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組 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設計
四、品讀詩歌,讀中悟情,欣賞詩歌意境1.默讀詩歌,體會兩首詩歌的異同。2.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詩品讀,體會詩歌所蘊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3.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品讀的收獲:① 選擇自己喜歡的詩,說說你在閱讀時仿佛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眼前出了怎樣的一幅畫面。② 通過閱讀,你從中會到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4.在班上交流自己閱讀的體會,師相機指導:《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宋代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詞人把人們熟悉的月、鳥、蟬、蛙、星、雨、店、橋巧妙地組織起來,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恬靜的美。整首詞體現(xiàn)了詞人對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農村生活的熱愛。這也正是作才忘懷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歡樂。《天凈沙·秋》這首曲是元代散民家白樸描寫秋景的一首小令,但其中沒有秋景的清蕭,沒有悲涼的情緒。有的卻是色彩鮮明的美麗的秋景。如曲中的“白草”“紅葉”“黃花”三個詞語,讓我們感覺到秋天是那么的色彩鮮明。同時,全曲沒用一個“秋”字,卻傳達出了濃郁的秋意。整首曲詩人巧妙地并列六組名詞來描摹了一幅地面與天空的和諧畫面:日頭平西,落霞滿天,小村披拂著斜暉;炊煙裊裊幾如凝止,老樹枝椏不動紋絲,烏鴉樹羽輟立枝頭。在這一片寧靜的秋景當中,突然掠過一只大雁,飛下地面。曲中,靜中有動,動靜結合。5.分小組賽讀,看看哪組最能讀出作者的情感。五、拓展延伸1、課后背誦這兩首詩歌。2、課外收集感興趣的宋詞、元曲。《天上的街市》《白樺》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這兩首詩。2.感受詩歌的意境美,體會詩人的情感。3.了解現(xiàn)代詩的特點。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比較現(xiàn)代詩和古詩的不同。4.通過閱讀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教學重點: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及詩人的情感。教學難點:比較現(xiàn)代詩和古詩的異同;了解現(xiàn)代詩的特點。教學準備:課前搜集現(xiàn)代詩的有關資料,搜集詩歌的特點的有關資料。教學設計:一課時教學過程:一、朗誦,導入新課1.師配樂朗誦冰心的《紙船兒》。2.讓生體會這首詩和上節(jié)課學的詩有什么不同。3.師小結導入老師剛才朗讀的是一首現(xiàn)代詩,它和古詩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們就來讀讀《天上的街市》《白樺》這兩首詩,相信通過同學們的學習,就會明白的。二、初讀兩首詩,了解大致內容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可以小組合作讀,自讀,賽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2.小組賽讀,男女同學賽讀。3.小組交流:通過朗讀兩首詩,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詩,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三、品讀詩歌,感悟意境1.生自由地讀詩歌,并邊讀邊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什么畫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體會到作者什么情感?2.小組內討論交流。3.班上交流,師相機引導:《天上的街市》中,詩人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把夜晚的天空想象成美麗的街市,把天上的明星比作無數(shù)的街燈,然后聯(lián)想到天上的人們提燈在夜游。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光明、自由、幸福、快樂的生活的向往、追求。《白樺》以白樺為中心意象,從不同角度描寫它的美。滿身的雪花、雪繡的花邊、潔白的流蘇,在朝霞里晶瑩閃亮,披銀霜,綻花穗,亭亭玉立,豐姿綽約,表現(xiàn)也一種高潔之美。詩中的白樺樹,既具色彩的變化,又富動態(tài)的美感。白樺那么高潔、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這首詩流露出了詩人對家鄉(xiāng)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