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導學案
為了讓毛主席多睡一會兒,他發明了“控繩拉鈴”的通訊方法
張思德在平常給人的感覺是老實木納,其實他很內秀,工作肯動腦筋,打仗也很勇敢,有“小老虎”之稱,因此才被挑選當通訊員并毛澤東身邊擔任警衛。 毛澤東有個習慣,寫文章時徹夜不眠,天亮后才睡覺。為了讓毛主席能多睡一會兒,張思德還發明了“控繩拉鈴”的通訊方法,在院子的樹上系一根細繩子,繩子的一端通向警衛班宿舍,里面掛一個小鈴檔,如毛澤東這邊發現情況,只要哨兵一拉繩子,警衛班就可以立即出動,又不會打攪毛主席休息。
毛澤東外出開會時,張思德常在身邊當警衛。毛澤東所乘坐的車,在車尾有專供衛士站立的踏板,以防背后有人偷襲,這個位置通常都是張思德的。由于背對著行車方向,塵土很大,毛澤東很過意不去,讓他到前面。張思德總是笑笑,依舊站在那里。張思德覺得做好毛主席的警衛工作,就是對革命的最大貢獻。
4、身邊的故事
李素麗,女,漢族,北京市公交總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運營分公司21路公共汽車售票員,1962年出生,1987年入黨。她自1981年參加工作以來,十幾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崗位上,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真誠熱情地為乘客服務,被譽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導,病人的護士,群眾的貼心人”。1996年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
21路公共汽車北起北京北站,南到北京西站,沿線10公里分布14個車站。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李素麗根據乘客的不同需求,給他們最需要的服務:老幼病殘孕,怕摔怕磕怕碰,李素麗攙上扶下;“上班族”急著按時上班,李素麗盡量讓他們上車;外地乘客容易上錯車或坐過站,李素麗及時提醒他們;中小學生天性活潑,李素麗提醒他們車上維護公共秩序,車下注意交通安全。李素麗習慣在車廂里穿行售票,車里人多,一擠一身汗,可她說:“辛苦我一個,方便眾乘客。”李素麗售票臺的抽屜里總是放著一個小棉墊,那是她為抱小孩的乘客準備的,有時車上人多,一時找不到座位,李素麗就拿出小棉墊墊在售票臺上,讓孩子坐在上面……
10多年來,李素麗用自己日復一日的勞動給人們帶來真誠的笑臉、熱情的話語、周到的服務、細致的關懷,被人們譽為“盲人的眼睛、病人的護士、乘客的貼心人、老百姓的親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