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雨后》一課(精選12篇)
評《雨后》一課 篇1
作者:張利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51
評《雨后》一課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我覺得《雨后》是一篇富有兒童情趣的詩歌,在老師一開課通過給學生觀看下雨的動畫,激起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帶入了情景,講課過程中多次讓學生看圖聽優美的音樂,使學生入情入境。本課中注重發散學生的思維,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引導學生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激活思維,如:在學習第一段時,讓學生體會“快樂的像神仙一樣”老師讓學生換一種說法,學生說出“快樂的像出籠的小鳥”“像放飛的鴿子”,“像活潑的小精靈——”在學完課文后,讓學生想像,圖中的人物、植物、動物怎樣享受雨后的快樂,我們沒見著的人物、植物、動物怎樣享受雨后的時間;本課還特別注重指導學生朗讀,《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我覺得董老師這節課中,在指導閱讀方面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如:在讀“糟糕——糟糕”時,讓學生通過表演,體會小哥哥當時嘴里說糟糕,心里卻是興奮和驕傲的心情,所以能讀準語氣。在學習最后兩句時讓學生自己體會,讀出自己的感受,有的學生讀出:心里卻希望自己,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心里卻希望自己,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心里卻希望自己,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心里卻希望自己,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從而體會出小妹妹希望自己摔跤的心情。最后把雨后的快樂延伸到同學的交往中,延伸到生活中,讓學生把快樂傳播給在座的同學老師,使課文得到升華。老師在講課過程中,還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讓學生評價別人時先說出優點,再提出建議,既有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又有學生對學生、對老師的評價,讓學生成為評價的發言人,在評價中感悟課文,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
張利 發表于
評《雨后》一課 篇2
《雨后》是一首描寫孩子們雨后水中嬉戲情景的優美詩歌,學習這篇課文時,師生“樂”在其中,共同感受朗讀美,享受閱讀自主、自由的快樂。本課我鼓勵學生自主質疑。把朗讀訓練和自主質疑有機結合,融為一體。課文朗讀,受作品情趣、意境的、人文的、語言形式的美,而且還能夠感受富有創意的朗讀美。這無疑是美好生活的體驗,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文化的建構必然產生積極的作用。再讓學生感受語言美的同時,我又收到了一份驚喜……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古詩題目)
一、自主質疑,感情朗讀
我鼓勵孩子們質疑,黃心儀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樹梢會閃著金光?張仕翰立即搶著說:“因為剛下過雨,雨水把樹梢洗干凈了,特別綠,太陽一照,就像閃著金光。王昕也不甘示弱:“廣場上的景色太美了,樹梢不會閃金光,那是作者的想象。”這時我不失時機地說:“試一試,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緊接著蔣鈺釗又提出了問題:
“‘泥褲子’是誰?小妹妹為什么要緊跟‘泥褲子’?”楊樹泓信心十足地說:“泥褲子當然指的是小哥哥了。”小妹妹緊緊跟在泥褲子后面輕輕地小心地跑。我又插了一句你能不能把小妹妹的動作演一演,其他同學以感情朗讀來表現?孩子們立即興趣盎然,劉根源在前面表演,其他同學聲情并茂的朗讀,他們讀得那么陶醉,體態語言和有聲語言的有機結合,達到了身臨其境的效果。等劉根源表演完了,孩子們又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我被孩子們的笑聲感染,也和孩子們一起笑了起來,是呀,童心多美呀!在引導學生對生活的聯想和體驗,把理解與感悟作為學生個性化感情朗讀的基礎,讓學生在感情朗讀的實踐中,“親歷”生活,欣賞生活,發展個性品質,提高人文素養。
二、少表態,疑點、難點讓學生討論解決。
這個過程是培養學生口頭表達,思辨和歸納等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先可以把問題分到小組,讓學生充分討論后,再派代表交流,這是課堂最精彩的地方,只要學生能自圓其說,言之有理就行。例如:“小妹妹為什么希望自己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這一問題。有的學生說:“小妹妹可能沒有摔跤過。”有的學生說:“小妹妹喜歡雨水濺到身上,泥土弄到身上的感覺。”有的學生說:“小妹妹喜歡像小哥哥摔跤后那么興奮。”……學生之間單向、雙向和多向的交流,就形成了課堂內一個信息交流的立體網絡,在交流不同層次學生的優勢就得到了互補,這時,教師是聽眾,是評委,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爭論不休時,只適時地給予引導和點撥。
三、聯系生活,安全教育潤無聲
小哥哥和小妹妹玩水之樂讓孩子們羨慕,小哥哥那“糟糕”的一跤,更讓孩子們神往。在交流雨給你帶來過什么時?有的孩子講起了在家里,在宿舍里故意摔跤的情景,孩子們的童心童趣讓我欣賞,可萬一摔壞可怎么辦呀?于是我有旁敲側擊地說:“可一定要注意安全呀,如果磕破,就由一時快樂變成痛苦了。”我把安全教育和對孩子們的關心溶入到學習中。體現了“語文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的特點。
評《雨后》一課 篇3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由現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寫的兒童詩歌,作者選取了兒童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小場景,運用生動的筆調,樸素的語言,抓住了人物的動作、神態和心理,繪聲繪色地描繪了一對小兄妹雨后赤腳踩水嬉戲的歡樂情景,語言生動活潑,形象鮮活可愛,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表現了少年兒童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極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和美好回憶,非常適合低年級孩子閱讀。
