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畫》教學設計(精選22篇)
《學畫》教學設計 篇1
之三
作者:劉穎
教學目的:
1.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冕的畫畫得那樣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段。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
教學過程 :
一、揭題質疑。
1、師:今天我們來學習19課《學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2、生質疑師小結:(1)誰學畫?(2)學畫什么?(3)為什么要學畫?(4)怎么畫的?(5)畫得怎么樣?
二、初讀釋疑。
1、帶著以上師總結的問題自由讀課文。
要求:(1)帶拼音的生字多讀幾次,讀準字音,并聯系上下文想想字義。
(2)讀通課文。
2、檢查反饋學習情況。
。1)重點正音:神、省、傍、平。
(2)指名分自然段讀。
3、釋疑。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看圖激情。
出示課件
師:剛才你聽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生:美麗的荷花、荷葉上的水珠、王冕在牛背上……(學生紛紛發言)
師:請你們再帶著這些問題讀讀課文。
師:你覺得這些荷花怎么樣?生:哇,荷花好美。。ń處熣n件顯示美麗的荷花。)
師:你能說說這荷花美在哪里嗎?
生:多個學生說(略)
四、指導學文。
師:荷花確實美得讓人百看不厭,作者用優美的詞句把它描寫出來,請你找找,書上描寫荷花美麗的是哪一段?
生:第2段。
師: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請小朋友自己讀課文第2段。邊讀邊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
師:請你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并說說理由。
生:大雨過后,一片陽光照得滿湖通紅。
師:你真能干。ㄔ佻F句子及句中所描寫的畫面。)
什么叫“滿湖通紅”?為什么會滿湖通紅?
生: 湖里有十來枝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師:(微笑點頭)你找得真準!(再現句子及句中所描述的畫面。)
師生:品讀句子。
。1)比較句子: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花瓣上有清水,荷葉上有水珠。
你認為哪句好?為什么?
。2)出示插圖,邊讀邊體會雨后湖面、荷花、荷葉的美麗。
(3)想象說話。圖上的蜻蜓會對荷花姐姐說些什么?
(4)小結。是啊!這些美麗的荷花在雨后的晴天,在通紅湖水的襯托下,構成了一幅極為奇妙的畫。
師:王冕看到這么美的景色,怎么做?
。1)理解“出神”。
。2)該怎么讀好這句話?
五、小結
《學畫》教學設計 篇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徐悲鴻學畫的主要過程復述課文。
2、學會16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個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4、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重難點、關鍵
通過朗讀,體會徐悲鴻為祖國人民爭氣爭光,發憤努力,刻苦學畫的精神。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段落。
教具準備
徐悲鴻《奔馬圖》的圖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徐悲鴻《奔馬圖》圖片,引導討論:
圖上的馬給你什么感受?
你知道這幅畫是誰畫的嗎?
你了解徐悲鴻嗎?
2、板題、解題
理解“勵志”是什么意思?
3、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詞。
出示,開火車領讀。
師生討論提醒注意:
鴻 躬 (后鼻音)
勵 (邊音)
怒 (鼻音)
租 (平舌音)
指名讀、齊讀
3、多音字
看重 重新 沖著
4、指導長句朗讀
出示、討論停頓:徐悲鴻 | 在巴黎高等美術學校 | 以優異的成績 | 通過了結業考試。
5、指名分節朗讀課文,師生評議。
三、初步感知內容,理清段落
1、自讀課文,思考:
。1)徐悲鴻的志向是什么?
。2)為實現這一志向,他是怎么做的?
(3)結果怎樣?
2、練習分段
思考:哪幾個自然段寫徐悲鴻立志?哪幾個自然段寫他為實現志向而努力?哪幾個自然段寫他努力的結果?
劃分段落:第一段(1 —— 3自然段)第二段(4—— 6)自然段 第三段 (7—— 8自然段)
四、質疑,適時師生討論解答部分疑問
五、指導寫字
1、讓學生觀察生字,討論注意點
2、教師指導:
。1)“倦、績、鞠”筆畫較多,要注意勻稱,左窄右寬
(2)“倦”右下不要多橫
(3)“改”左邊第三筆是“ ”,不要寫成“ ”
3、教師范寫“疲、倦、改、躬”,學生描紅、臨寫
第一課時作業設計
一、加偏旁組字,再組詞
皮 且
二、在括號里畫去不恰當的字
再接再(厲 勵) 禮貌(代 待)人
(奮 憤)發努力 日夜奔(池 馳)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抓住徐悲鴻學畫的主要過程復述課文。
2、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教具準備
插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復習段落
二、精讀課文
1、精讀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1——3自然段,說說徐悲鴻立的是什么志?讀一讀文中的句子。
(2)出示句子:“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①齊讀句子
、“他們”是誰?“他們”原來是怎么看中國人的?
、壑该x外國學生說的話。
“天堂”在這里指什么?外國學生的話有幾層意思?從他的話中你看出了什么?(天堂在這里指學習條件十分理想的地方。外國學生的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徐悲鴻不可能成為畫家;二是中國人太愚笨,不管學習條件多好,也不能成材。由此可見外國人根本看不起中國人。)
、艿2自然段中還有哪些詞語看出外國人瞧不起中國人?(很不禮貌、沖著)
⑤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抓住“很不禮貌”、“沖著”、“別以為”、“天堂”、“成不了”等詞,讀出外國學生傲慢、欺人的語氣)
個別練讀,指名試讀
⑥學習第3自然段
外國學生的話多們令人氣憤,請一位同學來讀第3自然段。說說我們應該怎樣讀好這一段。(開始要用憤怒的語氣讀,后面要用堅決的預期讀)
指名有感情地讀第3自然段。
7)齊讀“必須用……中國人”
這里“真正的中國人”指的是什么樣的人?(是指能顯示足夠的聰明才智且使外國人十分佩服的中國人)
。3)小結第一段段意。(徐悲鴻立志成材,要為中國爭氣)
2、精讀第二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
“奮發”什么意思(振作精神,情緒高漲,刻苦學習)?
為什么要說他“更加”奮發努力?
2)比較句子:
(出示)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努力。
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努力,他像一匹不知道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
指名讀
比較句子,讀感受(第二句后面加上一個打比方的內容,形象地寫出了徐悲鴻立下崇高的志向后,情緒高漲,力量無窮,不知疲倦地刻苦努力學畫)
3)指導朗讀
要求學生精神飽滿的讀,可以先用兩種預期讀上下兩句話,讓學生評講。
過度:徐悲鴻是怎樣奮發努力的?我們一起來看下文。
(2)細讀5、6自然段
1)由讀第5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表現徐悲鴻奮發努力的詞句
全班交流,朗讀體會:從哪兒可以看出徐悲鴻奮發努力的?(“每逢……就……”說明他放棄了一切休息時間;“畫呀,畫呀,常常……一整天”說明他畫得很多,畫的時間很長;“潛心”說明他畫得投入,很認真)
有感情齊讀第5自然段
過渡:徐悲鴻如此刻苦,他是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學習的呢?
。3)指名讀第6自然段
(出示)徐悲鴻的生活____________。他只租了____________,經常每餐只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為的是省下錢來____________。
自讀課文后填空
指名說說括號里的詞表現了什么
。ū憩F了徐悲鴻為了學畫,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節衣縮食、艱苦奮斗,正像一匹駿馬“不知疲倦”、“日夜奔馳”、“勇往直前”)
有感情朗讀第6自然段。
。4)理清第二段的構段方式,概括段意。
、冽R讀第二段。
②思考第4自然段與第5、6自然段之間是什么關系?
、坌〗Y第二段的構段方法是先概括后具體敘述(先總后分)
、芙探o學生運用總起句概括段意的方法,讓學生概括第二段段意。
3、讀第三段
。1)指名讀課文
。2)說說徐悲鴻取得了什么成績。
。ㄏ鄼C理解“優異”、“轟動”等詞)
。3)“震驚”什么意思?那個外國學生為什么震驚?從哪兒看出外國學生的態度改變了?
指導朗讀
。4)小結第三段段意(徐悲鴻以友誼成績轟動了畫界,改變了外國學生的偏見。)
三、總結全文
1、徐悲鴻學畫為什么能取得優異成績
2、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四、指導復述課文
1、默讀課文
邊讀邊畫出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
。1919年出年,一天、從此、三年過去了)
2、輕聲自讀課文,記憶在不同時間里發生的事情情節。
3、四人小組練習復述
4、指名當眾復述
要求:態度大方,聲音響亮,盡量用上課文中的詞語。
第二課時作業設計
一、組詞
坡( ) 組( ) 引( ) 奴( )
疲( ) 租( ) 躬( ) 怒( )
二、聯系課文的內容,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
1、功夫不負有心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眼不識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3、徐悲鴻勵志學畫
外國學生 徐悲鴻
很不禮貌沖著 被激怒(立志)
每逢……就……
潛心 努力
一間 一根 兩片
震驚 鞠躬 優異 轟動(結果)
補充:
徐悲鴻:畫家,美術教育家。江蘇宜興人。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其素描多作人物、肖像,造型精練、準確。油畫擅長于任務、風景,作品體現了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思想。中國畫則融西方藝術手法于中國傳統藝術之中,別具一格。尤善畫馬,作品表現了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的進取精神。
《學畫》教學設計 篇3
教材簡析
本篇文章記敘了我國著名繪畫大師徐悲鴻留學法國時,為回擊外國學生的嘲笑,勵志勤奮學畫,以優異成績為中國人爭光,為中國人長了志氣的故事,贊揚了徐悲鴻為祖國勤學苦練的可貴精神。
本文層次清楚,環環相扣,脈絡分明。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徐悲鴻學畫的主要過程復述課文。
2. 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了解文章的寫作結構,說出文章段落大意。
4. 激勵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激勵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學習他為祖國勤學苦練的可貴精神。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條理。
教學重難點 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簡介徐悲鴻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人物故事,是誰?看老師寫這個名字。(板書:徐悲鴻)
2、關于徐悲鴻,你搜集了哪些資料?(學生課前查資料,教師點評、小結、補充)
點評:匯報不是死記硬背,而是把你所認識的徐悲鴻介紹給大家。
小結:同學們了解了徐悲鴻的名字由來、求學經歷、取得的成績。在這里,老師給大家看幾幅畫。(出示)
介紹:文字是作家的語言,音樂是舞蹈家的語言,畫家的作品就是他的語言。徐悲鴻的每幅作品都表達了作家內心的情感。這里不得不說到他的馬,無論是立馬、奔馬、群馬,在徐悲鴻的筆下都是那樣的飽滿,充滿生命力。這些馬創作于抗日戰爭時期,徐悲鴻聽聞國難當頭,心急如焚。他連夜畫出《奔馬圖》以抒發自己的憂急之情。
3、剛才這個學習環節,我給它起個名字,叫“簡介徐悲鴻”,你們能不能起其他的名字?(相機板書:走近徐悲鴻、徐悲鴻其人、了解徐悲鴻……)
【明確學習環節】
4、我們學習一個人物故事,對主人公要有深入的了解,光看課本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通過各種形式拓寬我們的視野。
【傳授學習方法】
二、引起學生對課題“勵志”一詞的關注、引發深入思考
1、我們想了解一個人,必須通過一些事,今天我們要通過什么事來了解徐悲鴻呢?板書:徐悲鴻學畫(故意漏掉“勵志”二字,引發學生關注。)
2、 “徐悲鴻勵志學畫”也是學畫,非要不可嗎?“勵志”是激發斗志的意思,這二字能不能少?請瀏覽課文,思考。(預設:指出他是怎樣學的,他是“勵志”地學畫,整篇課文都在圍繞“勵志”展開)
3、哦,原來“勵志”一詞是從課文中提取出來的。老師要把它寫大一點。ò鍟簞钪荆┲v解:“勵”,形聲字,左聲,右形,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起來。
4、看到課題,你能不能猜一猜,課文寫了什么呢?(為什么?怎么樣?結果?)
5、小結:課題其實是對課文內容最簡要的概括,所以題目中的每一個字都舉足輕重,至關重要。同學們在讀課題的時候就要口到,心到,留意課題每個字。讀的時候要把關鍵詞讀重一點,強調一下。
【傳授學習方法】
6、我們來試一試,注意重讀。徐悲鴻做什么?(強調“勵志學畫”)
誰勵志學畫?(強調“徐悲鴻”)
齊讀課題
7、這個學習環節,能不能起個名字?(板書:關注課題)
【明確學習環節】
三、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注意:住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自由讀課文。
3、大家讀的這么認真,老師來考考大家。(出示)
4、指名讀,正音。
5、翻開評價手冊第14頁,第一項,你注意的字跟老師的一樣嗎?
6、同時,績、倦這兩個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7、這里有兩條俗語,讀一讀,你們知道它們意思嗎?
四、根據記敘文的文體特點,理清脈絡,歸納主要內容
1、徐悲鴻勵志學畫,說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去課文中找找答案!(自讀)
2、誰能把這個故事用幾句話概括一下?
