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師: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無數革命戰士為了趕跑侵略者,為了打倒反動統治,為了贏得全國大多數人民的利益,他們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我們一起來看一組數字。(課件出示:抗戰八年中國軍隊傷亡約381萬。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方面傷亡130萬人,其中,犧牲26萬人。)孩子們,看了這組數字,你想說什么?
生:是無數革命先烈的熱血造就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生:戰爭是殘酷的,我們中國人熱愛和平,但不懼怕戰爭。
師:說得真好!為了人民的利益,我們選擇了英勇戰斗。(引讀)孩子們,這些我們知道名字的和不知道名字的英雄,他們在英勇就義時,心里一定會響起這樣的最強音:
生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師引讀:今天,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享受著自由與幸福時,我們應該這樣緬懷他們――
生齊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師小結:這短短的一段文字,運用了引用、對比、舉例子等方法,教育了人們要樹立正確的生死觀。議論文除了要用到多種論證方法外,還要格外注意語言的嚴密性。我們一起來學學毛主席的語言魅力。
二、學習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
(課件出示: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
師:讀讀這一段,你發現了哪類詞語最多?
生:我發現了很多關聯詞。
師:再具體地說一說。
生:因為…所以… 如果…就… 不管…都… 只要….就…
師:為了明確這一段的意思,毛主席用到了四組關聯詞,這樣一來,這一段話的意思就非常明確了。誰能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段話的意思?(課件出示: 我們接受________________批評。)
生:我們接受批評。
師:哪些人?沒明確。
生:我們接受任何人的批評。
師:不正肯的也接受嗎?沒明確。
生:我們接受任何人的正確的批評。
師:還是不行,沒有告訴我怎么判斷批評是否正確。
生:我們接受任何人提出的對人民利益有好處的批評。
生:我還想補充一句――我們應該而且會接受任何人提出的對人民利益有好處的批評。
師:來點掌聲。“應該”用得好,說明有理由要接受批評,就是“因為 所以”表達出來的意思,“會”表達出了“只要 就”句所包含的意思。看,毛主席的這段話說得多么嚴密。除了這處,你還能找到哪些類似的句子?
生:“要奮斗就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過,我們應當盡量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前一句講了犧牲是不可避免的,第二句講的是犧牲是有價值的,最后一句再強調要減少不必要的犧牲。
師:你真會思考。對啊,這三句話,毛主席想得多周到,犧牲是不可避免的,但犧牲不是目的。在可以避免的情況下,保存實力,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同學們上午看了一個視頻,你們還記得當張思德的死訊傳到毛主席那里時,毛主席是怎么一個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