教學設計思路:
由學生的喜好和生活實際導入課文,在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中認識生字,在感知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質疑,同時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和小組內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
語文
年級
二年級
冊數
上冊
課題與教學
內容
6.雨后
課時
安排
2課時
教
學
目
標
知
識
技
能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正確認讀本課十六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七個生字。
3. 想象文章所描寫的畫面,體會文章的情感。
過
程
方
法
1. 反復朗讀,體會文章的含義。
2. 聯系生活實際,交流雨后的快樂。
3. 表演課文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情
感
態
度
學會親近自然,享受用愛營造的和諧。
教
學
札
記
課后,我想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讓我們時刻為孩子們服務,我們要真心走進童心世界,讓孩子們享受語文。課堂要教給學生,我們少表態,疑點、難點讓學生自由討論解決,這是培養學生口頭表達、思維和歸納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讓學生之間的單向、雙向和多向的交流,形成課堂內一個信息交流的立體網絡,我們只是聽眾,一個適時的點撥者,一個助教者。我們要不失時機地呼喚學生潛在的主體意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與學的全過程,觸及學生的情感領域,撥動心靈的琴弦,讓孩子們在情感的驅動下積極的學,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們成長進步的殿堂。
教學過程設計
環節
預設教學路徑
預計學生活動
備擇方案
創
設
情
境
第一課時
同學們,你們喜歡在下雨之后玩水嗎?回憶你印象最深的情景跟大家說說。
我也想給大家介紹一個精彩的情景,打開書6課--《雨后》
學生結合自身生活經驗,體會雨后的快樂。
這時如果有學生提出受傷,痛苦的經歷,也不要急于打斷和否定。要把他們思維帶進雨后的游戲中
教學過程設計
環節
預設教學路徑
預設學生活動
備擇方案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 教師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新詞,指名讀一讀,其他同學幫其正音。
1. 學生自讀課文,完成下面要求。
(1)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2)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同桌互查,鞏固生字的認讀情況。
提出不懂的詞語,利用各種形式班內交流解決
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識記生字,將閱讀教學與識字教學結合起來,提高課堂效率。
整體感知課文
再讀課文想象畫面
課件出示學習提示:
1. 從課文中你讀出了哪些信息?
2. 這是一群怎樣的孩子?
3. 在雨后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兒?
了解作者
課件出示冰心老人的有關資料,讓學生從更深層次了解作者。
1. 老師范讀,學生認真聆聽。
2. 學生反復練
3、小朋友,這首詩歌中留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學生再次誦讀課文,思考問題。
學生反復練讀。
學生自己談感受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和重點內容)
教師要在朗讀中,引導學生想象文中所描寫的畫面,感受文本。
教學過程設計
環節
預設教學路徑
預設學生活動
備擇方案
精讀研討深入理解
口語交際練習。
第二課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思考并回答:
1. 雨后是什么樣的?出示課件。
2. 小哥哥做了什么?說了什么?表情是什么樣的?出示課件。
3. 小妹妹的動作有哪些?她怎么想的?為什么這樣想?出示課件。
2、體會孩子們在雨中盡情玩耍的快樂。
3、引導學生模仿小妹妹的動作,老師指導學生朗讀
4、練習背誦課文
雨后的小哥哥和小妹妹玩得多快樂。他們在說什么?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思考。
學生抓住主要詞語回答問題
如:踩,提,咬等
1. 這是一位怎樣的小哥哥?說說你的理由。
(這是一個懂得照顧妹妹、負責任的好哥哥。)
2. 你覺得這個小妹妹可愛嗎?為什么?
(這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妹妹,她在哥哥的照顧下在雨中快樂地玩耍)
1. 回想課文內容,練習背誦。
2. 同桌之間互相背誦。
3. 全班交流背誦情況。
學生根據情境練習說話
可以打亂順序,主要能抓住關鍵詞。
學生盡情發言,老師注意引導。
這個環節也可以做看圖寫話的練習
教學過程設計
環節
板 書 設 計
備擇方案
6、雨 后
哥哥 動作
語言 負責任 快
神態
妹妹 外貌
動作
神態 天真、可愛 樂
心理
課 后 練 習 設 計
一、比一比,組成。
lín yǔ hǎi yáng guǎng chǎng tōng hóng
( ) ( ) ( ) ( )
二、讀對了帶點字的讀音,你就一名優秀的小小播音員了!
赤腳 滑倒 糟糕 摔跤 褲子 嘴唇 裙子 迸射
三、仿寫句子
水里一群赤腳的孩子,快樂的好像神仙一樣。
我快樂得好像魚兒一樣,在水中____________。
我快樂得好像鳥兒一樣,在空中____________。
我快樂得好像____________一樣,在____________。 四、填上合適的詞語外衣,相信它們會更漂亮。
( )的孩子 ( )的樹梢 ( )的褲子
( )地摔了一跤 ( )地跟著 ( )地跑
這個小練習從拼音、詞語、短語、句子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考查,目的是讓他們能學以致用,注重積累。
評《雨后》一課 篇4
【學習導航】
學會生字新詞,書寫時注意字的筆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雨后的樂趣;背誦課文。
【應知應會】
1.讀拼音,寫詞語。
2.比一比,組成詞語。
伸( ) 披( ) 拔( ) 山( )
神( ) 坡( ) 撥( ) 仙( )
【綜合練習】
3.連一連,讀一讀。
嫩綠的 小辮
赤腳的 樹梢
歡喜的 孩子
短粗的 臉上
4.如果你已經會背這篇課文了,你就獎勵自己一顆星;如果你不僅會背了,而且很流利很有感情,你就獎勵自己兩顆星。
【開放探索】
5.夏天的雨后小哥哥和小妹妹玩的多開心呀!冬天的雪后景色更美,出來玩耍的小朋友更多,你能仿照《雨后》,以《雪后》為題目,寫一首或一小段小兒歌嗎?試試吧!