3、告訴同學們一個秘密,記敘文都是按照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這六要素寫的。本課的事情是勵志學畫,它的起因、經過、結果又是怎樣呢?說清楚了,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也就出來了。(板書: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4、這些問題分別在課文的那幾段呢?你能不能根據這些問題把課文分成三個部分?
5、交流:我找到了起因,讀相應段落。
6、分別用一句話概括每一段,再連起來,就是這篇課文的內容!
7、試說:課文講述了徐悲鴻留學法國時,受到外國學生的嘲笑,勵志勤奮學畫,以優異的成績為中國人爭光的故事。(六要素)
【傳授學習方法】
8、學習記敘文的第三步就是理清課文脈絡
【明確學習環節】
五、徐悲鴻為什么勵志學畫、怎樣勵志學畫,結果怎樣,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六、生字詞:
1、出示
2、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右等寬
徐悲鴻勵志學畫
一、了解主人公
二、 關注課題
三、理清課文脈絡,了解主要內容
起因 他為什么勵志學畫? (1-3)
勵志學畫 經過 他怎樣勵志學畫? (4-6)
結果 他勵志學畫的結果怎樣?(7、8)
《學畫》教學設計 篇4
設計意圖:
1、注意以學生的發展為主,倡導新的學習方式。
根據課改要求,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是重點,我在本課教學中注意以學生發展為本,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去解決問題,從而體會主人公的精神品質,產生情感共鳴。
2、注意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還要體現口語交際的訓練。語文課堂不是封閉的系統,應該充滿鮮活的生命力,因為學生做為活生生的個體,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知識底子、自己的生活積累,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會使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性、多邊性和復雜性。本教學設計是在互助合作中學習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融化教材,超越教材,為師生營造開放的課堂環境,激發靈感,注重情感聯系,達到預設目標的目的。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展開想象自由發揮,從而表達自己的感情。讓他們在自由廣闊的天地里振翅翱翔,盡顯風采。
3、注意以讀為主的訓練主線,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和獨立性,教師則是學生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以讀為主是本教學設計所體現的又一要點。堅持以“讀”為主線,在教學中采取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思考,并在小組交流、合作中動口、動腦、動情地去學習朗讀與默讀,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和發展語感,產生要表達的想法,同時受到主人公思想品格的熏陶。
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通過對第一冊、二冊語文知識的初步學習,已經掌握了794個常用字,會寫其中的358個。掌握了較短篇幅的課文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文章的淺顯意思,具有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
通過對重點詞語的講解與理解,使學生在大量自由讀、互讀等多種朗讀方式下,體會“他畫的荷花就像真的似的” 這句話。并且懂得學本領要有恒心,肯下苦工夫才有可能成功。
技術準備:多媒體課件;配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說說“他畫的荷花就像真的似的”這句話的意思。
2、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學本領要有恒心,肯下苦工夫才有可能成功。體會王冕的孝心,對生活充滿希望與憧憬。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題激趣。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份禮物,看看它是什么?漂亮嗎?
出示課件:荷花圖與(詞語)古時候。
1、說說畫中的是什么?
2、讀詞。
孩子們,這幅美麗的荷花圖和這個詞語給我們講述了一段動人的小故事。請打開書第十課,讓我們一起去走進這片美麗的荷花池,感受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
。1)初讀 :利用拼音讀準字音。
。2)再讀 :做到不丟字不落字。
。3)默讀:標出自然段。
2、在這么美的荷花圖的映襯下,在你們動情的朗讀中我也想讀一讀。
提問:從課文中我們知道了什么?(小組中交流,派代表匯報)
小結:我們知道小王冕生活在古時候,那個時候的一切都很落后,沒有照相機,也沒有攝像機,不能拍下想留住的瞬間的美景。人們就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那些美麗的瞬間。畫出一幅幅精美的畫,讓我們今天也能欣賞到那時的美。
三、精讀課文。
(一)體會荷花的美
1、默讀課文。
要求:畫畫描寫景物描寫的詞語或句子。
2、交流。
誰想和我們分享你的詞語呢?
。ㄈ纾簽踉泼懿、滿湖通紅、更鮮艷、粉紅的花瓣、清水滴滴、碧綠的荷葉、水珠滾動)
3、課件出示這些描寫景物的詞語(句子)。
(學生領讀,指名讀)
4、出示課件(對比大雨前與大雨后,荷花的不同景象)
(1)說一說你更喜歡荷花哪個時候的景象?
。2)同桌互相說一說彼此的理由。
小結:雨后的荷花煥發出耀眼的光彩。
5、請同學們讀一讀這句話:
王冕看得出神了,心想:要是能把它們畫下來那多好哇!
。1)從這句話中我們讀出小王冕有什么的想法?
。2)讀句子中帶點的字和詞語(這些表現了王冕做事很專注)
美—讓人不想忘記
板書:出神了{ }對生活有了希望
盼—能裝飾自己貧苦的家
(美:再次讀描寫景物的句子,同桌互讀,指名讀,老師范讀)
小結:是雨后荷花嬌艷欲滴的美讓王冕如此出神,不想忘記這美,想要描
繪,又有了要記錄的想法。
。ㄅ危鹤x第二自然段,體會到他的盼)
小結:家里的貧寒,讓他有把荷花美景裝扮自己的家意圖,給他帶來溫馨帶來絲絲暖意。
6、配樂讀再讀第二自然段。
。ǘ⿲W畫的過程
1、王冕是像小華佗一樣在媽媽的陪伴下找人拜師學畫嗎?
要求: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2、沒有家人的支持,王冕是如何完成自己的夢想的呢?
要求:默讀第三自然段,畫畫他學畫的過程。
3、自由發言
誰想把你的理解和我們分享?
(王冕用省下來的錢買了畫筆、顏料,還找了紙;他把自己的零花錢拿出來買來畫畫用的材料)
4、出示:王冕用平時省下來的錢買了畫筆、顏料,又找了一些紙,學畫荷
花。
。1)讀帶顏色的字
(2)這個字表現的小王冕的什么精神?
教學提示:古時候的紙張不像現在,那時候紙很珍貴,一般人家是用不起。這給小王冕的學畫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壓力。他退縮了嗎?又是怎樣做的呢?
。ǘ霉潈,不亂花錢,體諒父母的辛苦用自己節省的錢完成夢想)
小結:孩子們,這么一位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放牛娃,沒有因為家庭的貧寒,放棄夢想,更沒有因為要完成這個夢想而要求父母什么。他在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完成這個目標。
5、孩子們再去體會小王冕的艱苦。
。ㄔ俅巫x王冕準備畫畫材料的句子)
6、這個目標是那么容易就達到了嗎?請同學們繼續去發現。
要求:(1)讀王冕學畫過程。
。2)小組交流,推薦匯報。
。ㄋ换倚;王冕堅持練習畫得越來越像好;他做事認真不怕困難,堅持到底,我們應該像他學習)
小結:是啊!只要我們做事懂得堅持,克服困難,通過不懈努力總會達到目標,取得很好的成績。
7、寫作訓練
看到王冕如此努力,你們不想對他說點什么嗎?接著這句話寫
王冕,我想對你說:
。ǔ鍪菊n件)聽:王冕在對你們說什么?“朋友們,你們也很棒!只要好好學習肯定會取得很好的成績。我要更加努力,帶給你們更多的美景。讓我們一起努力,帶給愛我們的爸爸、媽媽驕傲!”
四、總結明理,擴展延伸。
多媒體打出:
“他畫的荷花就像真的似的!
。1)讀句子。
(2)說說句子的意思。
板書設計:
課后評析:
根據我的教學設計,就是使學生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懂得做事不能遇到困難就退縮,應該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堅持不懈的努力,知道做事要持之以衡的道理。通過學生對重點詞語、句子的學習,領悟文章內涵,產生自我效仿學習的意識。
學生在大量朗讀的基礎上,在對重點詞語、句子的理解上感悟主人公理解父母,懂得節儉的精神。學本領要有恒心,肯下苦功夫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學畫》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勵志”、“功夫不負有心人”、“有眼不識泰山”等詞語的意思。
3、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徐悲鴻勤學苦練的精神,能按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歸納全文。
教學難點:通過文本的學習,感受徐悲鴻的愛國之心,領悟他的堅定志向。
教具準備:生字、新詞卡片。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提示課題。
在第一單元的習作中,課本讓我們按自己的心愿設立一個節日,有同學寫想設一個美術節,那你們能說說你最喜歡我國的哪位畫家。你們了解徐悲鴻嗎?他是一名杰出的畫家,擅長畫馬,代表作是《奔馬圖》。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年輕時的徐悲鴻勵志學畫的故事。
板書課文題目。
導入:為什么課文不用“立志”,而用“勵志”呢?
。“勵志”意思是為了實現某一志向,激勵自己刻苦努力。徐悲鴻的志向是成為一名畫家。是什么力量激勵著他呢?
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找出其中的原因。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準。
1、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自讀情況。
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句子,感知課文大意。
2、檢查自讀情況。
(1)生字:繪、認、倦、列、租、杯、購、績、錯、誤。
。2)生詞:嫉妒、很不禮貌、震驚、鞠躬、承認、有眼不識泰山、激怒、不知疲倦、潛心臨摹、優異成績、轟動畫界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再讀課文。
閱讀提示:
(1)、徐悲鴻為什么勵志學畫?
。2)、徐悲鴻是怎樣勵志學畫的?
。3)、徐悲鴻勵志學畫結果怎樣?
2、學生匯報自讀情況。
讓學生匯報并歸納出:
第一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寫徐悲鴻勵志學畫的原因。
第二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寫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經過。
第三段(第七和八自然段):寫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結果。
四、交流、探討
現在我們再來想一想,說一說,為什么課文題目用“勵志”而不用“立志”。
(徐悲鴻的志向是成為一名畫家,因為受到外國學生的侮辱,他要為中國人爭氣,讓別人見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可見,是“愛國”的力量驅使著他“日夜奔馳,勇往直前”。所以,題目中用“勵志”而不用“立志”。)
五、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復習鞏固。
上節課我們對這篇課文有了整體感知,這節課我們來深入學習這篇課文。
1、復習鞏固。
。1)、默寫詞語。
嫉妒、很不禮貌、震驚、鞠躬、承認、有眼不識泰山、激怒、不知疲倦、潛心臨摹、優異成績、轟動畫界
。2)、指名嘗試用上述詞語復述課文。
2、齊聲朗讀全文。
二、精讀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說說徐悲鴻立的是什么志,讀一讀文中的句子。
2、出示: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1)齊讀句子。
。2)“他們”是誰?“他們”原來是怎么看中國人的?
。“他們”是外國學生。他們對中國人存在著嚴重的歧視和偏見。)
。3)“真正的中國人”是指怎樣的中國人?(有骨氣的中國人)
(4)指名讀外國學生說的話。
。5)“天堂”在這里指什么?外國學生的話有幾層意思?從他的話中你看出了什么?
。“天堂”在這里指學習條件十分理想的地方。外國學生的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徐悲鴻不可能成為畫家;二是中國人太愚笨,不管學習條件多好,也不能成才。由此可見外國人根本看不起中國人。)
。6)第二自然段中還有哪些詞語體現了外國人瞧不起中國人?(很不禮貌、沖著)
(7)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抓住“很不禮貌”、“沖著”、“別以為”、“天堂”、“成不了”等詞,讀出外國學生傲慢、欺人的語氣。)
3、小結第一段。
徐悲鴻立志成才,要為中國人爭氣。
三、精讀第二段。
過渡:為了向外國人證明中國人的聰明才智,為了給中國人爭口氣,徐悲鴻勵志學畫,那么接下來他是怎么做的呢?
1、引讀第四自然段。
出示: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
。1)這個句子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比喻,把“他”比作“駿馬”。)
。2)這個比喻說明了什么?
2、研讀第五、六自然段。
。1)學生自讀,邊讀邊畫出表現徐徐悲鴻奮發努力的詞句和生活清苦的句子。
、 從哪兒可以看出徐悲鴻學畫的奮發努力?
“每逢……就……”說明他放棄了一切休息時間;“畫呀,畫呀,常常一畫就是一整天”說明他畫得很多,畫的時間很長;“潛心”一詞說明他畫得很投入、很認真。
、 從哪兒可以看出徐悲鴻的生活清苦?
“租了一間小閣樓”、“每餐只用一杯白開水和兩片面包”。
。2)有感情地齊讀第五、六自然段,深入體會徐悲鴻提高畫技之路的艱辛。
。3)學習構段方式。
這一大段的三個自然段在段落結構上有什么樣的特點?
先總后分,先概括后具體。課文先總寫徐徐悲鴻奮發努力,后從他學習勤奮、生活清苦這兩個方面來具體寫他“勵志學畫”的過程。
四、精讀第三段。
自讀課文第七自然段。
1、通過勤學苦練,他取得了哪些成績?
(1)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巴黎高等美術學校的結業考試。
。2)創作的油畫在巴黎展出時,轟動了整個畫界。
2、引導學生想象徐悲鴻的油畫在巴黎展出時,轟動畫界的情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出示:功夫不負有心人。
。1)“功夫”是什么意思?徐悲鴻在巴黎求學時是怎樣下功夫的?
