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演一棵大樹》教學反思(精選4篇)
一年級語文《演一棵大樹》教學反思 篇1
1.我把課堂導入的環節和調動學生的興趣緊緊結合在一起,在課堂的初始階段刨設輕松的學習情境。因為“興趣”是最好的學習驅動器,學生有了學習積極性,就會產生了探究的欲望,就能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小紅帽”這個故事小朋友基本上都讀過,因此學生也比較喜歡學習。
2.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因此,在課堂上,我就盡量多地刨設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發言,例如:在引導學生先自由地讀課文,后根據理解完成填空。“阿海演一棵大樹,演得很。”我就先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詞語填空,再引導用課文的語句來說明,學生的思維已真正打開了,但在評價上,本課只呈現出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而其他評價的方式未能落實到位,還有待進一步探究。
3.本節課,我還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為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組織了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由于是低年級的學生,所以小組的合作、探究學習還不是很深入,只存在表面而已,特別是在討論“如果班里表演‘小紅帽’的故事,你愿意演一棵大樹嗎?為什么?”這個問題時,小組只是那幾個平時愛動腦的同學說,而其他人就只是坐著昕,那么如何更好地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呢?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4.在理解課文時,老師通過多種方式進行了朗讀指導,如:范讀、領讀和引讀等,使學生在讀中感悟,悟出了阿海真誠善良的心靈,學習阿海對待事情一絲不茍的認真態度;并在悟中讀,從而使情感達到一定的升華。
一年級語文《演一棵大樹》教學反思 篇2
《演一棵大樹》這篇主體課文講的是阿海在表演“小紅帽”的故事時,把“大灰狼”這個主要角色讓給陽陽演,自己演一棵作為布景的大樹,并且演得十分認真,得到了大家的掌聲故事。學生們要從學文中體會阿海寬厚無私的品質和做事認真的態度。從而內化到行動上:做任何事都要服從整體需要,不可單純追求個人興趣;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認真對待,就能得到別人的肯定。
通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較好地自學掌握生字詞,了解故事的梗概。可要怎樣才能把阿海寬厚無私的品質和做事認真的態度較好地深化到學生的內心使之付諸到行動中呢?我嘗試著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小紅帽》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課堂上我先讓孩子們來講講自己讀到的這個故事。孩子們興致很高,爭先恐后講得繪聲繪色,課堂氣氛很活躍。孩子們的注意力都被這個充滿童話味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
二、換位思考,巧做鋪墊。正當孩子們興致頗高時,我又巧妙地拋出一個問題:今天老師要是讓大家來演演《小紅帽》的故事,你想扮演哪個角色呢?課堂上再次掀起一次談話高潮。孩子們紛紛舉手說出自己想扮演的角色。“我想扮演大灰狼,我個頭高,當大灰狼比較像。”“我想扮演小紅帽,我覺得小紅帽很可愛”“老師,我也想扮演小紅帽,因為我也有一頂紅帽子。”“老師,我想扮演大灰狼”“老師,我。。。。。”孩子們聲音一個高過一個,生怕好的角色被別人搶了去。此時,我話鋒一轉:“孩子們,老師也覺得你們都挺適合扮演小紅帽和大灰狼。可是,大家都爭著扮演小紅帽和大灰狼。那沒有大樹讓大灰狼藏身這個故事可就演不下去了。怎么辦呀?有誰愿意扮演這棵大樹嗎?”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趁著孩子們在思考的勁兒,我及時導入:“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去認識一位小朋友,他叫阿海,他就很愿意扮演這棵大樹。我們一起來看看阿海是怎樣演大樹的。好嗎?”
