難的小故事。(配樂《蝸牛》)
2、復習生字:讀一讀生字所帶的詞語。
3、總結(jié)填空:(媒體出示)
小小的蝸牛給了我莫大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與蝸牛 篇4
教學目標:
1、 認識生字9個。
2、 積累詞語句子若干。
3、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 邊讀課文邊按要求圈劃詞句,并摘抄文章的中心句。
5、 懂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邊讀課文邊按要求圈劃詞句。
分層目標:
1、 能正確朗讀課文,正確認讀生字詞語。能摘抄文章的中心句。(后)
2、 能在正確朗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按要求圈劃詞句,并摘抄文章的中心句。(中)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夠感悟文章所揭示的道理。并初步學習課文以“童謠引入”的寫作方法。(優(yōu))
教學過程:
一、認知沖突
1、出示圖片:看,這是什么?你能用一句話來介紹一下它嗎?
2、生自由說
3、揭題 48、童年與蝸牛
4、讀題、質(zhì)疑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一些什么?
二、主動探究
(一)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輕讀課文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
(2)自學課文中的生字
2、學生交流自學情況
(1)指名認讀生字
(2)重點 字音:犄、謹、跋、涉 字形:毅
(3)讀讀詞語:啟示、莫大、堅毅、激勵、謹慎、敬佩、跋涉、醒悟、何況、慢騰騰
(二)再讀課文,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釋疑
1、指名分小節(jié)讀 讀后評議
2、出示句子:小小的蝸牛給了我莫大的啟示和力量,也正是它堅毅的品格不斷激勵我走上新的生活道路。
(1)讀讀句子(指名讀、小組讀、男女生讀、齊讀)
(2)質(zhì)疑
3、重點學習第2、3節(jié)
(1)輕聲讀讀第2節(jié),用直線劃出描寫蝸牛膽小的語句。
完成填空:蝸牛喜歡住在( ),它總是藏在( )不肯出來。如果我們磨它們的殼,它們就慢騰騰地鉆出來,而且非常( ),真是個( )。
(2)指名讀第3節(jié) 思考:是什么讓我改變了對它的看法?交流
4、這件小小的事,卻讓我明白了一個大道理
(1)齊讀第4節(jié)
(2)出示句子:一個小小的蝸牛尚能如此,更何況是人呢?
5、 這是一句反問句,你能把它改成陳述句嗎?
三、實踐運用
1、齊讀課文:說說你學到了些什么?
2、摘抄中心句: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3、形近字組詞
犄( )謹( )跋( )
椅( )勤( )拔( )
四、拓展延伸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小動物,別看它們不怎么起眼,但它們卻能給我們許多啟示。小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