我現在正在讀 這本書,一共 頁。今天我讀到了 頁。我最喜歡的詞或句子是 。
好習慣之三十三:要想有豐富的寫作材料,平時就要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
參考答案:
1.嫩綠 赤腳 喊叫 驕傲 姐妹 褲子 裙子 興奮
2.伸展、神情;披掛、坡度;拔地而起、撥弄;山峰、仙人
3.嫩綠的樹梢 赤腳的孩子 歡喜的臉上 短粗的小辮
4.略
5.略
評《雨后》一課 篇5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1
《雨后》教學隨想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詩歌的韻律
詩歌,重點要通過朗讀來體會它的節奏感與韻律美。《雨后》這一首描繪兒童生活的詩歌,則要喚起
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引導他們進入課文所描繪的玩水踩水的情境中去,并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感受兄妹倆踩水時的興奮與快樂、與泥共舞的情趣。因此教學中,要從學生生活入手,并借助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情感體驗,在入情入境的感悟與想象中享受童年生活的無窮樂趣。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1.憑借生活,喚起經驗。
由于年齡特點,許多孩子喜愛玩水踩水,那快樂的感覺常留心中。因而新課伊始,就引導學生回味過去的快樂生活,談談自己踩水的快樂體驗,而后相繼提示課題,導入新課的學習,就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小兄妹倆踩水的有趣情境時,讓學生想象自己自己踩水玩水的畫面,并能角色換位,細致入微地體會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2.朗讀感悟,體驗情趣。
“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教師在積極創設課文描繪的情境的同時,引導學生通過自由讀、小組合作讀、邊表演邊讀、配樂想象讀、背誦等形式,入情入境地感悟兄妹倆踩水時的興奮與快樂。
3.想象創作,發展情感。
詩的第一節總體描繪了雨后廣場的美麗以及孩子們在廣場上赤腳踩水的快樂,并把目光聚焦于小兄妹倆,突出表現了他們的快樂天真。然而其他孩子有是怎樣玩的呢?這時,不妨讓孩子們在課文的插圖旁再添畫別人嬉戲的情景,或是接著課文繼續寫寫自己創作的小詩,使他們內心的情感得到宣泄與傾吐,真正做到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評《雨后》一課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嫩、赤”等13個生字;會寫“哥、踩”等7個生字;掌握多音字“興”。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夏季雨后雨后小朋友們嬉戲玩耍時的歡快心情。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的情景,感受孩子們的歡樂
專項訓練:體驗人物心理活動
教學準備:掛圖、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雨后》。
2.全體同學齊讀課題,要求讀準字音并且聲音響亮。
3.學生提問質疑。
生:這首詩寫了雨后的什么呢?
師:我們一起走進冰心奶奶的《雨后》來解決這個問題吧。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直接進行新課的學習。
二、識字學詞
(一)識字
1.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要求:
①標出詩歌小節。
②圈出不認識的字并想辦法會認。
2.教師點撥。
①同學交流識字方法。
②教師出示識字卡片,點撥識字方法。
③采用齊讀、開火車讀、男女同學比賽讀、指名讀等方式鞏固識字。
【設計意圖】留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使其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二)學詞
1.出示詞語。
嫩綠 神仙 糟糕 興奮 驕傲 短粗 痛快
2.用自由讀、指名讀、分組讀各種方式讀詞語。
①自由讀。
師:要求讀準字音,聲音洪亮。
②指名讀。
師在讀后予以客觀評價,并糾正不夠準確的讀音。
③分組讀。
師提出用比賽的方式,看哪個組讀得好。
3.點撥“興”的兩種讀音,再次齊讀詞語。
【設計意圖】讀詞語部分要方式多樣,不能千篇一律,這樣容易把同學們的積極性起來。
(三)寫字
1.出示一類生字,要求同學們先觀察生字的筆順和結構。
2.用鉛筆把課本上的生字描三遍。
師要求:坐姿要端正,做到“三個一”。按筆順描,一筆只能描一次,不能反復。
3.師在黑板上范寫易錯字。
【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自學,在自主的學習時間利用以往掌握的識字方法掌握知識,教師將易錯字在黑板上再次范寫,學習效果比以往要有實效。
三、熟讀感知
(一)熟讀成誦
1.老師指名讀文,其他同學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要求:要有感情,把孩子們的天真、活潑的性格讀出來。
2.分組讀文,分角色讀文。
【設計意圖】指名朗讀課文,學生邊讀邊評,,讀后再評,使學生朗讀水平逐步提高。
(二)感知內容
1.請同學說說詩歌描繪了怎樣的場景。
2.同學自由說。
3.教師總結。
【設計意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多說,提高總結、復述課文的能力。
(三)感知語言
1.師:同學們,你們感覺本文在語言方面有什么特色?
2.生:詞語比較豐富,很有意思,還用了許多兒化音。
3.師總結本文語言特點。
【設計意圖】鍛煉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不要怕學生說不好,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成效的。
板書設計:
雨后
作者:冰心(本名謝婉瑩) 孩子像神仙一樣
小哥哥摔一跤 快樂
小妹妹也想摔跤
嫩綠 神仙 糟糕 興奮 驕傲 短粗 痛快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會背誦課文。
2.專項訓練:體驗人物心理活動。
教學流程:
一、復習回顧
1.出示詞語卡片:
嫩綠 神仙 糟糕 興奮 驕傲 短粗 痛快
2.齊讀詞語,要求讀準字音,聲音洪亮。
二、專項訓練——體驗人物心理活動
(一)表達人物內心的語言描寫
1.詩歌中哪幾句是語言描寫?
