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組 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設計
四、體會現代詩和古詩的區別1.自讀《詩經·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天凈沙·秋》《天上的街市》《白樺》2.小組內交流交流你的發現。3.班上交流,師相機指點古詩與現代詩的不同:古詩,一般講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現代詩不像古詩那樣在字數和押韻上要求那么嚴格,它的寫法比較自由,句子長短自由,分為若干小節。五、快讀閱讀材料,體會詩歌的特點1.學生默讀閱讀材料。2.讓學生說說讀了這六首詩的發現,師相機指導。① 詩歌的特點: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象、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② 這六首詩所寫的內容都與什么有關?(自然景物)六、拓展延伸1.背誦這兩首詩。2.課外閱讀描寫其他內容的詩歌。【評:教師先引導學生學習六首詩歌,通過六首詩歌的學習,對詩歌從古至今的發展變化有了一個大致了解,為緊接下來的搜集詩歌的活動打下了基礎。】詩海拾貝 活動一 搜集詩歌活動目的:1.了解古今中外詩人創作的優秀詩歌。2.讓學生從詩歌里得到美的熏陶。活動重難點:通過閱讀報刊、書籍以及采訪等途徑,搜集詩歌。活動過程:第一課時一、再次共同閱讀“詩海拾貝”中的6首詩歌。1.分小組感情誦讀這6首詩。2.這幾首詩都是圍繞著一個什么主題?吟詠大自然美好風光。二、和學生一起回顧一下中國詩歌從古至今的變化。即由古代詩歌到近代詩歌的演變。(1)什么是古代詩歌: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①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學生稍作了解。②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學生稍作了解。(2)什么是現代詩:①按照作品內容的表達方式劃分:敘事詩和抒情詩。。②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分:格律詩、自由詩和散文詩。三、在此基礎上確定搜集詩歌的方法和形式1.小組討論。2.得出結果:采用閱讀報刊書籍、采訪、上網查找等形式。3.組內分工,形成書面。第二課時一、利用校園資源開展活動。1.分組利用圖書館、網絡教室等信息渠道搜集詩歌。2.搜集到后,用本子記錄下來。二、利用課余時間采用多種形式繼續搜集并記錄。活動二 整理詩歌、欣賞詩歌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對搜集到的詩歌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了解詩歌的豐富性。2.激發學生搜集詩歌的興趣,引導學生感受詩歌故事的有趣。3.學會讀懂古詩和欣賞詩歌的方法,激發學生對詩歌的熱愛。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學習整理詩歌,給詩歌分類教學過程:一、復習回顧“詩海拾貝”中的6首詩歌。1、自由朗讀這6首詩歌。2、小組交流討論這6首詩歌的特點。(明白這幾首詩的共同點──內容都是描寫自然景物的)3、學生分小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詩歌。4、組內誦讀這些詩歌,討論:詩歌除了可以按內容分類,還可以按哪些方面來分類?5、師生交流歸納:(可以按內容分: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山水田園詩、關于秋天的詩、關于春天的詩……可以按題材分:山水詩、邊塞詩、思鄉詩、詠物詩……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詩、自由詩……按體裁分;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按國家和作者分:外國詩、中國詩按創作方法分:詩歌、民歌或童謠按時間分:古代詩、近代詩、現代詩、當代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