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歌》(精選3篇)
《童年的歌》 篇1
課題:第四單元
內容:螢火蟲
復習“吉達巴”節奏
年級:二年級第二學期
教學目標 :
1、 指導學生學會演唱歌曲《螢火蟲》。
2、通過歌曲《螢火蟲》感受歌曲優美深情的旋律,抒情愉悅的情緒以及孩子對螢火蟲的親切情感。
3、 在游戲活動中復習“吉達巴”節奏;感受2/4、3/4拍樂曲的不同特點。
教學難點 :
指導學生學會演唱歌曲《螢火蟲》,唱出歌曲優美深情的情緒。
教學突破口:
“聽覺領先,動覺切入”創設情景,通過聽聽、跳跳、畫畫、敲敲等活動不斷感受歌曲,體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學會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錄音機、電子琴、多媒體、節奏卡、打擊樂器。
教學思路:本課時重點是進行歌曲新授,在歌曲教學過程 中我重視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讓他們主動投入到審美活動,運用“以聽覺領先,動覺切入”為新歌教學理念。我創設多種有效活動形式,讓學生在聽聽、演演、跳跳、敲敲、唱唱的活動過程 中體驗音樂風格,感知音樂情緒,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熟悉了音樂的旋律,為后面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教學中我還強調發展學生個性,注重學習的實踐與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去,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音樂實踐能力。同時我在教學中,努力創設情景,誘發學生創造的興趣,不失時機地激發學生的想象與聯想,培養學生“即興創造”的意識。
教學過程 :
一、 復習部分
1、聽音樂律動:聽2/4拍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律動跳吉達巴。
方法:聽著音樂的跳吉達巴舞步。
2、復習吉達巴舞步典型節奏。
3、復習歌曲情緒、拍號2/4,強弱規律
4、復習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且用打擊樂器伴奏。
說明
通過復習歌曲再次感受歡快活潑的音樂形象,同時進一步理解2/4的特點,為歌曲學習作鋪墊。
二、 歌曲新授部分
(一)、導入 部分
(1)、感受不同風格音樂的特點
(2)、學生用跳跳、畫畫、拍拍等形式體驗音樂情緒。
(3)、師生共同小結音樂的情緒、風格。
(4)、復習3/4拍的強弱規律
(5)、創遍簡單的3/4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說明
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學生運用喜愛的形式來表現對音樂的感受,體驗3/4拍的韻律、強弱規律。
(二)、感受歌曲
1、 揭示第四單元主題詩
方法:師生有感情的朗讀
2、 初聽:教師范唱(教師歌表演)
學生仔細聆聽
3、再聽:請學生簡單介紹所了解的“螢火蟲”
(多媒體演示)
說明:
學生通過多種方法的感受音樂,熟悉旋律,來體驗音樂所表達的情景。
4、 創設意境
隨音樂律動表演
(三)、學唱歌曲
1、用lu哼唱
2、師生對唱歌詞
3、演唱歌詞
4、游戲:小老師
方法:學生通過自己默唱對歌曲的理解來做小老師提示歌曲難點。
5、學唱旋律 (唱名、五線譜)
說明
教師通過多次不同形式的范唱及律動讓學生熟悉歌曲,體驗歌曲的情緒,同時教師根據學生反饋情況及時作指導,隱性解決了歌曲的重點與難點。
6、音樂伴奏聲中有感情地演唱
7、表演唱《螢火蟲》
方法: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表演
五、課堂小結
《童年的歌》 篇2
第四單元 童年的歌
第八課 聽——快樂的節日
教案出處:上海教育資源庫集體備課
【設計思路】
這節課是選自上海音樂出版社二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第七課,主要教學內容欣賞打擊樂器演奏的歌曲《快樂的節日》, 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簡單的即興律動和拓展。《快樂的節日》原來是一首兒童歌曲,管樺作詞,李群作曲,現由陳家駒改編成打擊樂曲后情緒更為熱烈活躍。
音樂欣賞要讓學生用“情”去感悟,用“心”去默會,用“身”去體驗,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通過仔細聆聽來喚起情感,從而充分感受音樂作品。本課充分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從喜歡的節日導入,激發學生欣賞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與聽樂曲、為樂曲伴奏、跟著樂曲律動融合在一起,營造一個歡樂的氛圍,在聽、動、演中感受樂曲表達的快樂情緒。
【教學內容】
1.欣賞打擊樂器演奏的樂曲《快樂的節日》
2.即興律動《快樂的節日》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表演《快樂的節日》,感受樂曲所描寫歡度節日的快樂情景,表達少年兒童生活的幸福、快樂。
2.在欣賞樂曲、為樂曲伴奏、跟唱歌詞等活動中感受樂曲所描繪的小朋友歡度快樂節日的輕松愉快的情景,通過即興表演表達出樂曲所表現的快樂情緒。
3.辨別打擊樂器的音色,并能跟著樂曲有節奏地演奏。
【教學重難點】
聽辨樂曲情緒、感受打擊樂器的音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一)最喜歡的節日是什么?
