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餓壞了那匹馬》教學案例與反思
[案例]:師:殘疾青年為了成全我讀書的愿望,真是煞費苦心呀!那么“我”感受到他的良苦用心了嗎?從哪看出來的?
生1:我扭頭沖了出來,偎在他的輪椅上直想哭。
生2:我努力點點頭,使勁忍著,沒讓自己哭出來。
師:多么感人的一幕呀!捧起書再來讀讀,再來回味一下這感人的場面。
(生讀。)
師:這個故事是真實的,事情雖然過去了那么多年,但作者卻仍然記憶猶新。我想,那天晚上,他回到家,一定沒有睡好,他會想些什么?(出示小黑板:晚上,回到家,我躺在床上想著白天的事,怎么也睡不著:___________________。)請同學們發揮想象,接著往下說。
生1:攤主真是一個好心人。他為了讓我心安理得地看書。編出了這樣一個善意的謊言,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值得我學習啊!
生2:殘疾青年對我的這份恩情,我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今后我要以他為榜樣,做一個樂于幫助別人的好學生。
生3:這位攤主為了讓我心安理得地去他那兒看書,居然謊稱家中有一匹馬,還買下了我的馬草,他的所作所為真是令我感動。今后,我一定要多看書,多學知識,以報答他的恩情。
生4:這個殘疾青年真是太有愛心了,他為了成全我看書的愿望,想出了這么一個辦法,雖說他這么做欺騙了我,但他是為了維護我的自尊才怎么做的呀!他的良苦用心真是令我感動,令我欽佩!
師:有時感動就如那生活中不經意的小水滴,悄悄地來到,又悄悄地消失;有時感動就如那暖暖的春風,輕柔的一絲絲吹入你的心田。生活中,我們要用心去把握感動,用心去體驗感動。你們被文中純樸真摯的感情感動了,其實,老師也被你們給感動了。只有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思考,你才會得到真正精彩的屬于自己的答案。
[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給學生心靈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的思維在廣闊的天地中自由馳騁。在本課教學中,當學生理解了殘疾青年撒的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后,都被他那種樂于助人的品質所感動。此時,我便趁熱打鐵,問道:“那天晚上,他回到家,一定沒有睡好,他會想些什么?”“情動而辭發。”學生都說得很投入,很動情。他們寫道:“這位攤主為了讓我心安理得地去他那兒看書,居然謊稱家中有一匹馬,還買下了我的馬草,他的所作所為真是令我感動。今后,我一定要多看書,多學知識,以報答他的恩情。。”“這個殘疾青年真是太有愛心了,他為了成全我看書的愿望,想出了這么一個辦法,雖說他這么做欺騙了我,但他是為了維護我的自尊才怎么做的呀!他的良苦用心真是令我感動,令我欽佩!”……
“把心放到課文中去”,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其實就是讓學生設身處地,帶著自己敏銳的心,到文本中去走一個來回,獲得身臨其境的閱讀感受。這篇課文的語言雖然很樸實,但如果細細品味,人物美好的內心世界就能躍然紙上。課堂上,我通過指導學生反復品讀,與課文中的“我”一起置身于這一個“善意的謊言”,設身處地地想想殘疾青年的良苦用心,從而讓學生由外在的語言探究到殘疾青年美好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