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懷念母親〉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積累語言,品味語言(多媒體教學課)
教學重點:積累一組詞語
學習一種方法
理解語言內涵
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積累詞語 (限時2分鐘)
進入正式學習之前,檢查同學們的語言積累,請同學們認讀一組詞語,誰來讀一讀?
一起讀起來,每個詞語讀兩遍,注意紅色的字的讀音和字形。
(二)導入新課——揭示目標 (限時1分鐘)
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一篇文章(齊讀課題和作者):
強調“母親”,讀——
突出“懷念”,讀——
懷念母親,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對于本文的作者來說,真是字字千鈞,那是肝腸寸斷般的情愫。讓我們一字一頓,緩緩而深情地讀——
本節課有三項學習活動。
(三)教學板塊1——聽讀,請你感受 (限時7分鐘)
過渡語:在2009年中華經典誦讀晚會上,著名的表演藝術家薛中銳動情朗誦《懷念母親》,向文章作者、2009年離開人世的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致敬。下面,讓我們進入第一個學習活動:聽讀,感受“懷念”之情。
(播放朗誦視頻,學生合上課本,認真觀摩5分鐘)
學生交流:欣賞這段朗誦的時候,我想,同學們的心里一定是不平靜的。正如這篇文章的作者一樣,心中一定有很多的話想說。你想到了什么,你的腦海里浮現出什么樣的畫面?朗誦者將作者的心思和情意真真切切地傳達出來了,你能說說作者傳達出了一種怎樣的情感?
(四)教學板塊2——略讀,請你勾畫 (限時7分鐘)
過渡語:讓我們一起走進文章當中去,用眼睛發現,用心靈傾聽作者的心聲。
1.朗誦者傳遞給我們的這種情感,如果:
⑴用標題中的一個詞來概括,是——(“懷念”)
⑵用第一段文字中的兩個短語來概括,是——(“崇高的敬意”“真摯的愛慕”)
⑶用最后一段文字中的反復出現的一個詞來概括,是——(“懷念”)
將首尾聯成一個整體,一起來讀一讀,讀出情感來。讀了之后,在寫法上,你有什么發現呢?
課堂筆記:開首見山,奠定基調與首尾照應,反復渲染。
2.默讀第2段:請你用波浪線勾畫出母親逝世后,最能表現作者心境的詞語。(“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淚流不止”)
3.默讀第3段:請你用波浪線勾畫出最能表現作者懷念之情的一個詞語。(“頻來入夢”)
(五)教學板塊3——品讀,請你探究 (限時18分鐘)
1.探究日記一:說一說文中的“景”和“情”。
探究話題:
一個時間:“黃昏”(情境聯想) 兩個動詞:“織”與“糊” 一處矛盾:“凄涼”與“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