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師:從你們的讀聲中,老師感受到了這份樂趣,不過在養花過程中也有累的時候,請同學們談談對第四段的理解。
(三)交流第四段。
學情預設。
生:從第1、2句我體現老舍先生感謝花草,在工作的時候,總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里照管花,然后回到屋里再寫再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
師:你很會理解,然后再出去做什么?
生: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
師:然后再出去做什么?
生1: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
師:這就是“如此循環。”
生2:從第3句我體會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到適當的調節,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師:是啊,作者把照顧花當作調節身心的良藥,從苦中取樂。
生3:我從4、5、6句體會到作者很愛花,養花很累,以苦為樂。
師:你真是愛思考的孩子,帶著你的體會讀一讀。
生4:我從最后兩句體會到作者覺得養花很有意思,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
師:雖然這么累,但作者覺的這多么有意思呀!于是得出一個結論。齊讀最后一句。
生讀:“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師:對啊,不勞動什么也做不成,勞動雖苦,但其樂無窮,請同學帶著各自的勞動體驗自己讀讀勞動這部分。
生讀:“我不是有腿病嗎?……熱汗直流。”
師:同學們一定感受到了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了吧!可是這多么有意思呀?接下來齊讀:(生讀不勞動……真理嗎?)
小結:是啊,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努力,付出汗水,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樂趣,勞動創造幸福。
養花很累,同時也是其樂融融,請同學們接下來談。
(四)交流第五段。
學情預設
生1:從第1句我體會到當聽到送牛奶的夸花香時,我們全家都很自豪。
師:是啊,與人分享花香的快樂。
生2:從第2句我體會到當曇花開放時,作者與朋友一起欣賞。
師:對啊,與朋友分享難得一見的曇花開放的快樂。
生3:從第3句我體會到當花分根,送給朋友,作者很高興。
師:是啊,這就是所謂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過渡:可惜,天有不測風云,在養花過程中也有令人傷心的事,請來談談。
(五)交流第六自然段。
學情預設
生1:我體會到作者很愛花。
生2:我體會到了作者把花當作有生命的事物看待。
生3:我體會到作者全家人都是花癡。
師:你的理解太精彩了,祝賀你!
師:請兩小組同學帶著你們對五、六自然段的體會來讀一讀,其余同學聽聽你聽出了什么?
(一小組讀五自然段,一小組讀六自然段)
師:同學們你們聽出了什么?
生匯報:從他們的讀聲中聽出了“喜”和“憂”
師:無論是喜是憂,都是養花的樂趣。(出示課件:有喜有憂……這就是養花的樂趣),請同學們齊讀。
生:“有喜有憂……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師:這不只是養花的樂趣,這也是學習的樂趣,齊讀。
生讀:有喜有憂……這就是學習的樂趣。
師:這不只是學習的樂趣,這也是生活的樂趣。齊讀。
生讀:有喜有憂……這就是生活的樂趣。
三、總結全文。
作者對花充滿了愛意,但文中沒有“多么美麗,多么可愛”這類空話,而是用具體事例把愛的情感流露于字里行間,將養花的樂趣寫具體,作者所寫的都是平時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真實、深切,這種寫作手法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