生答:“妹,小心,滑!”“糟糕……糟糕!”
2.這幾句話表達了小哥哥什么樣的心理活動呢?
生答:第一句表達了小哥哥愛護小妹妹,怕妹妹摔跤;第二句話表達了小哥哥雖然褲子上都是泥水,但其實內心非常高興的心情。
【設計意圖】人物的語言怎樣表達心理活動活動,對二年級同學來說有點難度,但如果教師指引得當,孩子們是完全可以掌握的。
(二)如何正確體驗人物的心理活動
1.感同身受法:把自己放到主人公的位置上去體驗,去想象,看如果你是主人公的話,在當時的情景時你會怎么想呢?
2.感受文本法:就文本所提供的文字去細細揣摩,細細體驗,想象。
【設計意圖】把你自己當做主人公,就是讓我們的孩子去體驗別人的心理,對學習文章很有幫助,但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堅持下去。
三、展示檢測
1.如果你也在雨后來到了廣場,你想做些什么呢?
2.說一說,學習完這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設計意圖】以往老師總是教會學生很多知識,好像學生也學到了,但他們不能將所學的知識總結出來。所以特設計本環節,讓孩子們多總結所學,雖說可能現在還談不上有多好,但相信堅持的力量。
板書設計:
雨后
雨后——兄妹倆玩耍——感到很快樂
評《雨后》一課 篇7
一.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了解雨后清新自然的色彩,能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在詩歌優美的旋律中體會小主人公復雜的心理活動。
三.教學準備
掛圖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
1. 讀課題
2. 雨后的景色是怎樣的?(讓學生口頭描述。)
3.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由我國當代著名的女作家冰心老人寫的《雨后》。看看她為我們描述了怎樣一幅雨后歡快的場景。
二、 聽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提問題:詩歌描寫了那些內容(雨后的景色,以及一個小哥哥和妹妹)
三、 細讀課文
1. 細讀第一小節。
(1)指名讀課文。
這一段共有幾句話?
(2)齊讀第一句話。
讓學生用自己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描述一下雨后的景色(引導學生體會所見景物的美麗)
(3)指名讀第二句話。
雨后的廣場上是怎樣的情景呢?(水里一群赤腳的孩子,快樂得好象神仙一樣。)
“快樂得好象神仙一樣”是什么意思?(用“神仙”來比喻水中赤腳的孩子的逍遙自在,毫無拘束和牽掛。)
(4)指導朗讀。
雨后是清新自然的美景,有一群孩子正在歡快的玩樂,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去讀呢?(輕松和歡快的語氣)
指名讀,集體讀。
(5)小結并板書:水的海洋 歡樂的海洋
2. 細讀第二、三、四小節。
(1)指名讀第二、三、四小節。
(2)理解詩句意思。
詩歌描寫了那些人物?(一個小哥哥和一個小妹妹)
找出描寫哥哥神態和動作的句子。(二、三小節)
“小哥哥使勁地踩著水,把水花兒濺起多高。”說明了什么?(小哥哥很淘氣。)
但是小哥哥在淘氣的時候他也沒有忘記小妹妹,他說了什么?(“妹,小心,滑!”)
可是他說著,自己卻滑了一跤。
滑了一跤過后,小哥哥有怎么樣的舉動,說了些什么呢?(“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褲子,嘴里說:‘糟糕——糟糕!’”)
雖然他嘴里說著“糟糕——糟糕!”,但是他心里覺得沮喪嗎?(沒有)
你怎么看出來的?(“而他通紅歡喜的臉上卻發射出興奮和驕傲。”)
你覺得小哥哥是怎樣一個人呢?(樂觀、淘氣。)
妹妹看見哥哥摔了一跤又是怎樣的呢?
指名讀第四小節。
看著課文中的插圖來學習。
這里是怎樣來描寫妹妹的外貌的?(撅著兩條短粗的小辮)
她怎么樣呢?(緊緊跟在泥褲子的后面)
“泥褲子”指的是什么?(小哥哥。這里用了借代,聯系上文,我們就可以知道“泥褲子”指得是小哥哥了。)
這一小節中,那些句子是描寫小妹妹的動作和神態的呢?(“她咬著唇兒 提著裙兒 輕輕地小心地跑,”)
但是她心里是怎樣想的呢?(“心里卻希望自己 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
人物的動作與心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展現出了小妹妹的任性與俏皮。
(3)指導朗讀。
小朋友們心情怎樣?(愉快和調皮)
我們應該怎樣讀?(應該以歡快的語調,讀出小孩子的任性與調皮)
指名試讀,自由練讀,集體齊讀。
3. 教師總結本詩歌的特點。
詩歌雖然名稱為“雨后”,但是詩人給我們描繪的不是“雨后”湖光山色的美好,而是刻畫了“雨后”這一特定情景下人物的活動,構思獨特巧妙。作者用兒童化的語言刻畫天真爛漫的兒童形象。
六、 作業 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組詞
彩( ) 嬌( ) 梢( ) 滑( )
踩( ) 驕( ) 稍( ) 猾( )
3、 填量詞
一( )大雨 一( )孩子 一( )褲子 一( )淚水
一( )海洋 一( )笑臉 一( )辮子 一( )微風
七、教學后記:這是一篇十分貼近學生生活的詩歌,活潑又清新,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雨后地兒童嬉戲圖,展現了兒童的天真之態、嬉戲之樂,我很喜歡冰心的這首詩,孩子們也很喜歡。課中我讓他們讀讀、說說、演演,學生們很感興趣,我自己也感到快樂,仿佛回到了童年,多么希望多教這樣的好文章,讓身心得到舒展,讓情感得到抒放。
板書設計
雨后
水的海洋
歡樂的
評《雨后》一課 篇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感受詩歌的節奏韻律。
2、進一步復習掌握課后第三項的生詞,隨文理解詞義,當堂默寫。
3、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樂。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小哥哥“嘴里說糟糕糟糕,而他通紅歡喜的臉上卻發射出興奮和驕傲”的心理。
【教學準備】小哥哥、小妹妹的貼圖各一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昨天我們初步學了《雨后》,不知道課后生詞同學們還記不記得?