“功夫”指時間、精力。徐悲鴻所下的苦功由第五、六自然段內容可知。
(2)“功夫不負有心人”應當怎樣理解?
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共同研讀,體會文章的內涵。讓學生明確這句話揭示了本文的主旨。
。3)讓學生結合其他名人或自己的成長經歷來談談對這句話的深刻領悟。
。4)欣賞徐悲鴻的《奔馬圖》。
板書設計:
更加奮發努力
徐悲鴻 潛心臨摹 成績優異,轟動畫界
生活清苦
外國學生 “有眼不識泰山”
附課后練習4提示:
。1)徐悲鴻奮發努力,刻苦訓練。他為了學畫,一是放棄了一切休息時間,潛心臨摹許多繪畫大師的作品;二是寧愿自己過著清苦的生活,把錢省下來購買繪畫用品。
。2)"震驚",是深受震動而且驚訝的意思。那個外國學生之所以會"非常震驚",是因為他從徐悲鴻創作的優異的作品中,看出了徐悲鴻是很有才能的,也由此感受到中國人是很有才能的,不能小視。
3、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1)廣場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2)房間的墻壁上掛著一幅畫。
。3)姚永柱把賀卡悄悄地放在了張老師的辦公桌上。
。4)動物園里,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是那樣活潑可愛。
《學畫》教學設計 篇6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徐悲鴻學畫的主要過程復述課文。
2、學會16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4、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教學重點:
1、抓住能體現中心的詞句,通過朗讀體會徐悲鴻是如何勤奮刻苦,終于取得成就的。
2、學習給課文分段;訓練復述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結合課文,了解徐悲鴻是怎樣“發奮努力”的。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討論了徐悲鴻勵志學畫的原因,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徐悲鴻怎樣勵志學畫及結果如何。請一位同學來讀第四至六自然段。大家從文中找出一句話來,說明徐悲鴻是怎樣做的。
二、精讀課文
生: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
出示句子
師:作者把徐悲鴻比作了什么?為什么這么比喻?
生:把徐悲鴻比作了駿馬,因為駿馬跑得很快,日夜不停,努力向前跑,而徐悲鴻也是不停地畫畫,很刻苦。
師:你從哪里看出徐悲鴻畫畫很刻苦?
生:我從第五自然段“每逢節假日,徐悲鴻就進館去臨摹。”這句話看出來的。比如我們平時學習,一到節假日就想放松一下,出去玩玩,而徐悲鴻還去博物館臨摹,可見他很刻苦。
相機出示句子
生:我從“他畫呀,畫呀,常常一畫就是一整天。”看出來他畫畫很刻苦,我有時寫字寫不了多長時間就想出去玩一會,而徐悲鴻經常畫一整天,真是了不起。
相機出示句子
師:你們能聯系自己來說,真不錯。誰來有感情地讀第五自然段。
(指名讀)
師:“他畫呀,畫呀,常常一畫就是一整天。”這句話你讀得特別棒,從中我體會到徐悲鴻真是很刻苦。誰再來讀一讀。
。ㄉx得不錯)
師:我們一起來把第五自然段讀一讀。
。ㄉR讀第五自然段)
師:徐悲鴻畫畫這么刻苦,生活又怎樣呢?用一個詞來概括。
生:清苦。
師:從哪里看出他生活清苦呢?
生:我從“他只租了一間小閣樓,經常每餐只用一杯白開水和吃兩片面包。”這句話看出來的,他一頓飯只喝一杯白開水,吃兩片面包,而且經常是這樣,要是我可受不了,況且也吃不飽。
生:這樣的生活徐悲鴻堅持了三年,從未想過自己。
師:誰來讀第六自然段?
(指名讀)
師:徐悲鴻雖然生活過得這么清苦,可他依舊刻苦畫畫,是一種什么力量支撐著他?
生:“是為了讓外國人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這樣一種力量支撐著他。
生:是為了給中國人爭口氣。
師:對,就是這種愛國精神在支撐著他。我們一起來把第四至六自然段讀一讀。
。ㄉR讀第四至六自然段)
師:徐悲鴻這么刻苦,結果怎樣呢?請大家默讀第七、八自然段。
。ㄉx第七、八自然段)
生:功夫不負有心人,徐悲鴻在巴黎高等美術學校以優異的成績通過結業考試。他創作的油畫在巴黎展出時,轟動了整個畫界。
師:“轟動”這個詞用得真好,“轟動”是什么意思?
生: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師:引起了這么多人的注意,那么你說一說那些外國人看了徐悲鴻的畫后,會說些什么?
生:這個中國人真了不起,竟然畫出這么好的畫。
生:瞧瞧,這么好的畫竟出自中國人之手,中國人太棒了!
生:我要向徐先生要幾幅畫,保存起來。
師:那個外國學生呢?
生:他非常震驚,向徐悲鴻鞠了一躬,說:“我承認中國人是很有才能的?磥砦曳噶艘粋錯誤,用中國話來說,那就是‘有眼不識泰山’。”
師:“震驚”是什么意思?
生:震動而驚訝。
師:為何會這樣?
生:因為他沒有想到徐悲鴻會畫出這么好的畫。
師:“有眼不識泰山”是什么意思?
生:“泰山”指徐悲鴻,意思是長著眼睛卻認不出泰山,比喻淺陋無知。
三、指導復述課文
師:請大家再一起有感情地把課文讀一遍。
。ㄉR讀全文)
師: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覺得徐悲鴻是個怎樣的人?
生:我覺得他是一位做事刻苦的人。
生:他是一位不為自己著想的人。
生:他是一位非常愛國的人。
師: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生:徐先生,你真是太棒了,你為我們中國人爭了口氣。
生:徐先生,你的生活過得那么苦,但你還是那么刻苦地畫畫,你太了不起了。
生:徐先生,你不用一槍一炮,就讓那些外國人對我們中國人刮目相看,甘拜下風,真是太好了。
生:徐先生,我要向你學習,像你一樣刻苦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建設祖國,讓那些外國人更佩服我們。
四、教師總結
同學們,徐悲鴻用自己的行動,用自己的刻苦與努力,實現了自己對藝術的熱愛與追求的夢想,詮釋了一個中華兒女的深切的愛國熱情。讓我們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板書設計
徐悲鴻勵志學畫
被激怒(立志)——奮發努力——轟動畫界
中國人成不了才——————中國人很有才能
為國爭光
《徐悲鴻勵志學畫》這篇課文應該說思路比較清晰,主要是圍繞三個方面來寫:為什么要勵志學畫?怎樣學畫的?學畫的結果是什么?教學中我以“勵志學畫”為主線,圍繞課文的關鍵語句“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來展開教學。事實是什么?生讀課文之后都能得出來,那就是徐悲鴻刻苦努力學畫的過程,那么在徐悲鴻的眼里怎樣的人才是真正的中國人呢?課文正是這樣深入進去的,這就是緊抓課文的一個切口。真正的中國人,在教學中,一步步,一層層的剖開來,徐悲鴻用自己的行動折射出的美好品質告訴了我們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應該是怎樣的,學生也在一步步、一層層的學習中受到心靈的震撼,他們感動于徐悲鴻的努力,感動于徐悲鴻的清苦生活,感動于徐悲鴻不屈的意志……在不斷的學習體會中,學生的感受越深,參與的激情越高,在這樣一篇文章中,學生學到的不僅是語言文字,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品質。
本節課我非常注重朗讀。新的課程標準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在教學中我注重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去讀,讓他們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
特別在人物的心理上,學生在誦讀中表現得很到位,如那個外國學生嫉妒徐悲鴻時所說的話:“你們中國人就是倒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材!”孩子們很是氣憤,讀的義憤填膺,一個叫雷超逸的孩子用著外國人讀中文的洋腔怪調讀這段話,有意思極了。這篇課文的人物心理及其感情基調比較容易把握,因此教師不需要再這個方面做很多的指導,而是在誦讀中體會。就“你們中國人就是到天堂區深造,也成不了材”這句話,孩子們一開始的理解是片面的,有的孩子說:“就是中國人上了天堂也成不了材”這樣的話很多,在我的對天堂反復的對比朗讀上,一些孩子開始逐漸的發現了些什么,開始有孩子說“有再好的地方也不行”“有再好的條件也成不了材”到最后一個孩子能夠說出:“遇到再好的老師,有再好的環境與條件,也不能有所作為”。其實他們是有能力發掘出一些表面上看來似乎是不明顯的東西的,我想一定是預習于初讀做得不夠到位導致了我的精度感悟有這樣的阻力,初讀的作用一定要重視重視再重視!
在讀到那個外國人對徐悲鴻態度的轉變時,有個調皮的孩子在下面悄悄地說:“其實他也不錯,是個知錯能改的好人!”真驚訝于孩子的豁達。
《學畫》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理解句子意思和課文內容。
2、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做到正確、流暢、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3、重視學生積累精彩語句和段落。
4、教育學生學習王冕刻苦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段落中各句的聯系。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王冕學畫動畫、電子小提琴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觀察明意
[示課件片1] 圖王冕學畫
師: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圖畫,誰能概括一下這幅圖的主要內容?
生:王冕在湖邊一邊放牛,一邊學畫荷花。
師:那么王冕是怎樣學畫的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王冕學畫。
板書課題 第四課 王冕學畫
二、品讀課文,理解內化
師:首先請同學們把書打開,默讀課文,并數一數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生:課文共有三個自然段。
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我們先來看第一自然段。
[示課件片2] 第一自然段
1、師:誰愿意讀一讀這一自然段?
2、師: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生:主要寫王冕小時候家里很窮,他一邊放牛,一邊讀書。
。ò鍟杭腋F 一邊放牛 一邊讀書)
3、師:王冕只念了三年書,就去給人家放牛?梢钥闯鏊依锷顥l件怎樣?(生:很窮)他一邊放牛,一邊找些書來讀。雖然他不能進學校讀書,但還不忘記學習,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孩子?(生:熱愛學習的孩子)
。ò鍟簮蹖W)
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課文第一句介紹王冕是個畫家,那他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學畫呢?讓我們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示課件片3] 第二自然段
1、師生共同讀課文
2、師:請同學們數一數課文第二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
生:課文第二自然段一共有5句話。
。c擊課件顯示5句話)
3、理解句意
師:一個夏天的傍晚,王冕在湖邊放牛,忽然下了一陣大雨。那么大雨過后,湖里出現了怎樣的景象?
生:大雨過后,陽光照的滿湖通紅。湖里的荷花開得更鮮艷了,粉紅的花瓣清水滴滴,碧綠的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師:這兩句話主要描寫了雨后什么的景象?(生:雨后的荷花。)
。ò鍟河旰 荷花)
師:荷花在雨水的洗刷下更加鮮艷了。
師:同學們,你們看!
[示課件片4] 雨后荷花
師:粉紅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綠的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師:你們覺得雨后的荷花怎樣?(生:美麗、鮮艷)
(板書:美麗)
師:你們喜歡這美麗的荷花嗎?
生:喜歡。
師:那么就請你們帶著美好的心情,用情地讀一讀這句話吧!
。c擊課件:出現放大語句)
生隨著音樂朗讀課文第四句。
師:看到這美麗的荷花,王冕有什么反應呢?
生:王冕看得出了神。
師:王冕看什么出了神?
生:看荷花。
師:“出了神”是什么意思?誰能通過表演來幫助大家理解這個詞?
生演示。
師:王冕深深地被這眼前美麗的荷花吸引了,此刻他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生:他心里想:要是能把這美麗的荷花畫下來,那多好!
(板書:想畫下來)
師:可以看出王冕非常想把眼前的景象畫下來。那么在讀這句話時同學們一定要讀出心里的這種感受。
下面請同學們試著和老師一起朗讀這句話。
指名讀。
師:同學們,老師手里拿的電子小提琴漂亮嗎?你們喜歡嗎?想要嗎?可是老師只有你把,你們是不是心里在想,“要是老師能把它送給我,那多好啊?”
師:王冕看到湖中荷花的美麗景色,非常想把它畫下來。那么在朗讀這句話時,同學們一定把剛才心中的那種渴望之情表達出來。
師:下面請同學們試著和老師一起朗讀這一句話。
指名讀。
師結合板書總結:這一段課文,主要寫了王冕看到湖中荷花的美麗景色,想把它畫下來。我們可以看出王冕對待學習怎樣?(生:好學)
(板書:好學)
學習第三自然段
。ㄒ裕⿴煟和趺嵯氘嫵雒利惖暮苫,于是他開始學畫,他是怎樣學畫荷花的呢?請同學們看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示課件片5] 第三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默讀、朗讀、同桌互讀)
2、對讀書結果進行檢測。
師:王冕為了學畫做了哪些準備?
生:王冕用平時節省下來的錢買了畫筆和顏料,又找來一些紙。
師:王冕為了學畫,把平時的零用錢節省下來買畫筆和顏料。那我們同學會不會也把零用錢節省下來買學習用具呢!老師希望你們能向王冕學習。
師:那他是怎樣學畫的呢?
生:照著湖里的荷花畫。
[示課件片6] 圖王冕學畫
師:沒有老師教畫畫技巧,王冕一定遇到了很多困難,那他又是如何面對的呢?
