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餓壞了那匹馬
四、研讀文本,揣摩人物內心
1、教者過渡談話:這位殘疾青年是怎樣編造美麗的謊言的?謊言中又包蘊著怎樣的美麗想法呢?讓我們認真研讀課文最后兩部分,要求:
(1)畫出殘疾青年說謊的表現以及能看出他說謊的重點字詞;
(2)揣摩揣摩他這樣做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3)試著用朗讀來描述他的態度和心情。
2、學生自讀感悟。(教者巡視,隨機啟發,適時點撥)
3、集體交流練讀:
(1)他先是一愣,繼之眼睛一亮,對我說道:“過來,讓我看看你的馬草。”他認真地看過馬草后,沖里屋叫道:“碧云,你出來一下!”
“一愣”表現出的內心活動:他馬草怎么沒賣掉?那不就沒法看書了嗎?怎么辦?
“一亮”表現出的內心活動:哎,有了,我可以收下他的馬草。
“認真地看……”表現出的內心活動:小朋友,我可真的看上你的馬草啦!
(2)“碧云,老爸不是有一匹馬嗎?收下這孩子的馬草。”他盯著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聽見沒有?快把馬草提進去!”
“碧云,老爸不是有一匹馬嗎?”表現出的內心活動:妹妹,我想幫這位小朋友呢,你明白嗎?
“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聽見沒有?’”表現出的內心活動:你怎么就那么笨呢?
(3)叮囑我:“以后馬草就賣給我。別耽誤時間餓壞了那匹馬。行嗎?”
“別耽誤時間餓壞了那匹馬”表現出的內心活動:你責任重大,必須準時來(看書)哦!
“行嗎?”表現出的內心活動:我這是在請你幫忙(來看書),你不會不答應吧?
(4)他便沖里屋叫道:“碧云,快把馬草提進去,別餓壞了那匹馬。”
表現出的內心活動:你早該來(看書)了,馬都等急了。
(5)“過來一下,今天這么多的馬草,還應該找你4分錢。”
看書是看書,賣馬草是賣馬草,兩碼事。來,你接著——說著,他就給我扔來兩枚硬幣。
表現出的內心活動:馬草的前足夠看書的,你放心大膽地看吧。
(6)“是不是有事出去了?”他疑惑地自語道。
表現出的內心活動:碧云哪,你怎么還不來?可不能“穿幫”呀!
(7)“別、別、別……”他急了,“碧云!碧云!”他雙手拼命搖著輪椅,想阻止我的去路,“你放下!等碧云來提!”
表現出的內心活動:碧云啊碧云,你咋早不離開晚不離開,偏偏這時離開呢?這下真要“穿幫”啦!
(8)“回來!”他在身后叫道,“那馬會踢傷你的!”
表現出的內心活動:哎呀,完了完了,這下可怎么交代呢?這是傷自尊的呀!
4、加深情感體驗。
(1)談話誘發情感:同學們,身患殘疾的書攤主人,為了讓一個酷愛讀書的孩子能心安理得看他的書,收下一堆廢物卻說是好馬草。此時此刻謊言已戳穿,謎底已解開,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學生各抒己見表達感動之情)
是啊,課文中的作者,就是當事人,怎能不萬分感動呢?大家一定能夠把謊言“穿幫”這一部分讀得很好。
(2)學生自由朗讀,然后教師指名讀,最后齊讀。
五、分析其他幾個人物
其實,除了這位書攤主人,其他幾個人物也是很可愛的。讀讀課文,揣摩揣摩他們的表現,就會看到他們的閃光點。你喜歡哪位,就研究哪位,找出有關語句體會他(她)的可愛之處,好嗎?(可以先調查一下哪些學生研究哪個人物,如不平衡,教師可適度干預)
2、學生自讀。
(教者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稍稍提示一兩句幫助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