2、出示生詞卡片。
請一生指名讀,如讀對全班跟讀,如讀錯則同學糾錯。
讀得真不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雨后》。
3、板書:《雨后》
二、細讀課文:
(一)、指名讀全文.其他學生傾聽、正音。
總結:瞧!冰心奶奶向我們描述了一幅哥哥關心妹妹、妹妹依賴哥哥的雨后嬉戲的場景,多有趣!我們來看看第一小節怎么描述的呢?
(二)、學習課文第1小節。
1、指名讀一二行:
嫩綠的樹梢閃著金光,廣場上成了一片海洋。
(1)聽了以后,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理解“金光”是指樹梢上還殘留的水珠在陽光照射下的光。
理解“海洋”為大片的積水。
(2)生自讀這兩行,想象情景,感情朗讀。
師指導“一片——海洋!”范讀、個別讀。
2、過渡:此時的場景誰能用一句成語來描述?(雨過天晴)
人的心情怎樣?(高興、快樂、開心)
3、 誰來用這樣的心情讀讀三四行?指名讀:
水里一群赤腳的孩子,快樂的好象神仙一樣。
(1) 理解“赤腳”指光著腳丫。
理解“神仙”指開心自在、無憂無慮的人。
(2)比比誰讀的最快樂,讓別人也感受的到?
指名讀、范讀、齊讀,讀出快樂。
(3)板書:快樂
理解得真好!我們一起讀讀這一小節吧!
(三)、學習課文2~4小節:
1、在這群赤腳的孩子中,有一對兄妹,他們呀可有意思啦!咱們先來看看小哥哥是怎么玩水的,好嗎?
(1)相機出示小哥哥的貼圖,貼在黑板上。
(2)找快樂:
自讀2、3小節,想想你從哪里讀出了小哥哥的快樂?
生自由讀,可圈圈畫畫,師巡視。
(3)反饋:“我的發現”
a、小哥哥使勁地踩著水,把水花濺起多高。
指導讀出“使勁”、“濺”。板書:踩
b、他喊:“妹,小心,滑!”說著自己就滑了一跤!
指導朗讀小哥哥的話:
指名讀,指導聲音要喊出來。齊讀。(生拖長音大聲喊小哥哥的話)
“妹——,小心——,滑——!”
聽老師讀的和你們有什么不同?
“妹——,小心——,滑!”做了個差點滑倒的動作。
比較體會“滑”的讀法,為什么這樣讀?引出下句意思。
板書:喊、滑。
一起學著老師的樣子讀讀看!齊讀。
c、而他通紅歡喜的臉上,卻發射出興奮和驕傲!
聯系上文,體會小哥哥興奮什么,驕傲什么?(因為前面說他摔跤了)
指名讀第三節: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褲子,嘴里說“糟糕——,糟糕——!”
而他通紅歡喜的臉上,卻發射出興奮和驕傲!
讀到這里,你產生什么疑問了嗎?
(為什么明明摔跤了,臉上卻發射出興奮和驕傲?)
體會小哥哥的心情,雖嘴上說糟糕,心里卻因為覺得摔跤好玩而快樂。
自讀第三小節,練習體會、讀出快樂。
(4)整和、感受快樂。
如果你就是那位小哥哥,你讀的一定更好!請你帶著小哥哥的感受來讀讀2、3小節,練讀。
2、小哥哥玩的這么高興,其實小妹妹玩的同樣快樂!
相機貼小妹妹貼圖。自由讀第4小節。
(1)小妹妹是怎么玩水的?
請一女生回答。你能演一演嗎?
一男生在前踩,女生在后表演踮腳尖、小碎步跑。
(2) 觀看后的同學回答小妹妹怎么玩的。
相機板書:跟、咬、提。
指導:“輕輕地小心地跑”讀起來聲音要輕。練讀、齊讀。
(3)小妹妹這么小心翼翼地跑,其實心里怎么想的?(希望自己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
你對最后一句話有什么疑問嗎?
指名回答或討論。
(4)那該怎么讀呢?自己練練。
讓我們聽聽咱們班的小妹妹讀,怎么樣?全體女生讀第四小節。
男生也來試試吧!“果然,還是女孩子更能體會小妹妹的心!”
5、同學們可真會讀書!喜歡這篇課文嗎?讓我們從頭開始快樂的自由讀讀吧!
四、試背全文:
1、同學們讀的不錯!想不想把它記下來?自己練習一下,同位試背。
3、請同學們來看著板書,背一背,玩一玩吧!可以加上動作,想背的同學起立!試背。
五、默寫生詞:
1、真了不起!這么多同學都會背了!現在我們休息一下,看看課后第三項的生詞,比比誰先會默!
