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池(通用12篇)
小 池 篇1
(一)解題,看圖導入 。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這首詩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寫的。他寫的詩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情趣。 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這首詩就是寫詩人在小荷花池看到的美麗景色。
2同學們仔細看圖(投影或掛圖)說一說圖上畫了什么景物。試著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1我們聽一聽詩中是怎樣描寫小荷花池美麗景色的。聽課文錄音或教師范讀。
2自己出聲讀課文。畫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正確;練習把每句詩讀通順。
3檢查識字和讀課文情況。用生字卡檢查識字;指導把課文讀流暢。
(三)細讀詩句,了解詩意。
1自讀詩句,提出不懂的詞語,同學討論,教師點撥,了解詞句意思。(先一、二行,再三、四行)
2看圖想象小池的美景,進一步了解詩句的意思。
(四)反復誦讀,體會詩中的景與情。
在學生對詩句意思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要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要指導學生把景物讀活,要讀出景物間的密切聯系。可參考“教學建議”中的提示,也可再次讓學生聽課文朗讀錄音,在模仿的基礎上讀好。
在充分讀的基礎上,練習有感情地背誦。
(五)進行識字、寫字教學。
(六)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默寫課文。
小 池 篇2
quán yǎn wú shēng xī xī liú
泉 眼 無 聲 惜 細 流 ,
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g róu
樹 陰 照 水 愛 晴 柔 。
xiǎo hé cái lòu jiān jiān jiǎo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
zǎo yǒu qīng tíng lì shàng tóu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頭 。
作者背景
楊萬里(1124-1206),南宋詩人,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是我國古代寫詩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詩通俗清新,流暢自然,人稱“誠齋體”。詩的內容以山水風光自然景色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經幽默地跟他開玩笑說“處處山川怕見君”。
注詞釋義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愛惜。
細流:細小的流水。
照水:倒映在水面。
晴柔:晴天柔和的風光。
尖尖角:指剛出生的、緊裹著的嫩小荷葉尖端。
古詩今譯
泉眼悄無聲是珍惜細細的水流,樹陰映水面是它喜歡晴日的溫柔。小小的嫩荷剛露出緊裹的葉尖,早飛來可愛的蜻蜓站立在上頭。
名句賞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之情,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樹陰、小荷、蜻蜓的描寫,給我們描繪出一種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泉眼默默地滲出涓涓細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瑩的泉水;綠樹喜愛在晴天柔和的氣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葉剛剛將尖尖的葉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調皮的蜻蜓輕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詩從“小”處著眼,生動、細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動的富于生命和動態感的新景象,用來形容初露頭角的新人。
《小池》 詩句賞析
此詩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詩,句句如畫,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風光,自然樸實,又真切感人。
注釋: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愛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光。
④小荷:指剛剛長出水面的嫩荷葉。
⑤尖尖角:還沒有展開的嫩荷葉的尖端。
今譯:泉眼很愛惜地讓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樹陰喜歡這晴天風光的柔和。鮮嫩的荷葉那尖尖的角剛露出水面,就已經有蜻蜓落在它的上頭。
誦讀:
①內容淺析:詩人用清新活潑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初夏小荷花池寧靜而又充滿生機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由衷熱愛之情。
②寫作特點:將蜻蜓擬人化,增添了詩的情趣。
③朗誦指導: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要突出“惜”、“晴柔”、“尖尖”、“立”等詞。
小 池 篇3
教案示例一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詩中描寫的美麗景色,增強對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4.默寫課文。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會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出示美麗的大自然的錄像片斷,并配上優美的音樂。)
同學們,看看這大自然吧,萬物總是那么和諧的相處,使大自然如此的美麗。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來贊美過大自然的萬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板書:2)
2.介紹作者:這首詩是宋朝的楊萬里寫的。
二、指導看圖,初讀課文
1.出示圖片,說說看到了什么?(塘、泉眼、樹陰、幾片生機盎然的荷葉、幾只小小的錯蜒)(板書:泉眼、細流、樹陰、小荷、蜻蜓)
2.詩人是怎么描寫這么美的的呢?大家自己去讀讀詩吧。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3.學生自由讀詩。
4.檢查自讀情況。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讀全詩,老師正音。
5.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體會詩意
1.指導一、二句。
(1)指名讀詩的一二句。
(2)看課件。老師配樂說: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見。
(3)這么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呢?(聲音要輕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學生自由練讀。
(5)指名讀。
(6)男女比賽讀。
2.指導朗讀三、四句。
(1)看課件。老師配樂說: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頭了。)
(2)哪位同學知道,這是描寫什么季節的池塘?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葉和蜻蜓,而荷葉才剛剛露出尖尖角,說明這是剛到夏天的時候)
(3)多么細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斷,竟然被細心的詩人觀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你會怎樣來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4)指名反復讀。讀出欣喜的語氣。
(5)全班朗讀。
3、有感情的朗讀整首古詩。
四、老師范讀,想像詩境
1老師配樂范讀,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像一幅圖。
2指名說想像到了些什么。(學生自由發揮,可以和詩中的一樣,也可以聯想更多的東西)
五、背誦古詩,總結全詩
1.全班比賽背。
2.你喜歡這首古詩嗎?為什么?(板書:寧靜、美麗)
3.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更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小朋友去發現,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萬物,保護環境。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六、指導生字
1給生字組詞。
2指導寫字。注意:“惜”字和“借”字的區別。“照”字是上下結構。上面的“日”和“召”一樣長。
七、布置作業
