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2教學案
一、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選擇使用同音字。
2.通過誦讀積累,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3.通過口語交際來練習采訪,學會有禮貌、得體的采訪。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選擇使用同音字。
2.通過誦讀積累,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3.學習采訪的幾個注意點。
三、教學時間:1課時
四、教學流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創設情境:多媒體播放教師根據這部分內容而制作模仿“開心辭典”的片段。
(2)讓學生思考討論:為什么用“化裝”而不用“化妝”?(學生對同音詞獲得感性認識)
(3)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語文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同音詞,使用時需要加以認真辨析。
2.教學第二部分。
(1)根據上一部分的小結,讓學生讀題。
(2)讓學生思考每題的括號里應填什么詞。(辨析同音詞詞義)
(3)師生共同給出正確答案。
(4)學生照上一部分的樣子回答問題。(可以同桌相互問答)
(5)師生共同小結積累同音詞的使用和辨析方法。
3.教學第三部分。
(1)學生讀題,明確要求。
(2)讓學生認真回憶:我們還學過哪些像這樣的同音詞。(學生思考、交流,列出一組或幾組這樣的同音詞)
(3)根據列出的同音詞,自己出題,同桌或小組回答。(題目形式也可有所變化)
(4)師生評議。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感悟)
1.誦讀《我不期望回報》。
(1)教師講清本題的要求。
(2)學生自由練讀,不懂的訓可查字典或問老師、同學。
(3)教師范讀。
(4)學生理解著去誦讀。
(5)集體練讀,同座練背。
(6)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2.感悟。
(1)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得出“如果付出,便不期望回報”這個結論。
(2)根據得出的結論,學生自由討論“湖水與堤岸、山嶺與青草”的關系是什么。
(3)學生談談自己讀過詩歌后的個人感受。
三、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學生確定采訪目的。
(2)根據不同的采訪對象準備、整理好采訪提綱。
(3)準備采訪時所用物品。(紙、筆、錄音機等)
(4)學生以小記者身份練習采訪。(同桌互練)
(5)推選兩個同學上講臺分角色進行采訪練習。
(6)師生評議。
3.反饋。
(1)評議后。推選一名同學上臺談談自己本次口語訓練的收獲(可以從提綱準備、語言組織、禮貌用語的使用、表達時的經驗等幾方面談)。
(2)評議小結。