2、自由復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
書空、抄寫、自默、同位互默……
3、聽寫生詞。
4、同位互改,評價。
評《雨后》一課 篇9
一、復習導入
師:小朋友們,課前我們欣賞了歌曲《小傘花》,帶給了我們雨中的快樂,那么雨后呢?雨后的小朋友——
生:更快樂!
師: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冰心奶奶小詩《雨后》
生:(讀題)
師:首先,我們來復習一下生字詞,自己先練讀一下。
廣場 樹梢 金光 海洋
小哥哥 使勁 興奮 發射
小妹妹 短粗 輕輕地 小心地
師:你想讀哪一行?
生:我想讀第二行,讀……
師:讀得真好,告訴我,你怎么讀得那么好?
生:讀的時候,我把自己當成了小哥哥。
師:真會讀,你來做一做小先生帶著大家讀一讀。
生:(齊讀第二行)
生:我想讀第一行,讀……
師:讀得真美,你是怎么讀的?
生:我在讀的時候,看到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師:你在讀書的時候,看到的不僅僅是文字,還看到了美麗的畫面,難怪你讀得這么好!帶大家讀一讀!
生:(齊讀第一行)
師:小女生一起來做一做小妹妹,讀一讀第三行。
女生:(齊讀第三行)
二、整體感知課文
師:讀著這些詞,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現在輕輕地閉上你的雙眼,請跟我來,我會把你帶進雨后的世界……(教師配樂朗誦)
師:孩子們,睜開雙眼,告訴我,
聽著聽著,我仿佛看到了——
聽著聽著,我仿佛聽到了——
生:聽著聽著,我仿佛看到了美麗的廣場。
生:聽著聽著,我仿佛看到了小哥哥在踩水。
生:聽著聽著,我仿佛聽到了小哥哥的喊聲。
……
三、品讀課文
看廣場
師:現在我們一起去看廣場。(出示第一句)
自由讀,開啟“小問號”、“小博士”。
生(“小問號”):樹梢不是金子做的怎么會閃著金光?
生(“小博士”):因為樹葉上有雨水,陽光照射在上面就變得金光燦燦的。
生(“小問號”):廣場怎么成了海洋?
生(“小博士”):廣場很大。
生(“小博士”):廣場上水很多。
師:雨后的廣場,你覺得——
生:美麗
生:清新
生:廣場上水真多,是我們玩水的好地方。
師:你喜歡這雨后的廣場嗎?
生:喜歡(興奮地回答)
師:讀出你的喜歡。
生:讀……
生:讀……
……
師:我們都喜歡,一起來讀……
看小哥哥
師:在這廣場上,你看到誰玩得最起勁?
生:小哥哥
師:我們一起去看小哥哥。(板書“小哥哥”)
自己讀讀(出示第二小節)。
生:自由讀。
師: 小哥哥使勁地踩著水,“使勁”就是——
生:帶勁
生:用勁
生:用力
師:我們還可以用動作來表示。
生:(一起使勁踩水)
師:使勁,使勁,再使勁……
師生:共踩水
師:小哥哥,你們為什么這么使勁踩水?
生:喜歡玩水。
生:想和別人比一比,誰踩得水花高?
師:他的水花高嗎?
生:高,讀——
生:更高,讀——
生:還要高,讀——
生:好高好高,(一起)讀——
師:小哥哥玩得多快樂呀,但他沒有忘記自己還帶著小妹妹,如果你就是這個小哥哥,你會怎么喊?
生:高聲地喊,擔心小妹妹聽不到——“妹,小心,滑!”
生:急切地喊,擔心妹妹摔跤——“妹,小心,滑!”
……
師:你們都是好哥哥,就這么一句話,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語調,表達出了不同的心情,但都喊出了哥哥對妹妹的——(愛、關心……)我們再一起來喊一喊!
生:(一起喊)“妹,小心,滑!”
師:小哥哥正關心地喊著,自己卻——
生:滑了一跤。
師:我看見有些小朋友笑了,你為什么笑啊?
生:我笑他很好玩,沒注意,自己摔了一跤。
生:我笑他只顧提醒妹妹當心,自己卻滑了一跤。
生:我笑他踩水太用勁了,自己滑了一跤。
……
師:小哥哥真好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一起讀第二小節)
師:摔了跤的小哥哥又有怎樣的表現呢?請小朋友默讀第3小節,邊讀邊想,在有疑問的地方畫上小問號。
生:(學生默讀,并思考做記號)
生(“小問號”):發射的應該是子彈或者炮彈,這兒,怎么發射“興奮與驕傲” ?
生(“小博士”):在這里,“發射”好像是“表現”的意思吧!
師:你把“表現”放進去讀一讀,行不行?
生(“小博士”):(把“表現”放進去讀——)行的,那“發射”就是“表現”的意思。
生:(孩子們情不自禁拍手表揚)
生(“小問號”):他雖然嘴里說糟糕糟糕,可他臉上卻透出歡喜和驕傲,這又是為什么呀?
生:對呀,我也是這個問題。
生:我也是……
生:我也是……
……(孩子們激動起來)
評《雨后》一課 篇10
朗讀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怎樣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學習知識,體會課文中人物的情感,是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努力探索的問題。我認為把學生帶入一定的情境中,讓學生朗讀就能收到較好效果。我教學《雨后》時就體現了這一教學思路,下面是我選取的一個教學片段。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古詩題目)
師:課文寫了雨后小朋友玩水、踩水的歡樂場景,那么多快樂似神仙的孩子,你最喜歡詩歌中的誰呢?請你把描寫他的句子找出來讀給同桌的同學聽聽。
(學生同桌交流,輕讀課文)
師:你最喜歡詩歌中的誰呢?誰來把描寫他的有關句子讀給大家聽?
