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抄寫員》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敘利奧關心體貼父母、主動為父親分憂解難的美德。
2、領悟作者通過人物心理活動展現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后請你說一說:你覺得敘利奧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
2、學生自讀課文。
3、討論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各自的見解。
二、帶著問題讀課文
你是從哪兒體會出來的?請你畫出體會最深的語句,體會后出聲地讀出來。
三、突出重點內容,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1、敘利奧三次受到父親的責罵、誤解都沒有怨言,仍堅持幫父親抄簽條。
抓重點句體會,尤其是心理活動的描寫。
2、敘利奧受到父親的責罵、冷落后是否停止了工作呢?
(沒有,習慣的力量,為爸爸分憂的信念使他半夜又起來。)
追問:敘利奧為什么要偷偷地做?不告訴父親呢?
(因為父親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不要,你應該用功讀書,功課是你的大事情,就是一個鐘頭,我也不愿意占用你的時間。”父親很愛敘利奧,如果敘利奧告訴了父親,父親不會讓他做的,他也就幫不了父親了。)
3、敘利奧是在什么情況下幫助父親工作的?
4、事情的結果怎么樣呢?請你們認真讀25—30自然段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
父親知道了真相,心中充滿了愧疚,也充滿了對兒子無盡的愛。
四、總結,體會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
敘利奧為了幫助父親維持家中的生活,減輕父親的重荷,默默幫助父親工作,雖被誤解仍堅持著,表達了他對父親,對家人深沉的愛。同樣,父親對這個家,對兒子也是十分摯愛,寧可自己受累,也不愿意耽誤兒子的學習,使我們感受到了父子之間那份真摯的愛。
五、拓展延伸
讀了本課,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說一說,再寫下來。
六、作業(yè)
看課外書《愛的教育》。
教學反思:
《小抄寫員》是從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著名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中節(jié)選的。課文圍繞父與子之間矛盾的一次次沖突,表達出深切的、令讀者難以忘懷的父子之愛,這種愛正是崇高的社會之美。要引導學生探求到文中人物身上所展示的美,就必須抓住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理解中去感知美、探求美。
抓問題,想內容,感知美。
教學中,以問題引路,讓學生自讀,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從語言文字中,從人物言行里初步感知美。思考題:敘利奧是個怎樣的孩子?從哪兒體會出來的?敘利奧三次受到父親的責罵、誤解都沒有怨言,仍堅持幫父親抄簽條。學生按思考題默讀,大聲地讀,邊讀邊畫,邊讀邊想,小組交流討論。經歷這樣一個學習過程學生對文中的人物有了淺層的感知,尤其是父與子的矛盾沖突給學生留下較深的印象,從學生交流匯報的情況中,能看出父愛子,子愛父的感情主線已被學生感知到了。
摳重點,議內容,探求美。
怎樣才能讓學生更深刻感受到父子之家的高尚之美呢?還要老師去引導學生深入討論,反復誦讀文章中的重點部分。
教學中我圍繞“敘利奧三次愛到父親的責罵、誤解都沒有怨言,仍堅持幫父親抄簽條”抓住心理活動的描寫。兒子的行動告訴我們,他情感忍受父親嚴厲的責罵和漸漸的冷淡,一次又一次地幫父親抄寫,他對父親的愛多深啊!而父親知道了真相后,心中充滿了愧疚和對兒子無盡的愛。這是一對多么令人敬佩的父子啊,他們是那樣執(zhí)著地愛著對方,他們的心靈是那樣美好而崇高,學生從中探尋到了美,受到了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