(二)描寫小朋友快樂過節的小詩《快樂的節日》
1. 讀一讀這首小詩
2.出示描寫過節的資料(課前準備)
說明:
通過談話,激發學生聽賞的興趣,同時適時地出示歌詞內容,為學生更好地感受理解樂曲做準備。
二、欣賞樂曲《快樂的節日》
(一)初聽
1.仔細聆聽樂曲,描述一下你聽到的音樂
2.了解樂曲的創作背景和作者
(二)復聽
1.聽歌曲《快樂的節日》和打擊樂器演奏的《快樂的節日》
2.比較兩個作品的相同和不同,感受樂曲表達的相同的快樂情緒
3.說一說這首樂曲是幾拍子的?它表現的是怎么樣的一群少年兒童?
(三)再聽
1.分辨樂曲中的幾種樂器
2.認識鈴鼓和爵士鼓
說明:
通過歌曲和樂曲的比較欣賞,能讓學生很直觀地感受到打擊樂器的表現力,以及這首樂曲原作,同時能感受到歌曲和樂曲所表現出來的相同的歡快幸福的情緒。進一步認識鈴鼓的音色特點,為下面的教學環節做準備。
三、表現《快樂的節日》
1.用鈴鼓為樂曲伴奏
2.分組選擇打擊樂器跟著樂曲敲一敲
3.啟發學生用自己的肢體語言:拍拍手、扭扭腰、動動胯跟著樂曲自由律動
4.跟著樂曲唱一唱《快樂的節日》
5.分組選擇表現形式,比如:舞蹈、歌唱、律動、樂器伴奏等等方式表現《快樂的節日》,進行大聯歡
說明:
通過為歌曲伴奏、自由律動、唱一唱歌曲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體驗樂曲快樂的情緒,同時發揮自己的表演才能用自己喜歡的表現方式表現樂曲,調動積極性,讓課堂成為快樂的天地。
感受鈴鼓的音色特點以及給樂曲帶來的熱烈活躍的效果,掌握演奏鈴鼓的方法,引導提倡學生相互合作演奏打擊樂器、以及給小組之間、各個表演形式之間的相互合作。
四、課后拓展
1.指導搜集各種表現快樂節日的作品、收集各國兒童的不同節日資料
2.相互交流
說明:
通過學生收集了解中外各國兒童節日以及各種表現快樂節日的不同作品,感受不同藝術形式所表現的快樂節日,拓展學生視野,體驗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教學反思】
本課以學生自主的聽、動、演來感受表現樂曲《快樂的節日》,讓學生體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激發學生的聽賞興趣是欣賞課的關鍵。在課堂中注意與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實踐相結合,就能適時調動學生的欣賞積極性。指導學生組合運用自己現有的學習能力為學習新知識服務,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知識和技能都得到相應的提高。
本課中還注意到了著力培養學生的相互合作的意識,提高他們相互協作的能力,注重在打擊樂器的演奏、小組表演時小組與小組之間、各種不同的表演形式之間的協作。在欣賞時注重情感的表達,適時地提高學生肢體語言的美感、樂器演奏的節奏感和歌唱時的狀態,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
在課堂中不僅要注重音樂素養的培養提高,還要注重學生其它各方面的能力的養成,比如是搜集資料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評價和自我評價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這些能力的培養不能流于形式,這也是一種美的表現能力,是與我們藝術教育相通的,注重這些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全面的升華。
《童年的歌》 篇3
課題:第四單元《童年的歌》
內容:螢火蟲
復習“吉達巴”節奏
年級:二年級第二學期
教學目標 :
1、 指導學生學會演唱歌曲《螢火蟲》。