生:我喜歡小哥哥,我覺得他玩得很痛快!我來讀寫小哥哥的句子(朗讀第二小節)
生:我也喜歡小哥哥,我也來讀寫小哥哥的句子(朗讀第三小節)
生:我喜歡小妹妹,我來讀寫小妹妹的句子(朗讀第四小節)
……
師:(出示掛圖)瞧,這就是那對小兄妹,從他們的臉上,你捕捉到了什么?
生:小哥哥和小妹妹在廣場上一定玩得很開心,他們的臉上紅通通的,笑得真開心。
師:你觀察得可真仔細。假如現在你的腳下就有一個大水塘,你會怎么做?
生:我會到水塘里去踩水玩。
生:我會捉幾條小魚放到水里,叫它們游泳。
師:小哥哥是怎樣踩水的?
生:小哥哥使勁地踩著水,看水花兒濺起多高。
師:誰能學著小哥哥的樣來踩水玩?
(指名表演踩水動作)
師:這位小哥哥踩水的時候真用力。誰能邊讀第一句邊表演,表現小哥哥踩水時的痛快呢?(指導朗讀第二小節第一句)
師:小哥哥玩得好開心呀,一邊踩水一邊喊……(引讀第二句)讀了這句話,你覺得這小哥哥怎樣?
生:小哥哥真關心小妹妹呀!
生:我覺得小哥哥真滑稽,想提醒妹妹小心摔倒,可話剛說完,自己倒一不留神,摔跤了,多么有趣!
師: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達小哥哥的心情嗎?(指導朗讀第二句)
師:小哥哥拍拍水淋淋的泥褲子,嘴里喊:“糟糕——糟糕
——”而他通紅歡喜的臉上,卻發射出興奮和驕傲。
讀第三小節的時候,你覺得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呢?
生:我覺得應該讀出有點害怕的語氣,因為小哥哥摔了一跤,把褲子弄臟了,回去要被媽媽打屁股的。(該生朗讀)
生:老師,我不明白:為什么小哥哥滑了一跤,把褲子弄臟了,可是為什么嘴里喊著糟糕,糟糕,臉上卻發射出興奮和驕傲呢?
師:恩,這問題提得好,誰來解答他的疑惑呢?
生:我覺得小哥哥太調皮了,他覺得這樣玩得很快樂。大家都在玩水,只有他滑了一跤,別人都沒他玩得痛快!
生:小哥哥玩得很痛快,我也想和他一起玩。
師:其他小朋友呢,你們同意他的意見嗎?
(學生各抒己見)
師:小朋友從不同的角度考慮了小哥哥滑了一跤的感受,小哥哥既有擔心,也有興奮和驕傲。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
教學反思: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閱讀教學要注重朗讀的訓練,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感受。我在教學中,注重聯系學生生活,喚起學生對快樂生活的回憶。并且努力創設民主、平等、寬容、和諧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把自己當成小哥哥或小妹妹,入情入境,在讀中感悟兄妹倆踩水時的興奮與歡樂,感受小哥哥踩水的酣暢痛快,體悟小妹妹對小哥哥羨慕的心理和她活潑俏皮的形象。課文第三小節淋漓盡致地真實刻畫了小哥哥的矛盾心理,滑了一跤,弄了一身泥和水,回去一定會受到父母的責備,所以說:“糟糕——糟糕——”,但同時內心又感到興奮和驕傲。我啟發學生自己質疑解惑,積極思考“為什么小哥哥滑了一跤,把褲子弄臟了,還很興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了不同的感彩。學生有了自身的情感體驗,朗讀得越來越投入,感情把握也越來越好,體會到了朗讀的快樂。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在課堂上,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固然重要,但教師應更多地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在這節課上,我欣喜地看到,課堂上要求朗讀的孩子紛紛舉起了小手,有一些甚至忘情地走上講臺主動為同伴們表演著,朗誦著。我實在不忍心打斷他們的熱情,因為此時,沒有什么比學生們主動學習更讓我激動的了。這一節課,我和我的學生都很快樂!
評《雨后》一課 篇11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9
《雨后》在課堂 www.jcsycorp.com
今天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第五課《雨后》,《雨后》是著名作家冰心的詩作,一篇富有兒童情趣的詩歌。全詩以淺近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幅雨后孩童戲水的嬉鬧情景,勾畫出孩子們活潑、俏皮的形象,極富童趣。意境優美,基調歡快,比較適合朗誦和訓練說話。
一開課,檢查孩子的預習情況。班上少數孩子預習的要求還不能全部達到,所以我叫了孩子起來念勾劃的生字詞,結果檢查還是有三個孩子勾錯了,都是把“樹梢”勾畫成“梢閃”了,看來對于“樹梢”這個詞很陌生,不了解。接著便是檢查生字課文的朗讀情況,今天孩子們表現得格外的好,聲音洪亮,參與積極,朗讀效果好!
開始課文學習的時候,我先讓孩子們看了課件里雨后孩子們嬉戲的情景,接著讓孩子聽課文配樂的朗誦,問:現在,你有什么感受?www.jcsycorp.com
生:我也想去摔一跤!www.jcsycorp.com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古詩題目)
生:我真想去和他們一起玩水。
生:我不想摔跤,但我也想去玩水。
生:我覺得下雨真好!www.jcsycorp.com
不管你是不是想也摔一跤,但雨后可以游玩的情境,雨后才有的好心情,讓我們每個人向往。下面我們自己打開書本來讀讀,邊讀邊體會,如果有什么疑問的,也可以記下來?