生:他開始畫得不像,但他不灰心,天天畫。
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及時板書(不像 不灰心 天天畫)
師:同學們,王冕學畫時,即使畫的不好,他也不灰心,堅持天天練習,說明王冕學畫怎樣?
生:刻苦。
。ò鍟炭啵
師:經過了長時間努力練習,王冕畫的荷花——
生:后來他畫的荷花就像剛從湖里采來的一樣。
引導學生觀察課件王冕學畫圖。
師:王冕畫的荷花和真荷花實在太像了,王冕學畫取得了成功。
課文總結:
師:課文講到這里就結束了,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師指課題引導,課文講了誰的什么故事?
生:課文講王冕學畫荷花的故事。
師:他是怎樣學畫荷花的呢?
生:王冕刻苦學畫荷花的故事。
師:請你把連貫地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結合板書總結:這篇課文主要通過王冕學畫荷花這件事,告訴我們即使家里很貧窮,但是通過刻苦學習,就會獲得成功。
四、加強記憶,語言實踐
1、朗讀課文,語言積累
師:現在請同學們再一次打開書,大聲朗讀課文,同時找一找你喜歡的語句背一背。
生背誦喜歡的語句。
師:同學們背的可真好!由于時間關系還有幾名同學沒有背,那么請同學們把你喜歡的語句抄寫在本子上。
2、觀看動畫,提高記憶
師:為了幫助同學們快速記住全文,現在老師請你們欣賞王冕學畫的動畫片。
[播放動畫]
3、語言實踐,促進提高
師:同學們,動畫片很好看,但有一個問題,這個動畫沒有聲音,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夠結合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給這個動畫配一配音。
先請同學們準備一下,可以運用課文中的語句,也可以結合自己的想象。
師:下面就請準備好的同學到前面來,一邊看動畫,一邊配音。
五、小結
師:王冕的故事讓同學們很感動,一定有很多心里話要對老師和同學們說,那么就請你說一說今后的打算吧!
生:我要向王冕學習,不怕困難,努力學習。
師:老師非常高興。
生:我要認真上課、讀課文、寫作業,不讓老師生氣。
師:真是個懂事的孩子。
生:我今后不亂花錢,把錢節省下來買文具。
師:我想爸爸、媽媽一定很開心。
師:同學們,雖然我們聽不見聲音,但我們通過努力一樣可以獲得成功。
[示課件片8] 千手觀音
師:同學們,她們和你們一樣是聾啞人,但她們卻跳出了最動人的舞蹈。
[示課件片9] 學生照片
師:老師相信你們也一定不會落后。所以最后老師送給你們一句話。
[示課件片10] 我想說:只有努力,才會成功;只有付出,才有回報。
六、布置作業: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板書設計:
4、王冕學畫
一邊放牛 一邊讀書 家窮
荷花美麗 想畫下來 好學 成功
不灰心 天天畫 刻苦
《學畫》教學設計 篇8
【學習目標】
1,能在閱讀的過程中認識"貧,窮,布,苞,瑩,神,晶,始,灰"9個生字;認識部首"貝字底".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書寫"貧".繼續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嘗試積累描寫荷花的句子.
3,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王冕的畫畫得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
【教學重難點】
1,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認讀生字,理解詞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王冕的畫畫得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媒體出示 王冕圖 (伴隨音樂)介紹王冕
2,板書課題并齊讀
3,過渡:王冕是怎樣學畫的呢 讓我們一起去聽聽.
二,課件演示,整體感知:
1,媒體出示課文圖片,播放課文錄音.
2,交流:你聽到了些什么
3,師小結.(媒體出示句子)
王冕小時候家里很貧窮,只讀了三年書.一天放牛時,他看到荷花很美,就想把它畫下來.于是,他天天畫,不灰心,終于把荷花畫得像真的一樣.
4,學生字 "貧",認識"貝字底",指導書寫.
5,師生配合讀這段話
三,朗讀課文,學習字詞:
(一)學習課文第二節
1,媒體出示課文第二節.
2,師:王冕家境這樣貧窮,他怎么會想到要去畫荷花呢 請小朋友打開書,借助拼音自己來讀一讀第二小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生字想辦法記住它,并和同桌說一說.
3,交流反饋.
(1)這些句子你會讀了嗎 指名讀
(2)看,老師把這些生字寶寶請出來了,你還認識它們嗎
"布":讀準音.
"苞":側重形.
"神":查字典,復習部首查字法(媒體出示).讀準音,找朋友.
4,指導朗讀第二節.(再出示第二節內容)
(1)課文中誰出神 他為什么出神呢
(2)用浪線劃出課文中描寫荷花美的句子.(生交流時出示相關句子)
(3)學習生字"晶,瑩",重點是正音.
(4)品讀句子并積累.
湖里有十來枝亭亭玉立的荷花,花苞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晶瑩的水珠滾來滾去.(媒體出示句子和美麗的荷花圖)
湖里/有十來枝/亭亭玉立的荷花,花苞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晶瑩的水珠/滾來滾去.
真美阿,我們都被陶醉了,輕輕地閉上你的小眼睛,想象你的眼前出
現了這樣一幅美麗的荷花圖:大雨過后,一片陽光照得滿湖通紅,湖里……
(5)太美了,我們都被迷住了,難怪王冕也看得"出神"了.
(媒體再出示第二節)
他心里想:(要是能把它畫下來,那多好哇!)
王冕也看得"入迷"了,他心里想:(要是能把它畫下來,那多好哇!)
(二)學習課文一,三節
過渡:雨后的景色這么美,王冕多想把它畫下來啊!他是怎樣學畫荷花的呢
1,請小朋友自己讀第三小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學生字.
(媒體出示第三節)
2,交流品讀第三節.
(1)結合第一節,理解王冕為什么用省下來的錢買畫筆,顏料.
(媒體出示第一節)生交流
(2)指導朗讀句子,理解,感悟"不灰心,天天畫" (出示第三節)
說話練習:開始他畫不像,可是不灰心,他對自己說——
(板書:不灰心 天天畫)(在"不灰心,天天畫"下面用媒體出示紅點)
(4)品讀,內化文中的語句:
畫了幾個月,那紙上的荷花像剛從湖里摘下來的一樣.
剛從湖里摘下來的一樣的荷花就是——(生接)
3,讀到這里,你覺得王冕是個怎樣的孩子呢
板書:(勤學苦練)
4,齊讀課文
四,復習鞏固,拓展延伸:
1,復習詞語(媒體出示詞語)
2,古詩欣賞《墨梅》.(媒體出示古詩及梅花圖)
3,拓展閱讀(媒體出示《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
五,作業布置
搜集名人小時侯勤學苦練的小故事
《學畫》教學設計 篇9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徐悲鴻學畫的主要過程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了解課文的寫作結構,學習給課文分段。
4、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認知目標:初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準讀通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部分;引導查字典,聯系課文,理解“勵志、嫉妒、激怒”的意思
能力目標:能根據提示給課文分段和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情感目標:初步走近徐悲鴻,理解徐悲鴻勵志學畫的原因,感知他的拳拳愛國之心。
重點難點:理清條理,并能用上提供的詞語按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歸納全文。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做到讀準讀通順;查工具書,理解“勵志”的意思;查閱有關徐悲鴻的資料。
一、名言聽說
引語:上課前,我們先玩個小游戲,測試一下同學們的注意力和記憶力,有信心嗎?(師讀以下名言,每句讀兩遍后,學生復述。)
1 、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時間總是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魯迅
2、縱使世界給我珍寶和榮譽,我也不愿離開我的祖國。因為縱使我的祖國生活在恥辱之中,我還是喜歡、熱愛、祝福我的祖國。——裴多菲
二、名畫導入
引語:同學們復述得非常好,課堂就需要這種專心傾聽的狀態,才能有好的學習效果。接下來的學習,同學們能保持好這種學習狀態嗎?為了表揚你們,老師請你們欣賞一幅名畫。(出示《奔馬圖》)
1、欣賞名畫,引出課題
(1)引導討論。
圖上馬畫得好嗎?你知道是誰畫的?那他為什么能畫得這么好,想知道嗎?
(2)師揭題:這與徐悲鴻勵志學畫有關。(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引導釋題
。1)討論“勵志”是什么意思?(勵,激勵;志,志向。“勵志”的意思是:為了實現某一志向而激勵自己刻苦努力。)指名連起來說說課題的意思。
3、再讀課題,質疑問難。
看到這個題目,你想從課文中知道什么?(徐悲鴻為什么立志?立了什么志?結果怎樣?)
4、歸納問題,引入新課。(板書出三大問題)
為什么?
怎么? 勵志學畫
結果?
三、名篇初讀
師: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很好,相比起來,我更相信你們的讀書能力。相信通過你們的認真閱讀,會有所感悟,有所發現的。
1、提出自讀要求:
第一遍:
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多讀幾遍,直到會讀了,再往下讀,做到把課文讀準讀通。
第二遍:
邊讀邊做記號,看看哪幾個自然段寫徐悲鴻為什么要勵志學畫?哪幾個自然段寫他怎樣勵志學畫?哪幾個自然段寫他努力的結果?(兩遍的任務都完成了,人坐正,手舉直。)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以下生字新詞,指名讀,齊讀。
嫉(jí)妒(dù) 禮(lǐ) 貌(mào)激(jī) 怒(nù)勵(lì) 志(zhì)疲(pí)倦(juàn)
陳(chén)列(liè) 臨(lín) 摹(mó)優(yōu) 異(yì)承(chéng) 認(rèn)震(zhèn)驚(jīng)
錯(cuò)誤(wù) 成(chéng) 績(jì)租(zū) 用(yòng)繪(huì) 畫(huà)購(gòu)買(mǎi)
泰(tài)山(shān) 犯(fàn) 錯(cuò)節(jié) 省(shěng)達(dá) 仰(yǎng)沖(chōng)著(zhe)
。2)出示長句,指導讀好:
靠爭論/是無法改變別人的/無知和偏見的,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徐悲鴻/在巴黎高等美術學校/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結業考試。
要求學生讀長句子時,要注意中間的停頓,不能讀破。
3、交流:劃分段落,師在右邊補板書。
第一段:(第1——3自然段)
第二段:(第4——6自然段)
第三段:(第7——8自然段)
4、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1)自己試著用一兩句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根據提示,盡可能地用上下面的詞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出示以下詞句)
嫉妒 禮貌 激怒 勵志 疲倦
陳列 臨摹 優異 承認 震驚
達仰很看重刻苦努力的徐悲鴻,熱情指導他,引起了一些學生的( )。一個外國學生很不( )地沖著徐悲鴻說話,徐悲鴻被( )了。
從此他( )學畫。他像一匹不知( )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每逢節假日,他就到巴黎博物館( )繪畫大師的作品。
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年過去了,他以( )的成績通過了結業考試,他創作的油畫在巴黎展出時,( )了整個畫界。那個外國學生看到他的作品非常( )。
四、細讀第一段,感受愛國情懷
引語:徐悲鴻勵志學畫,是為了實現志向。那么他的志向是什么?相信細心讀書的同學,能從文中找到的。
1、學生自讀第一段,找找“徐悲鴻勵志學畫的志向是什么”。
2、指名讀,說說徐悲鴻立下的志向是什么?
出示“徐悲鴻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爭論是無法改變別人的無知和偏見的,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3、交流:
。1)、這句話中的“他們”是誰?“他們”原來是怎么看中國人?
。ǔ鍪镜诙匀欢危阂惶,一個外國學生很不禮貌地沖著徐悲鴻說:“徐先生,我知道達仰很看重你,但你別以為進了達仰的門就能當畫家。你們中國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2)、讀讀外國學生的話,想想:“天堂”在這里指什么?外國學生的話有幾層意思?是什么意思?(師生交流)
師點撥:善于讀書的人,不僅能讀出文字表面的意思,還能讀出文字背后的意思。從他的話中你讀出了什么?
(3)、指導讀第二自然段。(師指導個別朗讀預設①:那個外國學生就是要讓徐悲鴻明白他說話的意思,你能學著他說話的樣子讀讀這段話嗎?預設②:讀書有時要把自己當作別人,當作書中的角色,設身處地地去體驗才能讀得好,把自己當作那個外國學生讀讀。齊讀指導:大家都把自己當作那個外國學生讀讀這段話。再指名讀,師引導:善于聽話,能聽出話外之音,聽出一個人的品質。大家聽聽,聽聽!從他的話中可以聽出那個外國學生是多么的__________。(學生回答)指導讀: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來,大家把他讀“活”起來。)(抓住“很不禮貌”、“沖著”、“別以為”“成不了”等詞,讀出外國學生的傲慢、欺人的語氣)
過渡:那個外國學生與徐悲鴻是在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學習的同學,按理說,不應該沖著徐悲鴻不禮貌地說話。是徐悲鴻招他惹他了?