1默寫古詩。
2畫畫你心中的樣子。
八、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的七言絕句,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初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由衷的熱愛。教學中以美麗的自然景色錄像直觀導入 ,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學過程 配以直觀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詩句。教學媒體運用恰當、適度,為突破重、難點服務。媒體,作為語文課堂教學信息傳播的中介,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雖然只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但如果在教學中作恰當、適度的運用,可以極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的,這一點在本教案中體現得較為明顯。本教案將錄像、圖片都用上了,既為實現教學目標 服務,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通過媒體運作,變抽象為形象,從而達到突破重難點的目的。
教案示例二
教學要求
1.學會3個生字,理解詩句的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中描寫的情景。
2.指導學生根據詩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激發學生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朗讀并背誦課文是重點。
2.指導理解詩句意思及領會所表達的感情是難點。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朗讀錄音磁帶;參觀一處泉水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打開掛圖(或放幻燈),激發興趣
(看圖)即一個面積不大的池子,在詩中指小小的池塘。這是一首寫景詩,它生動、形象地描寫出夏季荷塘的迷人景色。
作者:楊萬里(1127—1206),江西吉水縣人,南宋著名詩人。他與同時代的詩人陸游、范成大、尤袤(mào)齊名,被譽為“南宋四大家”。他的詩一部分是反映時政、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多數是描寫自然風物的。特點是構思新巧,語言活潑明暢,借題發揮,富有風趣。
二、指導看圖
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景物?(先一個一個說,再連起來說一遍)
同學們看了圖,想一想詩人是怎樣描繪自己所見到的情景的,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
1.請聽錄音,看看課文有幾句話。(學生標出句子)
2.看音節卡片,開火車讀。
xī zhào róu
3.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
4.分組讀課文,男女生各讀一句。
四、學習生字
1.出示帶音節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2.去掉音節讀。(注意“柔”的讀音)
3.識字、記憶字形。
(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卡片。
(2)分組觀察、討論,利用以前學習方法識記字形。
(3)檢查自學情況。(指名學生當小老師,師生評議)
(4)教師重點指導:
惜,xī,11筆,左右結構,左邊豎心旁,右邊昔字邊。
照,zhào,13筆,上下結構,下邊是四點水,注意讀準翹舌音。
柔,róu,9筆,上下結構,上邊是矛字頭,下邊是木字底,注意上邊“矛”的寫法。
4.鞏固練習(做游戲)。
(1)找朋友,將本課3個生字的讀音卡片和漢字分發給6個同學,老師說一個字,兩位同學分別將正確音節和漢字舉到一起。找對了全班齊讀三遍。
(2)組詞練習。
五、課堂練習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認讀漢字卡片。
二、引導學生學習課文
1.引導學習第一句。
(1)自由讀第一句,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能說多少就說多少)
(2)齊讀第一句。
(3)指導朗讀(注意輕重音和停頓):
泉眼 / 無聲 / 惜 / 細流,樹陰 / 照水 / 愛 / 晴柔。
教師范讀,學生仿讀,指名讀,師生評議,齊讀。
(4)教師小結:
泉眼,就是泉水的出口。惜,愛惜,舍不得。細流,細細的水流。照,映照。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光。全句的意思是:細細的泉水從泉眼里悄然無聲地流出來,好像泉眼很愛惜它們,舍不得讓它們多流一點。綠樹的陰影映照在水面上,好像非常喜愛這晴天里柔和而美麗的風光。
2.引導學習第二句。
(1)自由讀,說說你懂得了什么?
(2)指導朗讀:
小荷 / 才露 / 尖尖角,早有 / 蜻蜓 / 立上頭。
范讀,學生練讀,指名讀,師生評議,齊讀。
(3)教師精講:
小荷,指剛剛長出水面的嫩荷葉。尖尖角,指還沒有展開的嫩荷葉的尖端。全句的意思是:嫩荷葉那尖尖的角剛露出水面,就已經有蜻蜓落在上面了。
三、啟發學生想象荷塘景色,深入了解課文
1.自由讀全詩,引導思考:這首詩寫了哪些景物?(泉水、樹的陰影、荷葉、蜻蜓)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兩句詩描寫了兩種景物:“泉、樹陰、小荷、蜻蜓”)
2.啟發學生根據詩句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感知、想象出細細的泉水緩緩地涌出,綠樹茂密的樹葉遮住陽光形成的樹陰映照在清清的水面上……進而把這些景物聯系起來,在頭腦中構成一幅初夏荷塘的美麗風景畫。
3.小結。
這首詩通過對涓涓的細流、濃密的樹陰、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這些常見的景物的描繪,形象地勾畫出一幅初夏小小荷花池里的風景畫,側重靜態的描寫,給人以清新、恬靜、溫柔的感覺,特別是“惜、愛、露、立”幾個動詞的巧妙運用,使得這優美、寧靜的畫面充滿了生氣。全詩構思新穎,運筆精細,第二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已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
四、課堂練習
1.寫一寫課后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板書參考
探究活動
1.收集有關楊萬里的資料。
2.根據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畫一幅畫。
小 池 篇4
知識目標
1、學會“惜、照、柔”三個生字。
2、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詩默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大自然中萬物的和諧。
3、默寫古詩。
能力目標
通過朗讀和看圍,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德育目標
通過朗讀古詩,體會大自然中萬物的和諧,激發學生了解大自然的興趣。從中懂得要愛護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
教學重點
1、學會“惜、照、柔”三個生字。
2、有感情朗讀背誦這首詩,
教學難點
在讀中感受詩意,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教學方法
結合圖,反復朗讀。
教學準備
幻燈片
第一課時
一、看圖激趣,揭題解題
1、出示小池投影片。這幅彩圖多么漂亮! 仔細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滿池碧綠的荷葉,荷花還未開放,是初夏。)圖上除了荷葉還有什么? (細細流動著的泉水,小蜻蜒。)
2、揭示課題,齊讀兩遍。解題。“小池”,就是小池塘。這首詩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寫的。他描繪小池什么景色呢?我們學習這首詩。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讀準。
2、指名朗讀,進行正音。
3、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看文聽讀,注意聽出節奏。
三、講讀課文,了解詩意
全詩共四行,分兩層意思。
1、學習第一、二行。
① 學生自讀一、二行。仔細讀,想詞意,思考詩句的意思。學生年齡較小,可做如下輔助。
借助書上插圖,邊看教師邊提問:
泉水從什么地方,怎樣流出? 流到什么地方?
水面什么樣? 是怎樣形成的?
教師根據詩意,以生動的語言進行描繪,把詩句變成具體美麗的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
② 教師小結:小荷塘的水是從細細的泉水匯集的,它緩緩流人池中,綠蔭映照在清澈平靜的水面上,水,也變得碧綠了。
2、學習第三、四行。
(1)學生自讀三四行。仔細讀,思考詩句得意思。
(2)說說詩中描寫得小荷是怎樣得?
(3)初露尖角得小荷吸引了誰?它在那里做什么?(看圖進行想象)
3、小組討論,大家共同交流自己看到或想到得初夏小荷塘得美麗情景。
4、教師小結:這首詩詩人用細細的流淌的泉水、濃密的樹陰、清澈平靜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荷角的蜻蜓,描繪初夏小荷池的美。
5、請把四行詩連起來讀一讀,講一講。
6、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想?
