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弈》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1、能讀通課文,理解課文意思。背誦課文。
2、能了解古今語言的區別,能根據課后的注釋理解課文。
3、能從課文中領悟到做事要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對文言文產生興趣,并嘗試在課外讀一些文言文。
【教學重點】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一篇古文。
板書:
古文 什么是古文?
(古時侯的人寫的文章自然就是古代的文章了。古文有時也叫文言文。古文和我們現在學的現代文有很大的區別。我們現在學的文章,包括你們自己習作課上的寫的一些文章,都叫“白話文:”。白話文是從1919年的“五四”運動開始大力倡導的。古文與現在的白話文有很大區別。)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言文《學弈》。
2、讀課題,解題:
什么是學弈?請同學們通過閱讀預習提示尋找答案。
(學弈:學習下圍棋。)
3、本文選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是他談到學習態度和聰明不聰明的問題時舉的一個例子。
4、誰能簡單地介紹一下孟子的資料?
(孟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戰國人,肯定人性本來是善的,都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論點,著作有《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
二、自讀課文,解決疑難
按要求讀文。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結合工具書和注釋解決。
三、檢查自讀情況
1、字音:指名讀文,糾正字音:
huì wéi hú zhuó fú yuē
誨 惟 鴻 鵠弓 繳弗 若曰
2、指讀課文。讀正確、流利:
⑴ 教師范讀。
⑵ 指導文言文讀法。
⑶ 學生練讀。
四、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以學生自學為主,同桌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話的意思,教師點撥指導。
《學弈》參考譯文: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里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五、精讀課文,體會文章中心
1、什么原因使得兩個人學習的結果不一樣呢?
第一個人學習時專心致志,凡是弈秋說的他都記得,比較用心,所以比第二個人學得好。
2、請大家談談學習本文的體會。
做什么事只有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板書:專心致志(這是此詞的來歷。)
3、你能聯系實際說一說嗎?
(讓學生充分發言,認識到不專心產生的不良結果,增強做事專心致志的意識。)
六、背誦課文(分組背)
在熟讀、理解的基礎上指導背誦。
七、作業
擴展練習,課外讀物相關的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