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餓壞了那匹馬》教學反思
3.設計了一個好練筆。
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交流,朗讀,一切真相大白時,兩位主人公心靈相通了,學生也與文中的主人公心心相應了,我看得出學生有內心表達的沖動,于是,我設計了這樣的小練筆:真是人間處處有真情。如果我們能把這個真情故事繼續延續下去,那將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選擇一題,展開合理的想象寫一段話,續寫故事。注意抓住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活動來刻畫人物。
⑴寫寫殘疾青年家的情景:我離開后, 殘疾青年……(提示:可以把碧云也寫進段落中)
⑵寫寫“我”家的情景:我強忍著淚水回到家……(提示:可以把父親也寫進段落中)
⑶寫寫“我”和殘疾青年后來的故事,以及“我”在殘疾青年的鼓勵下,走向美好的未來。從那以后……
我覺得進行小練筆的時機掌握很重要。這時給他們寫的機會,讓他們把內心的情感,流露在筆端,水到渠成,想象合情合理。
當然,這課的教學也留下了一些遺憾:
1.朗讀訓練不夠。
略讀課文教學本來就應該要把“以生為本,以讀為本”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特別是要把“別餓壞了那匹馬”這句謊言,在課文中出現了3次時的語氣要讀出來,體會殘疾青年的高尚品德。如:第一次是“我”把馬草賣給殘疾青年,離開書攤時,青年囑咐“我”的話。 第二次是青年看見“我”背著馬草走向書攤時,吩咐妹妹碧云的話。第三次是我說的話。我覺得學生的朗讀還不夠,沒有入情入境。
2.面向全體不夠。
學生初讀課文后請他們概括“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對一部分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課堂上,我請一個優秀學生回答,他回答比較完整,我就沒有另請一兩個學生來回答,就這樣過了,沒有照顧中下等學生,去訓練他們的概括能力。如果我從兩個方面來引導他們說話:(1)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哪些人?(2)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這樣就能降低難度,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或者按下中優等生的順序讓他們發言,效果會更好些,一定能達到了這次語文能力訓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