四、指導朗讀,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一、熟讀課文,體會詩句的意思
二、背誦課文 (做到人人會背)
三、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識記字形。
本課中的生字“惜、照、柔”,可借助學過的偏旁、部件和熟字識記字形。引導學生自己說識記方法。
“柔”指導學生把音讀準確。
2、寫字教學。
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筆畫筆順。
“惜”,左邊豎心旁的筆順是先兩點,后中間的豎,右邊的“昔”寫大點。
“照”,下面是四點,要寫勻稱,把“昭”字托住,不要寫成一橫。
“柔”,上面是“矛”,不要少寫撇。
四、默寫全詩
小 池 篇5
3 塘
教材分析:
《小池塘》是一篇文字優美、形象生動、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的散文。它描寫了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美麗景象,是一篇培養學生朗讀能力、語言感受能力的美文。
小池塘很美,這種美是一種發自心底的安靜的美,美得像一幅畫。這幅畫里,閃閃的池塘,青青的蘆葦,片片白云飄過,太陽掛在天上,月牙兒彎彎,星星在天空閃亮。這樣的場景,是每一個成年人心里的桃花源,沒有紛爭,沒有喧囂……只有靜,靜得讓人沉醉。
小池塘的意境很美,如詩如畫。為了表現這種意境,作者大量采用了比喻來表現這種意境。全文共出現了六個比喻:把池塘比作眼睛;把蘆葦比作睫毛;把白云比作白鵝;把太陽比作氣球;把月牙比作小船;把星星比作珍珠。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這種靜態中的動感和生命之美如何使學生領會,這是教學本篇課文的一個難點。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生字,學會4個偏旁部首。
3.感受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4.通過理解課文的內容,認識比喻手法運用的好處,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用 “ 倒映在池塘里,像 。” 模仿課文句式說話。
教學重難點:
1.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初步感知春天小池塘的明麗。
2.寓識于讀,認識本課田字格及綠線格里的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3.學習在田字格里正確、端正地書寫“姐、吹、波”,認識新偏旁。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準備:
1.課文的錄音磁帶;
2.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2月27日 總第20課時
課時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生字,會寫4個生字,學會2個偏旁部首。
3.感受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初步感知春天小池塘的明麗。
2.學習在田字格里正確、端正地書寫“姐、吹、波”,認識兩個新偏旁。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背誦《雨點》,想想池塘的特點——靜。
2.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去小池塘看看。
1)聽課文朗讀錄音。
2)自由讀課文。
3)聽老師范讀。
4)再讀課文,一步步將課文讀正確、流利。
5)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美讀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聽課文朗讀錄音、自由讀課文、聽老師范讀、再讀課文,一步步將課文讀正確、流利。讓學生通過選擇性朗讀,再次加深對課文內容的了解。)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誰來讀讀書上第一自然段第一句是怎么寫的呢?
你為什么讀得這么輕呢?這是一位怎樣的春風姐姐呢?
這是溫柔的春風姐姐。(輕輕)說得好!溫柔的春風姐姐,誰還能讀出這樣的感覺?
再指名讀,我們仿佛看到了一位溫柔的春風姐姐。
2)春風姐姐這么輕輕一吹,小池塘發生了哪些變化呢?下面請大家自由讀讀第一自然段中下面的兩句話。
生自由讀接下來的兩句話。
3)醒來的小池塘是什么樣的?
醒來的小池塘像一只大眼睛。(大眼睛)怎么樣的大眼睛呢?(明亮的)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池塘里的水波(一閃一閃)的,就像小朋友的眼睛一眨一眨的,而且非常的清澈。指導朗讀。指導讀第二句。眼睛真大呀!
4)那大眼睛的睫毛在哪里呀,誰來讀讀第三句話?指名讀。而且這睫毛是怎樣的呢?(長長)
是呀,春風姐姐一吹,池塘邊的蘆葦長起來了,就像給小池塘鑲上了長長的睫毛,真美呀!你能讀出這美嗎?
這是一只水汪汪的大眼睛!睫毛可真長啊!女小朋友讀。
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其實小朋友的眼睛也非常明亮,讓我看看,呀!我在你的眼睛里看見我了。小池塘這只水汪汪的大眼睛,會看到些什么呢?
想一想:小池塘周圍有哪些景物?白云、太陽、月牙、星星
是呀,明亮的小池塘就像一面鏡子,白云、月牙、星星都倒映在這面鏡子里。老師呀,就特別喜歡白云的倒影,書上說“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鵝”,小朋友們學著老師的樣子,在課文中找到第二自然段中你喜歡的語句,讀一讀,再和同桌說說為什么喜歡?
1)哪些小朋友也喜歡白云的呀。課文是怎樣來描寫白云的?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鵝。
為什么喜歡白云呀?
你還讀懂了什么?白云像一群白鵝,說明云很多。白云還像什么呢?
2)太陽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個鮮紅的氣球。
比較一下,書上的這句美還是黑板上的美?太陽是紅的,所以氣球也是紅色的。(1紅,2 圓、3 一只)
也就是說“鮮紅”寫出了太陽的顏色,而氣球不能說明這一點。誰來讀描寫月牙的句子。
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彎彎的小船。
3)晚上,月牙出來了,那么安靜,月光柔柔的,感覺上去比太陽光都強烈了,誰來讀?
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彎彎的小船。
讀得真美!把掌聲送給她。
為什么這么說?
月牙是彎彎的,所以應該是彎彎的小船。否則就是月亮了。
對呀,月亮會變化,有時是圓圓的,月牙是彎彎的,所以把它比做彎彎的小船才恰當。指名讀
4)最后描寫星星的一句誰讀?
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許多明亮的珍珠。為什么喜歡星星的倒影呀?你還讀懂了什么?
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許多閃亮的珍珠。師:這一句又好在什么地方。
星星是一閃一閃的,所以像閃亮的珍珠。
天上有許多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就像許多珍珠。
那你們能不能仿照書上的描寫來說一說。老師先來說一句——藍天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塊巨大的藍寶石。樹像綠傘。
5)小朋友們,真是一個( )的池塘啊?白云是白色的,太陽是鮮紅的,月牙是金黃的,星星是閃亮的,這么多顏色就叫——“五彩的世界” (板書)
欣賞圖片。
6)小池塘周圍還會有哪些景物?