三、深入讀文,加深理解。在學習課文時,我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多形式地朗讀課文。通過一個多學期的鍛煉,孩子們已經掌握了不少讀文的方法。常常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聲朗讀:同桌合作讀,個人感情朗讀后互評,小組內比賽讀,幾個學習伙伴齊讀,和老師配合讀,全班齊讀等。再孩子們反復的朗讀中,大家已經漸漸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我再拋出“大樹只是布景,阿海是怎樣扮演他的?他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樣的問題讓孩子們討論。孩子們在比較與爭論中體會到了阿海身上的可貴品質:寬厚無私、做事認真。并表示要向阿海學習。在接下來的演《小紅帽》這個故事的活動中,有許多孩子主動提出要扮演大樹這個角色。并且像阿海一樣,演得非常的認真。本課的教學任務得到了較好的完成。
一年級語文《演一棵大樹》教學反思 篇3
《演一棵大樹》是語文出版社S版一年級下冊的一篇主體課文。它講了是阿海在表演“小紅帽”的故事時,把“大灰狼”這個主要角色讓給陽陽演,自己只演一棵作為布景的大樹,而且演得十分認真。
興趣是最好的學習驅動器,學生有了學習積極性,就會產生了探究的欲望,就能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上課伊始,我給同學們講了小紅帽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小朋友基本上都讀過,因此他們很喜歡聽。把課堂導入的環節和調動學生的興趣緊緊結合在一起,能創設輕松的學習情境。
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因此,在課堂上,我就盡量多地刨設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發言,例如:在引導學生先自由地讀課文,后根據理解完成填空。“阿海演一棵大樹,演得很。”我就先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詞語填空,再引導用課文的語句來說明,學生的思維已真正打開了,“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在課堂上,我十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為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我組織了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但可能因為孩子年齡還小,所以小組的合作、探究學習還不是很深入,只存在表面而已,特別是在討論“如果班里表演 ‘小紅帽’的故事,你愿意演一棵大樹嗎?為什么?”這個問題時,小組只是那幾個平時愛動腦的同學說,而其他人就只是坐著昕,如何更好地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呢?這將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年級語文《演一棵大樹》教學反思 篇4
真態度。
二、內容分析:
《演一棵大樹》是語文出版社S版一年級下冊的一篇主體課文。它講了是阿海在表演“小紅帽”的故事時,把主角“大灰狼”讓給陽陽演,自己只演一棵作為布景的大樹,而且演得十分認真。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要引導學生體會:做任何事都要服從整體需要,不可單純追求個人興趣;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認真對待,就能得到別人的肯定。
三、學生分析:
通過上冊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能借助拼音進行閱讀課文了,認字能力和閱讀能力也相對提高了,但在交流和評價能力等方面上還有待進一步培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還須多鍛煉。
四、設計思路: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特點,將本課設計如下:
(一)課前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教學掛圖。
(二)識字寫字
1.生字的呈現(結合對課文的朗讀和感悟,相機出示“小紅帽”等詞語卡片,并引導學生進行認讀。)
2.生字的識記(注意引導學生從以前學過的字中發現認字的規律,學會認記新的生字。)
3.生字的鞏固(利用“開火車”和給生字找朋友的游戲方式來鞏固識記生字)
4.寫字指導
(三)朗讀指導
1.引導和鼓勵學生借助拼音把課文自讀兩遍以上,做到讀通順,讀準確。
2.對于文中旬式較長且含義深刻的句子,老師要有重點地進行范讀、領讀或引讀。
(四)感悟、理解
這是本課的重點,因此老師要抓住文中“贏直地站”“手舉著”“輕輕地搖擺”等寫阿海動作的詞語,引導學生體會阿海真誠善良的心靈,學習阿海對待事情一絲不茍的認真態度。
(五)實踐活動
老師可組織學生排練“小紅帽”的故事,同時,司以評一評,比一比,看哪個角色演得最好?并說說為什么?
教與學的過程:
一、談話引題,導入新課
1.師:喜歡童話故事的小朋友聽說過“小紅帽”的故事嗎?(生齊:聽說過)你們還記得故事中都有哪些角色嗎?
生:有小紅帽、大灰狼、奶奶……
師:看來大家都有去讀這些課外書,真棒!
2.現在,有幾個小朋友正在排練“小紅帽”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去瞧瞧吧!(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并認讀生字“演”。
二、自由讀文,初步感知
1.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找出本課的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學習,并在小組內說說你是如何識記這些生字的(如:讀半邊“帽”、部首比較法“浪~狼”等)。
3.開展“開火車”和給生字找朋友的游戲,鞏固生字。
4.利用課后“詞語花籃”,可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詞語補充在“詞語花籃”內,引導學生自主積累詞語,豐富語言。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自由地讀課文,根據你的理解完成填空。
阿海演一棵大樹,演得很。
先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詞語填空,再引導用課文的語句來說明。在此過程中,老師相機指導朗讀(范讀、領讀或引讀)。
師:說的真好!這說明大家也和阿海一樣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