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鳥類動物的特征教學設計
【評析】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很重要,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合作學習更是重要的學習手段之一。此環節充分發揮了小組學習的優勢,學生通過相互的交流補充,總結歸納結論,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深切體會到集體的智慧遠大于個人的力量。培養了學生與他人交流相互學習的能力,同時使其愿意與人交流和聽取別人的見解。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真正的將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地位,而教師只是組織者的角色。使教學落到了實處。
2、小鳥音樂會(判斷哪些動物屬于鳥類,重點討論、家禽、蝙蝠、企鵝,昆蟲)
(課件出示各種鳥的動畫,同時播放優美的鳥的鳴叫聲音)
森林里要舉行一場鳥類音樂會,許多鳥都前來參加,可是這其中有些不是鳥的小動物想混進去,現在大家當回保安把把關,驗明參加者的身份。
【設計意圖】生活中常見的鳥類比較好辨別,但是動物世界紛繁復雜,有些特殊的動物對學生來說,在認識上還存在著錯誤的判斷或模糊的認識。此環節的設計旨在讓學生能夠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實際應用。能夠利用鳥類動物的特征去辨別哪些屬于鳥類動物,將知識進一步鞏固深化,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評析】此環節將判斷哪些動物屬于鳥類的問題采用新穎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使學生更加樂于參與其中,并通過一些特例引發學生的爭論,使知識的形成與掌握更加深入牢固。讓學生經歷完整的知識形成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科學地對待問題的意識。
三、拓展延伸
今天,同學們介紹了自己認識的鳥,同時又認識了許多新的鳥,還了解了鳥類的共同特征。鳥是我們最近的朋友,目前全世界鳥類大約有9000余種,正是有了它們,我們才會體驗到鳥語花香和大自然的美好。那么,你認為鳥類與人類還有著怎樣的關系呢?我們應該如何與鳥類相處呢?把你的想法寫一份好的倡議書或制作一幅宣傳畫,向全校同學宣傳。(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
【設計意圖】鳥是人類的朋友,對農村小學生來說雖然喜歡,但也存在打鳥的現象。本環節讓學生自己深切體會到鳥與人類的和諧關系和保護鳥的重要意義。對學生進行愛護鳥類、保護鳥類的情感教育,并把這種情感付諸于實際行動。
【評析】小學科學不但擔負著科學知識、科學素養的培養任務,也要向學生進行良好的道德情感教育。使學生從小形成對自然、對生物的熱愛與保護。這一環節的設計適時適當,不但說出來,還要用實際行動做出來,學生通過活動不但自己形成良好的情感體驗,同時也影響周圍的同學。使科學課的教學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四、布置作業
研究自己喜歡的關于鳥身體方面的某一特點。(也可與伙伴共同研究)
【設計意圖】學生對鳥類都非常感興趣,而且有些學生也有過養鳥的經歷,讓學生自主研究鳥類的其它特點,有利于學生形成自主探究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更加深入,同時也為下面的研究鳥喙的教學做鋪墊。
【評析】科學課的學習不能只是單純的課堂教學,它應該延伸到課余、家庭等環境中去。這樣的作業設計很具有開放性,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五、總結全課
這節課就要結束了,你總結一下自己有哪些收獲與感受。
板書設計
鳥 類 動 物 的 特 征
體表有羽毛
取食靠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