還會有蘆葦。
除了書上講到的,還有……?小草、小花、大樹……,模仿寫句子。( )倒映在池塘里,像( )
小池塘真美呀!讓我們一起夸夸它吧。(朗讀全文)
(設計意圖:讓學生參與課堂評價,使每個孩子都有評價他人和被評價的權利。或贊賞或提出異議,這正是孩子對課文不同理解的結果。這樣不僅能刺激孩子的讀書欲,而且極大程度的培養了學生的欣賞能力。)
三、鞏固識字、寫字
1.“只、陽、吹、波”四個生字。
2.指導書寫時注意“陽、吹、波”這三個字左窄右寬的字形特點。
3.學生寫字。(古箏曲)
(設計意圖:給優秀作業加圈圈,對老師來說是舉手之勞,但對孩子的激勵作用很大,這一設計滿足了學生的情感需要。)
第二課時 2月28日 總第21課時
課時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剩下的生字,學會4個偏旁部首。
3.感受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4.通過理解課文的內容,認識比喻手法運用的好處,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用 “ 倒映在池塘里,像 。” 模仿課文句式說話。
教學重難點:
1.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初步感知春天小池塘的明麗。
2.寓識于讀,認識本課田字格及綠線格里的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3.學習在田字格里正確、端正地書寫生字,認識新偏旁。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一、設境激趣,導人課文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三課,齊讀課題。
2.小池塘呀想考考大家,帶來了許多詞語寶寶,你們還記得嗎?
姐姐 輕輕 水波
蘆葦 倒映 白鵝
珍珠 眼睛 明亮
3.詞組寶寶也來湊熱鬧了,我們來認一認!
明亮的大眼睛
長長的睫毛
鮮紅的氣球
彎彎的小船
閃亮的珍珠
4小池塘想如果把這些詞組放到句子里,小朋友們還能讀好它們嗎?
你們都太棒了!
小池塘真是太高興了。讓小朋友快快走進它,快速打開書,24頁,數數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復習詞語到詞組,到句子到課文,循序漸進,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及積累知識的方法。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為后面的說話訓練奠實了基礎。)
二、精讀課文
a.學習s1
1.誰來讀讀書上s1第一句是怎么寫的呢?
2.你為什么讀得這么輕呢?這是一位怎樣的春風姐姐呢?(生:溫柔的)
3.說得好!溫柔的春風姐姐。 誰還能讀出這樣的感覺?(指名讀)
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溫柔的春風姐姐。(齊讀)
4.春風姐姐輕輕一吹,小池塘發生了哪些變化呢?下面請大家自己讀讀s1中下面的兩句話。
5.醒來的小池塘是什么樣的?(生:醒來的小池塘像一只大眼睛。)
怎么樣的大眼睛呢?(生:明亮的)為什么這么說?
(生:因為池塘里的水波(一閃一閃)的,就像小朋友的眼睛一眨一眨的,而且非常的清澈。)
6.是呀,小池塘被春風姐姐溫柔地喚醒了,醒來后揉了揉眼睛,看,池塘里的水波(一閃一閃),這一閃一閃的水波多像它的眼睛在一眨一眨呀!小池塘真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指讀詞語 “大眼睛” (板書)
誰來讀好這句話。眼睛真大呀!(男小朋友讀)
7.那大眼睛的睫毛在哪里呀,誰來讀讀第三句話?(指名讀。)
這睫毛是怎樣的呢?(生:長長的)
8.是呀,春風姐姐一吹,池塘邊的蘆葦長起來了,就像給小池塘鑲上了長長的睫毛,真美呀!你能美美地讀好它嗎?
這是一只水汪汪的大眼睛! 睫毛可真長啊!(女小朋友讀)
9.小朋友,你們感覺到小池塘怎么樣? 小池塘這只明亮的大眼睛美的就像是一首詩,讓我們像讀詩歌一樣來美美地讀好這一段。
(學生自由練讀s1,指名讀,齊讀。)
b.學習s2
1.其實小朋友的眼睛也非常明亮,讓我看看,呀!我在你的眼睛里看見我了。小池塘這只水汪汪的大眼睛,會看到些什么呢?
想一想:小池塘周圍有哪些景物?(生:白云,太陽,月牙,星星)
2.是呀,明亮的小池塘就像一面鏡子,很多東西都能映出來,水上有一個,水面就有一個倒過來的影子,這就是——倒映。
★白云,月牙,星星都倒映在這面鏡子里。老師呀,就特別喜歡白云的影子,書上說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鵝。
小朋友們也學著老師的樣子,在s2中找到你喜歡的語句,讀一讀,再和同桌說說為什么喜歡?
3.那哪些小朋友和老師一樣也喜歡白云的呀。課文是怎樣來描寫白云的?指讀
4.為什么喜歡白云呀?(白)你還讀懂了什么(白云像一群白鵝,說明云很多)
5.說得很有道理!那你能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讀中嗎?
課文中說白云像白鵝,小朋友覺得白云還像什么呢?(齊讀。)
6.為什么喜歡太陽呀?(紅)你還讀懂了什么?(1、紅 2、圓 3一只)
白天的小池塘,有白云、太陽的倒映,是多么美麗啊,小朋友玩的多么開心啊,讓我們一起讀好它。
7.誰來讀讀描寫月牙的句子(指名讀。)
晚上,月牙出來了,那么安靜,月光柔柔的,誰再來讀?(指名讀。)
讀得真美!把掌聲送給他。
8.為什么說“月牙”?(生:月牙是彎彎的,所以應該是彎彎的小船。)
(生:否則就是月亮了。)
9.對呀,月亮會變化,有時是圓圓的。月牙是彎彎的,所以把它比做彎彎的小船才恰當。誰再來讀好它(指名讀。)
10.最后描寫星星的一句誰讀?(指名讀。)
11.為什么喜歡星星的倒影呀?你還讀懂了什么?
(生:星星是一閃一閃的,所以像閃亮的珍珠。) 這一句有好在什么地方?
(生:天上有許多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就像許多珍珠。)
12.看圖,晚上人們都在安靜的睡覺,這時候的小池塘是多么的安靜呀,誰來讀?
13.多么美麗的小池塘啊,讓我們再一次走進小池塘,去感受一下吧。(齊讀。)
14.現在就請大家一邊看畫面一邊試著背一背s2。
c.學習s3
1.小朋友,想一想,還有哪些景物也會把小池塘當作鏡子來照,它們倒映在池塘里像什么?
老師先來說一句:藍天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塊巨大的藍寶石。樹像綠傘。
“ 倒映在池塘里,像 ”。
2.這么多的景物倒映在小池塘里,這真是一個“五彩的世界” (板書)
小池塘不僅是五彩的世界,也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讓我們一起讀s3
(欣賞圖片)小池塘真美呀!讓我們一起夸夸它吧。(朗讀全文)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通過朗讀、聯系生活實際及上下文理解詞語、句子,體會“小池塘”的美。適時出示投影片,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幫學生更直觀地理解了課文內容,使文字內容實在化,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朗讀能力、語言感受能力。)
三、教學生字
1.課文讀懂了,這兒有幾個生字寶寶,你們認識嗎?