交流:www.jcsycorp.com
師:有什么問題嗎?
生:為什么樹梢會閃著金光呢?www.jcsycorp.com
生:為什么廣場上會成了海洋呢?
生:為什么廣場上的孩子快樂得像神仙一樣?
生:為什么“緊緊跟在這泥褲子后面”中的“泥褲子”不直接寫“哥哥”,而要用“泥褲子”呢?(我還沒來得及說話,性子急的陳灝瑋立馬邊高舉著手,邊站起來,邊說:我知道,他哥哥可能就叫“泥褲子”。話完,全班孩子“哈哈哈哈”笑了起來,我向他點了點頭,笑了笑!)www.jcsycorp.com
生:“糟糕——糟糕”這個句子中這個破折號是什么意思?
生:為什么文中說“她咬著唇兒,提著裙兒,輕輕地小心地跑,心里卻希望自己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我看著他,沒說話,他繼續補充)既然是輕輕地小心的跑,肯定就不會摔跤啊,為什么心里又想自己也摔跤呢?
生:對,為什么哥哥的褲子全是水,嘴里說著“糟糕糟糕”,而為什么他的臉上卻發射出興奮和驕傲?
……www.jcsycorp.com
課堂上,孩子們就這樣問開了,他們提出的這些問題,如果以學生的理解水平來衡量,那么他們弄不明白的問題就可看成是重點、難點。而在這樣的課堂里,孩子的興趣有了,自主學習意識強了,課堂也就活了。當然,怎樣使學生進入情境,體會詩中兒童特有的心理,進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樂,期待著下節課……
評《雨后》一課 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了解課文描述的情景,感受文中小朋友的形象。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聯想的能力。
4.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和自立的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8個生字,能夠讀準字音。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意思。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雨聲導入,創設情境,訓練說話
教師導語:我們放學時,有時會突然發生這樣的變化:聽,什么聲音?在這個時候你最需要的是什么?板書:認讀:傘,(像形字)如果沒帶雨傘,面對紛紛而落的雨點,急著回家的你最盼望的是什么?最想說的是什么?
(點評):通過雨聲,引發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激發情感,讓學生在情景中學習。同時滲透象形字的特點。激發對漢字的情趣,進行口語表達訓練。
二、學習課文
1.揭題:有一個小朋友他想的是什么呢?
(1)板書課題:媽媽,不要送傘來
(2)讀課題,讀了這句話你想到了什么?(學生回答:為什么不讓送?真懂事等)引導學生質疑
(3)這是怎樣的一個孩子?整體感知課文,樹立人的形象。
2.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準字音。
(2)檢查字音掌握情況:課件出示詞卡片,選讀相應出示拼音,正音、鞏固漢語拼音
傘群
慢悠悠
雨絲
機靈
小鹿
奔跑
淋壞
勇敢
(3)課件出示字卡片
讀準音:悠、絲、靈、
鹿、
奔、淋
、敢。合作學習記憶字形、讀準字音。
記字:絲、靈、淋。
如:“絲”要求學生同時說出兩個詞語(學生說:絲綢、真絲、蠶絲、吐絲);“靈”字讓學生記憶字型,鞏固拼音。當學生帶讀到“淋”字時,讓學生與“林”區分。(句子比較)
靈:淋:(拼音)
(4)抽讀生字卡片:悄悄話,互聽字音。
(5)打擂臺。(大面積訓練)
(點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提供口語實踐機會,讓學生樹立自信心,時時激勵自己,肯定自己。
3.朗讀課文,讀中感悟。
(1)指名朗讀課文,學生思考:在雨中的孩子怎樣?(整體感知課文)
板書:喜歡淋雨、懂事、勇敢、歡快、
(2)他喜歡在雨中干什么?找一找。什么心情?
(3)指名讀一段,邊聽邊想:你怎么感到小雨中的孩子喜歡淋雨?引導學生感悟:慢悠悠什么樣?(動作課件)細細的雨絲(多細)落在身上什么感覺?說什么悄悄話?
(課件演示)讓學生想象,通過想象讓學生感受當時的情景和心情。
(4)讓學生讀課文2段話,思考:感受到什么?體會:機靈、五彩、傘群、奔跑。大雨中身上會怎樣?心情是什么?學生評價。
學生說:好舒服、我多了不起!再次體會不同雨中的不同情景。
教師范讀,學生練習讀,指名讀。
(5)提問:孩子為什么這樣喜歡淋雨?是因為好玩嗎?讀3段。
板書:勇敢、歡快
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他會怎樣說?
(點評):用多種形式指導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內容,培養審美情趣。通過導讀讓學生體會到雨中的樂趣,使學生自始至終處于自豪、敬佩、賞識、羨慕的情感之中,激發學生自立的愿望。
三、總結談話
1、發散:我們還可以在生活中怎樣鍛煉自己?(填空)
如:晚上脫下襪子后媽媽要給你洗襪子時,我說“——。”什么?
吃飯時媽媽給你盛飯時,我說“——。”:——————時,我說:“————。”
2.總結全文:你們都是勇敢的孩子,對于生活中的困難要盡量自己解決,不依賴家長。
3.在學習中能不能自己來想辦法學會呢?下面我們看今天要求會寫的幾個字,你怎樣記?
怎樣寫?
四、指導書寫
選一個最難寫的。研究。(尊重學生的選擇和需要)
五、布置作業
在布置作業時,引導學生搜集有關雨中的歌謠、故事、詩歌、歌曲、舞蹈。(注重了學科間的整合,體現了語文由課內向課外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