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組 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設計
二、學習整理詩歌,將詩歌分類1、小組學生在組內將自己搜集的詩歌進行分類整理2、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分類。詩歌分類表 整理人:類別詩歌的題目作者
3、將自己分類整理好的詩歌交流交流。4、師生交流:每一小組選一代表匯報小組的整理情況,并展示。5、小組補充資料,補充搜集一些詩歌。三、利用墻報張貼大家搜集整理的詩歌,供大家閱覽。【評:組織學生在交流詩歌之后在補充搜集,這有利于學生之間的資料的相互補充,既擴大了搜集面,又能夠體現學生之間、小組之間的合作。】第二課時教學內容:學習欣賞詩歌,推薦自己喜愛的詩歌 教學過程:一、學習欣賞詩歌1.學生自讀《給詩加“腰”》,思考:蘇小妹給詩加的“腰”好在哪里?2.讀了這篇課文,你了解了有關詩歌的哪些知識?3.你在課余生活中還知道哪些有關詩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嗎?4.組內學習《詩中的“秋”》,交流:怎樣欣賞、理解詩歌?(重點是學會明詩意和悟詩情)5.討論:你還了解哪些有關詩歌的知識?6.師生交流。二、推薦“我最喜愛的詩歌”(詩歌推薦活動)1.出示“我最喜愛的詩歌”推薦表(每人一張)詩歌作者推薦理由
推薦人: 2.學生填表,并在小組內交流,相互補充。3.交換朗讀自己喜愛的詩歌。4.說說自己喜愛的理由。5.欣賞詩歌(教師推薦)6.教師推薦書目:《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毛詩詞鑒賞》等【評:學生經過整理資料的過程,對自己搜集的詩歌又多了一份了解,也了解了同學們搜集的詩歌,通過相互補充,拓展了視野,這時再開展詩歌欣賞活動,學生的感受會更加豐富、深刻。】與詩同行活動一 舉辦詩歌朗誦會活動目的:1.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詩歌,熱愛詩歌。2.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活動重難點: 詩歌朗誦會的形式、內容的確定。活動過程:一、在班里分組討論一下,怎樣開好詩歌朗誦會1.確定內容,詩歌朗誦會朗誦的詩,可以是搜集到的詩,也可以是自己寫的詩。可以利用教材,本學期教材中,《中華少年》就是一首典型的朗誦詩,本組教材中的《我們去看海》,選讀課文中的《我們的方陣》都可作為選材。還可以是自己寫的詩歌。2.小組內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賽。3.全班商議可以是小組合作參加,也可以是小組初選后,推薦代表參加班級的朗誦會。4.確定朗誦的形式,要豐富多樣,可以個人朗誦,可以男女對誦,可以小組合誦,可以是詩表演,還可以配樂朗誦。5.組織分工,力求每個同學或小組都有任務,如,環境布置、編排節目單、化妝,人人為班級朗誦會出力。6.確定時間、地點、形式等。二、制定一張班級朗誦會安排表,如:主題“秋詩冬韻”詩歌朗誦會時間11.21地點學校多功能室形式四人小組參賽主持人王小一教師布置1小組串詞準備 2小組道具準備3小組評委安排4小組場地清潔5小組活動報道6小組。照相,寫報道。
活動二 自己動手寫詩活動內容:1.閱讀《致老鼠》《爸爸的鼾聲》,知道生活中處處有詩歌。2.嘗試寫詩。一、復習導入 1.師:同學們,近段時間以來,咱們在詩歌的海洋中拾到了許多美麗的貝殼,了解了許多關于詩歌的知識,誰能談談自己前一段活動的收獲?(預設:)2.在大家的心目中,詩歌是那樣神奇,那樣美好,詩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可今天老師想給大家介紹兩首你們的同齡人寫的詩,你一定會對詩產生不一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