2.你有什么辦法記住它?
3.自己看看書上的筆順圖,記一記。
(設計意圖:引導想辦法記住生字,讓學生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在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基礎上,再按照字的筆順規則進行寫字。)
板書:
3、小池塘 ----→ 五彩的世界
大眼睛
教后反思:
今天,我上《小池塘》這一課,我是用一幅中國地圖引入,給學生看江南水鄉的圖片。江南的河流,湖泊和池塘特別多,這里的美景多,揭示我們蘇州地區就是典型的水鄉江南。通過聽課文朗讀錄音、自由讀課文、聽老師范讀、再讀課文,多種形式的朗讀,一步步將課文讀正確、流利。后來,又讓學生通過選擇性朗讀,再次加深對課文內容的了解。文章讀起來就有味道了。
小 池 篇6
教案示例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詩中描寫的美麗景色,增強對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4.默寫課文。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會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出示美麗的大自然的錄像片斷,并配上優美的音樂。)
同學們,看看這大自然吧,萬物總是那么和諧的相處,使大自然如此的美麗。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來贊美過大自然的萬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板書:2)
2.介紹作者:這首詩是宋朝的楊萬里寫的。
二、指導看圖,初讀課文
1.出示圖片,說說看到了什么?(塘、泉眼、樹陰、幾片生機盎然的荷葉、幾只小小的錯蜒)(板書:泉眼、細流、樹陰、小荷、蜻蜓)
2.詩人是怎么描寫這么美的的呢?大家自己去讀讀詩吧。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3.學生自由讀詩。
4.檢查自讀情況。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讀全詩,老師正音。
5.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體會詩意
1.指導一、二句。
(1)指名讀詩的一二句。
(2)看課件。老師配樂說: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見。
(3)這么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呢?(聲音要輕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學生自由練讀。
(5)指名讀。
(6)男女比賽讀。
2.指導朗讀三、四句。
(1)看課件。老師配樂說: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頭了。)
(2)哪位同學知道,這是描寫什么季節的池塘?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葉和蜻蜓,而荷葉才剛剛露出尖尖角,說明這是剛到夏天的時候)
(3)多么細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斷,竟然被細心的詩人觀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你會怎樣來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4)指名反復讀。讀出欣喜的語氣。
(5)全班朗讀。
3、有感情的朗讀整首古詩。
四、老師范讀,想像詩境
1老師配樂范讀,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像一幅圖。
2指名說想像到了些什么。(學生自由發揮,可以和詩中的一樣,也可以聯想更多的東西)
五、背誦古詩,總結全詩
1.全班比賽背。
2.你喜歡這首古詩嗎?為什么?(板書:寧靜、美麗)
3.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更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小朋友去發現,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萬物,保護環境。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六、指導生字
1給生字組詞。
2指導寫字。注意:“惜”字和“借”字的區別。“照”字是上下結構。上面的“日”和“召”一樣長。
七、布置作業
1默寫古詩。
2畫畫你心中的樣子。
八、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的七言絕句,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初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由衷的熱愛。教學中以美麗的自然景色錄像直觀導入 ,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學過程配以直觀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詩句。教學媒體運用恰當、適度,為突破重、難點服務。媒體,作為語文課堂教學信息傳播的中介,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雖然只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但如果在教學中作恰當、適度的運用,可以極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的,這一點在本教案中體現得較為明顯。本教案將錄像、圖片都用上了,既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通過媒體運作,變抽象為形象,從而達到突破重難點的目的。
第 1 2 頁
小 池 篇7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4個生字,認識兩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春天來到時小池塘的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難點: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在朗讀中理解課文。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春天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春天真美啊,春雷喚醒了嫩生生的竹筍,可愛調皮的雨點在大自然中睡覺、散步、奔跑、跳躍。今天,春姑娘又將帶著我們一起去一個美麗的世界看看,那里有青青的山、綠綠的樹、碧綠碧綠的小草,還有一個可愛的小池塘。
2、師板書課題,邊寫邊說寫“池”和“塘”時要注意的地方。(“池”:注意三點水的位置,以及“也”字的第一筆和第二筆的寫法;“塘”:注意右邊的寫法。)
3、指導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你們想去小池塘邊看一看嗎?那我們一起去小池塘邊走一走。(播放動畫視頻)
2、你覺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池塘?(投影出示: 的小池塘)
3、看來小朋友眼中的小池塘明亮而美麗,讓我們打開書本,一起來感受一下小池塘的美吧。
4、生讀,師巡視聆聽。
4、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 剛才,同學們在讀書時,老師發現有幾位細心的同學已經把自然段標上記號了,你能像他們一樣趕快找一找嗎?然后告訴我!
(2) 真棒!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把課文讀得非常好。先來看看這些詞語朋友,你能準確叫出他們的名字嗎?(師課件展示本課生詞)
(3) 抽生讀,師生共同評議,特別引導學生讀好翹舌音和后鼻音。抽生教讀,師教讀,生齊讀。
(4) 請你在課文中找到這些詞語朋友的家,把他們所在的句子再認真讀一讀,注意停頓。
(5) 抽生按順序讀課文。
(三)誦讀課文,想像畫面,感悟小池塘的美。
1、春雷喚醒了春筍,春風喚醒了柳樹、桃樹,也喚醒了小池塘。【屏幕顯示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① 指讀。
② 師:你感覺這句話中把春風、小池塘當作什么來寫了?
③ 師生表演:師做春風姐姐,生做小池塘。師吹生演睡醒狀。
④ 師:你睡了一大覺后醒過來,心情怎樣?
⑤ 【點擊“醒來了”一詞放大】練讀。(讀出高興的語氣)
⑥ 練讀句子。【點擊“輕輕”一詞,提醒學生讀得輕一點】
春風姐姐太用力了,能不能輕點?(該生再讀,聲音小了)
這回讀得有進步了。老師也想來讀讀這句話,大家想聽嗎?
你覺得我讀得怎么樣?
2. 師:醒來的小池塘像什么呢?(小池塘像明亮的大眼睛)。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小池塘怎么會像眼睛呢?
(水波一閃一閃,池邊的蘆葦像睫毛)
4、在學生討論中理解“一閃一閃”“睫毛”,小池塘在什么情況下會“一閃一閃”?從小池塘這只明亮的眼睛中感受到小池塘的水怎么樣?(體會池塘水的清瀅澄澈)
5、指導朗讀;多形式的朗讀。
6、能讓我從你們的讀書聲中感受出來嗎?指導讀好“長長的”。
7、這只明亮的大眼睛,正一閃一閃的望著外面的世界呢,它究竟看到了什么呢?我們下一節課再來學習。
四、生字教學
五.識字寫字教學
1.【顯示“吹、波”】指名領讀→齊讀。說說這兩個字在結構上有什么相同?
