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 導入新課
1、課始師首先出示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說說怎樣求它們的體積,接著師往正方體容器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拿出一個圓柱形物體準備投入水中并讓學生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由這個發現你想到了些什么?
2、提問:“能用一句話說說什么是圓柱的體積嗎?” (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 學習新知
(一)設疑
1、從剛才的實驗中你有辦法得到這個圓柱學具的體積嗎?
2、再出示一個用橡皮泥捏成的圓柱體模型,你又能用什么好辦法求出它的體積?
3、如果要求大廳內圓柱的體積,或壓路機前輪的體積,還能用剛才的方法嗎?(生搖頭)
師:看來,我們剛才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是能像求長方體或正方體那樣,有一個通用的公式
(二)猜想
1、猜想一下圓柱的體積大小可能與什么有關?理由是什么?
2、大家再來大膽猜測一個,圓柱的體積公式可能是什么?說說你的理由?
(三)驗證
1、為了證實剛才的猜想,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怎樣進行這個實驗呢?結合我們以往學習幾何圖形的經驗,說說自己的想法。(用轉化的方法,根據學生敘述課件演示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
2、圓柱能轉化成我們學過的什么圖形呢?它又是怎么轉化成這種圖形的?(小組討論后匯報交流)
3、指名兩位學生上臺用圓柱體積教具進行操作,把圓柱體轉化為近似的長方體。
4、根據學生操作,師再次課件演示圓柱轉化成長方體的過程。并引導學生分析當分的份數越多時,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體。
5、通過上面的觀察小組討論:
(1) 圓柱體通過切拼后,轉化為近似的長方體,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2) 長方體的底面積與原來圓柱體的哪部分有關系?有什么關系?
(3) 長方體的高與原來圓柱體的哪部分有關系?有什么關系?
(4) 你認為圓柱的體積可以怎樣計算?
(生匯報交流,師根據學生講述適時板書。)
小結:把圓柱體轉化成長方體后,形狀變了,體積不變,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高等于圓柱的高,因為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底面積高,所以圓柱體積也等于底面積高,用字母表示是v=sh。
6、同桌相互說說圓柱體積的推導過程。
7、完成“做一做 ”:一根圓形木料,底面積為75cm2,長是90cm。它的體積是多少?(生練習展示并評價)
8、求圓柱體積要具備什么條件?
9、思考:如果只知道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你有辦法求出圓柱的體積嗎?如果是底面直徑和高,或是底面周長和高呢?(學生討論交流)
小結:可以根據已知條件先求出圓柱的底面積,再求圓柱的體積。
10、出示課前的圓柱,說一說現在你可以用什么辦法求出這個圓柱的體積?(測不同數據計算)
11、練一練:列式計算求下列各圓柱體的體積。
(1)底面半徑2cm,高5cm。
(2)底面直徑6dm,高1m。
(3)底面周長6.28m,高4m。
三、練習鞏固 拓展提升
1、判斷正誤:
(1)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長方體體積相等。………………( )
(2)一個圓柱的底面積是10cm2,高是5m,它的體積是105=50c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