。4)、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說說第一自然段所寫的大體意思與那個外國學生出言不遜的原因。
。ǔ鍪荆哼_仰很看重這位刻苦努力的中國學生,熱情地指導他,這卻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引導理解“嫉妒”,教師點撥:同在學校學習,達仰卻看重這位當時未表現出出色畫藝的、來自落后的中國的學生,并熱情地指導他,這令一些人心懷______。(學生回答)這句話中有一個詞很好地表達了這個意思,能找得到嗎?現在誰能完整地說說這個詞的意思。
。ǔ鍪,練習說話:
達仰看重這位刻苦努力的中國學生,熱情地指導他,引起了外國學生的_____。
當看到有同學學習比我們好時,我們不應該____他們,而是應該向他們_____。
當看到有同學__________時,我們不應該_______,而是應該______
_______。)
引語:嫉妒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是不可取的。越是嫉妒,說話就越不禮貌。
。5)、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說說聽后的感受。
師:聽了如此傷自己、傷中國人的話,徐悲鴻被激怒了。
(6)、指名讀第三自然段,說說該怎樣讀好這一段。
師引導:讀書還應該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和符號,這句話還有哪些詞能讀出徐悲鴻立下志向的態度?他立下志向的態度又是多么的_____。(師板書:堅定)
。ǔ鍪荆核蛋盗⑾轮鞠,要為_______而勵志學畫,要為_____而勵志學畫。)這種讓外國人重新認識真正的中國人而學畫的志向是多么的_____。(師板書:偉大)這種讓外國人重新認識真正的中國人而學畫的情懷是多么的_____。(師板書:愛國)
。7)、指名讀、齊讀。師指導:讀出這種感覺。
師:徐悲鴻要讓外國學生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那么“真正的中國人”是怎樣的?下節課再思考討論。
五、識寫生字
1、師生交流:我們來看看這節課田字格里的生字,你記住了哪些生字,用什么方法記住,?哪些生字難寫,怎樣提醒同學不要寫錯了?(教師相機點撥,重點指導寫好“倦、績”。)
2、描紅
3、學生抄寫生字,并組詞。
六、課后作業
朗讀課文。
附第一課時板書:
為什么? 第一段:(第1-3自然段) 堅定
怎么? 勵志學畫 第二段:(第4-6自然段) 偉大
結果? 第三段:(第7-8自然段) 愛國
第二課時
認知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通過演示體會人物情感,積累內化文中的語句。
能力目標:學習第二大段的構段方式和前后對比、呼應的寫法,領悟其意義。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復述課文。
情感目標:通過本文的學習,感受徐悲鴻的愛國之心,領悟他的堅定志向。
一、復習反饋
1、默寫本課詞語
2、交流搜集的有關徐悲鴻的資料。
二、精讀課文,品位感悟
引語:徐悲鴻要讓外國人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那么“真正的中國人”是什么樣的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們來看一下第二個大段。
。ㄒ唬、研讀四、五、六節。
1、學習第四節
(1)指名讀第四節,注意理解“奮發”。
。2)比較句子。
出示:(a)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學習。
。╞)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學習。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
指名讀兩個句子,說出兩句話有何不同?意義何在?
。1)指導讀第二句。
。2)過渡:那徐悲鴻是怎樣奮發努力的?我們一起來看下文。
2、學習第五、六節。
。1)自由讀第五節,邊讀邊劃出徐悲鴻奮發努力的詞句。
。2)讀后交流。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五節。
。4)過渡:徐悲鴻如此刻苦,是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學習的呢?
。5)出示:徐悲鴻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他只租了_________________,經常每餐只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為的是省下錢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讀課文后,練習填空。指名說說所填的詞表現了什么?
。7)練讀第六節。
3、學習構段
師:大家默讀第二大段,看看這一大段三小節這間的關系。(先總后分,先概括后具體)
師:課文就是先總寫徐悲鴻更加發奮努力,后從學習的勤奮和生活的清苦兩方面來具體描述的。
給一個總分的情境,讓學生練習說話,內化知識。
(二)、以讀代講
學習第七自然段
。ㄈ⒒貧w中心
1、讀后理解“震驚”
2、前后對比外國學生的態度,體會原因。
3、討論:
徐悲鴻學畫為什么能取得優異成績?
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三、指導復述課文。
1.默讀課文。
邊讀邊畫出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
(1919年春天、一天、從此、三年過去了)
2.輕聲讀課文。
邊讀邊記憶在不同時間里發生的事情的情節。
3.四人小組練習復述。
4.指名當眾復述。
要求:態度大方,聲音響亮,盡量用上課文中的有關詞語。
《學畫》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17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個只識不寫,生字組成的詞語要理解。
2、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3、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學習他為祖國勤學苦練的可貴精神。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徐悲鴻學畫的主要過程復述課文。
教學重、難點:
1、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學習他為祖國勤學苦練的可貴精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徐悲鴻學畫的主要過程復述課文。
教 法:情境式 啟發式 讀悟式
學 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理清段落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由圖導入,出示徐悲鴻《奔馬圖》,提問:這是一幅國寶級作品。誰見過,并且能為我們介紹一下它?
2、簡介徐悲鴻。提問:還有誰有補充?
3、組織解題:
、“勵志”是什么意思?通常什么時候需要“勵志”?指名連起來說說題目的意思。
、谱x了題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經過預習解決了哪些?還有哪些沒有解決?
二、 初讀課文
1、輕聲自讀課文,要求:
、耪J讀生字表中的字,讀準每個生字的音。
⑵在課文中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讀順句子。
、菍⒄n文讀正確,不讀錯字,不添字,不漏字。
2、指名逐段試讀,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最后再自由讀。
⑴正音:提醒學生讀準“勵”邊音;“怒”鼻音;“租”平舌音。
、圃~語釋義:互相交流,已通過什么方法了解了那些詞義,還有那些詞語不理解?
3、指導寫生字:
⑴出示生字詞,齊讀再次正音。
、仆怀鲋攸c,分類指導寫字。
、菍W生描紅,教師巡視。
三、再讀課文,理清段落
1、自由讀,要求比較熟練,有一定速度,讀完后思考:徐悲鴻的“志”是什么?他是怎么“勵志”的?結果怎樣?嘗試連起來用一兩句連貫、通順的話說說。
2、默讀課文,要求按剛才的歸納將課文分為三部分。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細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
2、組織反饋。
3、提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 細讀課文
1、小聲讀1-3自然段,思考:徐悲鴻留學時發生了什么事?為此,他立下了什么志向?
2、那位外國學生說了什么?默讀外國學生的話,思考:⑴這段話有幾層意思?
、颇囊痪湓捵钍剐毂櫤臀覀儦鈶崳窟@句話是什么意思?
⑶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ㄓ懻摚鹤プ“很不禮貌、沖著、別以為、天堂、也成不了才”等,讀除外國學生的傲慢,欺人的語氣。)
3、提問:那么,這個外國學生為什么敢這么說呢?誰能結合資料談談。
4、提問:如果當時你在場,你會怎樣?
5、徐悲鴻又是怎樣做的呢?出示句子“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提問:①“激怒”是什么意思?“激怒”的人會怎么做?
、谛毂櫛患づ,說明了什么?
、奂づ男毂櫴窃鯓拥模克麨槭裁磿@樣?
、苣阒С炙@么想嗎?為什么?
、 “真正的中國人”是指什么樣的人?
、匏蛩阌檬裁礃拥“事實”來讓那些瞧不起中國人的人重新認識“真正的中國人”?
6、談話:是呀,徐悲鴻也是這樣想的。我想每一個真正有骨氣,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國人都會這么想,這么做的。
7、指導朗讀:現在,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我們的想法吧。
8、自由讀第4自然段,學習這一過渡段的寫法。討論:
、疟容^句子,出示“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努力”。與文中原句比較體會。
提問:①這兩個句子,你覺得那個句子更能反映出“被激怒的徐悲鴻”的樣子?
、趶哪男┰~語可以看出來?你喜歡它們嗎?為什么?
⑵指導朗讀,強調“不知疲倦,日夜奔馳,勇往直前”。這幾個詞語。理解它們的意思,體會它們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9、默讀課文5、6小節,思考:哪些地方的描寫突出了徐悲鴻的“不知疲倦,日夜奔馳,勇往直前”?分別勾畫下來,在邊上寫出自己的體會。
10 、組織交流。
11、結果呢?出示文中的句子“功夫不負有心人”。
提問:①這兒的“功夫”指什么?這個詞語還有什么意思?
②徐悲鴻花了怎樣的“功夫”?默讀5、6自然段,自由勾畫討論。
。ㄗプ“每逢”“畫呀、畫呀”“常常”“一整天”“只用、省下”等詞句,通過讀、評、議悟出“功夫不負有心人”的真正含義。)
③聯系徐悲鴻想一想,“有心人”又是什么樣的人?
、苓@句話是什么意思?你覺得這話還可以用來形容誰?為什么?
12、三年過去了,結果怎樣了呢?默讀第8小節,思考:徐悲鴻取得了哪些成就?
13、討論歸納出:a成績優異,引起轟動。b外國學生震驚,佩服。
14、出示這次外國學生說的話。
提問:⑴與第一次語言進行比較,有什么不同?(從說話的內容、神態、語氣等分析)
⑵什么叫“有眼不識泰山”?這句話通常是用來形容什么的?
⑶外國學生這么說,說明了什么?
⑷引起變化的原因是什么?⑸現在,徐悲鴻此時內心可能有什么想法呢?
15、談話:是呀,只有用事實才能讓他們重新認識真正的中國人。出示句子“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三、總結課文。
1、小結:學習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學畫》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會17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個只識不寫,生字組成的詞語要理解。
2、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3、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學習他為祖國勤學苦練的可貴精神。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徐悲鴻學畫的主要過程復述課文。
教學重、難點:
1、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學習他為祖國勤學苦練的可貴精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徐悲鴻學畫的主要過程復述課文。
教 法:情境式 啟發式 讀悟式
學 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學準備:
1、徐悲鴻的圖片及介紹
2、課件
3、要求同學們了解徐悲鴻的資料,要求至少能比較詳細地介紹一幅他地作品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理清段落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
1、由圖導入,出示徐悲鴻《奔馬圖》,提問:這是一幅國寶級作品。誰見過,并且能為我們介紹一下它?
2、談話:它的作者就是——(板書課題)
3、簡介徐悲鴻。提問:還有誰有補充?
4、組織解題:
、“勵志”是什么意思?通常什么時候需要“勵志”?指名連起來說說題目的意思。
、谱x了題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經過預習解決了哪些?還有哪些沒有解決?
二、 初讀課文
1、輕聲自讀課文,要求:
、耪J讀生字表中的字,讀準每個生字的音。
、圃谡n文中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讀順句子。
、菍⒄n文讀正確,不讀錯字,不添字,不漏字。
2、指名逐段試讀,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最后再自由讀。
⑴正音:提醒學生讀準“勵”邊音;“怒”鼻音;“租”平舌音。
、圃~語釋義:互相交流,已通過什么方法了解了那些詞義,還有那些詞語不理解?
3、指導寫生字:
、懦鍪旧衷~,齊讀再次正音。
、仆怀鲋攸c,分類指導寫字。
⑶學生描紅,教師巡視。
三、再讀課文,理清段落
1、自由讀,要求比較熟練,有一定速度,讀完后思考:徐悲鴻的“志”是什么?他是怎么“勵志”的?結果怎樣?嘗試連起來用一兩句連貫、通順的話說說。
2、默讀課文,要求按剛才的歸納將課文分為三部分。
3、小結:一(1-3)二(4-7)三(8)
四、小結,布置作業
1、小結:現在,你能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嗎?
2、布置作業:①熟讀課文。
②聽寫詞語。
③用一兩句連貫通順的話概括課文的主要意思。
、芰私猱敃r的歷史背景,及當時中國的世界上地位。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細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
2、組織反饋。
3、提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 細讀課文
1、小聲讀1-3自然段,思考:徐悲鴻留學時發生了什么事?為此,他立下了什么志向?
2、那位外國學生說了什么?默讀外國學生的話,思考:⑴這段話有幾層意思?
⑵哪一句話最使徐悲鴻和我們氣憤?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菑闹,你體會到什么?
(討論:抓住“很不禮貌、沖著、別以為、天堂、也成不了才”等,讀除外國學生的傲慢,欺人的語氣。)
3、提問:那么,這個外國學生為什么敢這么說呢?誰能結合資料談談。
4、提問:如果當時你在場,你會怎樣?
5、徐悲鴻又是怎樣做的呢?出示句子“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提問:①“激怒”是什么意思?“激怒”的人會怎么做?
、谛毂櫛患づ耍f明了什么?
③激怒的徐悲鴻是怎樣的?他為什么會這樣?
④你支持他這么想嗎?為什么?
、 “真正的中國人”是指什么樣的人?
、匏蛩阌檬裁礃拥“事實”來讓那些瞧不起中國人的人重新認識“真正的中國人”?
6、談話:是呀,徐悲鴻也是這樣想的。我想每一個真正有骨氣,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國人都會這么想,這么做的。
7、指導朗讀:現在,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我們的想法吧。
8、自由讀第4自然段,學習這一過渡段的寫法。討論:
、疟容^句子,出示“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努力”。與文中原句比較體會。
提問:①這兩個句子,你覺得那個句子更能反映出“被激怒的徐悲鴻”的樣子?
②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你喜歡它們嗎?為什么?