2.學寫“吹”。
① 你怎樣記住“吹”字?【點擊“口”成紅色】,念偏旁名稱。
② 看電腦書寫,生書空。
③ 師范寫,講要領。
④ 生描紅、臨寫各一個,師巡視寫字姿勢、方法。
⑤ 作業展示、評價。
3.學寫“波”。
① 你怎樣記住“波”字?(與“破”比較)【點擊顯示“破”】
②③④⑤同上。
4.給兩個字找朋友。(即組詞)
小 池 篇8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文中的字詞句,感悟春天小池塘的明麗;
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流程:
一、整體感受美
1、描述導入:春風姐姐的本領真大,她輕輕一吹,就吹綠了大地,吹紅了桃花,也吹醒了小池塘。你們看……(課件展示優美的畫面及全文的配樂朗讀)
2、整體感知:小朋友,你覺得這個小池塘怎么樣?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對小池塘有了一些了解,課文把小池塘比作了什么?
板書:大眼睛
二、精讀欣賞美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小池塘是一只什么樣的大眼睛?自己把第一自然段讀一遍。
1、哪像大眼睛,哪像睫毛?
板畫:老師簡筆畫小池塘。
2、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這只大眼睛,能不能讀出來?自己再讀一遍第一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象小池塘的樣子。
3、誰來把你眼中的大眼睛讀給老師聽聽。
4、大眼睛配上長睫毛果然漂亮。
這是你眼中的大眼睛,很漂亮,誰還愿意把你眼中的大眼睛讀給老師聽聽?這次我要閉上眼睛,看看通過你的讀書,能不能讓老師感受到一只水汪汪、亮閃閃的大眼睛,還有長長的睫毛。
學生朗讀。小朋友真了不起,我的眼前的確出現了一個清清的小池塘,一只明亮的大眼睛。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小朋友的眼睛也非常明亮,讓我看看,呀!我在你的眼睛里看見我了。同桌對視,說說對方眼睛里都映著自己。
2、小池塘,這只水汪汪的大眼睛,會看到什么?請一位同學讀第二自然段。
你讀得很通順,課后肯定認真練讀了,應該表揚;讀得也美,因為你體會到了美。
3、看圖。小池塘很清、很靜,多像一面鏡子,很多東西都能映出來。上面有一個;水中有一個倒過來的。這就是——倒映。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鵝,把白云比作了什么?白鵝還在游動呢。太陽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鮮紅的氣球,把太陽比作了什么?是啊,紅紅的,輕輕晃動,抓緊了,別讓氣球跑了。
4、請小朋友自己把第二小書讀一遍,一邊讀,一邊想象游動的白鵝、正在放飛的鮮紅的氣球。
5、誰來將你感受的倒影,讀給老師聽聽?指名讀。
6、你讀的白云、太陽非常美,老師想問一下,月牙、星星什么時候出來?(看圖)晚上。課文又把它們分別比作了什么呢?晚上,人們都在安靜地睡覺,在夜色襯托下,柔和的月光、閃亮的星光才會美麗動人。晚上,非常幽靜,聲音要輕一點,千萬別吵醒人了。誰來讀一讀月牙、星星?
7、感情朗讀: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8、拓展練習:小池塘里難道只倒映著這四樣東西么?還會倒映著什么?(句式: ( ) 倒映在池塘里,像 ( )。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引讀:小池塘里的景色真美呀,就像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課文最后說……
2、理解:“五彩”一詞
三、練習背誦
1、小池塘的水波美、蘆葦美、倒影美,想不想到這么美的小池塘邊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那就把課文重頭讀一遍,一邊讀,一邊盡情地在那里欣賞美景。自由讀
2、這么美的地方,我們不能獨自享受,要介紹給別人,讀給別人聽,讓一個從沒到過那里的人一聽,馬上說:這地方真美啊!在哪兒呢?快帶我去!誰愿意試一試?(指名讀)他讀的時候,你可以跟著他在心里讀,或者小聲演也行。
3、小池塘雖然不大,但卻非常美,充滿了生機,老師也想讀,聽聽老師讀,好嗎?配樂朗讀。
4、老師讀得好嗎?那是因為我一邊讀,一邊想象小池塘的美景。你們要想讀好,也要一邊讀,一邊想,把課文記在心里,背下來,咱們先回憶一下課文。 5、看著板書,我請大家來試著背一背,不會背的可以看書,會背又想表演的同學還可以站起來表演。
總結:大自然處處美如畫,我們要用我們明亮的眼睛,找一找,看一看,一定會發現許許多多美好的景色。我們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他們。保護他們,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四、拓展展示美
1、你來到小池塘邊會說些什么?怎樣保護這大眼睛呢?
