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懷念母親〉教學設計
齊讀頒獎詞,用崇敬與緬懷的聲音讀起來:季羨林——學問鑄成大地的風景,他把心匯入傳統,把心留在東方。
結束語:季羨林——心在東方,根在中國!下課。
六年級語文上冊〈懷念母親〉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1.讀通讀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2.能根據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3.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學習重點:憑借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內容,理解詞句的意思。...
初讀《草蟲的村落》一文,我就覺得十分有趣。這是一篇極富聯想和想像的課文,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擬人來描寫:草叢是村落、甲蟲是村民,還有游俠、遠方的親戚、音樂家、工程師……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有意思的故事啊。...
活動目標1、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注意讀出節奏和情感。2、了解稻草人的作用。3、了解農民勞動的艱辛,享受創造的快樂。4、 結合兒歌,講解制作稻草人的步驟和方法。5、 理解兒歌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知識與能力:1、引導學生了解一詞多義的語言現象。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2、理解文章概括具體的表達手段。體會概括敘述的句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教學中無論是運用課文中的美去感染學生,還是教師用組織教學的藝術美作用于學生,都要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讓學生將學校規定的功課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
《竹節人》記敘了童年時代的“我”和伙伴們自己制作竹節人,并不顧時間沉迷于斗竹節人,以致兩人的手工玩具被老師沒收,結果卻發現老師也與他們一般,喜愛竹節人。...
這篇課文講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內山書店見到魯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現了魯迅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發了對魯迅先生真摯而又深厚的愛戴之情。...
【學習目標】1.整體感知,學會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2.品讀優美句子,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3.學習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仿寫作文。4.比較古人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感受作者豁達的胸懷。...
《伯牙絕弦》是小學六年級唯一的一篇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卻只有5句話,77個字,而這77個字里卻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難求的人生寫照,是人們在孤獨中尋求溫暖的見證,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靈的呼...
教學目標:教育點:引導學生深入、全面地欣賞林海的美,使他們受到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教育,課堂教學的全面創新。培養學生學習的民主意識、競爭意識、參與意識、合作意識。...
教學要求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教學反思:《月光曲》講述了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同情盲姑娘而為他們彈琴,有感于盲姑娘對音樂的癡迷而即使創作了《月光曲》的傳說。重點是《月光曲》的創作過程,體會貝多芬在即興創作《月光曲》的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
教學目標:1.讀懂二首古詩,了解古詩所描寫的景色,從中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2.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3.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的意思。4.有感情地背誦這二首古詩。5.默寫。...
一、教材分析本文節選自作家何其芳的《回憶周恩來同志》。課文記敘了在建國初期,作者送稿件去中南海請周總理審閱,目睹了總理一夜辛勤的工作,歌頌了總理為國家為人民不辭勞苦的工作精神和簡樸的生活作風,抒發了熱愛和敬仰周總理的思想...
【教學要求】1、通過本詩的學習,體會紅軍長征途中越過千難萬險的情景,學習紅軍戰士藐視圍難,戰勝困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2、理解詩中"等閑、逶迤、磅礴、騰細浪、走泥丸、暖、寒、更、喜、盡、開顏"等主要詞語的含義;體會詩中運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