⑵指導朗讀,強調“不知疲倦,日夜奔馳,勇往直前”。這幾個詞語。理解它們的意思,體會它們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9、默讀課文5、6小節,思考:哪些地方的描寫突出了徐悲鴻的“不知疲倦,日夜奔馳,勇往直前”?分別勾畫下來,在邊上寫出自己的體會。
10 、組織交流。
11、結果呢?出示文中的句子“功夫不負有心人”。
提問:①這兒的“功夫”指什么?這個詞語還有什么意思?
、谛毂櫥嗽鯓拥“功夫”?默讀5、6自然段,自由勾畫討論。
。ㄗプ“每逢”“畫呀、畫呀”“常常”“一整天”“只用、省下”等詞句,通過讀、評、議悟出“功夫不負有心人”的真正含義。)
、勐撓敌毂櫹胍幌,“有心人”又是什么樣的人?
④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覺得這話還可以用來形容誰?為什么?
12、三年過去了,結果怎樣了呢?默讀第8小節,思考:徐悲鴻取得了哪些成就?
13、討論歸納出:a成績優異,引起轟動。b外國學生震驚,佩服。
14、出示這次外國學生說的話。
提問:⑴與第一次語言進行比較,有什么不同?(從說話的內容、神態、語氣等分析)
⑵什么叫“有眼不識泰山”?這句話通常是用來形容什么的?
、峭鈬鴮W生這么說,說明了什么?
、纫鹱兓脑蚴鞘裁?⑸現在,徐悲鴻此時內心可能有什么想法呢?
15、談話:是呀,只有用事實才能讓他們重新認識真正的中國人。出示句子“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三、總結課文,布置作業
1、小結:學習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2、布置作業:(1)熟讀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3、4題。
。3)為“真正的中國人”主體班會搜集資料。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進行課堂練習
教學過程:
一、聽寫:★
二、辨析,組詞:★★
努( )列( )棟( )試( )
怒( )烈( )練( )式( )
租( )倦( )陳( )負( )
祖( )港( )陣( )付( )
三、寫出課文的主要內容,盡量用上這些詞句:★★★
嫉 妒 激 怒 勵 志
不知疲倦 日夜奔馳 勇往直前
陳 列 臨 摹 震 驚
功夫不負有心人。
有眼不識泰山。
四、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對“功夫不負有心人。” 和“有眼不識泰山。”的理解。★★★
五、中國人中,像徐悲鴻這樣“為國勵志”的“有心人”還有很多,你能列出幾位并簡要寫出他們的最大成就來嗎?★★★★
如:徐悲鴻 世界知名畫家
板書設計:
學畫受辱轟動
6、徐悲鴻勵志 學畫
震驚
“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üΨ虿回撚行娜耍
《學畫》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王冕小時候刻苦學畫的事。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肯下苦功夫。
2.繼續學習記住先后順序背誦課文的方法,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3.正確、流利、有語氣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難點 :
指導學中學會并掌握按先后順序背誦第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引入:
1.齊讀課題,說一說:讀了課題后,你能知道課文會寫什么內容?
2.那你認為課文會圍繞著哪個字來寫?(學)
二.學習新課: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標出自然段。
2.介紹王冕:王冕是我國元朝的一位著名的詩人和畫家。他從小刻苦自學,晚年隱居九翠山,以賣畫為生。他善畫沒骨梅花,題畫的梅花詩也很有名。他還寫過不少反映無未社會現實的詩歌。
3.學習課文第1段:
、僮杂勺x課文,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一句講的是什么?
、凇爸蛔x了三年書”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
。ㄕf明王冕家里很窮,條件差,上不起學。也說明他的知識少。)
、塾龅酵趺徇@樣的家境,一般小孩會怎樣?而王冕又是怎樣做的呢?請你在文中畫出來。
、苣阍趺蠢斫狻耙贿叿排,一邊找些書來讀”這句話?
“找”‘這個字體現了王冕沒有錢買書,但他為了讀書,千方百計地去尋找書來看。
“一邊…一邊…”說明王冕很愛讀書學習,所以在放牛的同時也不忘了找書看。
⑤再讀課文,思考:這些和他以后成為著名的詩人和畫家有什么關系?
4.學習第2段:
、倌x課文,說一說:你從那些詞語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
烏云密布:這是雨前的景象,預示著大雨即將來臨。
一陣大雨,清水滴滴,水珠滾來滾去--說明是大雨,而且下得不長。
、谧x一讀第3-4句,思考:這兩句寫的是什么?
。ㄓ旰缶吧秃忻利惖暮苫。)
、勰銖哪切┑胤娇梢泽w會出這真是美景?
。M湖通紅更鮮艷粉紅色的花瓣碧綠的荷葉清水滴滴水昧滾來滾去)
、芪覀兛矗合娜盏囊魂嚴子赀^后,晴朗的天空,通紅的湖水,映襯著湖里鮮艷的荷花。
這真是一幅極為奇妙的圖畫。王冕面對這樣的美景怎么樣了?
(出神——說明他對自然的美景的喜愛。)
。ㄐ南搿恰恰X得很美,想留下它。)
、蔟R讀這段,想一想:這段話是按什么順序寫清楚的?
按雨前--雨后的先后順序寫的。
1-2句:先寫王冕在湖邊放牛,忽然下起了大雨。
3-4句:接著寫湖面上的景色和美麗的荷花。
5句:然后寫王冕看荷花,想把它畫下來。
5.學習第3段:
①齊讀課文,思考:王冕是怎樣學畫荷花的?
、谀x,標畫出重點詞語,體會理解這樣寫說明了什么?
。ㄊ∠聛淼腻X買了又找來開始他畫不像不灰心,天天畫)這說明他學畫很刻苦,肯下功夫。
、壑该x最后一句,想一想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說明王冕荷花畫得好極了,和湖里真的荷花沒有兩樣。
三、總結全文:
1.齊讀課文,思考:通過學習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成功。
2.在學習上,你要向王冕學習什么?
四、練習:
1.練習背誦課文第2段。
2.看著書中的插圖,想一想:這幅圖畫的是什么?
課文中哪兒寫出了圖中的意思?你能把這幾句話背出來嗎?
3.填空練習:
( )的傍晚 ( )大雨 ( )的荷花 ( )的花瓣
天空( ) 水珠( ) 情水( ) 荷花( )◆
《學畫》教學設計 篇13
安徽省無為縣鼓樓小學 曾素琴
《學畫》是寫古代畫家王冕小時候學畫荷花的故事。課文的第二段寫了大雨后荷花的美麗風姿和王冕學畫荷花的原因,語言優美。在教學這一段時,我的做法如下。
1.圖文結合,初步感知內容。
先指導學生從整體上觀察圖畫:圖上畫了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接著讓學生輕讀這一段,想想這一段有幾句話,并將描寫荷花的句子劃下來;然后指名五名學生逐句朗讀,并說說每句講了什么;最后重點讀描寫荷花的句子,并讓學生說說哪些詞語寫出了荷花的美麗。
2.通過想象,激發審美情趣。
我讓學生再次仔細看圖,并借助課文中的有關詞語進行想象。先讓他們說一說:圖上的荷花像什么?寬大的荷葉像什么?荷葉上亮晶晶的水珠像什么?然后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滿湖都是這粉紅的荷花和碧綠的荷葉,那會是怎樣的一種情景?面對著這么多的荷花,你聞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在呱呱地叫個不停?還看到了什么在荷花上飛來飛去?大雨后的空氣怎么樣?天空怎么樣?周圍的景色又是如何的?這時,學生的感情激發起來了。他們一個個如同身臨其境一般,被如詩如畫的美景所打動,紛紛舉手發言。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3.產生共鳴,品味優美詞句。
我再問學生,這景色多美啊!這時,你想說些什么?或者你還想做些什么?在回答這兩個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與王冕在感情上產生了共鳴,深切地體會到了王冕的內心活動。最后,我讓學生誦讀這一段,咀嚼文中的優美詞句,感受這些優美詞句所描繪的意境,在朗讀中抒發愉悅的感情。
在這一段課文的教學中,通過想象,學生形象地感知了課文的語言文字;通過想象,訓練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說話能力;通過想象,學生的頭腦中再現了一幅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雨后荷塘圖,在對大自然的美景的觀賞中,在對優美詞句的品味中,他們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審美的情趣得到了培養。在這段課文的教學中,通過想象,完成了語文教學的多項任務。
《學畫》教學設計 篇14
北大附小 江琳
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王冕小時候刻苦學畫的事。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肯下苦功夫。
2.繼續學習記住先后順序背誦課文的方法,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3.正確、流利、有語氣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難點 :
指導學中學會并掌握按先后順序背誦第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引入:
1.齊讀課題,說一說:讀了課題后,你能知道課文會寫什么內容?
2.那你認為課文會圍繞著哪個字來寫?(學)
二.學習新課: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標出自然段。
2.介紹王冕:王冕是我國元朝的一位著名的詩人和畫家。他從小刻苦自學,晚年隱居九翠山,以賣畫為生。他善畫沒骨梅花,題畫的梅花詩也很有名。他還寫過不少反映無未社會現實的詩歌。
3.學習課文第1段:
、僮杂勺x課文,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一句講的是什么?
、凇爸蛔x了三年書”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
(說明王冕家里很窮,條件差,上不起學。也說明他的知識少。)
③遇到王冕這樣的家境,一般小孩會怎樣?而王冕又是怎樣做的呢?請你在文中畫出來。
、苣阍趺蠢斫狻耙贿叿排#贿呎倚⿻鴣碜x”這句話?
“找”‘這個字體現了王冕沒有錢買書,但他為了讀書,千方百計地去尋找書來看。
“一邊…一邊…”說明王冕很愛讀書學習,所以在放牛的同時也不忘了找書看。
⑤再讀課文,思考:這些和他以后成為著名的詩人和畫家有什么關系?
4.學習第2段:
、倌x課文,說一說:你從那些詞語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
烏云密布:這是雨前的景象,預示著大雨即將來臨。
一陣大雨,清水滴滴,水珠滾來滾去--說明是大雨,而且下得不長。
②讀一讀第3-4句,思考:這兩句寫的是什么?
。ㄓ旰缶吧秃忻利惖暮苫ā#
、勰銖哪切┑胤娇梢泽w會出這真是美景?
。M湖通紅更鮮艷粉紅色的花瓣碧綠的荷葉清水滴滴水昧滾來滾去)
、芪覀兛矗合娜盏囊魂嚴子赀^后,晴朗的天空,通紅的湖水,映襯著湖里鮮艷的荷花。
這真是一幅極為奇妙的圖畫。王冕面對這樣的美景怎么樣了?
。ǔ錾瘛f明他對自然的美景的喜愛。)
。ㄐ南搿恰恰X得很美,想留下它。)
、蔟R讀這段,想一想:這段話是按什么順序寫清楚的?
按雨前--雨后的先后順序寫的。
1-2句:先寫王冕在湖邊放牛,忽然下起了大雨。
3-4句:接著寫湖面上的景色和美麗的荷花。
5句:然后寫王冕看荷花,想把它畫下來。
5.學習第3段:
、冽R讀課文,思考:王冕是怎樣學畫荷花的?
、谀x,標畫出重點詞語,體會理解這樣寫說明了什么?
(省下來的錢買了又找來開始他畫不像不灰心,天天畫)這說明他學畫很刻苦,肯下功夫。
、壑该x最后一句,想一想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說明王冕荷花畫得好極了,和湖里真的荷花沒有兩樣。
三、總結全文:
1.齊讀課文,思考:通過學習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成功。
2.在學習上,你要向王冕學習什么?
四、練習:
1.練習背誦課文第2段。
2.看著書中的插圖,想一想:這幅圖畫的是什么?
課文中哪兒寫出了圖中的意思?你能把這幾句話背出來嗎?
3.填空練習:
( )的傍晚 ( )大雨 ( )的荷花 ( )的花瓣
天空( ) 水珠( ) 情水( ) 荷花( )
《學畫》教學設計 篇15
義烏市香山小學 何雪燕
一、教學目標 :
1.學習課文第2、3段。理解“傍晚、滿湖通紅、山神、省下、灰心”等詞語的意思。
2.懂得學習上遇到困難不能灰心,要有信心,堅持天天學,認直學,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3.繼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并背誦第二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第2段的語言文字訓練;難點是通過第3段最后兩句話的理解,悟出道理。
三、課前準備:
掛圖、詞語卡片、小黑板、錄音機、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詞語
2.指名讀第1段。說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ǘ┙虒W第2、3段
引入新課:王冕的父親死了,家里很窮,只念了三年書,就去給人家放牛背上還要讀書,真是勤奮好學。〗裉欤覀兙蛠韺W一學王冕是怎樣勤奮學習畫荷花的。一邊看課文,一邊聽錄音。
學習第2段:
1.自由讀,標出有幾句話。
2.哪一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傍晚是什么時候?
3.問:這時候天氣發生了什么變化?給“忽然”換個詞。
4.大雨過后的景色是怎樣的呢?(出示掛圖)
。1)看圖說話:湖面上有哪些景物?
我們看去這湖面怎么樣?荷花怎樣?荷葉呢?