2、大眼睛真美麗,你們想用什么辦法來表現小池塘的美麗呢?(學生想用繪畫的方法來表現,讓學生進行練習后展示。)
3、課后,你怎樣把小池塘的美麗告訴爸爸媽媽?(引導學生背誦,和大人一起去觀察、介紹小池塘,還可以拍照片,搜集有關小池塘的圖片、兒歌等。)
小 池 篇9
教學內容
3. 小池塘 共幾課時
3課時 第1課時 課型
講讀 第幾課時
教
學
目
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7個生字,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認識4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
學
重
難
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教
學
資
源
1.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幫助學生感受小池塘的明麗。 預
習
設
計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標上小節數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一、揭題激趣,導入新課(3分) 1.圖上畫的是哪兒?看著圖誰來說說小池塘與江河有什么不同? 看了這幅畫,你想到了什么? 2.美美地讀一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22分) 出示學習單 根據拼音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 (1)生字表中的生字,先讀讀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自由讀課文,讀不懂的句子,多讀幾遍。
1、生自讀課文
2、檢查自讀情況:
三、學習生字(15分)
1.小組內自學生字,說說你認識哪幾個生字,是怎樣認識的?不認識的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2.交流討論。 波:換一換,把“破”字的“石”換成“シ”旁。 姐:換一換,把“祖”字的“ネ”換成“女”旁。認識“女”旁。 只:“口”下“八”。 4.分別給這幾個字組詞。 5.教師范寫,學生描紅、臨寫。 一、揭題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本課插圖。指導看圖 2.板書:小池塘。你覺得小池塘美嗎? 3.春天來了,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小池塘就醒來了,想去小池塘邊看一看嗎? 二、初讀課文
1.范讀課文,注意讓學生認真聽。
2.生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詞語,正音:
姐姐 吹氣 水波 一只 鮮紅 蘆葦 睫毛 倒映 珍珠 鵝
(2)了解詞語理解情況。
動作理解“吹氣”;看圖理解“蘆葦”;水波:水的波紋;
(3)讀句子:
池塘邊的蘆葦長起來了,像長長的睫毛。
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許多閃亮的珍珠。
(4)分小節朗讀課文。 學生評價同學的朗讀,注意先說優點。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姐、吹、波、只。 2.反饋:檢查四個字的筆順。 3.指導寫字。 作業
設計
★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根據課文內容,畫一副小池塘的畫。
“學程導航”課時教學計劃
主備人 陳華
施教時期 年 月 日
教學內容
3. 小池塘 共幾課時
3課時 第2課時 課型
講讀 第幾課時
教
學
目
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文中字、詞、句、感悟春天小池塘的明麗。 3.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
學
重
難
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
教
學
資
源
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幫助學生感受小池塘的明麗。 預
習
設
計
1.讀熟課文。 2.誦讀古詩《小池》。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一、復習(3分) 1.抽讀生字詞。 二、精讀課文(27分) 1.引導學生從圖中體會這兩句話的意境。 2.指導朗讀這兩句比喻句。 3.你覺得小池塘美不美,你能美美地讀一讀嗎? 4.師生賽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讀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2.它們倒映在池塘里像什么呢? 3.朗讀 4.發揮想象,其他景物在小池塘里的樣子。 5.練讀,小朋友邊讀邊在腦子里畫畫。 6.借助插圖背誦。 (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三、學習生字(10分) 出示學習單:1、讀生字,給這些生字組詞。
2.認識2個新偏旁,想想在哪里見過這兩個偏旁的字。
3、交流
一、復習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然后完成填空: (1)池塘里的水波( ),像( )。 (2)池塘邊的蘆葦( ),像( )。 2.看圖欣賞,朗讀這兩句話。 3.你們說說看哪兒像大眼睛,哪兒像睫毛?(結合黑板上的圖) 4.自己練習讀一讀。 5.誰愿意跟老師比賽啊,指導讀好“輕輕”、“一閃一閃”"長長的”。師生賽讀。 板塊二(2) 1.師:這只明亮美麗的大眼睛睜得好大好大,正望著天上呢,它看到了什么? 2.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白云、太陽、月牙、星星。 3.指導朗讀。 (1)一邊讀,一邊想象游動的白鵝、正在放飛的鮮紅的氣球。 (2)晚上,人們都在安靜地睡覺,在夜色襯托下,柔和的月光、閃亮的星光才會美麗動人。晚上,非常幽靜,聲音要輕一點,千萬別吵醒人了。練讀。 4.還有哪些景物也會倒映在小池塘里,它們像什么呢? 5.指導朗讀。 請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老師給你配上音樂好嗎?(多種形式練讀:同位讀、比賽讀、指名讀) 板塊二(3) 1.藍天、白云、太陽、星星、月牙,各種色彩鮮艷的景物都倒映在池塘里,小池塘真是一個五彩的世界啊! 板塊三 1.認讀生字:邊、陽、紅 2.你記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記的? 3.給生字組詞。 4.學生描紅。 作業
設計
★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出第二自然段。 ★★畫出課文中帶有“像”字的句子,讀讀并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學程導航”課時教學計劃
施教時期 年 月 日
教學內容
3. 小池塘 共幾課時
3課時 第3課時 課型
講讀 第幾課時
教
學
目
標
有感情地背誦課文,感悟春天小池塘的明麗。 教
學
重
難
點
1. 能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能正確書寫三個生字。
教
學
資
源
預
習
設
計
讀熟課文。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一、復習(5分) 1.開火車認讀生字,并組詞 2.說說“姐、吹、陽、紅”的偏旁是什么。 二、練習背誦。(20分) 出示學習單:自由讀全文。一邊讀一邊想象小池塘的美景。 1.指名朗讀課文。 2.聽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背誦,可以加上動作。 三、學習生字(15分) 1.認讀生字:邊、陽、紅 2.交流識記方法。 3.給生字組詞。 4.描紅。 板塊一: 檢查導入 板塊二: 1.指導背誦。 2.小池塘的水波美、蘆葦美、倒影美,想不想到這么美的小池塘邊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 那就把課文重頭讀一遍,一邊讀,一邊盡情地在那里欣賞美景。 3.這么美的地方,我們不能獨自享受,要介紹給別人,讀給別人聽,讓一個從沒到過那里的人一聽,馬上說:這地方真美啊!在哪兒呢?快帶我去!誰愿意試一試? 4.池塘雖然不大,但卻非常美,充滿了生機,老師也想讀,聽聽老師讀,好嗎? 老師配樂朗讀。 5.老師讀得好嗎?那是因為我一邊讀,一邊想象小池塘的美景。你們要想讀好,也要一邊讀,一邊想,把課文記在心里,背下來,咱們先回憶一下課文: 第一小節,春風姐姐喚醒了小池塘,水波是它的——,蘆葦是它的——。 第二小節,小池塘這只大眼睛看見了——(板畫) 第三小節,明亮的大眼睛,美麗的小池塘,映出了一個五彩的世界。 6.看著板書,我請大家來試著背一背,不會背的可以看書,會背又想表演的同學還可以站起來表演。 7.指名背。他背的時候其他同學都跟著背或小聲跟背。 8.總結:大自然處處美如畫,我們要用我們明亮的眼睛,找一找,看一看,一定會發現許許多多美好的景色。我們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他們。保護他們,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板塊三 1.出示生字。 2.你記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記的? 3.指導寫字。 作業
設計
★ 1.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 2.模仿文中句式寫話: 倒映在池塘里,像 。 ★★★ 3.到郊外去觀察池塘或小河,說說感受,并把自己看到的美景畫下來,旁邊寫上幾句話,做成日記畫。
小 池 篇10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口”、“女”、“魚”,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引導體會小池塘的美麗,激發學生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初步誘發學生的想象力。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詞,感受池塘以動感和生命。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
三教時
第一教時
一、教學要求: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學習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詞,了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什么叫池塘?
2、在“池塘”的前面加上“小”字,領讀后,問:小朋友們看到這個題目,想提出什么問題?
(小池塘是什么樣?它美不美?美在哪里?)
3、小朋友們提的這些問題,讀了《小池塘》以后,就會知道了。
(二) 初讀指導
1、引導學生圍繞下列兩題看圖,看后學生練說,組織交流。
(1) 小朋友們從圖上看到了些什么?
