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課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課時安排:三課時
選用教材:人教版第十二冊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遺體、挽聯、致敬”等詞語。
2、學習生字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通過具體事例來悟出魯迅先生的高貴品質,練習給各段加小標題,培養綜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課文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分析理解及總結能力。
過程與方法:
朗讀、小組合作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點:
1、 讓學生對課文中的故事的內容有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2、 讓學生知道并深刻理解魯迅先生某些有深層含義的話語
教學難點:
1、讓學生知道并深刻理解魯迅先生的話語
教學過程:
導入:
在沒有任何的提示的前提下,出示幾張魯迅先生的圖片。有些是同學們熟悉的,有些是同學們沒有見過的,這樣即可以迅速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課題上,還能夠擴展學生對魯迅先生的直觀認識。
新課講授:
(一)、新字詞學習:
出示新字詞的幻燈片,聯系課本的語境對詞語進行講解。(由于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因此不需要在字詞的學習上花太多的時間。)
(二)、課文分析:
1、通解課文內容:
(1)、分小組讓同學起來朗讀課文,通過朗讀,即可以讓全體同學了解課文內容,還可以讓同學初步體會文章的一些有重要內涵的語句,為后來的學習提供條件。學生朗讀后再讓學生聽一下課文的原聲帶,對比一下有什么差別。在聽的過程中給學生提幾個問題,(以下的1、2題)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聽朗讀。
2、課文段落分析:
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自己獨立的思考問題:
(1)、文章總共寫了幾個故事?分別是什么?
文章總共寫了五個故事,分別是:魯迅先生逝世后,人們沉痛地悼念他;魯迅先生教育“我”認真讀書;魯迅先生以“碰壁”為比喻抨擊舊社會;魯迅先生熱情救護和幫助車夫;魯迅先生關心女傭阿三。
(經過剛才的通讀,學生已經對文章的內容有了了解,這時候讓他們自己總結出文章總共寫了幾個故事。可以提高他們的總結課文的能力和整體思維能力。)
(2)、用自己的話概括出故事的內容,并給每個小故事起個題目?
“深切的懷念”; “談論《水滸傳》”;“笑談“碰壁”; “救助車夫”; “關心女傭”。
(當學生已經知道文章所包括的故事后讓他們分五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故事,然后通過他們自己的討論總結,派出一個代表說出本組的意見,需要控制時間,不可耗時太多。)
通過上面的提問,學生對課文的認識又進了一步,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講解課文每段的重點難點了。
(1)、讀第一段,思考并討論:
ⅰ、人民群眾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參加追悼念的人多;
②送來的花圈挽聯多;
③送花圈挽聯的有各種各樣的人
(先請一位同學回答,不完整讓其他同學補充。)
ⅱ、什么事使“我”驚異?
看到伯父受到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愛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樣,是一位深受人們愛戴的伯父的事
(引導學生獨立的思考,每組派一個代表回答,老師總結)
ⅲ、小結:
這段講了人民群眾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對伯父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