(2)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劃出課文中寫大雨過后湖面、荷花、荷葉的句子,讀一讀。
。3)理解“滿湖通紅”,并板書。
荷花的花瓣上有一滴滴清水(板書:清水滴滴)
荷葉上的水珠還滾來滾去的,(板書:滾來滾去)
真美。∥覀儊肀纫槐,誰讀得最美!指名讀,男女讀。
5.這么美的荷花,難怪王冕看得“出神”。(理解“出神”。)
他心里會怎樣想呢?
“那多好。 焙竺嬗昧烁袊@號,表達了王冕怎樣的感情?誰能讀出王冕心里很想把它畫下來的語氣?指名
6.這一段寫得美不美?你們想不想把這一段背下來呢?自己試背,齊背。
7.完成課堂作業 第4題。
大雨過后,一片陽光照得。湖里有十來支,花瓣上,荷葉上滾來滾去。王冕看得。
學習第3段
過渡語:下雨后的景色這么美,王冕多想把它畫下來!那王冕是怎樣學畫荷花的呢?帶著問題自己讀第3段。
1.指名讀第1句。畫畫用的畫筆、顏料、紙,王冕是怎樣得來的?理解“省下”。
2.后來王冕畫的荷花像不像?從課文哪句話可看出?
出示句子比較:
比一比,哪句寫得好?好在哪里?
3.朗讀這一句。
4.同桌討論:王冕為什么能把荷花畫得這么像?
交流,板書:不灰心,天天畫
5.假如我們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應該怎樣向王冕學習呢?
。ㄈ┛偨Y全文
1.齊讀全文
2.四人小組談一談:學了這課,你有什么收獲?指名匯報。
。ㄋ模┎贾米鳂I
《課堂作業 本》第3、6題。
五、板書設計 :
27學畫
(課文插圖 放大)
滿湖通江 畫不像
清水滴滴
滾來滾去 像……一樣
六、教后感
這篇課文的重點是對第2段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為了突出重點,在第2段教學時,我充分利用掛圖,讓學生先進行看圖說話(“湖面有哪些景物?我們看去這湖面怎樣?荷葉、荷花怎樣?),再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積累了一些好詞好句,又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學畫》教學設計 篇16
之二
佚名
一、教學目標
1、會用“什么時候,誰在哪里做什么”的句式寫句子,會把荷花、荷葉美的樣子說具體。
2.能正確、流利地朗瀆課文。
3.體會王冕想學畫的強烈愿望。懂得做事要有恒心,貴在天天堅持。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齊讀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段。
(一)初讀感知。
1.自由輕聲讀。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標上序號。
2.指名讀。
。ǘ┭凶x品味。
1.指名讀第一句。思: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2.句式訓練。做課后題4。
3.自由讀2-4句。思考:王冕看到了什么?怎么做?
4.什么叫\"滿湖通紅\"?為什么會滿湖通紅?
5. 評讀第2句。
6.雨后的湖里的荷花到底有多美呢?用\" ~~~~~ \"劃出來讀一讀。
按課文填空:
大雨過后,------陽光照得---------。湖里有十來枝--------,花瓣上--------,荷葉上-----------滾來滾去。
品讀句子: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1)比較句子<
花瓣上有清水,荷葉上有水珠。
你認為哪句好?為什么?
(2)出示插圖,邊讀邊體會雨后湖面、荷花、荷葉的美麗。
(3)想象說話。圖上的蜻蜓會對荷花姐姐說些什么?
(4)小結。是啊!這些美麗的荷花在雨后的晴天,在通紅湖水的襯托下,構成了一幅極為奇妙的畫。
7.王冕看到這么美的景色,怎么做?
(1)理解\"出神\"。
(2)該怎么讀好這句話?
三、學習第三段。
1.自由讀。思考:王冕是怎么學畫荷花的?
2.什么叫\"平時\",啟發學生想象王冕是怎樣把錢省下來的,可聯系第一段理解王冕省錢的不容易。
3.理解\"灰心\"。
4.想象王冕是怎樣天天學畫荷花的。
(如:不管刮風還是下雨,不管嚴冬還是酷暑)
5.齊讀最后一句。你認為王冕畫得怎樣?該怎么讀?
四、小結課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王冕說些什么?
2.師小結:王冕刻苦學畫,不怕困難,終于畫像了荷花。后來,王冕成了一位著名的大畫家。
《學畫》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冕的畫畫得那樣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段。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第2段。
2. 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本文悟出王冕的畫畫得那樣好的道理,即他勤學苦練的結果。同時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
教學準備 生字、新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設疑,激發興趣。
。ㄒ唬┌鍟n題。
(二)簡介王冕:
王冕是我國古代的一位著名的詩人和畫家。從小刻苦自學,晚年以賣畫為生。他善畫梅花,題畫的梅花詩也很有名。
。ㄈ┰O疑、激趣:
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是講王冕小時候學畫的故事。他學畫什么?畫得怎樣?他是怎樣畫荷花的?
二、初讀課文。
(一)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ǘ┙柚匆,同桌互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順。標出自然段。
。ㄈ┳宰x課文,并找出上面提出的三個問題的答案,同桌可商量、討論。
三、講讀課文。
。ㄒ唬┱埲煌瑢W每人讀一個自然段,集體評論他們讀的如何。
(二)從講讀最后一段入手:
1.師:王冕學畫什么?畫得怎樣?為什么?書中哪一段是寫的這三個問題?
生:讀第3段,然后再回答。教師板書:就像……一樣
2.師:誰像誰?
生:王冕畫的荷花就像真的荷花。
3.師:他為什么畫得這樣好?
生:他天天畫,不灰心。(老師馬上板書:天天畫,不灰心。)
4.師:什么叫不灰心?
小結:這說明王冕開始學畫,也畫不好,但他不怕失敗,畫不好繼續畫,刻苦努力,最后終于把荷花畫得像真的一樣美麗。
5.師:王冕學畫畫的條件好嗎?和你們自己比一比。(請班上參加課外小組的同學談談。)
生:先說自己參加學習的情況,如到外邊學習父母接送,要什么學習用品,家里都給買,吃穿不愁,還能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而王冕家里很窮,他一邊放牛,一邊找些書來讀。他畫畫用的東西是用平時節省下來的錢買的,紙是找來的。
指導朗讀1和3自然段。
6.師:你從王冕學畫這件事你知道王冕小時候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生:是一個有志氣,在艱苦的環境中自覺地學習,不怕艱苦,勤奮好學的孩子。
7.師:你從王冕學畫這件事知道了什么道理?生答: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否則就學不好。
(三)師問:王冕為什么要學畫荷花?請一位同學讀第2自然段。本段共有幾句話?
1.請五位同學每人讀一句。并說出每句話是什么意思。
2.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實行類比的方法“入境”。
。1)讓學生說說某種花雨后與雨前有什么不同?生說:花的葉子更綠了,花瓣更艷了,花瓣和花葉子上還有小水珠,比下雨前更美麗了。
。2)讓學生看插圖,說說雨后的荷花有什么特點?生說:荷花更鮮艷了,花瓣……荷葉……
3.師問:王冕為什么要學畫荷花?
生答:雨后的荷花很美,美麗的荷花吸引著他。所以王冕想把它畫下來。
4.師問:書中哪句話寫王冕想要把荷花畫下來?
5.教師范讀第五句。讓學生仿讀。(要讀出王冕渴望把荷花畫下來的心情。)
6.指導學生背誦,看著黑板上的板書背誦。然后同桌互背互查。最后指名背誦。
7.師問:王冕學畫荷花的愿望終于實現了,誰說說他的愿望是怎樣實現的?
。ㄕf明:因此問題是本課的難點,所以再次重現,加深理解和鞏固。)
教師板書:勤學苦練
板書設計 :
第二課時
學習本課11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
一、預習生字、新詞。
。ㄒ唬┌驯菊n生字詞用“—”畫下來。
。ǘ┳x準音,分析字形,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的意思。
二、教學生字,新詞。
。ㄒ唬┘w讀生字詞卡片。
。ǘ┲该x,說字形的記法。
1.獨體字:(講清部首和應注意的地方。)
父讀fù 是部首字。叫“父字頭”。 組詞:父親、父母。
烏讀wū 是“丿”部。把鳥字去掉點就是烏。烏是黑色,烏云是指黑顏色的云。組詞:烏云、烏鴉、烏黑。
平讀píng 是“一”部。 組詞:平時、平常、平安。
更讀gèn 是“一”部。寫時注意不要寫成!案笔窃桨l、更加的意思。 組詞:更好、更美麗、更快。
麗讀lì 是“一”部。2、5筆為豎。 組詞:美麗、艷麗、華麗。
小結:屬于“一”部的字有幾個,都是誰?“父”是什么部,“烏”呢?
2.上下結構的字:講清應注意的地方。
親讀qīn 是“立”字部,下邊是變形的木,不要寫成木。 組詞:父親、母親、親人、親熱。
荷讀hé 是“艸”字頭,荷花、荷葉的荷。左邊不要寫成“氵”。
想讀xǐang 上邊是“相”,下邊是心字底。 組詞:想一想、想念、心里想。
美讀měi 上邊是“羊”字頭,但寫美時,上邊不要寫成“羊”,而是,下邊是大。組詞:美麗、美好、很美、美國。
3.左右結構的字:(重點分析。)
讀讀dǔ右邊易錯,應寫成十賣第三筆是,不要寫成或“冖”,最后一筆是“點”,不要寫成。組詞:讀書、讀一讀、讀報?磿、念書都叫讀書。像讀xiàng像不像的像。右半邊較難,筆順為,,第6筆是一撇,從扁口中穿出來。
組詞:好像、真像,像不像。在課文中是好像的意思。
三、鞏固生字和新詞。
(一)指名抽讀生字卡片,并組詞。
。ǘ╅_火車讀生字、新詞。
四、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親、讀、烏、更、美、麗、像。
(一)親上下各占田字格的二分之一,第6筆橫要比第5筆橫要短。
。ǘ白x”和“像”都為左窄右寬的字。
(三)烏第3筆豎折彎鉤的折一定比第2筆橫折鉤的折要寬,這樣寫出來才好看。
(四)麗第一筆橫寫的要長些,下邊寬窄、高矮都相同,整齊的排在大橫的下邊。里邊的兩個點均點在橫中線上。
。ㄎ澹┟郎习氩繉懺谏习敫瘢龣M一樣長,第三橫寫在橫中線上。下半部的大的第一筆橫要長于上邊的三橫。
。└鼘懺谏习敫,橫與下邊的曰寬窄相同,第5筆橫要寫在橫中線上。第6筆撇要頂著第一筆橫,最后一筆捺要比上半部寬出去下筆。
范字:
五、作業 :
每個生字和新詞各寫兩遍。
第三課時
指導作業 :
一、選合適的詞填空,再讀句子。
。ㄒ唬┖苫ㄩ_得(很)鮮艷。(很、更)
。ǘ┩趺幔ㄖ唬┠盍巳陼,就去給人家放牛。(就、只)(三)他用(平)(時)節省下來的錢買畫筆。(平時、有時)(二)(三)句比較容易,都是書上的原句,在講課文中已理解。但第(一)句就不同了。要給學生講清楚,前面沒有表示“在什么情況下”之類的詞語,不能填“更”,只能填很?膳c課文對照一下。
二、讀一讀,再把句子抄下來。
。ㄒ唬┧贿叿排#贿呑x書。
。ǘ┐笥赀^后,荷花更美麗了。
(三)他天天畫荷花。
。ㄋ模┧嫷暮苫ㄏ裾娴囊粯。
以上幾個句子是課文中的重點句,反映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讀和抄寫使學生更加熟悉這幾個句子的句式和課文內容,同時也復習了本課的生字新詞。
三、驗收:
獨立完成練習冊的作業 。◆
《學畫》教學設計 篇18
一、教學目標 :
1.學習課文第2、3段。理解“傍晚、滿湖通紅、山神、省下、灰心”等詞語的意思。
2.懂得學習上遇到困難不能灰心,要有信心,堅持天天學,認直學,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3.繼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并背誦第二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第2段的語言文字訓練;難點是通過第3段最后兩句話的理解,悟出道理。
三、課前準備:
掛圖、詞語卡片、小黑板、錄音機、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詞語
2.指名讀第1段。說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ǘ┙虒W第2、3段
引入新課:王冕的父親死了,家里很窮,只念了三年書,就去給人家放牛背上還要讀書,真是勤奮好學!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王冕是怎樣勤奮學習畫荷花的。一邊看課文,一邊聽錄音。
學習第2段:
1.自由讀,標出有幾句話。
2.哪一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傍晚是什么時候?
3.問:這時候天氣發生了什么變化?給“忽然”換個詞。
4.大雨過后的景色是怎樣的呢?(出示掛圖)
。1)看圖說話:湖面上有哪些景物?
我們看去這湖面怎么樣?荷花怎樣?荷葉呢?