(2) 書上的那幅圖畫的是什么?
(3) 說說你對池塘的感受。
2、過渡:剛才我們從圖上已經看出這小池塘是非常美麗的。
下面我們來讀課文,看課文是怎樣寫的。
3、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做到不出錯。初步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4、檢查自讀情況。
(1) 學生提出生字詞:(帶有音節)
姐姐吹氣水波一只鮮紅蘆葦 睫毛倒映珍珠 鵝
各自拼讀生字詞。
指名認讀,正音。
齊讀生字詞。
(2) 了解詞義理解情況。
提問: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你能說給大家聽聽。
互相交流后指名向同學匯報。
(3) 學生實踐,識記生字。比一比,看誰記得又多又快。
姐姐吹氣水波一只鮮紅
學生發言,介紹識記生字字形的方法。
(4) 老師用象形法記“氣”:氣,是一種稀薄流動的云。
(5) 繼續認讀,熟記生字詞。]
(三) 布置作業
1、認讀生字詞,田字格里的字要能默寫。
2、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小 池 篇11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13課《古詩兩首》中的《小池》這首詩,通過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只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下面是《小池》這首古詩的教學反思:在古詩《小池》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就課文提出自己的問題。
一個學生提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問題:“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荷”是荷花還是荷葉呢?接著出現了一段比較有意思的“爭論”:“是荷葉,因為書上畫的是荷葉。”“我有意見,不一定書上沒畫荷花,作者那時就沒看到荷花呀!也有可能是荷花。”“可是老師剛才說寫的是初夏,荷花還沒開呢。”“不一定沒開呀。”“荷葉都才露出一點點呢。”……這個問題是我在寫《小池》的教學設計時沒有想到的,教參里的解釋是荷葉才露出尖尖的角,我從來沒有懷疑過它。我不知道是不是該和學生說那是荷葉,我怕那樣反而會限制學生的思維。
其實結果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學生探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尋找“理由”佐證自己的觀點,他們“問題意識”的嫩芽得以呵護,快速思維、語言表達的能力得到鍛煉。我忽然發現,其實他們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只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古詩《小池》很美,怎樣讓學生感受美,除了老師適當的語言描述,更主要地是要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學生學習的方式可以不同,理解也可以不同,不必強求。
教師不能人為地去限制學生,用一種固定的模式禁錮學生的思維,重要的是多為學生創造一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條件,給他們提供一些思想的方法、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這才是新課程所要體現的教學理念。
小 池 篇12
教材內容: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三課教材分析:本課是一篇寫景的散文,描寫了小池塘如同明亮的眼睛,映出五彩繽紛的世界,給人以生動形象的美感享受。課文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展開了豐富的想象,給人一種美的愉悅,賦予靜態的池塘以動態和生命。
設計理念:語文教學應從學生的興趣方面入手,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環境,采取多種形式的閱讀手段,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激發學生愛自然、愛祖國的情感。教學中我運用投影、圖片等多種手段來創設生動的情境,嘗試把“享受語文,快樂語文”的理念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感興趣的具體語言實踐活動中,感受課文意境、積累課文語言、提高思想認識。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此基礎上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4個偏旁,掌握生字的正確讀寫;能聯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引導學生在閱讀感悟的過程中感受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朗讀背誦課文、識寫漢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詞語卡片
課時: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詞。
2、復習第一自然段
師: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小池塘就醒來了,醒來的小池塘是什么樣的呢?(指名)
出示填空指名背誦。(指名)
師:這樣的小池塘你覺得怎么樣?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說一說!(出示:明亮的小池塘像一只( )
(指名學生填空:明亮的小池塘真像一只美麗的大眼睛)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這只明亮美麗的大眼睛睜得好大好大正望著天上呢,它看到了什么呢?請小朋友讀一讀課文的第二段。
2、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師:誰來說說看?它看到了什么?
生:它看到了白云、太陽、月牙和星星。
師:它們倒映在池塘里像什么呢?
生1: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鵝。
生2:太陽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鮮紅的氣球。
生3: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彎彎的小船。
生4: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許多閃亮的珍珠。
師:明亮的小池塘就像一面鏡子,白云、太陽、月牙和星星都倒映在這面鏡子里,多美呀!(投影出示:顯示倒映在小池塘里的倒影)
3、指名讀課文。并把相對應的圖片貼到黑板上去。
4、師:你最喜歡哪一種景物倒映在池塘里的樣子?在課文中找到這句話,讀一讀,再和同桌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集體交流:
生:我最喜歡白云的倒影,就像一群白鵝,很可愛。(出示課件)
師:白云倒映在池塘里還像什么?
……(指導背誦)
三、齊讀第三自然段。
1、師:藍天、白云、太陽、星星、月牙,各種色彩鮮艷的景物都倒映在池塘里,小池塘真是一個五彩的世界啊!
生:齊讀:明亮的小池塘,美麗的大眼睛,映出一個五彩的世界。
師:小池塘多美呀!你們知道“五彩”是什么意思嗎?
生:就是五顏六色、五彩斑斕、很多種顏色。
2、師:就是因為許多景物倒映在小池塘里,小池塘才會這么漂亮。想想看,還有哪些景物也會倒映在小池塘里,它們像什么呢?(出示句式指名說一說)
倒映在池塘里像
四、欣賞配樂誦讀,感悟語言美。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啊!那就讓我們把它記下來吧。(學生借助音樂插圖背誦全文)
五、學習生字
1、出示:吹、波,指名領讀,齊讀。說說這兩個字在結構上有什么相同?
2、學寫“吹”。
①你怎樣記住“吹”字?將“口”變成紅色,告訴學生這是口字旁。
②多媒體書寫“吹”字,學生跟著書寫。
③師范寫,講解書寫“吹”字要注意的地方。
④學生描紅、臨寫,師巡視寫字姿勢、方法。
⑤作業展示、評價。
3、學寫“波”。
你怎樣記住“波”字?(與“破”比較)
六、總結全文,課外延伸
大自然處處美如畫,只要我們用明亮的眼睛去找一找,看一看,一定會發現許許多多美好的景色。課后請小朋友們用手中的彩筆畫一畫眼中美麗的小池塘,好嗎?
板書設計:……
教后記:
本課教學中,我非常注意朗讀教學的實際效果,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語句所描繪的意境,學生真的用心去朗讀體會,呈現在學生眼前的已不再是一段無聲的文章,而是一幅美麗的畫面。學生讀的是文章,體會到的當然是自然的美,想到的是對自然的熱愛,學生至真至純至美的情感在朗讀中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