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腳印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認識本課6個生字;提升默讀能力;明白故事的敘述順序,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學習默讀的要求,在自主默讀中了解課文內容;通過合作討論,進而理解故事所包涵的意義和情感。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⑴透過老狐貍救小狐貍的做法,感受到老狐貍和小狐貍之間的不可割舍的親情,進而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激發學生回報父母的情感。
⑵體會狐貍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睦相處。
⑶在學習中激發學生善良的本性,培養學生同情弱者的品質,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及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訓練學生的默讀能力;了解故事的內容,理解故事的意義。
【教學難點】課文為什么會以“金色的腳印”作標題。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1、啟發談話:
同學們,我們在一年級的時候學習了《狐貍和烏鴉》這個有趣的故事,請問,在你的心目中,狐貍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
2、看來狐貍在大家的心目中不是好東西,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成語也反映了這一點,你們能說出一兩個嗎?
3、(出示幻燈:狐假虎威 狐朋狗友 狐群狗黨 狐貍尾巴)學生齊讀兩遍。
是啊,狐貍一直是狡猾的壞人的象征,今天我們再來學一篇關于狐貍的文章,學了以后,也許你會給狐貍“平反”哩。
4、板書課題:金色的腳印。
二、默讀課文,理解大意
1、同學們,這篇課文比較長,老師要訓練你們的默讀能力。那么,默讀有什么要求呢?
(出示幻燈片:默讀要求──四不: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不回讀。)
2、請大家把書反扣在桌上,待會老師說“開始”后,你們就進行默讀。讀完之后再把書反扣在桌上,抬頭看黑板上老師出示的時間,──那就是你讀完這篇課文的時間。
3、默讀是不是越快越好呢?不是的。“一目十行”的快速默讀不等于“走馬觀花”。快速默讀同樣需要抓住課文的主要信息,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為了檢測大家的默讀效果,讀完之后,老師這里還有十道題等著大家呢。
(學生默讀,老師計時。)
4、評價默讀速度。(正常速度:1500/300=5分鐘)
5、學生自主完成自我測試,并在四人學習小組內交流、評分。
6、師生共同評價默讀效果:(出示幻燈片:10道測試題)
⑴課文寫了幾只狐貍?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呢?
⑵你能寫出文中那個小男孩的名字嗎?
⑶開始的時候,小男孩給的食物,小狐貍為什么不吃不喝?可它為什么又沒有餓死呢?
⑷一只刁著雞的老狐貍為什么敢沖著秋田狗大搖大擺地走過來?它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
⑸老狐貍為小狐貍做了哪些事?能談談你對這三只狐貍的印象嗎?
⑹小男孩為什么會掉進懸崖下的雪地里?當那個小男孩失足時,狐貍們是怎么做的?
⑺小男孩是如何對待狐貍一家的?
⑻你認為這個小男孩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⑼如果你是這個小男孩,你會怎么做呢?
⑽課文為什么以“金色的腳印”為題目?
三、讀一讀(出示幻燈片:請讀準下面的新詞)
四、個性朗讀,自主匯報(哪些地方你最感動)
1、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課文一定有很多地方令你感動。請找出文章中最讓自己感動的一句話或一個片斷,讀一讀,并說說為什么讓你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