。2)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劃出課文中寫大雨過后湖面、荷花、荷葉的句子,讀一讀。
。3)理解“滿湖通紅”,并板書。
荷花的花瓣上有一滴滴清水(板書:清水滴滴)
荷葉上的水珠還滾來滾去的,(板書:滾來滾去)
真美。∥覀儊肀纫槐,誰讀得最美!指名讀,男女讀。
5.這么美的荷花,難怪王冕看得“出神”。(理解“出神”。)
他心里會怎樣想呢?
“那多好!”后面用了感嘆號,表達了王冕怎樣的感情?誰能讀出王冕心里很想把它畫下來的語氣?指名
6.這一段寫得美不美?你們想不想把這一段背下來呢?自己試背,齊背。
7.完成課堂作業 第4題。
大雨過后,一片陽光照得。湖里有十來支,花瓣上,荷葉上滾來滾去。王冕看得。
學習第3段
過渡語:下雨后的景色這么美,王冕多想把它畫下來。∧峭趺崾窃鯓訉W畫荷花的呢?帶著問題自己讀第3段。
1.指名讀第1句。畫畫用的畫筆、顏料、紙,王冕是怎樣得來的?理解“省下”。
2.后來王冕畫的荷花像不像?從課文哪句話可看出?
出示句子比較:
比一比,哪句寫得好?好在哪里?
3.朗讀這一句。
4.同桌討論:王冕為什么能把荷花畫得這么像?
交流,板書:不灰心,天天畫
5.假如我們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應該怎樣向王冕學習呢?
(三)總結全文
1.齊讀全文
2.四人小組談一談:學了這課,你有什么收獲?指名匯報。
。ㄋ模┎贾米鳂I
《課堂作業 本》第3、6題。
五、板書設計 :
27學畫
。ㄕn文插圖 放大)
滿湖通江 畫不像
清水滴滴
滾來滾去 像……一樣
六、教后感
這篇課文的重點是對第2段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為了突出重點,在第2段教學時,我充分利用掛圖,讓學生先進行看圖說話(“湖面有哪些景物?我們看去這湖面怎樣?荷葉、荷花怎樣?),再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積累了一些好詞好句,又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鬧2003年5月12日]
《學畫》教學設計 篇19
佚名
一、教學目標
1、會用“什么時候,誰在哪里做什么”的句式寫句子,會把荷花、荷葉美的樣子說具體。
2.能正確、流利地朗瀆課文。
3.體會王冕想學畫的強烈愿望。懂得做事要有恒心,貴在天天堅持。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齊讀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段。
(一)初讀感知。
1.自由輕聲讀。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標上序號。
2.指名讀。
(二)研讀品味。
1.指名讀第一句。思: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2.句式訓練。做課后題4。
3.自由讀2-4句。思考:王冕看到了什么?怎么做?
4.什么叫\"滿湖通紅\"?為什么會滿湖通紅?
5. 評讀第2句。
6.雨后的湖里的荷花到底有多美呢?用\" ~~~~~ \"劃出來讀一讀。
按課文填空:
大雨過后,------陽光照得---------。湖里有十來枝--------,花瓣上--------,荷葉上-----------滾來滾去。
品讀句子: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1)比較句子<
花瓣上有清水,荷葉上有水珠。
你認為哪句好?為什么?
(2)出示插圖,邊讀邊體會雨后湖面、荷花、荷葉的美麗。
(3)想象說話。圖上的蜻蜓會對荷花姐姐說些什么?
(4)小結。是啊!這些美麗的荷花在雨后的晴天,在通紅湖水的襯托下,構成了一幅極為奇妙的畫。
7.王冕看到這么美的景色,怎么做?
(1)理解\"出神\"。
(2)該怎么讀好這句話?
三、學習第三段。
1.自由讀。思考:王冕是怎么學畫荷花的?
2.什么叫\"平時\",啟發學生想象王冕是怎樣把錢省下來的,可聯系第一段理解王冕省錢的不容易。
3.理解\"灰心\"。
4.想象王冕是怎樣天天學畫荷花的。
(如:不管刮風還是下雨,不管嚴冬還是酷暑)
5.齊讀最后一句。你認為王冕畫得怎樣?該怎么讀?
四、小結課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王冕說些什么?
2.師小結:王冕刻苦學畫,不怕困難,終于畫像了荷花。后來,王冕成了一位著名的大畫家。
《學畫》教學設計 篇20
作者:劉穎
教學目的:
1.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冕的畫畫得那樣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段。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
教學過程 :
一、揭題質疑。
1、師:今天我們來學習19課《學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2、生質疑師小結:(1)誰學畫?(2)學畫什么?(3)為什么要學畫?(4)怎么畫的?(5)畫得怎么樣?
二、初讀釋疑。
1、帶著以上師總結的問題自由讀課文。
要求:(1)帶拼音的生字多讀幾次,讀準字音,并聯系上下文想想字義。
。2)讀通課文。
2、檢查反饋學習情況。
(1)重點正音:神、省、傍、平。
。2)指名分自然段讀。
3、釋疑。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看圖激情。
出示課件
師:剛才你聽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生:美麗的荷花、荷葉上的水珠、王冕在牛背上……(學生紛紛發言)
師:請你們再帶著這些問題讀讀課文。
師:你覺得這些荷花怎么樣?生:哇,荷花好美啊。ń處熣n件顯示美麗的荷花。)
師:你能說說這荷花美在哪里嗎?
生:多個學生說(略)
四、指導學文。
師:荷花確實美得讓人百看不厭,作者用優美的詞句把它描寫出來,請你找找,書上描寫荷花美麗的是哪一段?
生:第2段。
師: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請小朋友自己讀課文第2段。邊讀邊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
師:請你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并說說理由。
生:大雨過后,一片陽光照得滿湖通紅。
師:你真能干。ㄔ佻F句子及句中所描寫的畫面。)
什么叫“滿湖通紅”?為什么會滿湖通紅?
生: 湖里有十來枝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師:(微笑點頭)你找得真準!(再現句子及句中所描述的畫面。)
師生:品讀句子。
。1)比較句子: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花瓣上有清水,荷葉上有水珠。
你認為哪句好?為什么?
(2)出示插圖,邊讀邊體會雨后湖面、荷花、荷葉的美麗。
(3)想象說話。圖上的蜻蜓會對荷花姐姐說些什么?
。4)小結。是啊!這些美麗的荷花在雨后的晴天,在通紅湖水的襯托下,構成了一幅極為奇妙的畫。
師:王冕看到這么美的景色,怎么做?
。1)理解“出神”。
(2)該怎么讀好這句話?
五、小結
《學畫》教學設計 篇21
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王冕小時候刻苦學畫的事。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肯下苦功夫。
2.繼續學習記住先后順序背誦課文的方法,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3.正確、流利、有語氣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難點 :
指導學中學會并掌握按先后順序背誦第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引入:
1.齊讀課題,說一說:讀了課題后,你能知道課文會寫什么內容?
2.那你認為課文會圍繞著哪個字來寫?(學)
二.學習新課: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標出自然段。
2.介紹王冕:王冕是我國元朝的一位著名的詩人和畫家。他從小刻苦自學,晚年隱居九翠山,以賣畫為生。他善畫沒骨梅花,題畫的梅花詩也很有名。他還寫過不少反映無未社會現實的詩歌。
3.學習課文第1段:
①自由讀課文,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一句講的是什么?
②“只讀了三年書”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
。ㄕf明王冕家里很窮,條件差,上不起學。也說明他的知識少。)
③遇到王冕這樣的家境,一般小孩會怎樣?而王冕又是怎樣做的呢?請你在文中畫出來。
、苣阍趺蠢斫狻耙贿叿排,一邊找些書來讀”這句話?
“找”‘這個字體現了王冕沒有錢買書,但他為了讀書,千方百計地去尋找書來看。
“一邊…一邊…”說明王冕很愛讀書學習,所以在放牛的同時也不忘了找書看。
、菰僮x課文,思考:這些和他以后成為著名的詩人和畫家有什么關系?
4.學習第2段:
、倌x課文,說一說:你從那些詞語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
烏云密布:這是雨前的景象,預示著大雨即將來臨。
一陣大雨,清水滴滴,水珠滾來滾去--說明是大雨,而且下得不長。
、谧x一讀第3-4句,思考:這兩句寫的是什么?
。ㄓ旰缶吧秃忻利惖暮苫ā#
③你從那些地方可以體會出這真是美景?
(滿湖通紅更鮮艷粉紅色的花瓣碧綠的荷葉清水滴滴水昧滾來滾去)
④我們看:夏日的一陣雷雨過后,晴朗的天空,通紅的湖水,映襯著湖里鮮艷的荷花。
這真是一幅極為奇妙的圖畫。王冕面對這樣的美景怎么樣了?
。ǔ錾瘛f明他對自然的美景的喜愛。)
(心想…要是…那…——覺得很美,想留下它。)
⑤齊讀這段,想一想:這段話是按什么順序寫清楚的?
按雨前--雨后的先后順序寫的。
1-2句:先寫王冕在湖邊放牛,忽然下起了大雨。
3-4句:接著寫湖面上的景色和美麗的荷花。
5句:然后寫王冕看荷花,想把它畫下來。
5.學習第3段:
、冽R讀課文,思考:王冕是怎樣學畫荷花的?
②默讀,標畫出重點詞語,體會理解這樣寫說明了什么?
。ㄊ∠聛淼腻X買了又找來開始他畫不像不灰心,天天畫)這說明他學畫很刻苦,肯下功夫。
、壑该x最后一句,想一想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說明王冕荷花畫得好極了,和湖里真的荷花沒有兩樣。
三、總結全文:
1.齊讀課文,思考:通過學習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成功。
2.在學習上,你要向王冕學習什么?
四、練習:
1.練習背誦課文第2段。
2.看著書中的插圖,想一想:這幅圖畫的是什么?
課文中哪兒寫出了圖中的意思?你能把這幾句話背出來嗎?
3.填空練習:
。 )的傍晚 ( )大雨 ( )的荷花 ( )的花瓣
天空( ) 水珠( ) 情水( ) 荷花( )◆
《學畫》教學設計 篇22
一、教學目標 :
1.學習課文第2、3段。理解“傍晚、滿湖通紅、山神、省下、灰心”等詞語的意思。
2.懂得學習上遇到困難不能灰心,要有信心,堅持天天學,認直學,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3.繼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并背誦第二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第2段的語言文字訓練;難點是通過第3段最后兩句話的理解,悟出道理。
三、課前準備:
掛圖、詞語卡片、小黑板、錄音機、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暀z查
1.抽讀詞語
2.指名讀第1段。說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ǘ┙虒W第2、3段
引入新課:王冕的父親死了,家里很窮,只念了三年書,就去給人家放牛背上還要讀書,真是勤奮好學。〗裉,我們就來學一學王冕是怎樣勤奮學習畫荷花的。一邊看課文,一邊聽錄音。
學習第2段:
1.自由讀,標出有幾句話。
2.哪一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傍晚是什么時候?
3.問:這時候天氣發生了什么變化?給“忽然”換個詞。
4.大雨過后的景色是怎樣的呢?(出示掛圖)
。1)看圖說話:湖面上有哪些景物?
我們看去這湖面怎么樣?荷花怎樣?荷葉呢?
。2)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劃出課文中寫大雨過后湖面、荷花、荷葉的句子,讀一讀。
(3)理解“滿湖通紅”,并板書。
荷花的花瓣上有一滴滴清水(板書:清水滴滴)
荷葉上的水珠還滾來滾去的,(板書:滾來滾去)
真美啊!我們來比一比,誰讀得最美!指名讀,男女讀。
5.這么美的荷花,難怪王冕看得“出神”。(理解“出神”。)
他心里會怎樣想呢?
“那多好啊!”后面用了感嘆號,表達了王冕怎樣的感情?誰能讀出王冕心里很想把它畫下來的語氣?指名
6.這一段寫得美不美?你們想不想把這一段背下來呢?自己試背,齊背。
7.完成課堂作業 第4題。
大雨過后,一片陽光照得。湖里有十來支,花瓣上,荷葉上滾來滾去。王冕看得。
學習第3段
過渡語:下雨后的景色這么美,王冕多想把它畫下來啊!那王冕是怎樣學畫荷花的呢?帶著問題自己讀第3段。
1.指名讀第1句。畫畫用的畫筆、顏料、紙,王冕是怎樣得來的?理解“省下”。
2.后來王冕畫的荷花像不像?從課文哪句話可看出?
出示句子比較:
比一比,哪句寫得好?好在哪里?
3.朗讀這一句。
4.同桌討論:王冕為什么能把荷花畫得這么像?
交流,板書:不灰心,天天畫
5.假如我們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應該怎樣向王冕學習呢?
。ㄈ┛偨Y全文
1.齊讀全文
2.四人小組談一談:學了這課,你有什么收獲?指名匯報。
(四)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 本》第3、6題。
五、板書設計 :
27學畫
。ㄕn文插圖 放大)
滿湖通江 畫不像
清水滴滴
滾來滾去 像……一樣
六、教后感
這篇課文的重點是對第2段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為了突出重點,在第2段教學時,我充分利用掛圖,讓學生先進行看圖說話(“湖面有哪些景物?我們看去這湖面怎樣?荷葉、荷花怎樣?),再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積累了一些好詞好句,又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