2、通過歌曲《螢火蟲》感受歌曲優美深情的旋律,抒情愉悅的情緒以及孩子對螢火蟲的親切情感。
3、 在游戲活動中復習“吉達巴”節奏;感受2/4、3/4拍樂曲的不同特點。
教學難點 :
指導學生學會演唱歌曲《螢火蟲》,唱出歌曲優美深情的情緒。
教學突破口:
“聽覺領先,動覺切入”創設情景,通過聽聽、跳跳、畫畫、敲敲等活動不斷感受歌曲,體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學會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錄音機、電子琴、多媒體、節奏卡、打擊樂器。
教學思路:本課時重點是進行歌曲新授,在歌曲教學過程 中我重視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讓他們主動投入到審美活動,運用“以聽覺領先,動覺切入”為新歌教學理念。我創設多種有效活動形式,讓學生在聽聽、演演、跳跳、敲敲、唱唱的活動過程 中體驗音樂風格,感知音樂情緒,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熟悉了音樂的旋律,為后面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教學中我還強調發展學生個性,注重學習的實踐與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去,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音樂實踐能力。同時我在教學中,努力創設情景,誘發學生創造的興趣,不失時機地激發學生的想象與聯想,培養學生“即興創造”的意識。
教學過程 :
一、 復習部分
1、聽音樂律動:聽2/4拍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律動跳吉達巴。
方法:聽著音樂的跳吉達巴舞步。
2、復習吉達巴舞步典型節奏。
3、復習歌曲情緒、拍號2/4,強弱規律
4、復習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且用打擊樂器伴奏。
說明
通過復習歌曲再次感受歡快活潑的音樂形象,同時進一步理解2/4的特點,為歌曲學習作鋪墊。
二、 歌曲新授部分
(一)、導入 部分
(1)、感受不同風格音樂的特點
(2)、學生用跳跳、畫畫、拍拍等形式體驗音樂情緒。
(3)、師生共同小結音樂的情緒、風格。
(4)、復習3/4拍的強弱規律
(5)、創遍簡單的3/4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說明
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學生運用喜愛的形式來表現對音樂的感受,體驗3/4拍的韻律、強弱規律。
(二)、感受歌曲
1、 揭示第四單元主題詩
方法:師生有感情的朗讀
2、 初聽:教師范唱(教師歌表演)
學生仔細聆聽
3、再聽:請學生簡單介紹所了解的“螢火蟲”
(多媒體演示)
說明:
學生通過多種方法的感受音樂,熟悉旋律,來體驗音樂所表達的情景。
4、 創設意境
隨音樂律動表演
(三)、學唱歌曲
1、用lu哼唱
2、師生對唱歌詞
3、演唱歌詞
4、游戲:小老師
方法:學生通過自己默唱對歌曲的理解來做小老師提示歌曲難點。
5、學唱旋律 (唱名、五線譜)
說明
教師通過多次不同形式的范唱及律動讓學生熟悉歌曲,體驗歌曲的情緒,同時教師根據學生反饋情況及時作指導,隱性解決了歌曲的重點與難點。
6、音樂伴奏聲中有感情地演唱
7、表演唱《螢火蟲》
方法: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表演
五、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