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一起聊聊童年的理想(幼兒小教育)
人人都有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理解,包括小寶寶們也一樣,也許他們的理解與長大的時候不一樣,但是在那幼小的心靈也有著一股不容小視的力量,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孩子們的童年理想吧!
有時我會問美美長大以后想當什么,把“理想”一詞的意思解釋給她聽。聽明白后,美美經常固定的理想是:長大當醫生,給小朋友治病不讓小朋友害怕;或者當老師,像姥姥姥爺一樣;還有一個理想是去英國美國,我開始以外她是要到那里讀書什么的,哪里想到她想出國竟然是因為我在國外的照片讓她好奇而已;去年9月開學頭幾周,開始認真地說要去美國學英語,因為英語課老師yana是美國人。
以上種種,雖然女兒的理想在變化,只是聽起來還算冠冕堂皇,有時俺這個當媽的心中竊喜。入園指導
大家覺得,小孩子的話能當真嗎?要真的是3歲看什么的,孩子的話就是折射對吧。
在美美升班以來,我明顯感到該小朋友漸入佳境,至少每天都興奮地著急去小一班;見到老師高聲問好,那個嗓門有時候我都覺得有點不淑女;每天回家模仿班里老師的樣子講講課,小朋友都怎么了。等我真問學了什么,則一概用“我都學會了”打發我。然后,什么都是班里老師怎么怎么棒,我這個當媽羨慕呀。
再問之理想是什么,已經毫不猶豫的決定了的就是:“媽媽,我的理想是在小一班當小一班的老師!”我問她那長大怎么辦。答曰:“長大我也在小一班,和小一班的老師老師小朋友們在一起!”
媽媽我暗示提醒她還可以有更大的理想,但我女兒,堅決地就是把小一班作為自己的追求。
小一班這個集體,讓孩子感到安全。只有安全,才會信任;只有信任,才會快樂。而快樂,就是孩子最大的幸福來源。
我喜歡美美的這個理想,雖然不大,然而這告訴我她學習什么死記硬背的知識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一個她信賴的環境中就能發揮她的能力。
當美美和小一班這些精靈孩子的老師絕對辛苦,同時也有自豪。一個孩子把像自己的老師一樣視為不變的理想,可謂老師的最大成功——這比表演什么競賽什么毫不遜色。但愿老師們以此為榮,這些可愛的孩子,未來一定會給老師帶來驚喜。只要我們這些成人保護好他們的心靈,用愛教育他們栽培他們。入園須知
在美美即將要升入中班的時候,我依然還是得到她堅定的回答。這個回答演變成為“我要當博士的老師”——因為她看到我們的校園里有那么多大哥哥大姐姐穿著博士服畢業。這一年,這些好的老師的引導,讓美美“堅持不變”自己的理想。她是這么實踐自己的理想的:每天回家,都要自己再把當天的事情演練一遍,這是“給孩子們上課”。語氣、語調,和她的老師幾乎一樣。“我要把小朋友都教會”是她快樂的目標。美美經常會告訴我“我在幼兒園非常快樂”。而所有這些,源自一個優秀的老師的影響。她的言傳身教,讓孩子觀察、模仿、洞悉、崇拜,足以是童年那些看似天真的理想的最好的土壤。
還有什么比教育更重要呢?
盡管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時光就是3、4年,但如果一種行為示范轉變為兒童的理想,該是怎樣的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